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模式对水稻土脲酶活性及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来源 :作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w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水稻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南方典型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于湖南浏阳试验田采取土样,测定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及碱解氮含量,结果表明:1)高氮水平处理的脲酶活性最高,氮空白对照的脲酶活性最低,处理间土壤脲酶活性高低为:超高产栽培〉高产高效栽培〉高效超高产栽培〉常规栽培〉氮空白;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碱解氮含量逐渐减少,脲酶活性在一定土层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而降低;3)超高产栽培模式可提高耕作层下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及脲酶活性,说明超高产栽培能改变深层土壤性质。
其他文献
为探索彩色稻在湖南娄底市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表现,引进了绿稻、上农红粳、乌贡8号、上农黑糯、红香玉5个彩色稻品种在娄底市宋家村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彩色稻品种的生
以荣华油6号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4个播期、3种密度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当播期为9月30日,密度为22.5万~30万株/hm2时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要对物理课程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完善实验设备、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发病率约1/60,000,其中18%为少年儿童发病[1]。儿童NF2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漏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