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学者及科研机构对于盆地古生界的考究越来越重视。本文就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发现及地质意义问题对古生界烃源岩进行了介绍,对柴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与油气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古生界中的油气苗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古生界油苗 地质意义
我们知道,柴达木盆地的古生界广泛被认为是盆地的基底,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的古生界周边界山出露齐全,在井下只钻遇到了石炭系和奥陶系。因此,可以判定在柴东地区以及柴北缘的石炭系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就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发现及地质意义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古生界烃源岩介绍
1.1 石炭系烃源岩
对德令哈地方附近坳陷周缘的露头探测发现,其含有的石炭系烃源岩多为碳质页岩、泥岩和灰黑色灰岩等煤系地层,且厚度可达1000米;石炭系海相沉积有浅海陆棚相、碳酸岩台地相、槽盆相、滨岸相和台地边缘斜坡相等,坳陷内石炭系海相沉积的厚度高达800米,分布的面积大约为5000平方千米;对野外露头样品进行研究发现,暗色泥岩中含有机碳约为1.13%,碳酸盐岩含有机碳约为0.26%,总体上看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干酪根镜质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11%;Ⅰ+Ⅱ型有机质的含量占到45.72%,Ⅲ型含量约为54.28%;柴北缘绿梁山前带尕丘构造上的尕丘1井1284—1908.1米处钻遇厚度为600米的海陆交互相石炭系,灰岩有机碳均值约为0.42%,泥岩有机碳均值约为1.85%,干酪根镜质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10%;柴东地区霍参1井1876—2150米处钻遇厚度为274米的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其岩性基本为深灰色灰岩、砂岩和灰-深灰色泥岩,深灰色灰岩的厚度达101.4米,含有机碳0.2%~0.42%,均值为0.3%,发育暗色泥岩44层的厚度为104.5米,为总厚度的38.14%;井下样品与野外露头所分析的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均值基本一致,均在1.1%左右,有机质处于成熟的阶段。对石炭系烃源岩综合评价可知,灰岩类烃源岩属于较差的烃源岩,泥岩类烃源岩属于较好的烃源岩。
1.2 奥陶系烃源岩
欧龙布鲁克山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其总厚度约为431.6米,暗色地层基本由泥晶灰岩组成,厚度达到168.97米,含有机碳的均值为0.21%;石灰沟组的总厚度约为537.4米,其中含暗色泥岩220米,含残余有机碳的均值为0.88%,原始生烃潜量在3.18~12.71mg/g之间,基本属于较好-好的烃源岩;对于石灰沟组来说,其暗色泥岩中的有机质以Ⅱ2类型为主,Ⅱ1类型次之,而多泉山组中暗色泥晶灰岩有机质干酪根的类型主要是Ⅱ1型。镜质体的反射率在1.36%~1.56%之间,可以判断其有机质的演化已经处于高成熟的阶段。
2 柴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与油气关系分析
结合天然气氩同位素及油气田原油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对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研究分析知,柴北缘中东部的原油中可能会有一部分来自于石炭系的原油。通常而言,原油会有两期充注的特点。在早期充注的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分布基本以常规藿烷系列为主,呈现出以C23或C21为主峰的正态分布,未知藿烷与重排藿烷系列的丰度较低,含有的伽马蜡烷风度较高,属于半咸水环境下生成的原油。尕丘1井泥岩与石炭系灰岩的三环萜烷碳数分布属C19-C29分布,也有以C23为主峰的正态分布特性。三环萜烷系列也是以常规的藿烷系列为主,Tm丰度略大于Ts,未知藿烷和重排藿烷系列均呈现低丰度的特征,伽马蜡烷的丰度也相对较高,基本与C31升藿烷的丰度相当,这说明在微咸水沉积的环境中既有较丰富的陆源物质输入,也有一定的水生生物输入。分析可知,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与马北2井早期充注的原油在萜烷系列分布上十分相似,可以断定原油来自于石炭系。我们常将伽马蜡烷作为沉积水体咸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是由淡水环境形成的煤系烃源岩,天然气中的氩同位素含量与围岩的变质程度、年龄以及运移途径等有关,马北1井天然气的40Ar/36Ar值为1751,柴北缘仙试8井天然气的40Ar/36Ar值为1032,这表明马北1井天然气与南八仙油田均可能来自石炭系烃源岩。
