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田旱整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粳稻品种圣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田旱整条件下,氮肥用量对水稻的茎蘖动态、产量构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田旱整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粳稻品种圣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田旱整条件下,氮肥用量对水稻的茎蘖动态、产量构成、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氮量315.0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0 957.20 kg/hm^2,并能获得较高的出糙率、谷草比和氮肥利用率,过低施氮量不能获得高产,过高施氮量则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田旱整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水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有产措施。利用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原理对桑树的生长、根系分布情况及桑同的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质量都有极大的提高,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升级,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欣欣向荣.但也存在
只有加强对衡器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监管,才能使衡器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农"是结构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是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是农民自己的问题,还是政府问题;是农业本身问题,还是工商业问题,作者对其作了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以一年生艾纳香种子苗为实验材料,用一水合氯化钙提供钙元素,在冬季艾纳香生长迟缓期进行3次施肥,测定艾纳香的株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采用紫外可见分
泾洛流域居黄土高原腹地,唐宋金时期,随着气候变冷变干,加之人为屯田开发,使原来这一地区的山地森林植被减少,旱生草类和泾洛上游农田植被增加。元代虽在关中和陇东屯田,但农田植被
本文对李范文先生编著的《夏汉字典》中的一些西夏字音进行了补证。订补的基本材料是《同音》、《文海宝韵》、《同音文海宝韵合编》、《同义》、《番汉合时掌中珠》、《三才
记数符号是模仿中国古代计算工具——算筹的摆放得来的,随着文书的出土真实地再现。通过分析黑水城出土西夏借粮契约和元代赋税文书中记数符号的形式、含义和原则,并与敦煌失名
天盛元年(1149)西夏仁宗御制的《自在大悲心》与《胜相项尊》后序发愿文存夏、汉两本.本文通过与汉文本对勘,对西夏文本发愿文进行全文释读.两种文本的同题发愿文与同本异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