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总理最早提出外语教学的一个方向:高质量、多语种、一条龙。周总理认为,外语要从小学开始学习,然后再经过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的公共外语,使外语学习成为一个具有阶段性的完整的外语学习系列。
然而,相对于城市小学生而言,农村孩子在学习上面临着很多劣势:外语教师奇缺;教学设备差,现代化教学设备更差,学生班级人数多;农村缺少外语环境,因此学生没有“习得”外语的条件,这就使农村学生只能靠课堂和课本来“学得”外语;,有些课文内容不适合农村儿童的兴趣爱好、脱离他们的生活背景,有些语言不适合在农村环境中使用或没有包括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外语活动;周围没有说外语的外国人,没有在现实场合中练习外语的机会。
那么农村学生该如何更好地面对于这一关键时期的英语学习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学会学习。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英语学习的语感,就是学英语的意识,即自己对英语的“感觉、感悟和敏感”,语感能力是学好英语的核心要素。
一: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感情的迸发
一般来说,农村的孩子不会因父母的溺爱而被惯坏。他们会懂得学习机会难得,在学校都会努力学习。农村孩子对新鲜事物具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其对英语的兴趣和情感。
1.如可以多看看英语的电影;唱唱英语歌曲;读读英语故事等刺激学生的心理反应,让孩子喜欢语言,对语言有欲望,有想法,有意愿去学
2. 小学英语教材即使只提供简单的会话,本身都有完整的信息,所以教师要牢牢抓住基本信息,整合课文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教学,融入语境。通过故事教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
的整体语感、培养学生通过整个信息当中快速阅读、浏览、调取、获取信息等更深的能力。
3. 故事教学的核心是把故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喜欢它,故事中的新词、新结构等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故事发展和教师视听、动作等各种手段把基本信息展示给学生。阅读前扫清所有的生词恰好不能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4. 教师呈现故事的时候要重视故事的情节和意义,要让孩子先整体感受故事,感受故事时不一定要全部理解,帮助学生理解的问题要一层一层地提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会什么信息,而不仅是学会几个词,词汇的呈现和复现可以在师生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完成,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用语言去分析和解读故事,让学生上述过程获得丰富的语言输入后再进行自主的交互性活动,如故事表演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感觉
要运用自己的耳朵、眼睛等感官积极主动地去感受英语,要多听、多看、多读,增强自己对英语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许多人单词记忆、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等方面的困难都源自于语音的记忆。听可以增加我们对语音的熟悉程度,增强语感,减少记忆的难度。有位东方英语教育专家曾经就说过:“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
1. 在演示中让孩子通过听,直接感觉单词的意义和声音,在学生听清楚、有深刻的声音形象之前不让孩子开口。人安静的时候脑子思维效果会比较活跃,孩子在安静地听的时候容易记忆声音的痕迹。
2. 通过听,检查学生的理解。 让学生通过直接感受体验,试着用英语说出学习用具。
3. 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直接进入、感觉语言、感悟语言,而不是让其他东西来干扰学生。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都要调整自己的思想,我们面对的是几百个孩子,这些孩子不是搞专业的同志,他们学英语不可能象成人一样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孩子最需要的是直接学语言,低投入高产出。
4. 音标不等于语音。英语是拼音文字,语音教学应该从拼读、字母和字母组合、重音等方面下点工夫,但是机械的自然拼音法并不值得提倡。语音的感觉应该是见词拼读的意识和拼读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音标突击教学所能达到的。
5.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目标: 培养学生见字能拼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学生接触发音规则相似的单词多了自然变成一种记忆,见到发音规则相似的生词就容易自然而然地读出生词的发音。等学生积累多了再适当标注音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拼读能力。
三.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全方位的知觉理解能力---悟性.