3 古生界中的油气苗概述
3.1 柴东霍参1井来自石炭系的含油显示
对于柴东地区的霍参1井进行探测研究后发现,将上侏罗统红色的地层钻穿后,能够直接地钻遇到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上侏罗统棕红色砂砾岩岩心柱的局部表面出现了油苗,油质比较轻,挥发较快。柴东霍参1井处于中、新生界中,没有烃源岩存在。因此,可以推断出上侏罗统岩心所含的轻质原油可能来自石炭系。
3.2 柴西盆地边缘奥陶系中油苗
奥陶系在柴达木盆地周边山前区分布为主,并在阿尔金山前的月3井被钻遇。考察发现,茫崖镇环形山地区与茫崖镇黑水沟有油气苗出现过,在岩石薄片中有部分特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黄铁矿以及少量的褐铁矿,它们在细晶灰岩和泥晶灰岩中,呈现出浸染状、环状、自形晶状以及充填缝状等。通过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奥陶系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的溶蚀孔洞以及裂缝内含有油质沥青,这些油质沥青发中等亮度的黄色光,它们周围的矿物和岩石被浸染成黄绿-浅绿-深绿,油质沥青从黄色-黄绿-浅绿-绿色的系列发光,这反映出了油质越来越轻,也就表明了原油越轻,其浸渗的距离就越大。
4 结束语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古生界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曾经出现过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过程。结合油气成藏条件以及古生界的分布可以判定,在對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气进行勘探时,应以石炭系为主,勘探区域应集中在柴东地区、甘森南地区以及北缘中东段地区等。
参考文献
[1] 甘贵元,孔红喜,余瑞娟.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区特态矿物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5(4)
[2] 邵文斌,彭立才,汪立群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井下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学报,2006(4)
[3] 甘贵元,姚熙海,陈海涛.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油气运聚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7(3)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古生界油苗 地质意义
我们知道,柴达木盆地的古生界广泛被认为是盆地的基底,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的古生界周边界山出露齐全,在井下只钻遇到了石炭系和奥陶系。因此,可以判定在柴东地区以及柴北缘的石炭系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就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发现及地质意义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古生界烃源岩介绍
1.1 石炭系烃源岩
对德令哈地方附近坳陷周缘的露头探测发现,其含有的石炭系烃源岩多为碳质页岩、泥岩和灰黑色灰岩等煤系地层,且厚度可达1000米;石炭系海相沉积有浅海陆棚相、碳酸岩台地相、槽盆相、滨岸相和台地边缘斜坡相等,坳陷内石炭系海相沉积的厚度高达800米,分布的面积大约为5000平方千米;对野外露头样品进行研究发现,暗色泥岩中含有机碳约为1.13%,碳酸盐岩含有机碳约为0.26%,总体上看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干酪根镜质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11%;Ⅰ+Ⅱ型有机质的含量占到45.72%,Ⅲ型含量约为54.28%;柴北缘绿梁山前带尕丘构造上的尕丘1井1284—1908.1米处钻遇厚度为600米的海陆交互相石炭系,灰岩有机碳均值约为0.42%,泥岩有机碳均值约为1.85%,干酪根镜质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10%;柴东地区霍参1井1876—2150米处钻遇厚度为274米的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其岩性基本为深灰色灰岩、砂岩和灰-深灰色泥岩,深灰色灰岩的厚度达101.4米,含有机碳0.2%~0.42%,均值为0.3%,发育暗色泥岩44层的厚度为104.5米,为总厚度的38.14%;井下样品与野外露头所分析的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均值基本一致,均在1.1%左右,有机质处于成熟的阶段。对石炭系烃源岩综合评价可知,灰岩类烃源岩属于较差的烃源岩,泥岩类烃源岩属于较好的烃源岩。
