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水轮流转,早些年通宵排队买房沸腾喧闹的场景,今儿又重现了——只是主角换成了基金,随着股市赚钱效应的湿现,基金的赚钱效应也迅速放大到极致。以往,卖基金的四处拉客求人买;如今,买基金的走后门找关系求人卖。种种荒唐可笑的非理性怪现象在牛市里上演,别有一番滋味。
2006年基金的赚钱效应几乎被放大至极致,于是全中国人民的神经被触动了。从年轻白领到垂暮老人,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士,无不成为基金的“粉丝”,那股狂热劲儿绝不输给超女的粉丝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趣的是,基金还一夜之间成为时髦词汇,车厢里、地铁上、办公楼的电梯里总能不时听到这类话题。
不过,买基金一旦形成群体性运动,“排浪式”的投资热潮,总会陡然出现不少怪事。不少基金投资者,尤其是初次接触基金的投资者,往往还是“冲动+盲动”的投资者,在人声鼎沸之中忘了思考,失了理智。
怪状一:凌晨排队抢“头号”
本以为股市的震荡会减弱投资者买基金的热情,不料事实完全相反,自新基金发行开闸以来,其火爆程度和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基金发行放缓之后,今年首批上市的5只新基金又一次刷新了销售的新纪录。
建信优化配置基金创下半天发行100亿份的新纪录,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和中海能源策略基金发行分别上演“一小时”抢购潮,而限量100亿份的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更是在开售后10分钟就全线宣告结束。
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上市当日,不少基民甚至赶在凌晨三四点钟前往工商银行排长队,场面不亚于当年市民搬着板凳连夜排队买房。
一位徐老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他4点刚过就到了一家工行门口排队,4点半左右到银行门口,排在他前面的已经有八九个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带着小板凳,坐在风口里。9点不到,工作人员出来发了50多个号。轮到他的时候,工作人员表示申购额度还有,可谁知填写到一半时,徐老先生被告知基金销售已经告罄,最后只能空手而归。
记者点评:
吹着寒风、提着板凳,通宵守在窗口前,这样的阵势让人联想到春运期间火车站售票点的“盛况”。然而,春运火车票数量有限,一票难求只得连夜上阵可以想象,买开放式基金也让人如此“伤筋动骨”似乎就有点犯不着了。
既然是开放式基金,它的份额是不固定的,为何一定要赶在发行期内抢着去认购?其实,在新基金建仓的封闭期结束后,投资者完全可以自由地进行中购。而且,认购新基金时,基金规模多大、投向哪里、收益如何,其实你都是一无所知的,完全是“瞎猫去撞死老鼠”,而到了申购期,你就可以将它与市场上同类型的基金进行比较,然后决定是否购买,这样不是更有的放矢吗?即使那些执著于买新基金的人,完全可以选择网上银行等工具购买,手续上简单很多,根本用不着连夜排队。
怪状二:“内部消化”开卖就断货
自从基金热销以后,银行工作人员的地位明显上升。某位在银行网点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近来经常有亲戚朋友,或者是亲戚朋友的朋友,甚至关系很远的熟人的朋友请他帮忙买基金。这位银行工作人员说,如今每有新基金发行,她的手机电话就超级繁忙。
除了基金发行的“内部消化”以外,一些银行在正常的销售前,已经开始了预约认购工作。从某种程度而言,提前预约也是造成基金过早销售告罄的原因。
此前某基金发行当日,有些银行网点开门即告“断货”,导致排队等候的投资者不满。有人甚至跳到桌上抗议银行搞“关系销售”,混乱的现场甚至惊动了110民警。
一位中年基民愤怒地告诉记者:“我的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有钱亲戚,最近收到银行短信通知,说某某优质基金公司的新基金要发行,银行通知他约定好想买的数量,从什么边门进入先办理购买。”对于网点的“不公平”销售,很多基民心存不满。
记者点评:
银行网点刚刚开卖就告售罄,一来可见基金的确热销,二来则见银行和基金公司“暗箱操作”的痕迹。
