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轻信和传播网络谣言,人们很自然地会将其与老年人联系起来。然而,年轻人真的就比中老年人具备更强的网络谣言“免疫力”吗?答案出乎很多人意料。
“愿世人都能被善待”
“最近看到一段让人心疼的视频,快递小哥冒着大雨送快递,回来时一车的快递,被偷得就只剩下几件。他在雨中暴哭了二十多分钟,一直嘶吼着‘你叫我怎么办’,所有的委屈、不顺、辛酸一齐涌上心头,那一刻,他一定很绝望吧。”
周一中午,27岁的陈谙(化名)正在办公室午休,她在朋友圈刷到这条“新闻”,标题是《快递小哥冒雨送货竟被偷,暴哭20分钟后发生的事暖到了所有人……》,文章还罗列了保洁阿姨、外卖小哥、拾荒老人、农民工、婚宴小丑的故事,并引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日剧《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的经典台词——“生活是否永远艰辛?里昂回答,总是如此”“我并不是不幸福,可是,光是活在这世上,我就已经很吃力了”。
看完文章,陈谙有些难过,她想起那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也想起自己。几分钟后,她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并附了一句“愿世人都能被善待”。陈谙不是唯一相信并转发这则谣言的人。在她的背后,是中国网民围绕这则谣言产生的约20万次话题参与行为。
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于2019年1月17日发布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治理报告》)显示,在2018年11月1日至27日的监测期内,谣言“快递员快递被偷雨中暴哭”的相关话题在全网传播量约20万条——11月15日,微博网民“晴尼酱大宝贝”发布视频称,上海一名快递员快递被偷,在雨中暴哭,话题发酵;11月18日夜,视频拍摄者发文澄清;11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官微发布辟谣通告称,快递员暴哭实为和女朋友吵架,情绪不稳定所致,其后环球网、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陆续加入辟谣阵营,舆情热度才开始下降并逐渐平息。
这则谣言的受众画像分析显示:参与该话题讨论的网民中,25至35岁的青年网民占比超四成,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网民参与度不超过一成。报告分析团队的解释为:“随着人们的谣言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网络谣言的传播形式愈发五花八门,其隱蔽性和混淆性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可能落入陷阱。”
“就像病毒传播,尽管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但是当这个病毒特别猛的时候,其实还是无差别传递的。”报告制作团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的副主任何凌南介绍,这类强有力的谣言在辟谣信息发布前,可能对不同人群有着无差别打击效果。“比如说‘塑料紫菜’的谣言,因为人的专业领域有限,所以很难在第一时间分辨出其他专业领域信息的真假。”
何凌南从分析病毒传播的医学模型角度指出,如果将谣言类比为病毒式的生命体,那么某些强有力的病毒会不断自我演化,从而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使其得以在更高媒介素养的人群中生存和传递。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
尽管如此,“中老年群体在谣言认知方面与其他年龄段处于同一水平”的结论,还是使何凌南及其研究团队感到惊讶。是什么造成这种与常识相悖的调查结果?
可能的解释是,目前参与网络活动的中老年人位于“金字塔顶端”,其受教育水平、媒介素养水平比中老年人平均水平高;而年轻人网民基数更大,所以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数据反而更加参差不齐。
不过,除了信谣水平分析,在传谣方面,《治理报告》提出了“中老年群体相比80、90后更爱传谣”的结论,这一结论与近日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合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分析1331名“脸书”用户的宗教、政治观点等公开资料及发帖列表、外部链接和“喜欢”的帖子,纽约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65岁以上群体分享假新闻的可能性是18-29岁群体的7倍,年龄或成为预测传谣行为的最大指标。
针对中老年人传谣行为,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在报告分析中指出:出于对家人身体健康的考虑,中老年人往往更易在微信群、朋友圈传播健康养生类信息,部分造谣者正是利用中老年人的这一动机,将谣言加以伪装,使他们在不经意间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其中,谣言鉴别力弱、受教育程度低、主观幸福感低、网龄短的中老年人,有着更高的传谣可能性。
从社交需求出发,何凌南团队也对“主观幸福感低的中老年群体更易传谣”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精神世界空虚是中老年人信谣、传谣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精神世界空虚、主观幸福感较低的中老年人而言,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鸡汤文和谣言便成为他们重要的社交资本,这些附带了社交功能的文本使其产生强烈的转发欲望。
在这里,研究团队将“谣言”和“鸡汤文”归为同类进行分析和描述,对此,何凌南给出解释:首先,中老年人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不倾向于接受网络上的一些主流信息,他们会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即喜爱阅读“谣言”和“鸡汤文”的倾向;其次,从信息制造者角度看,制作“谣言”和“鸡汤文”的,很大程度上是同一批人。