1.在听、看或读等感受言语的过程中,要强调“悟”,即要用脑、用心去领会、理解和感悟语言。不能够只是单纯模仿所听到的去发音,或是像两岁小孩背唐诗式的,不予理解和思考、鹦鹉学舌式的诵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思维,“感觉”的英语也就成为失去意义的声音或符号了。英语把“学而不思则罔”翻译为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意思是“缺乏思维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
2.我在引入语法概念时不要急于讲授其结构,而是把该结构所表达的现实意义拿出来,让学生感受语境下的信息交流,让学生有语言的感觉后再提升,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发现和想象活动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心智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思维,“感觉”的英语也就成为失去意义的声音或符号。
3.例如在故事教学中,孩子们听故事、复述故事都需要一个语言学习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提供诸如图片、关键词给学生提供关于整个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建构故事、领会故事,然后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沿着故事情节去讲故事、复现课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生词进行意义识记 。
4.课文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教学应该在故事教学主要目标达成之后进行,语义和语法的讲解都应该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在具有故事情节语境中出现的、成人可能认为复杂的某个语言结构对孩子来说只是代表有意义的一句话而已
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敏感
让孩子用心去感觉,强调孩子参与感知的活动之中,在参与过程中积极感受,在感受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切入语言规则。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能感觉到“我应该这样做”,在组织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有所点拨,让学生适度上升到感知阶段
要有意识地凭借对英语的直觉,对英语词语的音、形、结构等保持敏感性,即能敏捷地发现和关注它们表意的规律或规定性,善于吸收和学习,从而能迅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积累英语言语的经验。例如:听到一个陌生的单词,就很敏感地根据其读音去猜想这个单词可能的拼写形式;看到Chinese is my mother tongue. 就根据上下文去猜想或推测mother tongue(母语)的意思;读到Learning English is fun. 就能敏锐地觉察某个规则 — 这里“学英语”用Learning English,而不用Learn English,进而能自然地用英语表达Reading is fun. Playing football is my hobby.等。
简而言之,学习外语具有双重目的性:一是工具性目的,即学习语言作为工具对外交流。二是人文性目的,所谓的人文性就是要使我们的青少年通过学习外语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一种世界的眼光来提高人文素质.在学习语言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农村孩子和城镇的孩子是没有区别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欲望.
然而,相对于城市小学生而言,农村孩子在学习上面临着很多劣势:外语教师奇缺;教学设备差,现代化教学设备更差,学生班级人数多;农村缺少外语环境,因此学生没有“习得”外语的条件,这就使农村学生只能靠课堂和课本来“学得”外语;,有些课文内容不适合农村儿童的兴趣爱好、脱离他们的生活背景,有些语言不适合在农村环境中使用或没有包括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外语活动;周围没有说外语的外国人,没有在现实场合中练习外语的机会。
那么农村学生该如何更好地面对于这一关键时期的英语学习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学会学习。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英语学习的语感,就是学英语的意识,即自己对英语的“感觉、感悟和敏感”,语感能力是学好英语的核心要素。
一: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感情的迸发
一般来说,农村的孩子不会因父母的溺爱而被惯坏。他们会懂得学习机会难得,在学校都会努力学习。农村孩子对新鲜事物具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其对英语的兴趣和情感。
1.如可以多看看英语的电影;唱唱英语歌曲;读读英语故事等刺激学生的心理反应,让孩子喜欢语言,对语言有欲望,有想法,有意愿去学
2. 小学英语教材即使只提供简单的会话,本身都有完整的信息,所以教师要牢牢抓住基本信息,整合课文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教学,融入语境。通过故事教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
的整体语感、培养学生通过整个信息当中快速阅读、浏览、调取、获取信息等更深的能力。
3. 故事教学的核心是把故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喜欢它,故事中的新词、新结构等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故事发展和教师视听、动作等各种手段把基本信息展示给学生。阅读前扫清所有的生词恰好不能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4. 教师呈现故事的时候要重视故事的情节和意义,要让孩子先整体感受故事,感受故事时不一定要全部理解,帮助学生理解的问题要一层一层地提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学会什么信息,而不仅是学会几个词,词汇的呈现和复现可以在师生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完成,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用语言去分析和解读故事,让学生上述过程获得丰富的语言输入后再进行自主的交互性活动,如故事表演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感觉