渠道销售的不公平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银行照顾大客户,放弃小客户,在产品的推广上也有些倾向性,只推广对银行推销工作有利的产品,这对基金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基金不是原始股,可不是包赚不赔的。别看现在发行时照顾了“关系户”,可如果基金在市场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关系户”倒是要不领情了,就像当初金新信托的乳品计划,本是银行向贵宾客户重点推介的,到头来出了问题,“关系户”们可是闹得最凶的。
怪状三:“限量销售”制造稀缺
新基金限量发行的做法已有不少时日,不过事实上,除了少数几家公司真正希望限量外,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是把“限量发行”当作促销口号而已。 比如去年底不少新基金都宣布计划限额50亿元,但最后的发行额却超过100亿元。一些基金公司人士自己也坦言,限量只是一个营销手段,其目的是希望在“限量”的宣传之下,让投资者认为基金稀缺,从而踊跃认购。不过今年开始,基金“限量”的诸多细节发生了改变。首先是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严格执行限量的标准,不可超过限量的额度。其结果就是,基金公司纷纷增加限量的额度,限量50亿份变成了限量100亿份。最早审批的5只基金,基本都在首发之后达到这个规模。
在一家工行的网点,一位投资者兴奋地告诉记者,她非常幸运地认购到了某只新基金,而且还对这只基金的大规模欣喜不已,仿佛自己买到了紧俏的商品。在她看来,100亿份的基金一定会比30亿份的基金表现好,因为100亿份基金买的人更多。而事实呢?今年大多数“巨无霸”基金的业绩都排在后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些新的100亿份基金估计也难有突出表现。
记者点评:
物以稀为贵,集藏市场上常用的“限量发行”如今运用到基金市场上,似乎失去了“稀缺”的真实内涵,反而让人感觉多数只是个幌子。至少有90%以上的基金公司都是用此“引诱”投资者,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很多限量基金,最后的规模都远远超过了限量的规模。说白了,打上“限量销售”的招牌,也就抓住了小老百姓们追求“稀缺”的心理。其实,开放式基金用得着限量吗?封闭期结束后,申购、赎回皆自由,基金公司到底要如何限制老百姓的买和卖呢?
至于投资者乐意追捧“限量销售”的基金,正是一方中了另一方的招。
怪状四:不爱打折爱买贵
如果有人认为新基金比老基金“划算”的话,那为何明显比新基金更为“划算”的封闭式基金却备受冷落?这又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怪现象。
和开放式基金供不应求形成反差的是,深沪交易所挂牌交易的50多只封闭式基金目前还处于大幅折价交易状态,而且六折、七折的基金俯拾皆是。和去 年相比,如今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还有所扩大,显然投资封闭式基金的安全边际比开放式基金高了许多。
不过放眼看去,能说清什么是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几乎屈指可数,出现这种怪现象也就情有可原了。
记者点评:
同样是基金,封闭式基金有许多开放式基金所没有的优点。第一是手续简单,和买股票的方法完全一样,手续费低廉,而且卖出后迅速到账。第二是具有折价率的空间,价值2元钱的基金,如今打7折、8折就能买到,岂不划算?第三是规模容易控制,大家不妨看看最近几个月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情况,大部分封基在排名榜中名列前茅,原因之一就是规模适中。和那些动辄100亿元以上规模的“巨无霸”开放式基金比起来,15亿元到50亿元的规模恰好合适,这些基金上涨的步伐也轻快了许多。
一个简单的道理:为何服装换季打折时大家疯狂血拼?因为新品上市时高价的衣服现在只要花三五折的钱,当然很划算了。金融产品其实也是一样,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其实不低,现在只要花六七折的钱买下来,再加上“封转开”的实施,以后以净值的价格卖出去,何乐而不为?
