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及乙二醛酶Ⅰ对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来源 :医学研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rq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胰岛素(INS)及乙二醛酶Ⅰ(GLO-Ⅰ)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10例和正常对照60例共270例,所有研究对象按病理结果分为EC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0、65、65、60例。4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同时对IGFBP-7、INS及GLO-Ⅰ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EC的诊断能力。结果 IGFBP-7、INS及GLO-Ⅰ在EC组患者的血清浓度均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3项血清指标浓度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BP-7、INS及GLO-Ⅰ鉴别EC组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77、0.758、0.718,鉴别EC组与子宫内膜息肉组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91、0.867、0.820。结论 IGFBP-7、INS及GLO-Ⅰ可作为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头良好,高职院校的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现出非常重要的实践性,在教学工作中严格落实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成为了每一位班主任手头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分析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结合现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寻找相对可靠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促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