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党和民族前进的旗帜,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使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素养;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西方敌对势力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为确保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其次,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对外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而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种文化多元化和價值多样化的环境中,必须帮助大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和选择,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远大理想。第三,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常识,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理论素养,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第四,大学生的社会使命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是青年中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他们有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青年就必须高举伟大旗帜,坚定科学信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至关重要。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原理,同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得出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于大学生把握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给大学生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论原则,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认识方法,尤其是历史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是指导我们洞察历史、总结经验的重要思想工具。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大学生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运用。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途径与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素养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制度建设是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成立理论学习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当前新形势,从目标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建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方案。其次要健全学习制度、规范学习内容和要求,经常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化学习研讨活动并建立检查、评比制度,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成效纳入评估工作中。
(二)发挥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材内容。两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在加强主渠道建设的同时,要把各种形式的课外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补充。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党校、团校等阵地定期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和理论研讨班,开展演讲辩论、座谈、讨论、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抓好读原著、听录音辅导、看录像报告、参加社会实践、交流学习体会、写调查报告、开展科研活动等。通过举全校之力形成教育合力,调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在内化和升华中形成。组织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去考察,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热情,进一步坚定他们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决心。组织大学生到革命老区和展览馆参观。大学生通过参观革命老区和展览馆,对中国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和感受,对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外部条件。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发挥名人的作用。二是抓好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良的政治品质,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五)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平台的作用。通过网络平台、广播站、报纸等媒体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献资料、研究著作、研究课题、研究动态、学术活动等内容上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资料查阅提供方便。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将网络平台同引导学生成人、促进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使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网络等阵地,把集中性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其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形成思想共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陈志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03)
[3]王元珍,林巧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2)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素养;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西方敌对势力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为确保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其次,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对外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而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这种文化多元化和價值多样化的环境中,必须帮助大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和选择,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远大理想。第三,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常识,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理论素养,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第四,大学生的社会使命要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是青年中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他们有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青年就必须高举伟大旗帜,坚定科学信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至关重要。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原理,同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得出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于大学生把握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给大学生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论原则,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认识方法,尤其是历史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是指导我们洞察历史、总结经验的重要思想工具。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大学生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注重科学思维方式的运用。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途径与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素养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制度建设是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成立理论学习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当前新形势,从目标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建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方案。其次要健全学习制度、规范学习内容和要求,经常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化学习研讨活动并建立检查、评比制度,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成效纳入评估工作中。
(二)发挥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材内容。两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在加强主渠道建设的同时,要把各种形式的课外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补充。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党校、团校等阵地定期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和理论研讨班,开展演讲辩论、座谈、讨论、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抓好读原著、听录音辅导、看录像报告、参加社会实践、交流学习体会、写调查报告、开展科研活动等。通过举全校之力形成教育合力,调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在内化和升华中形成。组织大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去考察,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热情,进一步坚定他们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决心。组织大学生到革命老区和展览馆参观。大学生通过参观革命老区和展览馆,对中国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和感受,对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激发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外部条件。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发挥名人的作用。二是抓好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校园政治性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优良的政治品质,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五)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平台的作用。通过网络平台、广播站、报纸等媒体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献资料、研究著作、研究课题、研究动态、学术活动等内容上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资料查阅提供方便。网络媒体宣传教育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将网络平台同引导学生成人、促进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使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网络等阵地,把集中性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其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形成思想共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陈志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03)
[3]王元珍,林巧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