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臣民到国民:晚清救亡危局中的国民道德谱系建构

来源 :高校理论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和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使国家竞争就是国民竞争的理念成为晚清知识界的共识。随着现代意义国家观念的传播及现代国民意识的觉醒,晚清知识界发动了既积极引进西方新伦理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同时也注意继承优秀传统道德的启发民智运动,推动了旧有传统臣民道德谱系向新型现代国民道德谱系的转型。
其他文献
<正>据新华社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8月31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
“五四”新人视桐城派为“妖魔”,称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为“桐城谬种”,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认识论和价值理想多是“桐城谬种”所传输。其中严复译介的“进化论
日本通过影视剧、动漫和文学作品对中国进行公共外交传播,在这一工具的作用下,塑造日本文明、进步、理性的国家形象,增加中国国民对其好感度。我国政府也可以积极借鉴日本的这一
文章介绍了苏联《红星》СЗПЦ-12型气力式播种施肥机的联合排施器的结构、特点及台架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