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供多样化需求为出版社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负担,它要求人们学习新技能、学习出版领域的新知识,还要饱尝“学术贸易”不精通之苦。在现存多种出版环境下,教科书的出版对大学出版社而言,是风险较低和比较稳妥的策略。事实上,面对学术专著销售下降的问题,英国有些带商业性质的大学出版社仍在坚持操作,但美国大学出版社却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发展,部分原因是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对出版社使命的理解不同,他们认为:大学出版社出书是起学术研究作用的,不是仅为高校提供教材。同时,他们也认为出版教科书并不符合学术出版的本质属性,尽管美国有不少大学教科书出版商公司,如:培生(Pearson)、汤姆森(Thomson)、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等等都有此业务。这也说明了,美国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已与公司企业、市场联系在了一起。
有业内人士认为教科书出售给学生时,教授把握着市场营销的大门。但也有人认为教科书市场要通过建立一些制度,创造出一种非价格竞争,即竞争出版价格以外的东西,以形成教科书非价格竞争的局面。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把内容的质量和品牌放在了首位。
然而,为让大学教授接受学术出版社而非其他对手的教科书,学术出版社纷纷投入更多资源、生产日趋综合性的教科书,并制定了一系列导师辅助手册、各种媒体产品,可谓“一条龙服务”,不过,他们同时也面临着要限制投资规模,才能产生回报的问题。
二手市场不容小视
当然,教科书的二手买卖可谓老生常谈,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产生的结果是使得该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二手书批发商利润增加,也促进了二手市场的繁荣,带动了零售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了二手图书市场中,美国巴诺书店和福莱特大学书店,不仅成了零售商发行地,而且也是二手图书的代理商。由此可见,二手课本逐渐成熟地占据着市场。
二手图书生意一直看好,这对教科书出版商也是一个灾难,它实际上意味着教材的销售时间大大缩短。在二手图书市场逐渐壮大的80年代,出版商所承担的损耗率一般在10%~20%,那时教科书一年印2万册,发行商一般在2年内可销售约16000册,但二手书市场出现后,教科书从80%的销售,下降到60%~70%,出现预售2方册,结果一年后才卖出6000~8000册的问题。而到第二三年间,库存图书就胎死腹中,收入来源走向枯竭。
所以,出版商往往想尽各种策略,对付因二手图书市场的介入而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但通常的策略是加快新版制作的速度。二三十年前,教科书是每四五年才出一个新版本,并定时更新,确保市场占有率,不存在竞争失利,而自二手市场出现后,使得出版周期大大缩短,版本淘汰也加速,现在最成功的教科书生命周期,也只有二三年就得出新版了。
图书读者中谁是焦点
教科书出版商为了维持成功的销售,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此举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教科书只有两年左右的生命期,导致所有的研制和生产的费用,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回报,这反过来就促使教科书出版商提升图书价格。这从根本上表明:即便是出版核心教科书,也要有持续性的用户:即学生购买课本。
有观点认为,学生通常不挑剔教科书传统与否,而出版商为了生存发展,却需要仔细把握出版动态,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无需太多关注学生,因为学生是被动购买者。出版商及合伙人要关心的是这场博弈中的关键一步:即学生以外的读者是否拒绝购买。因而,他们想方设法做一切努力。但是,教科书出版者正经历着滞销图书增加,销售数量猛跌的境遇,并且由于处在网络电子时代,课本形式的多样化,学生未来购买比例愈加模糊等问题,令出版商更加担忧。
未来大学教科书出版领域的竞争会更激烈,小型的出版业者也许会转行。为刺激销售,许多创意性销售将呈现,如通过提供一系列低成本的替代课本;成立专门的网上书店;直接向学生推销等,一切都为降低出版费用。不过至今,在线教科书销售的表现令人失望。
有业内人士认为教科书出售给学生时,教授把握着市场营销的大门。但也有人认为教科书市场要通过建立一些制度,创造出一种非价格竞争,即竞争出版价格以外的东西,以形成教科书非价格竞争的局面。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把内容的质量和品牌放在了首位。
然而,为让大学教授接受学术出版社而非其他对手的教科书,学术出版社纷纷投入更多资源、生产日趋综合性的教科书,并制定了一系列导师辅助手册、各种媒体产品,可谓“一条龙服务”,不过,他们同时也面临着要限制投资规模,才能产生回报的问题。
二手市场不容小视
当然,教科书的二手买卖可谓老生常谈,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产生的结果是使得该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二手书批发商利润增加,也促进了二手市场的繁荣,带动了零售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了二手图书市场中,美国巴诺书店和福莱特大学书店,不仅成了零售商发行地,而且也是二手图书的代理商。由此可见,二手课本逐渐成熟地占据着市场。
二手图书生意一直看好,这对教科书出版商也是一个灾难,它实际上意味着教材的销售时间大大缩短。在二手图书市场逐渐壮大的80年代,出版商所承担的损耗率一般在10%~20%,那时教科书一年印2万册,发行商一般在2年内可销售约16000册,但二手书市场出现后,教科书从80%的销售,下降到60%~70%,出现预售2方册,结果一年后才卖出6000~8000册的问题。而到第二三年间,库存图书就胎死腹中,收入来源走向枯竭。
所以,出版商往往想尽各种策略,对付因二手图书市场的介入而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但通常的策略是加快新版制作的速度。二三十年前,教科书是每四五年才出一个新版本,并定时更新,确保市场占有率,不存在竞争失利,而自二手市场出现后,使得出版周期大大缩短,版本淘汰也加速,现在最成功的教科书生命周期,也只有二三年就得出新版了。
图书读者中谁是焦点
教科书出版商为了维持成功的销售,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此举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教科书只有两年左右的生命期,导致所有的研制和生产的费用,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回报,这反过来就促使教科书出版商提升图书价格。这从根本上表明:即便是出版核心教科书,也要有持续性的用户:即学生购买课本。
有观点认为,学生通常不挑剔教科书传统与否,而出版商为了生存发展,却需要仔细把握出版动态,因此这种观点认为:无需太多关注学生,因为学生是被动购买者。出版商及合伙人要关心的是这场博弈中的关键一步:即学生以外的读者是否拒绝购买。因而,他们想方设法做一切努力。但是,教科书出版者正经历着滞销图书增加,销售数量猛跌的境遇,并且由于处在网络电子时代,课本形式的多样化,学生未来购买比例愈加模糊等问题,令出版商更加担忧。
未来大学教科书出版领域的竞争会更激烈,小型的出版业者也许会转行。为刺激销售,许多创意性销售将呈现,如通过提供一系列低成本的替代课本;成立专门的网上书店;直接向学生推销等,一切都为降低出版费用。不过至今,在线教科书销售的表现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