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构想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变革,一成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已经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劳动力资源基础发生着深刻变革;另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土地耕种等农业生产活动向大规模、集成化、科技化方向改变,小面积的土地承包经营以不能满足这种趋势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迈进,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模式,分析了在此流转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构想,以期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关键词:农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产权;农用地流转模式
  土地的有限性,催生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开发利用。众所周知,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的重要制度性政策。多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农业发展基础。而更为显著的意义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因其稳固架构了土地制度基础,成为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概述
  (1)土地租赁。即如《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具有严格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模式。在租赁模式的框架下,土地承包者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在剩余承包期内租赁给他人经营使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向出租人支付一定额租金。
  (2)土地入股。土地入股模式主要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出役土地使用权,与投资者共同组成经济实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其土地所占股份分红,并可行使股东权利。其优势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户土地收益:同时延长土地收益链,有效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生产。
  (3)土地信托。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是在不改变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通过农户,即委托人将其土地经营权作为信托财产信托给土地信托机构,即受托人,由信托机构再将零散、小块土地集中起来出租给农业公司、种田能手或者是其他经济组织,将租金付给农户。作为新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土地信托模式尚处于摸索与起步阶段。但其符合如今资源市场化发展趋势,善加利用必将发挥其最优效益。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随着农业经济态势的好转,改革开放在农村发展的成果得以凸显,我国农业领域也出现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随之问题也逐渐显露。
  流转行为主体不明确。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多样化,乡镇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乃至村民小组,都有成为土地所有权人的可能性。但无论所有权主体是谁,所有权的行使最终都要委托给自然人。但法律并未对作为代理人的自然人之行为框架做出明确规定,给自然人滥用所有权埋下了法律隐患。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受让主体并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则将受到准入限制。
  三、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构想
  (1)确定土地流转决策的主体所在。我国存在某些基层组织或个人越俎代庖、强行流转农地的现象。因此,确定决策主体所在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首要解决问题。即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建设过程中,要着力确定流转决策主体所在,以法律条文化方式将农地流转主体,确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而其中关键在于取消乡、村、村民小组三级产权分化,推进集体所有权的主体统一化建设,将农村土地产权明确归属于村集体所有。
  (2)设立解决流转纠纷的辅助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一项长期发展课题,需要持续性构建多元化流转服务体系。立足于法律层面构建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离不开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的辅助。所以,土地立法不仅要着眼于权利人流转权利、土地流转方式的完善,还应着力创建土地法律践行机制。市、县、乡三级也应各自成立专门的土地法律援助部门,免费为辖区农民提供农地流转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宣讲国家土地法律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法律制度。而作为主管部门之一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同步完善独立的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从受理、审查、调查到解决,全方位进行规范性制度保障,以最大限度减轻相关各方因农地流转纠纷产生的诉累。
  (3)适用土地直接继承的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有林地部分能够通过继承来流转。针对不同农地规定的不一致,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碍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期限性用益物权,而且具有严格成员身份限制,因而通过直接继承进行流转,必须以继承人具有本集体内农业户口为第一前提。但由于继承人可能存在人数变动的情况,因此在立法完善中要考虑承包经营权的合理分割问题,建议在允许耕地、草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直接继承的基础上,尽量避免零碎划分土地承包经营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时下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之际,农民、农村乃至农业的发展应当握准市场经济的发展脉搏,在确保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不变的前提下,应当适度采取较为宽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准入制度,藉此丰富市场主体,盘活土地经济。
  参考文献:
  [1]肖琼.曹建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3)
  [2]路婕,江辉,吴克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3]胡必坚.贵州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的预防及化解[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4]郭春霞.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调查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
  [5]刘秀丽.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普米克和万托林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效益。方法将108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普米克和万托林联合应用,对照组单用普米克,评价治疗前后症状体
作为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与当代建筑的过渡环节,近代中国建筑史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代意义。文章有选择地比较近代建筑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异同,对近代建筑史进行客观地
西方语言教育界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研究重心从如何教转为如何学,兴起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而目前的高中教育体系、教育方法陈旧,学习方法与方法等技能普遍缺乏。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威胁和压力的同时又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职业判断经常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从而成为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的会计工作者来说,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和职业判断的质量
文章通过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内涵的探讨、疗效评价现状的分析总结,认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应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注重中医药干预后整体状态的变化,以证的转归和变化为
摘 要:民法作为法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在法学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法基本原则贯穿于民事法律制度中,反映了民事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各项民事法律的指针,对当前我国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本原则;内涵;社会价值  一、民法领域的范畴  要准确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就必须联系民法的原理,原则和规则这三者来加以区分。  (一)三者的概念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的灵魂,它是贯穿于民法始终的
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湖北省歌劇舞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全国巡演,于2016年10月31日在湖北鄂州大剧院开启第一轮的征程,途经镇江、句容,上海、常州、南通、连云港、济南、徐州、合肥、黄冈等11个城市,于12月6日在黄冈演出之后,首轮巡演完美收官。  此次巡演历时37天。剧组近200名演职员克服重重困难坚定前行,辗转行程3000多公里,途经11个城市,共上演18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空间不再是障碍,时间不再是距离,地球越来越平,历史也越来越新。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轻松的完成过去数人要花上几年来完成的事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