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对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模式和途径进行探讨。抓典型、树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目标,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引导大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典型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当前,新的形势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典型教育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是我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之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典型、树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高校典型教育的内涵
典型,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方面、一定范围内能表现和说明事物本质特征,代表同类事物发展趋势的个别事物。典型教育也叫做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物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思想问题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是一种常见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既是教育方法的实现,也是教育艺术的体现。郑琳在《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一文中指出:确立典型教育方法的依据是典型教育的方法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提出的;典型教育富有强烈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能激励、引导人们奋发向上;典型教育顺应了人们的竞争心理和不甘落后的心理,能够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典型教育的特点是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以引起人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进行思考、比较、模仿和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作用在于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社会风貌得以升华。典型榜样的先进思想、崇高精神、感人事迹和成功经验往往具有较大的说服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像一面鲜明的旗帜感召人们,激发人们的上进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典型教育把抽象的说理,变成了生动、具体的形象,能引起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又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二、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对于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李瑞环同志讲过:“典型教育作用是任何其它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替代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又是有感情的。所以,通过宣传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中,运用典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其心理特征和客观需求,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典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独特的教育意义:首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典型教育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转变为生动实际的感人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具体表现,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牢固树立,大学生典型教育一定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这个载体,影响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次,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协调发展。班杜拉认为:“个体任何人格都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典型教育创造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和谐发展。
所以,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典型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推广典型,把大学生优秀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和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尽管典型教育受到了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但也及存在着典型产生、培育机制不完善;典型选取针对性不强;典型宣传、学习方式欠科学等系列问题。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在分析典型教育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1.树立和培育好典型,力求学有榜样
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典型教育呢?首先要解决的是树立典型的问题,培养和发现好典型是抓好典型教育的前提。树立典型,进行典型教育,必须使典型具有榜样性和说服力。典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个好的典型,一个更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典型,仅靠自然成长是很不够的,还必须有意识有目的的予以必要的指导和扶植,使典型依客观规律朝着有利于引导工作的方面健康成长。典型教育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典型具有真实性、先进性、时代性、针对性、可学性和群众性。我们要深入大学生的课堂和社会活动中去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如:科技创新典型、学习标兵典型、自强不息典型、志愿服务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先进人物带给学生更多亲切感和亲和力,其育人效果更明显,更突出。所以,我们在开展学习以雷锋、张海迪、洪战辉、李春华为代表的优秀典型系列活动的同时,还要努力培育本校优秀大学生典型。同时,典型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时代发展方向,注重把握典型的个性特征,用多元的典型有效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2007年,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组织的“践行荣辱观青春闪光彩——河南中医学院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全省巡回报告会在河南省各大高校推出。报告团成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尚,他们自强不息、诚信为本、感恩社会、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等事迹精彩感人。
2.宣传和学习好典型,力图形式多样
典型效应主要表现为认同、示范激励和学习,注重用大学生身边具体、生动的榜样激励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目标。首先,积极而充分地利用网络、广播、报纸、板报等各种校园媒体资源进行宣传,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典型,努力在广大学生中造成有利于启发、引导、激励青年奋进的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深入挖掘,加大宣传,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表彰先进事迹、典型人物的活动。我们可以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树立优秀党员的典型,设立“大学生党员示范岗”建立了大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等典型活动;建设优良学风,树立学习标兵的典型;组织了优秀学子优秀事迹报告会;打造优秀学子走廊,创建优秀学子网页等。如湖南科技学院每年坚持评选上百名学习标兵和综合素质优秀学生,坚持在家庭贫困学生中评选自强自立典型,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助困奖学金,同时对他们自强自立、奋发成才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当然,典型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对典型的接受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宣传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要准确把握宣传的力度,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先进思想、崇高精神、优秀事迹和模范行为的认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这个载体,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总结和推广好典型教育,力争立竿见影
典型的成长依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融共进,在宣传、学习的基础上,要总结好做法推广好经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各教育工作部门应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先进人物纳入表彰奖励中,不断总结大学生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2007年5月由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团中央学校部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高校巡回报告,北京大学施永辉、清华大学谷振丰、武汉大学黄来女、天津工业大学徐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铃心等同学先后作了精彩报告。平凡见证伟大,报告团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在平凡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平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完美展示了当代优秀大学生的群体形象,赢得了在场学生阵阵掌声和由衷的赞叹。这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一批批新的大学生。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带头学习典型,这将大大增强典型教育的感召力,对典型教育产生很大的促动作用。让典型教育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自觉、心诚地接受,并将典型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形成学习典型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会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诚信为本,励志自强,感恩他人,奉献社会。总之,高校应该把典型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力举措,宣传典型不流于形式,学习典型不走过场,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春海.论典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16-117.
[2]郑琳.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8):83.
[3]周蓓.浅谈大学校园中的典型教育[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234-235.
[4]邱福利.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典型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2):42-44.
