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摄影的眼光看景物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许久没有刊发长篇大论的理论性文章,此次远在美国的李元先生以治学的方式翻译了韦斯顿六十多年前文章,提出了摄影本体性的问题,颇值一读。时代演进,世事变迁,前代大师的观点之外或许有了新的空间,但知道源才能明晰流的走向。
  闻丹青先生:
  谢谢您每月把《大众摄影》寄来,让我了解到一些国内的动向。在刚刚收到的第6期,同时看到两篇有关电脑的文章,一是在红星速览里关于新闻造假的拼制。二是用电脑制作的太湖帆船。也看到另外一篇“评委的三分构成”,看过后令我感慨,也激发(但还难有结论的)思潮。新闻造假涉及摄影者的道德观,但也是因为新闻界认识到,作为“视觉的语言”,一张作品的价值,除了视觉效果以外,更多的时候是如何把画面的故事说得更有内涵。美国兵的手指指向那个伊拉克人至少令人似乎听到美国兵的喝责。把荷花放到太湖边上除了增加色彩和构图上的平衡,在内涵上只强化了题材上的矛盾和做作。把摄影当做摄“画”,在多元化各有不同追求的环境里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以实体成像为基础的摄影,它的基本特性在于画面题材结合的合理性和光线的统一性。
  


  电脑技术给摄影带来了革命,这个问题,每个摄影者都在关注。有时我觉得电脑的发展是预言传统摄影的死亡,可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它应该是使视觉媒体更多元化。就像过去彩色摄影发展后,有人认为黑白就会没落,而事实上,黑白变成了一项非常专业的艺术。问题是: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有探索精神的社会里探索摄影,是追求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还是一窝风地赶时髦?
  在摄影的时髦声中,有两个基本问题几乎完全被忽视了:第一,对摄影和绘画的异同还是缺乏理解。在一方面,在很大的一部分摄影爱好者的追求里,还是没有跳出摄“画”的圈子。在另一方面,即使在一些对摄影有比较广泛认识的圈子里,对于任何构图比较严谨的作品(包括亚当斯的作品在内),还是从画意去看待它,以至对风光也产生“纪实”和“艺术”的分类。第二,摄影的普及性使得群众认为他们都能够欣赏甚至评选摄影作品,而忽视了任何艺术都是所谓acquired taste(培养得来的品味)。
  附上我翻译的韦斯顿全文,像这样的文章,促进了美国摄影的成长。在狄源沧和谢汉俊这一辈过世以后,不知是否还有人有兴趣在国内介绍这些文章。
  李元 2003/6/16
  对艺术家来说,任何一种媒体里所用的工具、材料或创作方式本身就为这个媒体带来了它的局限性。但是在一般传统的媒体里我们已经接受了某种局限是这个媒体的一部分。当我们选择音乐、舞蹈、雕塑或写作来进行创作时,我们是选择因为它即使在这种局限下还是最能表现我们心里想说的。
  
  摄影绘画的标准
  
  摄影虽然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我们对它却没有相似的熟悉和接受。对早期的摄影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传统可以追随。这使得他们想从画家那去借用绘画的传统,把摄影当作绘画的新支。尽可能地拿照相机来制作画家所追求的效果。这种错觉给摄影带来了可怕的后果。从利用道具和戏装来拍制的仿古画(注一)到有意识地拍出一片模糊的画面,他们的借口是“艺术”。
  这样的做法本身并不足道,问题是这种误解变成了摄影的标准。艺术的创作不是摄影,而成了摄“画”。在这个新的媒体里,如果有任何一个具体的发展来证明摄影的独立性,它反而变成对摄“画”追求者新的挑战,想尽办法来战胜这个阻碍,务求使作品更像绘画。绘画的传统耽误了我们对摄影特性真实的了解和追求。使我们愈来愈离开了摄影的真正价值。
  


