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还有“贵族”?上海最后的贵族早就在张爱玲迁徙美国的时候,像旋风似的一扫而光。1995年秋天在洛杉矶去世时,张爱玲的屋里家徒四壁,她安静地躺在地上的席梦思上,吃剩的纸饭盒扔在一边。于是,华人报纸立刻报道了张爱玲的“可怜”和“潦倒”。这就是现实,世俗的芸芸众生怎么可能理解贵族的生活?贵族,从来就没有稀罕过物质的东西,即使还有一点物质要求,那也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生活目标。他们追逐的是自我的精神境界。张爱玲至死都没有缺过钱,“皇冠”买下她的所有版权后,她日子不会“可怜”,她的孤独是因为她“贵族”气质的骄傲,不是在物质和世俗的层面里。
1952年,当英国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成名的时候,张爱玲不屑地说:“她的中文、英文都不如我。”在美国讨生活的日子里,她却不想讨好读者,她很清楚西方人“对东方特别喜爱的那些人,他们所喜欢的往往正是我想拆穿的”。(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这才是她真正的“贵族”姿态。她无视一切!贵族,消失殆尽,剩下的就是城市里的市民,然而,我们这些上海人是被人家瞧不起的,被称为“小市民”。
渐渐地,上海的“小市民”形成了一种气候,他们开始了自己踏踏实实的生活和事业,他们讲究规矩;他们做人谨慎并且勤奋,否则怎么发家致业呢?他们为人客气,难免也会有点虚伪或者是假客气;他们节俭会过日子,但是台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得体面;他们也是骄傲的,但是不张扬,私下悄悄怀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更是随时把握着时机,成就自己的梦想。
当人们把张弛说成“中青年山水画最成功的画家之一”时,我却想为她冠名“上海画家张弛”。实在是当“著名”、“大师”的称呼像撒传单似的到处乱飞时,按上任何这样的标签,似乎都成了一种亵渎。也许从上海的文化和地域开始进入张弛的生活,人们会更快地读懂她,读懂她的人生,她的性格和作品。
张弛的父亲张大昕更是地道的上海画家——那个让“50后”看着他的年画长大的张大昕。现在,已经不会有多少人再记得他,记得他画过的年画。真的令人惋惜,但是岁月拽不住年画的时代;即使在农村,时尚画报上的“美女”,电影杂志上的明星,都取代了年画的位置。哪怕是杨柳青年画,也成为历史的记忆出现在画展上。
父亲张大昕出生在川沙镇上,张弛的爷爷是手工特别好的木匠,典型的上海本地男人,勤奋、节俭、努力,挣了钱就到上海市里的安福路上开米店了。爷爷兴兴头头地过日子,持家、生孩子,家业一点一点做大了。可是,生下的孩子(而且是生了很多孩子)都没有能够活下来。只有到1917年张大昕诞生的时候,爷爷下了决心,一定要保全这个儿子,否则张家就无后了。为此,爷爷给爸爸取了一个名字叫张永根(张大昕是后来改名的)。这还不够,爷爷用他上好的手艺,雕刻了一个木头人,深深埋在后院里,爷爷就是这样,把张家的根保住了。
于是,小康人家長大的张大昕,有足够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无拘无束,从小就画画,还跑到徐家汇土山湾那里的教堂,拜师意大利雕塑家赫伯特,跟着他学习西洋画的基本功。在没有成年的时候,爷爷又催着父亲结婚生子,于是他早早当上了父亲,十七岁那年生下张弛的哥哥。有责任心的父亲,再也不是拿着画画随心所欲地发挥了,他开始承担起生儿育女的责任,跟着金梅生先生学习画年画,画月份牌,这是很挣钱的职业,虽然画年画也很辛苦,但是维持生计完全没有问题。阳光灿烂的生活后面,家里没有人感受到张大昕内心的苦恼,他还是渴望画山水画,尽管山水画一点都不赚钱!1940年,当他的经济收入稳定时,就开始师从郑午昌先生学习宋元的水墨山水画了。
在一点一点回忆父亲张大昕的往事的时候,张弛意识到并不是那么“有名”的父亲,始终是走在自己的路上,这个旅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大家都记得画年画的张大昕,可是,真正能让张大昕自己满意的,却是他的山水画。
父亲!
