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洞察你的经理人哪方面欲求高?不妨试试心理学家设定的几个问题吧:花多少时间考虑把事情做得更完美,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成就需要);花多长时间考虑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友好的关系(亲和需要);花多长时间考虑对他人施加影响(权力需要)。而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从某种程度能直接反应出其动机的倾向性。
那么,对于权力欲很强的经理人,管理者该如何管理和激励他?
让权力等于影响力
外在赋予的权力,会过期作废或阳奉阴违,而只有真正拥有非赋予的权力,才是可以长久和激励人的要素。但权力需求强烈的人,却常常忽略这个道理。
而人之所以看重权力,在于权力能带给自己实现想法的平台。但如果没有权力也可以实现个人的想法和价值,人们还会那么贪慕权力吗?答案不言自明。管理者如果可以在团队内,树立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导者的氛围,那么权力也自然不再那么被人追捧。就像很多时候,人们购买名车、豪宅,有一部分因素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就要做那个点醒梦中人的人——影响力才是你真正的权力,去修炼内功吧!当然,这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许多外企,人们很少称呼职称,而通常都是称呼英文名和名字,看似没有长幼尊卑,实则是向员工发出一个信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同事关系,职位只代表你承担的职责。
就像在小米集团内部,除了七位创始人有职位,其他人都是没有职位的。于是,每个人都是在以事为中心工作的人。人的心态通常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公,如果大家都一样,都是工程师,都是为客户着想的产品设计者,那么就会让人忘掉许多杂念,人们的权力动机就会渐渐转变为成就动机,或者会自然淘汰权力动机强的人。当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完善产品成为第一位需求,此时的成就动机自然会使组织产生更强的创造力和活力。
同时,这也会让员工意识到,你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将大过任何权力。每个人都可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团队的肯定和支持,获得更高的薪酬和荣誉,而这样的权力也才最靠得住。
当权力失去特权
试想,当权力意味着要付出更多辛劳,不再是特权和光环,而只是一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时,还会有多少人贪慕权力?而依然选择权力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有更高事业理想的人。心理学家认为,权力是人们行动和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动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各种价值资源。因此,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价值资源和他人的价值资源进行有效的影响和制约,这也就是权力的根本目的。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集体的各种价值资源,使它能代表集体的意志或利益,这就对领导者有更强的能力和道德要求。可为什么在有些团队中,每个人都是天天在加班,结果还是干不好?别以为是你的员工不够优秀,而通常是管理者没有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少”。因为,当每个人都在受更多东西的诱惑时,自然无法专心。像过多的职称评级、职务晋升等,不仅不会让员工做好工作,更会让员工变得攻利。像一些企业之所以会放弃360度考核,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希望员工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人际关系上,而更多地集中到绩效上去。
而作为企业的高管,是不是能营造出这种“以事为先”的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能决定管理者和员工权力动机的强度。
洞察他的心理动机
那么,如何洞察每个人的行为动机?为什么同样一个组织氛围,有的人会干劲十足?有的人却非常不喜欢这种环境?动机不同,感受自然有别。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对员工对于成就、亲和或权力的关注度进行评价,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抑制力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就是为了弄清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他们要求管理者填写一张问卷,其中包括如何处理办公室中形形色色的现实工作情境,将不同的处理结果分成了六种管理风格,即“民主型”“亲和型”“领跑型”“指导型”“强制型”和“独裁型”。然后要求管理者对每一种风格的效果进行评论,并且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风格。
其中,评判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就是询问其下属。该调查对每个管理者的至少三名下属根据六个指标进行了询问,这些指标是:上司要求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的数量;他们觉得被赋予了多少职责;部门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对下属的奖励多还是处罚多;部门的组织清晰度;团队精神。而在下属的士气方面(组织清晰度得分加上团队精神得分)得分最高的管理者,被认为是最好的管理者,他们拥有最理想的动机模式。
可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有多少管理者将这两个方面视为工作重点呢?有多少人那么在意士气呢?而这也清晰地反映了管理者的成熟度。心理学家给出了管理成熟度的标准,很有参考价值:初阶管理者,依赖于他人的指导和力量;第二个阶段者,主要对自主权感兴趣;第三个阶段者,想控制别人;到了第四个阶段,便是没有自私的欲望,希望无私地为他人服务。
可见,管理者的成熟度将决定人对权力欲望的强度。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更成熟的管理者、拥有丰富的阅历和经历的管理者,更易赢得员工的青睐。
敢于授权给他
作为管理者,请了解你的经理人的期望,你不仅要关注能给他什么、给多少,更要关注他接受了多少。给他不想要的,再多也无济于事,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同时,管理者要关注经理人的工作动机可能带来的真正价值,而不要总认为“他凭什么想要?太贪婪了吧?”作为管理者,你的小团队领导人,是最重要的执行者,而如何与其有效地沟通,了解他想要的和你能给的,便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效果。
同时,有些主管级经理人,其能力可能就是无法升任高位,但在这个位置上他却可以做得很好,那么就授权给他事情做吧。当他发现,仅在这个位置就有如此多的事情和挑战,还会如此爱慕权力吗?多数成功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极力限定自己的工作范围。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定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下属能力的人。
因此,从管理层开始就要进行有意识的权力下移,这样会使权力重心更接近基层,更容易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就像一个物体的重心越低,它的稳定性也就越好,就像不倒翁,其原理是不是对领导者很有启发?有时,授权给他做事的权力,比职位权力更具吸引力。
那么,对于权力欲很强的经理人,管理者该如何管理和激励他?