作者简介:周晓锋(1980—),男,湖南娄底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典型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当前,新的形势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典型教育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是我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之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典型、树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高校典型教育的内涵
典型,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方面、一定范围内能表现和说明事物本质特征,代表同类事物发展趋势的个别事物。典型教育也叫做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和事物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解决思想问题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是一种常见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既是教育方法的实现,也是教育艺术的体现。郑琳在《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一文中指出:确立典型教育方法的依据是典型教育的方法是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提出的;典型教育富有强烈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能激励、引导人们奋发向上;典型教育顺应了人们的竞争心理和不甘落后的心理,能够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典型教育的特点是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以引起人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进行思考、比较、模仿和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作用在于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社会风貌得以升华。典型榜样的先进思想、崇高精神、感人事迹和成功经验往往具有较大的说服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它像一面鲜明的旗帜感召人们,激发人们的上进心、积极性和创造性。典型教育把抽象的说理,变成了生动、具体的形象,能引起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又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二、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基础,对于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李瑞环同志讲过:“典型教育作用是任何其它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替代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又是有感情的。所以,通过宣传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中,运用典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其心理特征和客观需求,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典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独特的教育意义:首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典型教育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转变为生动实际的感人事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具体表现,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牢固树立,大学生典型教育一定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这个载体,影响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次,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协调发展。班杜拉认为:“个体任何人格都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典型教育创造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和谐发展。
所以,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典型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推广典型,把大学生优秀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和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尽管典型教育受到了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但也及存在着典型产生、培育机制不完善;典型选取针对性不强;典型宣传、学习方式欠科学等系列问题。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在分析典型教育的内涵、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运用典型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1.树立和培育好典型,力求学有榜样
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典型教育呢?首先要解决的是树立典型的问题,培养和发现好典型是抓好典型教育的前提。树立典型,进行典型教育,必须使典型具有榜样性和说服力。典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个好的典型,一个更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典型,仅靠自然成长是很不够的,还必须有意识有目的的予以必要的指导和扶植,使典型依客观规律朝着有利于引导工作的方面健康成长。典型教育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典型具有真实性、先进性、时代性、针对性、可学性和群众性。我们要深入大学生的课堂和社会活动中去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如:科技创新典型、学习标兵典型、自强不息典型、志愿服务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先进人物带给学生更多亲切感和亲和力,其育人效果更明显,更突出。所以,我们在开展学习以雷锋、张海迪、洪战辉、李春华为代表的优秀典型系列活动的同时,还要努力培育本校优秀大学生典型。同时,典型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时代发展方向,注重把握典型的个性特征,用多元的典型有效地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2007年,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组织的“践行荣辱观青春闪光彩——河南中医学院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全省巡回报告会在河南省各大高校推出。报告团成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尚,他们自强不息、诚信为本、感恩社会、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等事迹精彩感人。
2.宣传和学习好典型,力图形式多样
典型效应主要表现为认同、示范激励和学习,注重用大学生身边具体、生动的榜样激励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目标。首先,积极而充分地利用网络、广播、报纸、板报等各种校园媒体资源进行宣传,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典型,努力在广大学生中造成有利于启发、引导、激励青年奋进的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深入挖掘,加大宣传,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表彰先进事迹、典型人物的活动。我们可以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树立优秀党员的典型,设立“大学生党员示范岗”建立了大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等典型活动;建设优良学风,树立学习标兵的典型;组织了优秀学子优秀事迹报告会;打造优秀学子走廊,创建优秀学子网页等。如湖南科技学院每年坚持评选上百名学习标兵和综合素质优秀学生,坚持在家庭贫困学生中评选自强自立典型,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助困奖学金,同时对他们自强自立、奋发成才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当然,典型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对典型的接受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宣传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要准确把握宣传的力度,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先进思想、崇高精神、优秀事迹和模范行为的认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这个载体,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总结和推广好典型教育,力争立竿见影
典型的成长依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融共进,在宣传、学习的基础上,要总结好做法推广好经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各教育工作部门应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先进人物纳入表彰奖励中,不断总结大学生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2007年5月由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团中央学校部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高校巡回报告,北京大学施永辉、清华大学谷振丰、武汉大学黄来女、天津工业大学徐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铃心等同学先后作了精彩报告。平凡见证伟大,报告团成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在平凡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不平凡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完美展示了当代优秀大学生的群体形象,赢得了在场学生阵阵掌声和由衷的赞叹。这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一批批新的大学生。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带头学习典型,这将大大增强典型教育的感召力,对典型教育产生很大的促动作用。让典型教育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自觉、心诚地接受,并将典型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形成学习典型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会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诚信为本,励志自强,感恩他人,奉献社会。总之,高校应该把典型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力举措,宣传典型不流于形式,学习典型不走过场,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春海.论典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16-117.
[2]郑琳.典型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8):83.
[3]周蓓.浅谈大学校园中的典型教育[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234-235.
[4]邱福利.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典型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2):42-44.
作者简介:周晓锋(1980—),男,湖南娄底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