1.2 奥陶系烃源岩
欧龙布鲁克山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其总厚度约为431.6米,暗色地层基本由泥晶灰岩组成,厚度达到168.97米,含有机碳的均值为0.21%;石灰沟组的总厚度约为537.4米,其中含暗色泥岩220米,含残余有机碳的均值为0.88%,原始生烃潜量在3.18~12.71mg/g之间,基本属于较好-好的烃源岩;对于石灰沟组来说,其暗色泥岩中的有机质以Ⅱ2类型为主,Ⅱ1类型次之,而多泉山组中暗色泥晶灰岩有机质干酪根的类型主要是Ⅱ1型。镜质体的反射率在1.36%~1.56%之间,可以判断其有机质的演化已经处于高成熟的阶段。
2 柴北缘石炭系烃源岩与油气关系分析
结合天然气氩同位素及油气田原油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对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研究分析知,柴北缘中东部的原油中可能会有一部分来自于石炭系的原油。通常而言,原油会有两期充注的特点。在早期充注的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分布基本以常规藿烷系列为主,呈现出以C23或C21为主峰的正态分布,未知藿烷与重排藿烷系列的丰度较低,含有的伽马蜡烷风度较高,属于半咸水环境下生成的原油。尕丘1井泥岩与石炭系灰岩的三环萜烷碳数分布属C19-C29分布,也有以C23为主峰的正态分布特性。三环萜烷系列也是以常规的藿烷系列为主,Tm丰度略大于Ts,未知藿烷和重排藿烷系列均呈现低丰度的特征,伽马蜡烷的丰度也相对较高,基本与C31升藿烷的丰度相当,这说明在微咸水沉积的环境中既有较丰富的陆源物质输入,也有一定的水生生物输入。分析可知,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与马北2井早期充注的原油在萜烷系列分布上十分相似,可以断定原油来自于石炭系。我们常将伽马蜡烷作为沉积水体咸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是由淡水环境形成的煤系烃源岩,天然气中的氩同位素含量与围岩的变质程度、年龄以及运移途径等有关,马北1井天然气的40Ar/36Ar值为1751,柴北缘仙试8井天然气的40Ar/36Ar值为1032,这表明马北1井天然气与南八仙油田均可能来自石炭系烃源岩。
3 古生界中的油气苗概述
3.1 柴东霍参1井来自石炭系的含油显示
对于柴东地区的霍参1井进行探测研究后发现,将上侏罗统红色的地层钻穿后,能够直接地钻遇到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上侏罗统棕红色砂砾岩岩心柱的局部表面出现了油苗,油质比较轻,挥发较快。柴东霍参1井处于中、新生界中,没有烃源岩存在。因此,可以推断出上侏罗统岩心所含的轻质原油可能来自石炭系。
3.2 柴西盆地边缘奥陶系中油苗
奥陶系在柴达木盆地周边山前区分布为主,并在阿尔金山前的月3井被钻遇。考察发现,茫崖镇环形山地区与茫崖镇黑水沟有油气苗出现过,在岩石薄片中有部分特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黄铁矿以及少量的褐铁矿,它们在细晶灰岩和泥晶灰岩中,呈现出浸染状、环状、自形晶状以及充填缝状等。通过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奥陶系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的溶蚀孔洞以及裂缝内含有油质沥青,这些油质沥青发中等亮度的黄色光,它们周围的矿物和岩石被浸染成黄绿-浅绿-深绿,油质沥青从黄色-黄绿-浅绿-绿色的系列发光,这反映出了油质越来越轻,也就表明了原油越轻,其浸渗的距离就越大。
4 结束语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古生界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曾经出现过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过程。结合油气成藏条件以及古生界的分布可以判定,在對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气进行勘探时,应以石炭系为主,勘探区域应集中在柴东地区、甘森南地区以及北缘中东段地区等。
参考文献
[1] 甘贵元,孔红喜,余瑞娟.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区特态矿物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5(4)
[2] 邵文斌,彭立才,汪立群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井下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学报,2006(4)
[3] 甘贵元,姚熙海,陈海涛.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油气运聚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