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救的宣言书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有的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而面对地球的现状,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地球的明天而忧虑。
   地球只有一个。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可能找到第二个地球,并实施大规模移民。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续,我们务必善待地球,不要再做伤害地球的事了。
   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作者呼吁人类科学地使用化学药品,或者探索更环保的方式。这本书开始了人类的环保行动,被称为醒世之作。
  作品简介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代表作。作者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过度使用化学药品给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不仅如此,她还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翔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
  精彩段落
  明天的寓言
   從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
   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选自第一章)
  品读
   文章以寓言为开端,作者先是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城镇画面,然后极力渲染突发变故后的恐怖场面,在鲜明的对比中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选段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一变化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自身。“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学生视角
  低碳环保,我能行
  何熠炫
   绿水青山,节能增效。随着黄桥镇共享单车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出行——骑自行车!我当然也不例外,把我家自行车大哥请出了“山门”,并帮它好好地擦洗了一番,以后就独宠你了,完美!在我有影响力的号召之下,我们一家人都将电动车打入了“冷宫”,改骑自行车,低碳出行!
   自行车大哥初出茅庐,当然要带它出去兜兜风啦!骑上自行车后,我才发现这种感觉和平时坐电动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坐在电动车上时,周围的景象总是一闪而过,我就是一个过客,没有留下一丝丝痕迹。但现在骑着自行车,我就是一个游客,细细欣赏着街道上的风景。我看到了清洁工阿姨正在捡一个绿化带中的红色塑料袋,不知是阿姨有神力,还是塑料袋有魔力,我竟鬼使神差地找了个地方把车子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只见那位阿姨小心翼翼地走进绿化带,动作又轻又慢,似乎是怕打扰这些小草休息。因为离得并不远,所以我能听到小草发出“沙沙”的响声,但却没有看到一根枝条被折断。阿姨手一伸,便勾到了红色袋子,轻手轻脚地走出绿化带,将红袋子扔进了垃圾箱。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每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我都会主动把它送回家——垃圾箱。看到别人乱扔垃圾,我也会上前制止,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如果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一个空矿泉水瓶,那么一个干净整洁的世界就会在我们小小的举动中被创造出来。
   有一次家里停水了,立即启动“停水应急计划”,洗完脸的水洗脚,洗完脚的水洗拖把,洗完拖把的水留着冲厕所……终于挨到来水了,但是停水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和我的家人。从那天以后,我家一直是这样用水的。如果每一家都这样节约用水,全世界就会省出另一个太平洋啦!想想就令人激动,这是多么丰富的水资源啊!
   讲文明,树新风,低碳环保,我能行!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哦,让我们一起把地球母亲打扮得更加美丽吧!
   【作者系江苏泰兴市黄桥小学教育集团十桥校区六·6班学生,指导老师:王志】
其他文献
田饶侍奉鲁哀公多年而不被重用。   一天,他对鲁哀公说:“我将离开您,像鸿鹄那样远走高飞了。”   魯哀公问:“你讲这话是什么意思?”   田饶委婉地说:“您难道没有看见雄鸡吗?头戴红冠,这是文;脚上有距,这是武;强敌在前,敢于争斗,这是勇;遇见食物,呼唤同伴,这是仁;打鸣报晓,不误时辰,这是信。鸡虽然有这五德,您还是天天煮着吃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离您很近,很容易被您得到。而鸿鹄呢?展翅千里,一
期刊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写日记。写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因为写日记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日记该怎样写呢?  首先,要注意日记的格式。每篇日记前面都要写清楚“年月日”“星期”和“天氣”,比如“2019年8月4日 星期日 雨”,注意一定别忘了写年份。很多同学只写月日,试想我每年都写日记,从小到大写了许多年,如果不写年份,将来
期刊
为了让大家喝上水,村里请来了专业打井队。   此前,村民喝水只要挑着水桶到附近的小溪里打或者随便用几根竹子就能把山泉水引到家里。后来,小溪断流,山泉也干涸了,村里便东一家西一家地打起井来。一开始,大家打的井很浅,随便往哪个地方打个两三米或五六米便有水涌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井越打越多,也越打越深,而井的出水量却越来越小。再后来,用传统方法打的井不出水了。传统方法打的井虽然也有十几米深,但大家推测还
期刊
《盼》这篇课文借助“我”的心理描写,通过事例,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回味。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使文中“我”的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的。   如,“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一段心理描写既生动又有趣,呈现出儿童天真、可爱的想法。这里把“我”为了能穿上新雨衣,便日夜盼望下
期刊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和说服力。   1.举例子 就是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样写能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如“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举了一些人类享用地球资源的例子,告诉人们资源破坏了就没有了
期刊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天万物生长的自然现象,这篇文章最显著的特点是围绕中心句来写。   什么叫中心句呢?就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中心句的作用是什么呢?如这篇课文一开始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引领全文,在全文中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接着作者围绕这一句话,通过列举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来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课文第二自然段
期刊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宇宙在变,社会在变,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   家乡在改革开放之中,变得更美丽了,更富裕了,也变得更可爱了。   家乡的路变了。原来的土路崎岖不平,一下雨全是污泥。每到秋天,各种水果、蔬菜想往外运,但那路上全是泥,村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水果、蔬菜全部烂在家里。现在好了,家鄉的路面全都硬化了,村民们再也不愁自己的农产品运不出去了。   家乡的山变了。过去的荒山变成
期刊
英国著名科学发展史学者李约瑟认为,东亚文明就是“竹子文明”。那么,是否可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是物质和精神共生共荣的竹子文化。从坚硬的地面破土而出,在冰雪的寒冬挺身而立,与凌空的白鹤相伴而歌,让高洁的志士依托而安……竹子涵盖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气韵。   于是,以竹子为对象的对联很多。我们来赏析几条,以见一斑。   明朝大才子解缙就曾经贴出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把“竹”
期刊
“啥?献血?”在我印象中,献血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周六的早晨,老爸告訴我他要去献血,还要拉着我一起去,这着实让我有些心惊。   献血的地点在学校,9点不到,里面已排起了长龙,这些叔叔阿姨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害怕,个个谈笑风生。我很是不解,难道献血不疼吗?   轮到爸爸献血了,填完信息后,医生拿出一根针管。以前只听闻抽血的针头又粗又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给大象用我都不会觉得奇怪。针头都这
期刊
艾伯特·戈尔是美国政治家,曾担任美国副总统。后来,戈尔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致力于环保方面的研究,成为国际上著名的环境学家。由于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上的贡献受到国际上的肯定,他获得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有一次,在一所大学做环保方面的演讲时,戈尔向观众展示了他们花费一年的时间做的一项工作:清理一座山上的垃圾。通过视频大家看到,这座山的景色非常美,垃圾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多,但很碍眼,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