让权力等于影响力
外在赋予的权力,会过期作废或阳奉阴违,而只有真正拥有非赋予的权力,才是可以长久和激励人的要素。但权力需求强烈的人,却常常忽略这个道理。
而人之所以看重权力,在于权力能带给自己实现想法的平台。但如果没有权力也可以实现个人的想法和价值,人们还会那么贪慕权力吗?答案不言自明。管理者如果可以在团队内,树立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导者的氛围,那么权力也自然不再那么被人追捧。就像很多时候,人们购买名车、豪宅,有一部分因素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就要做那个点醒梦中人的人——影响力才是你真正的权力,去修炼内功吧!当然,这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许多外企,人们很少称呼职称,而通常都是称呼英文名和名字,看似没有长幼尊卑,实则是向员工发出一个信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同事关系,职位只代表你承担的职责。
就像在小米集团内部,除了七位创始人有职位,其他人都是没有职位的。于是,每个人都是在以事为中心工作的人。人的心态通常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公,如果大家都一样,都是工程师,都是为客户着想的产品设计者,那么就会让人忘掉许多杂念,人们的权力动机就会渐渐转变为成就动机,或者会自然淘汰权力动机强的人。当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完善产品成为第一位需求,此时的成就动机自然会使组织产生更强的创造力和活力。
同时,这也会让员工意识到,你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将大过任何权力。每个人都可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团队的肯定和支持,获得更高的薪酬和荣誉,而这样的权力也才最靠得住。
当权力失去特权
试想,当权力意味着要付出更多辛劳,不再是特权和光环,而只是一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时,还会有多少人贪慕权力?而依然选择权力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有更高事业理想的人。心理学家认为,权力是人们行动和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动机。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各种价值资源。因此,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价值资源和他人的价值资源进行有效的影响和制约,这也就是权力的根本目的。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集体的各种价值资源,使它能代表集体的意志或利益,这就对领导者有更强的能力和道德要求。可为什么在有些团队中,每个人都是天天在加班,结果还是干不好?别以为是你的员工不够优秀,而通常是管理者没有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少”。因为,当每个人都在受更多东西的诱惑时,自然无法专心。像过多的职称评级、职务晋升等,不仅不会让员工做好工作,更会让员工变得攻利。像一些企业之所以会放弃360度考核,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希望员工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人际关系上,而更多地集中到绩效上去。
而作为企业的高管,是不是能营造出这种“以事为先”的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能决定管理者和员工权力动机的强度。
洞察他的心理动机
那么,如何洞察每个人的行为动机?为什么同样一个组织氛围,有的人会干劲十足?有的人却非常不喜欢这种环境?动机不同,感受自然有别。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对员工对于成就、亲和或权力的关注度进行评价,以及其表现出来的抑制力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就是为了弄清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他们要求管理者填写一张问卷,其中包括如何处理办公室中形形色色的现实工作情境,将不同的处理结果分成了六种管理风格,即“民主型”“亲和型”“领跑型”“指导型”“强制型”和“独裁型”。然后要求管理者对每一种风格的效果进行评论,并且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风格。
其中,评判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就是询问其下属。该调查对每个管理者的至少三名下属根据六个指标进行了询问,这些指标是:上司要求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的数量;他们觉得被赋予了多少职责;部门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对下属的奖励多还是处罚多;部门的组织清晰度;团队精神。而在下属的士气方面(组织清晰度得分加上团队精神得分)得分最高的管理者,被认为是最好的管理者,他们拥有最理想的动机模式。
可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有多少管理者将这两个方面视为工作重点呢?有多少人那么在意士气呢?而这也清晰地反映了管理者的成熟度。心理学家给出了管理成熟度的标准,很有参考价值:初阶管理者,依赖于他人的指导和力量;第二个阶段者,主要对自主权感兴趣;第三个阶段者,想控制别人;到了第四个阶段,便是没有自私的欲望,希望无私地为他人服务。
可见,管理者的成熟度将决定人对权力欲望的强度。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更成熟的管理者、拥有丰富的阅历和经历的管理者,更易赢得员工的青睐。
敢于授权给他
作为管理者,请了解你的经理人的期望,你不仅要关注能给他什么、给多少,更要关注他接受了多少。给他不想要的,再多也无济于事,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同时,管理者要关注经理人的工作动机可能带来的真正价值,而不要总认为“他凭什么想要?太贪婪了吧?”作为管理者,你的小团队领导人,是最重要的执行者,而如何与其有效地沟通,了解他想要的和你能给的,便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效果。
同时,有些主管级经理人,其能力可能就是无法升任高位,但在这个位置上他却可以做得很好,那么就授权给他事情做吧。当他发现,仅在这个位置就有如此多的事情和挑战,还会如此爱慕权力吗?多数成功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极力限定自己的工作范围。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定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下属能力的人。
因此,从管理层开始就要进行有意识的权力下移,这样会使权力重心更接近基层,更容易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就像一个物体的重心越低,它的稳定性也就越好,就像不倒翁,其原理是不是对领导者很有启发?有时,授权给他做事的权力,比职位权力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