要运用自己的耳朵、眼睛等感官积极主动地去感受英语,要多听、多看、多读,增强自己对英语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许多人单词记忆、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等方面的困难都源自于语音的记忆。听可以增加我们对语音的熟悉程度,增强语感,减少记忆的难度。有位东方英语教育专家曾经就说过:“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
1. 在演示中让孩子通过听,直接感觉单词的意义和声音,在学生听清楚、有深刻的声音形象之前不让孩子开口。人安静的时候脑子思维效果会比较活跃,孩子在安静地听的时候容易记忆声音的痕迹。
2. 通过听,检查学生的理解。 让学生通过直接感受体验,试着用英语说出学习用具。
3. 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直接进入、感觉语言、感悟语言,而不是让其他东西来干扰学生。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都要调整自己的思想,我们面对的是几百个孩子,这些孩子不是搞专业的同志,他们学英语不可能象成人一样用研究的方式进行。孩子最需要的是直接学语言,低投入高产出。
4. 音标不等于语音。英语是拼音文字,语音教学应该从拼读、字母和字母组合、重音等方面下点工夫,但是机械的自然拼音法并不值得提倡。语音的感觉应该是见词拼读的意识和拼读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音标突击教学所能达到的。
5.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目标: 培养学生见字能拼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学生接触发音规则相似的单词多了自然变成一种记忆,见到发音规则相似的生词就容易自然而然地读出生词的发音。等学生积累多了再适当标注音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拼读能力。
三.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全方位的知觉理解能力---悟性.
1.在听、看或读等感受言语的过程中,要强调“悟”,即要用脑、用心去领会、理解和感悟语言。不能够只是单纯模仿所听到的去发音,或是像两岁小孩背唐诗式的,不予理解和思考、鹦鹉学舌式的诵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思维,“感觉”的英语也就成为失去意义的声音或符号了。英语把“学而不思则罔”翻译为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意思是“缺乏思维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
2.我在引入语法概念时不要急于讲授其结构,而是把该结构所表达的现实意义拿出来,让学生感受语境下的信息交流,让学生有语言的感觉后再提升,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发现和想象活动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感是一种心智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离开了思维,“感觉”的英语也就成为失去意义的声音或符号。
3.例如在故事教学中,孩子们听故事、复述故事都需要一个语言学习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提供诸如图片、关键词给学生提供关于整个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建构故事、领会故事,然后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沿着故事情节去讲故事、复现课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生词进行意义识记 。
4.课文的重点词汇和语法教学应该在故事教学主要目标达成之后进行,语义和语法的讲解都应该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在具有故事情节语境中出现的、成人可能认为复杂的某个语言结构对孩子来说只是代表有意义的一句话而已
四.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敏感
让孩子用心去感觉,强调孩子参与感知的活动之中,在参与过程中积极感受,在感受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切入语言规则。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能感觉到“我应该这样做”,在组织语言实践活动,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有所点拨,让学生适度上升到感知阶段
要有意识地凭借对英语的直觉,对英语词语的音、形、结构等保持敏感性,即能敏捷地发现和关注它们表意的规律或规定性,善于吸收和学习,从而能迅速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积累英语言语的经验。例如:听到一个陌生的单词,就很敏感地根据其读音去猜想这个单词可能的拼写形式;看到Chinese is my mother tongue. 就根据上下文去猜想或推测mother tongue(母语)的意思;读到Learning English is fun. 就能敏锐地觉察某个规则 — 这里“学英语”用Learning English,而不用Learn English,进而能自然地用英语表达Reading is fun. Playing football is my hobby.等。
简而言之,学习外语具有双重目的性:一是工具性目的,即学习语言作为工具对外交流。二是人文性目的,所谓的人文性就是要使我们的青少年通过学习外语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一种世界的眼光来提高人文素质.在学习语言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农村孩子和城镇的孩子是没有区别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