  这样的发展历史,使得我们在选择过去的佳作时,必须从那些对美学不过分讲究的作品着手(注二)。唯有从早期的商业肖像、内战和移民的记录照片、以及那些不从艺术做出发点的职业和业余摄影家的作品里,我们才会发现一些和当代名作可以媲美的,并显现摄影特性的作品。
  尽管说我们到现在才逐渐能够冷静地去评赏这些作品,今天摄影界在创作上的追求,还是和八十年前一样地模糊。从网纹布、手修底片和绘画里构图法规的应用,我们都可以看到绘画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做法是很可笑的。一个人不会用筛子去井里打水,但是他却居然会用照相机去制画。
  追求摄“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一般人的观点里直接拍出来的照片是机械的成果而不是艺术。一张拍出来的底片只是第一印象而已,我们必须用特殊的手法去“改进”它,消除任何非(用绘画的标准能来解释的)艺术的痕迹。
  这个情形令我想起另外一个比喻。如果有足够的声学家能组织起来,他们说不定可以说音乐家用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不是艺术,因为乐器是机械产品。于是音乐家们就会效法摄“画”者那样,把他们演奏的音乐先录制在唱片上,唯有经过人为的处理把乐器奏出的变成和声学家唱出来的声音差不多时,那样才算可以令人满意的艺术。
  要了解摄“画”有违摄影的基本逻辑,我们必须明白摄影的两个特性。它们使得摄影和任何其它的艺术完全不同。这两个特性就是摄影的拍摄过程和图片本身。
  
  摄影的拍摄过程
  
  摄影艺术的特征在于瞬间成像。一个雕塑家、建筑师或音乐家的制作过程里都有增减改变的随意性。一位音乐家会需要一段时间来谱写一首交响乐,一位画家可能一辈子都花在一幅画上,到头来还认为没完成。但是摄影者的拍摄时间是不能拖的。在短短的一瞬间里完全没有可能中断、修改或犹豫。当他打开快门时,把整个画面里所有的细节记录在胶片上的时间可能比记录在他的脑海里还要快。
  图片的特性
  这样拍摄下来的照片本身就成了摄影的特征。首先照片里的记录充满细节明确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其次照片里从白到黑层次分明没有间隔。这两个特征正是机械的精密性(注三)不是手功可以达成的。
  照片的画面像浮雕一样的紧密,这里没有画家用手画出来的那种线条。由无数的点所组成的画面带来特有的紧密感。当我们用高度放大或粗粒相纸来强调粒子或者用手工来消除粒子时,这种特有的紧密感就消失了,照片的完整特性也就毁灭了(注四)。
  光滑的相纸突出了画面的影调和成像的清晰,那是无法用仿画的暗面纸张可以表现的。这也是摄影的特征。
  
  图片的拍摄
  
  上述特征决定了摄影的拍摄。摄影成像是瞬间的,它的结果又是充满细节的,最后的成像很显然是需要在拍摄以前就决定了。一个摄影者除非能够在拍摄以前就预见到将来的成品从而决定拍摄,否则他的作品只不过是机械上的巧合而已(注五)。
  因此对一个摄影者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不是学习如何使用相机或是冲洗印制照片,而是学习从摄影的特性来看摄影。换一句话说,他必须根据他的器材和成像的原理来看他的景物,使得他能在一瞬间把眼前景物变成他的构思。摄“画”者认为摄影不是艺术的原因,是因为他无法控制出来的成果。其实如果控制成果的手法少一些,可能更容易学习从摄影的特性来看摄影(注六)。
  仅仅改变相机的位置,拍摄的角度和镜头的焦距,摄影者就可以在一个静止的题材上拍出无穷尽不同构图的照片。他也可以利用光线的变化或者滤色镜来调节景物的明暗。还可以利用曝光时间、胶片或者冲洗方法来决定照片上的明暗对比。明暗对比也可以从灯光的强弱来调节。因此一个摄影者不必舍近求远地追求摄影术(光学和化学)以外的手段来使摄影从单纯的记录升华成足以表现他不同追求的艺术。
  其实摄影的广泛领域使很少摄影者能够充分发挥他对摄影的掌握。摄影者手里有许多的选择其实对他是一个障碍,他往往让这个媒体本身掌握住他,让镜头、相纸、药液或其它选择把他搅得团团转,而不在一件器材上去求精。把自己失落在技术资料里。
  只有长时间的经验才能使一个摄影者把摄影技术运用自如地为自己的要求服务。如果他能选择最简单的器材和技巧而择善固执,这就是最好的训练。如果能学会用一只镜头,了解一种胶卷的宽容度,用好一种相纸,这可能比什么都知道一点更能成功。
  一个摄影者对他拍成一张作品所需要的程序,必须要有整体了解。他不应该考虑“最适当的曝光”“最完美的底片”等,这些都是广告里的神话。他应该了解的是什么样的底片可以制成怎样的照片,什么样的曝光和冲洗可以制成怎样的底片。当他明白了制作一种照片以后,他再去探索怎样的改变可以使他制作出另一种照片。他也需要学习如何把眼前的色彩变成黑白照片的明暗对比,如何去判断光线的条件和强度。当他把这些理解变成直觉性的反应后,一位摄影者就能把眼前的景色直接看成最后的照片,而不需要有意识的一步一步地去捉摸了。
  