怪状五:基金当储蓄等着拿利息
随着股市向好,基金开始成为大众理财的首选。这本不是件坏事,但不少投资者纷纷把家庭日常性存款取出用来购买基金,甚至把基金当成了储蓄,以为还可以拿利息呢。
某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来询问基金事宜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不过有很多不熟悉基金的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产品是在银行销售的,那就应该和存款差不多。“2·27”股市暴跌那天,一位中年基民气冲冲地奔进银行,大声质问:“我的基金怎么会跌的?我买的时候你们不是说去年翻了一倍吗?我的钱这么多年存你们银行,可是从来没亏过本的。”最有趣的是,一位60余岁的老太太,稀里糊涂地签下了申购基金的合同后,临出门时问了一声:“听说最近加息了,基金的利息是不是也加了?”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记者点评:
基金不是储蓄,它也需要承担股市波动的风险的。在经常阅读《理财周刊》的读者看来,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是在很多基金盲从族中,它似乎仍然不为人所知。这些年,银行代销的业务增加了很多,可是在一些市民的大脑中,银行就是个存取钱的地方,所以就发生了诸多把保险当成储蓄、把基金当成储蓄的笑话。买的时候兴高采烈,以为花小钱得到了大实惠,等到发现保险的钱不能随时支取、基金随着股市波动可能亏损时,只能大呼上当。
基民的无知让人嗟叹,而银行工作人员的“讳言”乃至误导也是一个主因。有不少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在银行购买基金的时候,只听到吹嘘“基金去年业绩翻倍”、“收益率达到80%”等,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风险提示。在购买基金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说过一句:基金比银行储蓄的风险要高得多。
怪状六:追涨杀跌短线“炒基”
频繁买卖基金在最近几个月中成了市场震荡的帮凶。和聪明的低吸高抛还有所不同,最近很多投资者对基金的操作都是追涨杀跌——看到指数大跌,心里产生了恐慌情绪,于是把基金赎回;看着基金净值又涨回去了,觉得也许会错失机会,忍不住又重新买回基金。这么一折腾,自己损失还不说,在暴跌日当天集中赎回,还造成基金不得不减仓套现,加剧了市场的震荡,成了市场震荡的助推剂。
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最近研究了基金赎回的数据后发现,很多投资者频繁地认购和赎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喜欢认购新基金,然后在1.2元到1.3元左右赎回基金,之后再回头买新基金。收益没获得多少,来来回回的手续费倒是贡献良多。
记者点评:
把基金当作股票来短炒,十者中之八九要亏。且不说基金和股票一样,波段操作的节奏很难把握,单是基金买卖的费用就让你成本大增。开放式基金,买进、卖出一个来回,手续费就得扣除2%到5%,如果一年里进行三四个来回,岂不是1 O%的收益都成了手续费,你还能剩下多少赚头呢?无数的事实表明,基金适合长期投资而不宜频繁买卖,喜欢“短炒”风格的投资者,如果改不了自己的习惯,倒不如去玩权证吧,T+0的交易规则,随便你一天里玩几个来回。
怪状七:比例配售“摇”新基
为了应对新基金的供不应求,一些基金公司搞起了基金配售。最新推出的招商核心价值基金和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基金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具体的方案和新股发行相似,主要依据申购期内投资者的认购总规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在基金募集期内,投资者的认购申请不超过100亿份,那么所有的有效认购申请全部予以确认;二是如果在募集期内认购申请高于100亿份,则对募集期内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并将未确认部分的认购款退还给投资者。
记者点评:
像摇新股一样摇新基金,搞出了比例配售的新招,还要公布“中签率”,呵呵,我敢断言,如此新招将是“短命”的。从基金公司的角度而言,这样做无非是出于好意,用这种方法,投资者想买新基金也不需要起早排队了。可是从市场层面来说,基金不是新股,难以实现“一夜暴富”,而且随着新基金的不断发行,疯狂之火必将难以持续。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基金发行实施“比例配售”第一单日前揭晓,招商核心价值基金两天的认购期里的总规模并未达到1 00亿元上限,“比例配售”将成“全额供给”,创新之举“出师未捷”!
怪状八:“小人玩大钱”咋让人放心
一家从没有登台亮相的小基金公司,首发的第一只基金规模就近百亿份,大大超过市场上一些历经风雨的品牌基金的规模。如此现象令人喜耶、忧耶?
比如信达澳银旗下首只基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在没有任何历史业绩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这只基金一天募集近90亿份,这一规模甚至超过了不少品牌基金公司数只基金相加的规模。比如品牌基金公司上投摩根,3月份旗下两只明星开放式基金——中国优势基金和阿尔法基金规模分别是23.7亿份和21亿份。投资者对基金的选择和盲从,让很多市场人士也看不懂。
记者点评:
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让他去指挥上百人的军队,能让人放心吗?一个一点实践经验也没有的孩子,一下子交给他近百亿元的资金,让他大胆去玩,还指望着他能快速“钱生钱”,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太冒险?