每次回忆他的时候,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一个模糊的画家形象,他不具有英雄气质。特别是1940年代末的时候,经夏衍的介绍,父亲参加革命当文艺兵去了。在刘邓大军的队伍里,从南京步行到重庆,妈妈也参加了,很难想像一个上海女人,在精致的外表修饰背后,内心却更强大、独立。父亲的行军背包是大被子,他体弱、怕冷,于是母亲为父亲背着大被子,父亲背母亲的小被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换回来,这么一步一步走向重庆。到了重庆以后,父亲放下的不是被子,而是放下了自己的向往,那时候父亲改画油画了,画的是朱德、毛泽东的大头像,士兵们扛着它,威武地在锣鼓的伴随下进入城市。
阳光照耀着大地,红旗飞扬伴随着红歌,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晕晕乎乎的幸福感!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那种幸福感,像酒醉以后的感觉,自己都把握不住,说不出的快乐,又想哭又想笑,怎么也无法用双手托起那一份幸福。但是张大昕坐在自己的行军包边上,不管是他想念着上海小馄饨还是弄堂里的叫卖声,他抬头看见重庆的山城时,一定想到自己的山水画,郑午昌先生让他临摹的珂罗版印刷的宋元山水。早先的印刷,真的很糟糕,张大昕只敢画得很工整,很细。或许是郑先生也画得比较细?总之临摹的珂罗版都是很小的,虽然装帧是精致的,但是笔触之间的黑白关系很难分辨清楚。那会儿,还是在抗战时期,印刷条件就更不好了,就照着这么临临临,临出来以后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大对头了。
街上欢乐的人声依然是喧嚣的,可是张大昕怎么想的是自己的山水画?正赶上部队提出“精兵简政”,当年参加革命的热情没有把他挽留,借着动员的机会,就打包和妻子一起回到上海。留下来的人,后来都当了官。多年以后,他遇见老战友时,紧紧握着“领导”的手,却一点都不羡慕,内心是满满的,到底还是回到自己山水画的天地里了!那时候,他们不说这是理想,似乎画山水画是够不上“理想”标准的,只有干革命才是真正的理想。父亲搞不大清楚这些事情的界限,他似乎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他也不会对自己说“我要告别革命”,他没有这样的意识。他就是要画画,画山水画。
听从心的呼唤是要付出代价的,回到上海以后父亲没有工作,又开始靠画年画度日。张弛说:“其实很苦,画年画很苦,他不喜欢,然后也是跟拍电影一样,一直会被‘枪毙’掉。不符合要求,出版社要求高得不得了。一开始还好,到了1960年代又提出政治要求,要表现工农兵,很辛苦。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了,1962、1963年的时候,有一个他自己很喜欢的,画了一个女工在做鹅绒扇,孔雀羽毛扇,我家里有一把绿色的鹅绒扇,做扇子的一个女工,穿着粉红色的无袖衫,她的手臂露出来了,哎呀,这不得了,就一稿又一稿,改过来又改过去。最后虽然出版了,没印几版就被停掉了,说是有小资情调。后来留了几张我发给你看的那个年画都是没出版的。他没有固定工资,就靠年画发行以后拿稿费和版税。”
1952年,当英国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成名的时候,张爱玲不屑地说:“她的中文、英文都不如我。”在美国讨生活的日子里,她却不想讨好读者,她很清楚西方人“对东方特别喜爱的那些人,他们所喜欢的往往正是我想拆穿的”。(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这才是她真正的“贵族”姿态。她无视一切!贵族,消失殆尽,剩下的就是城市里的市民,然而,我们这些上海人是被人家瞧不起的,被称为“小市民”。
渐渐地,上海的“小市民”形成了一种气候,他们开始了自己踏踏实实的生活和事业,他们讲究规矩;他们做人谨慎并且勤奋,否则怎么发家致业呢?他们为人客气,难免也会有点虚伪或者是假客气;他们节俭会过日子,但是台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得体面;他们也是骄傲的,但是不张扬,私下悄悄怀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更是随时把握着时机,成就自己的梦想。
当人们把张弛说成“中青年山水画最成功的画家之一”时,我却想为她冠名“上海画家张弛”。实在是当“著名”、“大师”的称呼像撒传单似的到处乱飞时,按上任何这样的标签,似乎都成了一种亵渎。也许从上海的文化和地域开始进入张弛的生活,人们会更快地读懂她,读懂她的人生,她的性格和作品。
张弛的父亲张大昕更是地道的上海画家——那个让“50后”看着他的年画长大的张大昕。现在,已经不会有多少人再记得他,记得他画过的年画。真的令人惋惜,但是岁月拽不住年画的时代;即使在农村,时尚画报上的“美女”,电影杂志上的明星,都取代了年画的位置。哪怕是杨柳青年画,也成为历史的记忆出现在画展上。