  题材和构图
  
  上面所说的是从摄影的特性来看拍摄一张照片的过程。现在让我们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该怎样来决定题材和构图。没有一个很明显的界线来说明什么样的题材适合于摄影,而什么样的题材适合于其它形象艺术。从过去的作品和我们对摄影的了解可以推论,哪一种对摄影者比较更有利而哪一种最好避开。
  即使有最好的技术,摄“画”者的一些追求也不是摄影可以达到的。摄影的忠实记录使得它无法掩盖一些虚假的表面(注七)。它会看穿做戏的化装,直接暴露题材的真面目。可这并不是摄影的局限,这只是说明有些情况最好留给画家去做。摄影术让摄影者暴露出镜头前的真情,可以使拍出来的比看到的还要真实。
  很遗憾太多的人忽视了摄影能让我们看到许多新事物的新面貌。今天失势的画意传统又被“沙龙心理”所取代。这股势力也制定了许多虚假的标准(注八),打击创新的追求。
  今天的摄影家也许不需要采用淡墨的画意来把自己的照片晋升成艺术,但是他还是得遵守“构图规律”。这就是当前的虚伪。在拍照以前先去谈构图规律就像是还没有开始走路以前先得了解地心吸力一样。这种规律是从成功的作品里引申出来的,它是拍好了以后反思的结论,而不是创造的动机(注九)。当我们把景物硬挤在事先想好的规律中时,在意念上已经失去新意,遵循构图规律只能形成重复的陈腔滥调。
  好的构图实际上是看景物最理想的情态,这不是可以让别人教出来的。就像任何创新手段,它表现的是艺术家的成长。一个摄影者想从照片里表现他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最大的资本是简单干脆。要达到这个境界,他必须精简他的器材和技术。不让他的追求有任何桎梏。唯有如此,他才能自由自在地把他的眼光放在对眼前事物的发现和表现上。
  绘画的传统耽误了我们对摄影特性真实的了解和追求。使我们愈来愈离开了摄影的真正价值。
  对一个摄影者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不是学习如何使用相机或是冲洗印制照片,而是学习从摄影的特性来看摄影。
  当我们把景物硬挤在事先想好的规律中时,在意念上已经失去新意,遵循构图规律只能形成重复的陈腔滥调。
  
