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博士过剩本质上是失败的人力资本投资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一个老问题也随之浮上了水面:全球博士过剩,就业困难。
  早在2004年7月,《读卖新闻》就发表了专题文章,指出“博士过剩”与日俱增。同年8月5日,日本先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近藤隆发表题为《博士过剩可惜》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
  2011年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题为《校正博士教育》的社论指出,当前全球博士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博士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问题,甚至出现了“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的现象。2016年,该杂志再次发表了类似主题的文章。
  “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道出了博士过剩的直接原因,盲目扩招。日本尤为典型,战后经济崛起后,日本发现本国单位人口的研究生数量比例严重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深以为耻。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扩招研究生的方式发起“高等学历大跃进”。
  近藤隆的研究显示,2003年日本的硕士、博士数量是1983年的四倍。硕士这样应用方向的人才数量增长尚能被企业消化,以专业科研和大学教职为“正途”的博士们就为难了。公立大学和科研机构受到财政规模的限制,人事扩编跟不上“大跃进”的步调。私立大学的经费则受制于少子化导致的生源锐减,也没有增加教职的意愿。供需失衡,必然过剩。2003年日本毕业的14512名课程博士,就业率只有54.4%,人文专业仅有29.1%的博士毕业生找到了工作。
  部分欧洲发达国家也存在扩招导致博士过剩的问题,成因则更为复杂。以法国为例,1994年博士毕业生比1990年增长了56%,增速尤甚日本。博士就業困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法国战略分析中心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一份针对法国博士就业问题的分析报告发现,法国博士毕业3年后的失业率在2007年首次超过了硕士,并且法国博士失业率是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的3倍。
  欧洲大幅扩招博士的原因主要源于政府财政政策。欧洲发达国家普遍施行“大政府”,政府财政汲取度高达GDP的40%以上。政府财政支出高企,其中教育和科研支出很少受到民众的反对,支出有增无减。人口老龄化后,接受普及教育的人数并未增加乃至下降,教育经费涌入了高等教育体系。再加上科研经费的扶植,高教系统有扩招的动力。仍以法国为例,博士生的科研费用直接从政府申请,不占用导师科研经费的份额,导师当然很乐意用政府的经费增加人手。于是,博士扩招势不可挡,甚至本国生源不足还要引入外国留学生。法国在读博士超过四成是外国留学生。但是,就业需求没有相应增加,过剩不期而至。
  明知博士就业困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子愿意成为“多余的博士”呢?日本的东亚儒家文化传统崇尚学问,高学历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吸引力非常大。而在欧洲发达国家,常年因高失业率困扰,接受学历教育就成了很多学子的“就业避风港”,政府对此也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政府扶持之下,法国博士生的待遇相当于基层公务员,此外还有科研项目、助教等补充收入来源,经济水平可以维持在中等以上,何乐而不为?无论出于东亚式的学历崇拜,还是欧洲的经济驱动,最终结果都是博士过剩。
  博士过剩使得企业研究部门更容易获得高端人才,但是这一正面作用不可高估。博士教育是以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为导向的,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就业需求并不匹配。2016年,世界最大薪酬统计网站、美国的“PayScale”的数据显示,企业中的博士薪酬水平并不比本科生高多少。成熟的就业市场对博士并不特别垂青。
  培养博士生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投入大量资源,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为昂贵的一种。但是,政府主导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对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考虑甚少。大众又在满足教育、科技需求上一味求多,没有意识到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及资源的浪费。这就是博士过剩的真相:失败的人力资本投资。
  (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吴晓波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2月出版  2008-2018的十年,是中国水大鱼大的十年,是风云激荡的十年。中国人的信息获取、社交、购物、日常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对很多人来说,这十年的变化更甚于之前的三十年。本书中,我们将再次经历这改变了每个人的十年。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许倬云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这本《万古江河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五十多年前毛泽东说这句话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果在中国人眼中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视之为自己的伟大梦想。  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重拾兴国之梦时,苏联已不是她的目标。而遇到重重问题的苏联也开始实施自己的改革。当时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大胆提出“新思维”和“公开性原则”,对外改变与西方关系,对内推行自由选举、建立议会、实行多党制、放开新闻审查。然而沉疴已久的僵化体制绝
第一,中国文化中从众问题比较突出,多数地方不鼓勵出头文化,虽然个人可以做到创新,但是真正激发创新要有非常深刻的人文主义背景。第二,穷是阻碍创新的很大问题。现在很多公司为什么不敢创新?利润太薄,不敢创新。但越不敢创新,追兵越多,利润杀得就越薄,就永远在红海里挣扎。第三,追赶思维,在追赶中完成创新。核心技术都是人家的,我们只是引进性创新。要走到前头去就要淡化追赶意识,从源头想问题,独立回答商业和技术当
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师生之间沟通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要相信情感的力量,感情才是最能征服人心的利器。教育教学中,在对学生“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再“晓之以理”,最后就能达到师生和谐共鸣以及赢得赞同的目的,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用作文评语与学生进行对话  一句句红色的评语是永开不败的花朵,是熠熠
作者:刘墉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书评  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  茅青云  在《做个快乐读书人》这本书里,作者刘墉用自己教育儿女的方式,通过实例来讲解家庭教育这个现在的热点问题。从这本书能瞥见一个父亲对教育儿女的不同方式。当然,这本书不单是作者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  为人子女的,在处理与家人的关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如和父母的矛盾会激化,如在青春期或者在小时
摘 要 在教育信息化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研究,以信息技术概论课程为例,分析目前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CTCL范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并进行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 CTCL范式;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概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
北非震荡的升级、万能微博的强大传播效力,以及他和央视主播水均益的一次战地连线,令他声名远播    “别人怕不怕死我不敢说,反正我很怕死。”《环球时报》(环球网)战地记者邱永峥捂着眼睛,又拿手在脸上狠搓了两把,自打4月3日从利比亚回国,他就陷入了各路记者的访问车轮战中,必须强打精神勉力应付。  他从事战争与冲突报道已有几年,报道过缅甸果敢冲突、4次跟随巴基斯坦军队深入部族区记录他们如何打击塔利班,3
《亚洲新秩序》  郑永年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出版  本書为知名国际关系学者郑永年的专题文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西方秩序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以及西方秩序变化对亚洲各国家与地区产生的深刻影响;第二部分讨论全球化状态下亚洲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及其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围绕中国崛起来讨论亚洲地缘政治秩序。全书系统性强,结构层次清晰,从世界背景,到亚洲背景,再到中国,层层
Harry Dexter White  上世纪40年代,美国人哈里·德克斯特·怀特因缔造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奠定IMF基础“一战成名”。但疑似前苏联间谍的争议身份,却成了他政治生涯的“滑铁卢”,并导致他猝然离世。  最近,研究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发现的新证据进一步印证了怀特和前苏联情报人员的接触事实,也为我们揭开了一个资本主义金融架构师的“红色世界之梦”。他确立了美元在世界的核心地位  1892年10月,
“解放军都应该是鹰派”  人物周刊:你这么孜孜不倦地做国防教育,有一些评论,会说你好战、鹰派,你对这种评价怎么看?  张召忠:我们以前一直在说软话,说软话的结果就是南沙丢了,钓鱼岛搁置了几十年结果是这么个情况。在军队里面没有鹰派和鸽派,没有,解放军都应该是鹰派,时刻准备打仗,和平时期准备打仗,战争时期打赢战争,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准备战争,只有做好战争准备才能赢得和平,这叫鹰派吗,这不叫鹰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