父亲张大昕出生在川沙镇上,张弛的爷爷是手工特别好的木匠,典型的上海本地男人,勤奋、节俭、努力,挣了钱就到上海市里的安福路上开米店了。爷爷兴兴头头地过日子,持家、生孩子,家业一点一点做大了。可是,生下的孩子(而且是生了很多孩子)都没有能够活下来。只有到1917年张大昕诞生的时候,爷爷下了决心,一定要保全这个儿子,否则张家就无后了。为此,爷爷给爸爸取了一个名字叫张永根(张大昕是后来改名的)。这还不够,爷爷用他上好的手艺,雕刻了一个木头人,深深埋在后院里,爷爷就是这样,把张家的根保住了。
于是,小康人家長大的张大昕,有足够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无拘无束,从小就画画,还跑到徐家汇土山湾那里的教堂,拜师意大利雕塑家赫伯特,跟着他学习西洋画的基本功。在没有成年的时候,爷爷又催着父亲结婚生子,于是他早早当上了父亲,十七岁那年生下张弛的哥哥。有责任心的父亲,再也不是拿着画画随心所欲地发挥了,他开始承担起生儿育女的责任,跟着金梅生先生学习画年画,画月份牌,这是很挣钱的职业,虽然画年画也很辛苦,但是维持生计完全没有问题。阳光灿烂的生活后面,家里没有人感受到张大昕内心的苦恼,他还是渴望画山水画,尽管山水画一点都不赚钱!1940年,当他的经济收入稳定时,就开始师从郑午昌先生学习宋元的水墨山水画了。
在一点一点回忆父亲张大昕的往事的时候,张弛意识到并不是那么“有名”的父亲,始终是走在自己的路上,这个旅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大家都记得画年画的张大昕,可是,真正能让张大昕自己满意的,却是他的山水画。
父亲!
每次回忆他的时候,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一个模糊的画家形象,他不具有英雄气质。特别是1940年代末的时候,经夏衍的介绍,父亲参加革命当文艺兵去了。在刘邓大军的队伍里,从南京步行到重庆,妈妈也参加了,很难想像一个上海女人,在精致的外表修饰背后,内心却更强大、独立。父亲的行军背包是大被子,他体弱、怕冷,于是母亲为父亲背着大被子,父亲背母亲的小被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换回来,这么一步一步走向重庆。到了重庆以后,父亲放下的不是被子,而是放下了自己的向往,那时候父亲改画油画了,画的是朱德、毛泽东的大头像,士兵们扛着它,威武地在锣鼓的伴随下进入城市。
阳光照耀着大地,红旗飞扬伴随着红歌,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晕晕乎乎的幸福感!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那种幸福感,像酒醉以后的感觉,自己都把握不住,说不出的快乐,又想哭又想笑,怎么也无法用双手托起那一份幸福。但是张大昕坐在自己的行军包边上,不管是他想念着上海小馄饨还是弄堂里的叫卖声,他抬头看见重庆的山城时,一定想到自己的山水画,郑午昌先生让他临摹的珂罗版印刷的宋元山水。早先的印刷,真的很糟糕,张大昕只敢画得很工整,很细。或许是郑先生也画得比较细?总之临摹的珂罗版都是很小的,虽然装帧是精致的,但是笔触之间的黑白关系很难分辨清楚。那会儿,还是在抗战时期,印刷条件就更不好了,就照着这么临临临,临出来以后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大对头了。
街上欢乐的人声依然是喧嚣的,可是张大昕怎么想的是自己的山水画?正赶上部队提出“精兵简政”,当年参加革命的热情没有把他挽留,借着动员的机会,就打包和妻子一起回到上海。留下来的人,后来都当了官。多年以后,他遇见老战友时,紧紧握着“领导”的手,却一点都不羡慕,内心是满满的,到底还是回到自己山水画的天地里了!那时候,他们不说这是理想,似乎画山水画是够不上“理想”标准的,只有干革命才是真正的理想。父亲搞不大清楚这些事情的界限,他似乎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他也不会对自己说“我要告别革命”,他没有这样的意识。他就是要画画,画山水画。
听从心的呼唤是要付出代价的,回到上海以后父亲没有工作,又开始靠画年画度日。张弛说:“其实很苦,画年画很苦,他不喜欢,然后也是跟拍电影一样,一直会被‘枪毙’掉。不符合要求,出版社要求高得不得了。一开始还好,到了1960年代又提出政治要求,要表现工农兵,很辛苦。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了,1962、1963年的时候,有一个他自己很喜欢的,画了一个女工在做鹅绒扇,孔雀羽毛扇,我家里有一把绿色的鹅绒扇,做扇子的一个女工,穿着粉红色的无袖衫,她的手臂露出来了,哎呀,这不得了,就一稿又一稿,改过来又改过去。最后虽然出版了,没印几版就被停掉了,说是有小资情调。后来留了几张我发给你看的那个年画都是没出版的。他没有固定工资,就靠年画发行以后拿稿费和版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