公司本身的质地和历史业绩是选择基金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尽管股东的名声不错,但毕竟是刚刚组建的,短时间内组建的投资团队可能连凳子都还没坐热,到底投资做得如何还是个问号。选择基金公司,还是以有历史业绩为支撑的品牌公司为佳,“小人玩大钱”究竟能不能玩得好,多少有点像在“撞大运”。
2006年基金的赚钱效应几乎被放大至极致,于是全中国人民的神经被触动了。从年轻白领到垂暮老人,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士,无不成为基金的“粉丝”,那股狂热劲儿绝不输给超女的粉丝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趣的是,基金还一夜之间成为时髦词汇,车厢里、地铁上、办公楼的电梯里总能不时听到这类话题。
不过,买基金一旦形成群体性运动,“排浪式”的投资热潮,总会陡然出现不少怪事。不少基金投资者,尤其是初次接触基金的投资者,往往还是“冲动+盲动”的投资者,在人声鼎沸之中忘了思考,失了理智。
怪状一:凌晨排队抢“头号”
本以为股市的震荡会减弱投资者买基金的热情,不料事实完全相反,自新基金发行开闸以来,其火爆程度和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基金发行放缓之后,今年首批上市的5只新基金又一次刷新了销售的新纪录。
建信优化配置基金创下半天发行100亿份的新纪录,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和中海能源策略基金发行分别上演“一小时”抢购潮,而限量100亿份的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更是在开售后10分钟就全线宣告结束。
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上市当日,不少基民甚至赶在凌晨三四点钟前往工商银行排长队,场面不亚于当年市民搬着板凳连夜排队买房。
一位徐老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他4点刚过就到了一家工行门口排队,4点半左右到银行门口,排在他前面的已经有八九个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带着小板凳,坐在风口里。9点不到,工作人员出来发了50多个号。轮到他的时候,工作人员表示申购额度还有,可谁知填写到一半时,徐老先生被告知基金销售已经告罄,最后只能空手而归。
记者点评:
吹着寒风、提着板凳,通宵守在窗口前,这样的阵势让人联想到春运期间火车站售票点的“盛况”。然而,春运火车票数量有限,一票难求只得连夜上阵可以想象,买开放式基金也让人如此“伤筋动骨”似乎就有点犯不着了。
既然是开放式基金,它的份额是不固定的,为何一定要赶在发行期内抢着去认购?其实,在新基金建仓的封闭期结束后,投资者完全可以自由地进行中购。而且,认购新基金时,基金规模多大、投向哪里、收益如何,其实你都是一无所知的,完全是“瞎猫去撞死老鼠”,而到了申购期,你就可以将它与市场上同类型的基金进行比较,然后决定是否购买,这样不是更有的放矢吗?即使那些执著于买新基金的人,完全可以选择网上银行等工具购买,手续上简单很多,根本用不着连夜排队。
怪状二:“内部消化”开卖就断货
自从基金热销以后,银行工作人员的地位明显上升。某位在银行网点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近来经常有亲戚朋友,或者是亲戚朋友的朋友,甚至关系很远的熟人的朋友请他帮忙买基金。这位银行工作人员说,如今每有新基金发行,她的手机电话就超级繁忙。
除了基金发行的“内部消化”以外,一些银行在正常的销售前,已经开始了预约认购工作。从某种程度而言,提前预约也是造成基金过早销售告罄的原因。
此前某基金发行当日,有些银行网点开门即告“断货”,导致排队等候的投资者不满。有人甚至跳到桌上抗议银行搞“关系销售”,混乱的现场甚至惊动了110民警。
一位中年基民愤怒地告诉记者:“我的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有钱亲戚,最近收到银行短信通知,说某某优质基金公司的新基金要发行,银行通知他约定好想买的数量,从什么边门进入先办理购买。”对于网点的“不公平”销售,很多基民心存不满。
记者点评:
银行网点刚刚开卖就告售罄,一来可见基金的确热销,二来则见银行和基金公司“暗箱操作”的痕迹。
渠道销售的不公平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银行照顾大客户,放弃小客户,在产品的推广上也有些倾向性,只推广对银行推销工作有利的产品,这对基金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基金不是原始股,可不是包赚不赔的。别看现在发行时照顾了“关系户”,可如果基金在市场上表现不尽如人意,“关系户”倒是要不领情了,就像当初金新信托的乳品计划,本是银行向贵宾客户重点推介的,到头来出了问题,“关系户”们可是闹得最凶的。
怪状三:“限量销售”制造稀缺
新基金限量发行的做法已有不少时日,不过事实上,除了少数几家公司真正希望限量外,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是把“限量发行”当作促销口号而已。 比如去年底不少新基金都宣布计划限额50亿元,但最后的发行额却超过100亿元。一些基金公司人士自己也坦言,限量只是一个营销手段,其目的是希望在“限量”的宣传之下,让投资者认为基金稀缺,从而踊跃认购。不过今年开始,基金“限量”的诸多细节发生了改变。首先是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严格执行限量的标准,不可超过限量的额度。其结果就是,基金公司纷纷增加限量的额度,限量50亿份变成了限量100亿份。最早审批的5只基金,基本都在首发之后达到这个规模。
在一家工行的网点,一位投资者兴奋地告诉记者,她非常幸运地认购到了某只新基金,而且还对这只基金的大规模欣喜不已,仿佛自己买到了紧俏的商品。在她看来,100亿份的基金一定会比30亿份的基金表现好,因为100亿份基金买的人更多。而事实呢?今年大多数“巨无霸”基金的业绩都排在后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些新的100亿份基金估计也难有突出表现。
记者点评:
物以稀为贵,集藏市场上常用的“限量发行”如今运用到基金市场上,似乎失去了“稀缺”的真实内涵,反而让人感觉多数只是个幌子。至少有90%以上的基金公司都是用此“引诱”投资者,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很多限量基金,最后的规模都远远超过了限量的规模。说白了,打上“限量销售”的招牌,也就抓住了小老百姓们追求“稀缺”的心理。其实,开放式基金用得着限量吗?封闭期结束后,申购、赎回皆自由,基金公司到底要如何限制老百姓的买和卖呢?
至于投资者乐意追捧“限量销售”的基金,正是一方中了另一方的招。
怪状四:不爱打折爱买贵
如果有人认为新基金比老基金“划算”的话,那为何明显比新基金更为“划算”的封闭式基金却备受冷落?这又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怪现象。
和开放式基金供不应求形成反差的是,深沪交易所挂牌交易的50多只封闭式基金目前还处于大幅折价交易状态,而且六折、七折的基金俯拾皆是。和去 年相比,如今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还有所扩大,显然投资封闭式基金的安全边际比开放式基金高了许多。
不过放眼看去,能说清什么是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几乎屈指可数,出现这种怪现象也就情有可原了。
记者点评:
同样是基金,封闭式基金有许多开放式基金所没有的优点。第一是手续简单,和买股票的方法完全一样,手续费低廉,而且卖出后迅速到账。第二是具有折价率的空间,价值2元钱的基金,如今打7折、8折就能买到,岂不划算?第三是规模容易控制,大家不妨看看最近几个月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情况,大部分封基在排名榜中名列前茅,原因之一就是规模适中。和那些动辄100亿元以上规模的“巨无霸”开放式基金比起来,15亿元到50亿元的规模恰好合适,这些基金上涨的步伐也轻快了许多。
一个简单的道理:为何服装换季打折时大家疯狂血拼?因为新品上市时高价的衣服现在只要花三五折的钱,当然很划算了。金融产品其实也是一样,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其实不低,现在只要花六七折的钱买下来,再加上“封转开”的实施,以后以净值的价格卖出去,何乐而不为?