  
其他文献
积存了多年的摄影嗜好总也割舍不下,但自从担任了报社的行政职务以后,就再也不能象摄影记者那样,整天的跑新闻忙报道。于是我想起了在日报的周末版上开辟一个图文并重的摄影专栏,一来丰富报纸的版面,二来也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施展的舞台。栏目开了,我也开始了摄影专栏作家的生涯。各路记者天天四处寻找“人咬狗”之类的新闻,而我,却把镜头对向“狗咬人”——种种常人、常态、常景、常物,于是便有了“民间一瞥”这个图文并茂的
期刊
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你的肩膀上扛着或者脖子上挂着多少相机,每次你也只能用其中的一个,对镜头或者是其它的小附件也是如此。因此我觉得在满足拍摄需求的情况下,装备越简单精炼越好。我的美国同事幽默地把这称为:“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要简单,傻瓜!) 原则”。你要考虑的因素越少,你将工作得越好,从而能够集中注意力拍摄到一幅好的照片。  事实上,对许多摄影师来
期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走过来的中国摄影人,都会对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寄托着一往深情。  双镜头反光相机是最古老的机种之一,它的前身是1872年Marion制造的Reporter双镜头相机(图1a),这个将两个相机机身叠合,上面的机身通过磨砂玻璃调焦屏调焦,下面的相机使用9×12cm的干板摄影相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取景与摄影镜头分离的双镜头相机。1881年伦敦一个天文台的台长为了记录云图,将双镜头相
期刊
杨绍全,1947年生于重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重庆青年报社摄影部主任。曾出版《重庆风光》、《新重庆》等摄影画册。  2003年6月11日、6月27日,杨绍全乘直升飞机在第一时间记录了长江三峡大坝135米水位蓄水以后的新三峡的景观。  飞机下降到500米以下平湖新景尽在脚下,昔日熟悉的白帝城、夔门、瞿塘峡完全变了,抑制住激动的心跳,直升机按预定计划打开一扇门。我站在门口,套上保险带,头在机舱外
期刊
善于运用作品的调子    在摄影比赛中,低调和高调的作品容易从大量的参赛作品中跳出来,低调的作品通常反差比较强烈,视觉冲击力强。浓重的大面积深色调可以把主体鲜明地烘托出来,比较常见的是人像作品,光影效果强烈的风光作品。高调的作品在现实生活的创作中不常见,而且较难控制,很多高调的作品都需经过二次创作或刻意创作。所以,高调作品较易从大量的来稿中跳出来,而且作品的形式、结构、意境都与其它作品形式有很大的
期刊
如今流行DV,不仅用于家庭生活、朋友聚会、外出旅游,也可以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些表达自我情感和意识的作品,去参加比赛甚至在电视上播出。但是对摄影人来说,长枪短炮各种附件和三脚架已经是十分沉重,再加上一个摄像机更是不堪负担,于是影友们外出很少将摄像机考虑在其中。  我玩家用摄像机多年,八十年代托人从香港带来一部8毫米摄像机,热情高涨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拍摄些家庭资料。当时的兴趣点是在拍照片,为的是
期刊
尼克尔85mm1:1.8D镜头的前身是尼克尔AF85mm1:1.8S型镜头,1994年尼康对老款式镜头进行了改造,增加距离信息输入功能,使之可与尼康F5、F90X、F100和F80、F65等系列配用,实现3D矩阵测光等功能。该镜头外观小巧,强化工程塑料的外壳使镜头轻巧结实。  尼克尔85mm1:1.8D镜头可供操作调节的部分有两处,一是光圈调节环,二是对焦环。光圈环紧靠镜头卡口,宽8mm,上面标有
期刊
由于SARS的影响,我们的行程一改再改,直到8月初才最后确定了访问韩国的日期。这是一次工作访问,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游览和拍摄的时间。行前陈仲元建议我带一台佳能EOS10D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和17-40mm f4、70-200mm f4两支镜头,一方面是测试相机和镜头,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感受一下非胶片时代。由于这次访问没有即时发稿的任务,所以也不必带笔记本电脑,只带一个与袖珍相机大小相当的集
期刊
我是一个以拍摄风光为主的摄影人,为了追求作品的质量,我一直坚持使用彩色反转片。反转片虽然在色彩、颗粒、清晰度上都优于负片,但印放成照片却比较麻烦。过去想要得到照片需要先将反转拷贝成负片再进行放大,现在虽然有了数码冲印设备,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为整个印放过程全部都由图片社控制,得到的照片不是反差过大,就是色彩有偏差,很难达到反转片原本的效果。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使用彩色反转片能像使用黑白负片那样
期刊
这一期邮票上介绍的美国摄影家可谓个个如雷贯耳,在20世纪初,他们几乎是同时涌现出来,以创新的影像观念和相近的艺术取向一下子惊呆了视摄影为副产物的美术界。他们向世界宣告:摄影作为一个新的艺术门类,将深深地影响艺术的现有格局。    邮票:荷花(施泰恩,摄于1915年)  在邮票上施泰恩·爱德华(Edward Steichen ,1879—1973)的背景介绍用的文字量最少:“施泰恩·爱德华一个非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