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历程和当前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运行机制僵化,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培养条件不足问题做出客观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历程 对策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程: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高层次专业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借鉴别国研究生教育经验的过程。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是近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结合的产物。
  1935年4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相关法规,对学位授予的级别、学位候选人的资格和学位评定的办法等做了规定,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真正开端。但是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认真施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195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当年共招收874人,学习年限1~3年不等。1953年11月27日,高等教育部发出《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明确招收研究生的目的是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将研究生通称为“师资研究生”,要求研究生毕业后能讲授本专业一二门课程和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1956年,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培养“副博士”研究生,后因副博士涉及学位问题,一时难以实行,改为4年制研究生。1957年,国务院批转了高等教育部《关于今年招收4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拟在师资研究生之外,培养少量质量较高的相当于前苏联副博士水平的研究生。1958年我国兴起教育革命。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招收研究生由考试改为推荐入学,只重视政治条件,不重视业务能力,结果研究生质量明显下降,培养工作受到很大影响。196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录取方式、学习年限和培养方法等都作了具体规定,表明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962~1965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1963年1月,教育部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性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及5个附件。《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对招生工作、培养工作、领导与管理、待遇与分配以及建立研究生院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在招生工作方面,要求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在培养工作方面,对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方式以及遴选导师等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950~1965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2700多人。研究生教育为高等学校培养了一批师资和科学研究人员,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96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创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但是文革期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断了12年之久。直到1978年,才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至此,我国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学位制度,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
  至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港,澳,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1999年以来连续几年的30%左右的大幅度扩招,使我国研究生规模快速扩大,到2006年在校研究生人数接近110万,居世界第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研究生招生数大幅度增加,招生门类不断增多,生源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生稀缺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虽然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策。
  
  1、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僵化。缺乏活力,教育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切合度较低,还没有完全形成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调节机制。(1)我国研究生教育数量过度扩展,而忽视了对研究生教育的经济投入。从绝对量看,招生数由1990年的29649人发展到2002年的196000人,2003年开始以30%的速度递增,招生人数达到270000人。而我国这几年在研究生教育的经济投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之下就显得更慢。
  (2)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方面也有不合理之处。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以硕士为主,硕士生培养年限定为3年,相比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1~2年,我国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但质量却较低。
  (3)在模式结构方面,属于学术型学位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仍占绝对的优势,经济建设中需要的大量的属于非全日制应用型人才还较缺乏。学术型学位与非学术型学位(即专业学位)的比例还不合理。美国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当,而我国专业型学位所占的比例还不到总数的20%。我国的硕士教育偏重学术,职业性质的专业硕士学位太少,特别是工程技术、管理领域的硕士学位和招生数量太少,有些老文科专业的培养人数相对过剩,毕业的研究生中已经出现不少改行者和难以觅职者。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必须与本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型相适应,同时不断调整硕、博层次的比例、研究生专业和类型的发展方向。因为,切合经济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经济成效大,教育经费也好解决,毕业生也容易就业。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建立新的“需求导向”机制,根据社会和生产实际需要招生,使研究生教育进入市场,促使教育与生产部门形成最直接的联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合作关系。改革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构成,不断淘汰那些不符合需要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根据经济发展要求设专业、课程和选修内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开拓现代需要的新兴交叉学科,建立开放性、灵活性的教育运行机制和培养体系。
  
  2、目前培养方式不适应规模发展的要求,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或完善。(1)教育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大规模教学要求。(2)缺乏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目前,不少人报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的文凭,找到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和科研上,学术功底薄弱,学风浮躁,治学不严。同时,有些管理者也存在这些问题,对学术论文降低质量标准。
  为了解决大规模招生后的研究生质量问题,我们应该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拓宽培养目标,变革培养模式等。更为关键的是要构建合理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探究精神为中心。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反馈与评价机制。
  
  3、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质量的瓶颈。教育培养条件包括教育经费,师资条件,教学活动场所、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科研项目等众多方面。集中教育经费和师资条件是核心。自2000年开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增长明显放缓,并从2001年以后呈较快下滑趋势,直接影响到高校引进教师、添置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的改善。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收入增长较快,2000年以后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但是其增长速度低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另外研究生大量扩招之后,我国的师生比持续攀高,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讲是十分不利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只能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
  充足的教育资源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应该适当放缓,同时加快教学经费的投入和师资条件的建设,其重点在加大经费投入和扩充高水平教师队伍上。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57cm×50μm(i.d.)未涂层石英毛细管,分离电压:20kV,缓冲液:40mmol·L^-1硼砂(pH8.50,+磷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煎对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以及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细胞超微结构等的影响。方法:去势术+静注牛血清白蛋白+0.5%高脂饮食造成
徐大椿<乐府传声>是我国古典戏曲声乐学巨著.此书的撰写体现了徐氏精深的古典戏曲声乐造诣和良好的理论素养.然而,沈起凤却独标异说,认为<乐府传声>乃徐大椿剽窃其子徐燨侍姬
熊胆粉[2]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etos thibetanus Cuvier.)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浸膏,性寒,味苦,主要有效成分是牛磺熊去氧胆酸.
外语听力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听力水平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何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克服消极不利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对整个外语
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创新的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重实用的价值,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性
目的:阐明甘遂醇提物体内抗病毒有效部位;方法:以柱层析对甘遂醇提物初步分离.流感病毒小鼠肺炎适应株(FM1)对小鼠造模,以醇提物初步分离组分灌胃,最后计算各组分对感染病毒
【正】 医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防病治病的方法以保障人类的健康。我们的祖先在发展医学的过程中也逐渐创造了一套医学词汇。分析研究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