怪状五:基金当储蓄等着拿利息
随着股市向好,基金开始成为大众理财的首选。这本不是件坏事,但不少投资者纷纷把家庭日常性存款取出用来购买基金,甚至把基金当成了储蓄,以为还可以拿利息呢。
某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来询问基金事宜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不过有很多不熟悉基金的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产品是在银行销售的,那就应该和存款差不多。“2·27”股市暴跌那天,一位中年基民气冲冲地奔进银行,大声质问:“我的基金怎么会跌的?我买的时候你们不是说去年翻了一倍吗?我的钱这么多年存你们银行,可是从来没亏过本的。”最有趣的是,一位60余岁的老太太,稀里糊涂地签下了申购基金的合同后,临出门时问了一声:“听说最近加息了,基金的利息是不是也加了?”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记者点评:
基金不是储蓄,它也需要承担股市波动的风险的。在经常阅读《理财周刊》的读者看来,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是在很多基金盲从族中,它似乎仍然不为人所知。这些年,银行代销的业务增加了很多,可是在一些市民的大脑中,银行就是个存取钱的地方,所以就发生了诸多把保险当成储蓄、把基金当成储蓄的笑话。买的时候兴高采烈,以为花小钱得到了大实惠,等到发现保险的钱不能随时支取、基金随着股市波动可能亏损时,只能大呼上当。
基民的无知让人嗟叹,而银行工作人员的“讳言”乃至误导也是一个主因。有不少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在银行购买基金的时候,只听到吹嘘“基金去年业绩翻倍”、“收益率达到80%”等,几乎没有得到任何风险提示。在购买基金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说过一句:基金比银行储蓄的风险要高得多。
怪状六:追涨杀跌短线“炒基”
频繁买卖基金在最近几个月中成了市场震荡的帮凶。和聪明的低吸高抛还有所不同,最近很多投资者对基金的操作都是追涨杀跌——看到指数大跌,心里产生了恐慌情绪,于是把基金赎回;看着基金净值又涨回去了,觉得也许会错失机会,忍不住又重新买回基金。这么一折腾,自己损失还不说,在暴跌日当天集中赎回,还造成基金不得不减仓套现,加剧了市场的震荡,成了市场震荡的助推剂。
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最近研究了基金赎回的数据后发现,很多投资者频繁地认购和赎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喜欢认购新基金,然后在1.2元到1.3元左右赎回基金,之后再回头买新基金。收益没获得多少,来来回回的手续费倒是贡献良多。
记者点评:
把基金当作股票来短炒,十者中之八九要亏。且不说基金和股票一样,波段操作的节奏很难把握,单是基金买卖的费用就让你成本大增。开放式基金,买进、卖出一个来回,手续费就得扣除2%到5%,如果一年里进行三四个来回,岂不是1 O%的收益都成了手续费,你还能剩下多少赚头呢?无数的事实表明,基金适合长期投资而不宜频繁买卖,喜欢“短炒”风格的投资者,如果改不了自己的习惯,倒不如去玩权证吧,T+0的交易规则,随便你一天里玩几个来回。
怪状七:比例配售“摇”新基
为了应对新基金的供不应求,一些基金公司搞起了基金配售。最新推出的招商核心价值基金和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基金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具体的方案和新股发行相似,主要依据申购期内投资者的认购总规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在基金募集期内,投资者的认购申请不超过100亿份,那么所有的有效认购申请全部予以确认;二是如果在募集期内认购申请高于100亿份,则对募集期内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并将未确认部分的认购款退还给投资者。
记者点评:
像摇新股一样摇新基金,搞出了比例配售的新招,还要公布“中签率”,呵呵,我敢断言,如此新招将是“短命”的。从基金公司的角度而言,这样做无非是出于好意,用这种方法,投资者想买新基金也不需要起早排队了。可是从市场层面来说,基金不是新股,难以实现“一夜暴富”,而且随着新基金的不断发行,疯狂之火必将难以持续。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基金发行实施“比例配售”第一单日前揭晓,招商核心价值基金两天的认购期里的总规模并未达到1 00亿元上限,“比例配售”将成“全额供给”,创新之举“出师未捷”!
怪状八:“小人玩大钱”咋让人放心
一家从没有登台亮相的小基金公司,首发的第一只基金规模就近百亿份,大大超过市场上一些历经风雨的品牌基金的规模。如此现象令人喜耶、忧耶?
比如信达澳银旗下首只基金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在没有任何历史业绩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这只基金一天募集近90亿份,这一规模甚至超过了不少品牌基金公司数只基金相加的规模。比如品牌基金公司上投摩根,3月份旗下两只明星开放式基金——中国优势基金和阿尔法基金规模分别是23.7亿份和21亿份。投资者对基金的选择和盲从,让很多市场人士也看不懂。
记者点评:
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让他去指挥上百人的军队,能让人放心吗?一个一点实践经验也没有的孩子,一下子交给他近百亿元的资金,让他大胆去玩,还指望着他能快速“钱生钱”,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太冒险?
公司本身的质地和历史业绩是选择基金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尽管股东的名声不错,但毕竟是刚刚组建的,短时间内组建的投资团队可能连凳子都还没坐热,到底投资做得如何还是个问号。选择基金公司,还是以有历史业绩为支撑的品牌公司为佳,“小人玩大钱”究竟能不能玩得好,多少有点像在“撞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