“愿世人都能被善待”
“最近看到一段让人心疼的视频,快递小哥冒着大雨送快递,回来时一车的快递,被偷得就只剩下几件。他在雨中暴哭了二十多分钟,一直嘶吼着‘你叫我怎么办’,所有的委屈、不顺、辛酸一齐涌上心头,那一刻,他一定很绝望吧。”
周一中午,27岁的陈谙(化名)正在办公室午休,她在朋友圈刷到这条“新闻”,标题是《快递小哥冒雨送货竟被偷,暴哭20分钟后发生的事暖到了所有人……》,文章还罗列了保洁阿姨、外卖小哥、拾荒老人、农民工、婚宴小丑的故事,并引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日剧《请与废柴的我谈恋爱》的经典台词——“生活是否永远艰辛?里昂回答,总是如此”“我并不是不幸福,可是,光是活在这世上,我就已经很吃力了”。
看完文章,陈谙有些难过,她想起那些为生活奔波的人,也想起自己。几分钟后,她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并附了一句“愿世人都能被善待”。陈谙不是唯一相信并转发这则谣言的人。在她的背后,是中国网民围绕这则谣言产生的约20万次话题参与行为。
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于2019年1月17日发布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治理报告》)显示,在2018年11月1日至27日的监测期内,谣言“快递员快递被偷雨中暴哭”的相关话题在全网传播量约20万条——11月15日,微博网民“晴尼酱大宝贝”发布视频称,上海一名快递员快递被偷,在雨中暴哭,话题发酵;11月18日夜,视频拍摄者发文澄清;11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官微发布辟谣通告称,快递员暴哭实为和女朋友吵架,情绪不稳定所致,其后环球网、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陆续加入辟谣阵营,舆情热度才开始下降并逐渐平息。
这则谣言的受众画像分析显示:参与该话题讨论的网民中,25至35岁的青年网民占比超四成,而45岁以上的中老年网民参与度不超过一成。报告分析团队的解释为:“随着人们的谣言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网络谣言的传播形式愈发五花八门,其隱蔽性和混淆性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均可能落入陷阱。”
“就像病毒传播,尽管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但是当这个病毒特别猛的时候,其实还是无差别传递的。”报告制作团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的副主任何凌南介绍,这类强有力的谣言在辟谣信息发布前,可能对不同人群有着无差别打击效果。“比如说‘塑料紫菜’的谣言,因为人的专业领域有限,所以很难在第一时间分辨出其他专业领域信息的真假。”
何凌南从分析病毒传播的医学模型角度指出,如果将谣言类比为病毒式的生命体,那么某些强有力的病毒会不断自我演化,从而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使其得以在更高媒介素养的人群中生存和传递。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
尽管如此,“中老年群体在谣言认知方面与其他年龄段处于同一水平”的结论,还是使何凌南及其研究团队感到惊讶。是什么造成这种与常识相悖的调查结果?
可能的解释是,目前参与网络活动的中老年人位于“金字塔顶端”,其受教育水平、媒介素养水平比中老年人平均水平高;而年轻人网民基数更大,所以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数据反而更加参差不齐。
不过,除了信谣水平分析,在传谣方面,《治理报告》提出了“中老年群体相比80、90后更爱传谣”的结论,这一结论与近日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合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分析1331名“脸书”用户的宗教、政治观点等公开资料及发帖列表、外部链接和“喜欢”的帖子,纽约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65岁以上群体分享假新闻的可能性是18-29岁群体的7倍,年龄或成为预测传谣行为的最大指标。
针对中老年人传谣行为,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在报告分析中指出:出于对家人身体健康的考虑,中老年人往往更易在微信群、朋友圈传播健康养生类信息,部分造谣者正是利用中老年人的这一动机,将谣言加以伪装,使他们在不经意间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其中,谣言鉴别力弱、受教育程度低、主观幸福感低、网龄短的中老年人,有着更高的传谣可能性。
从社交需求出发,何凌南团队也对“主观幸福感低的中老年群体更易传谣”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精神世界空虚是中老年人信谣、传谣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精神世界空虚、主观幸福感较低的中老年人而言,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鸡汤文和谣言便成为他们重要的社交资本,这些附带了社交功能的文本使其产生强烈的转发欲望。
在这里,研究团队将“谣言”和“鸡汤文”归为同类进行分析和描述,对此,何凌南给出解释:首先,中老年人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不倾向于接受网络上的一些主流信息,他们会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即喜爱阅读“谣言”和“鸡汤文”的倾向;其次,从信息制造者角度看,制作“谣言”和“鸡汤文”的,很大程度上是同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