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汽车内饰带给人直观、舒适的感觉,直接影响汽车的商品形象,本文简述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具体部件作以详细解析。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各种改性、增强材料也在内饰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改善了内饰材料的使用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内饰材料 面饰 缓冲 骨架 进展
中图分类号:TM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105-01
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Li Shuao-hao, Feng Jinke
(R&D Center of Great Wall Motor Company,Automotive Engineering Techical Center of Hebei,baoding 071000)
[Absrtact]automobile interior has brought people visual and comfortable feeling,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image of automob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material, and interior framework in interior decoration i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various kinds of modification, reinforced materials are also widely used in interior decorati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use and comfort of interior materials.
[Keywords]interior materials; surface decoration; buffering; skeleton; progress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汽车外观很重要,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 。但内饰也不容忽视,汽车内饰材料按乘用车内饰件的结构层次与功能,可分为面饰材料、缓冲材料和内饰件骨架材料等3类。
1、面饰材料
1.1 座椅面料
目前,座椅面料仍以织物和 PVC 造革为主,天然真皮革只有欧美等国在部分高端车型中采用。除此以外,各种新型织物以其价格优、质量好等特色也逐步替代一些传统织物和皮革。 面料的织法多是长毛针织或特殊花样。各种调和及隐蔽花纹也在逐步兴起。
1.2 仪表板表皮
仪表板是内饰件中较大的总成, 除了要求其外观具有柔顺性以外,对防止光反射、耐冲击、耐挤压、耐热及耐光等性能也有具体规定。
1.2.1 地毯
汽车地毯多以 PVC 发泡体、橡胶基片材、尼龙割绒以及聚丙烯、聚醋纤维经针刺或簇绒织物制成。
1.2.2 顶篷及行李箱
顶篷在汽车中相当于房屋的天花板,对车厢内的装饰效果和保温隔音效果有较大影响。顶篷面料需综合考虑成型自由度、柔软度及价格等因素。聚酯纤维无纺布在几年前就逐渐替代了传统的PVC或TPE片材。顶篷基材贴合无纺布后,进行热压成型,有时还在压前对无纺布印刷带色图案,使之更加风格化、高档化
2、缓冲材料
缓冲材料主要有PU和PP发泡材料等。在乘用车内饰中起减振、隔热、装饰、吸音和隔音等功能,对乘用车的乘坐舒适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PU 泡沫塑料
PU 泡沫塑料在汽车软饰塑料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依据使用原料、添加剂种类不同,可获得性能各不相同的聚氨酯,主要包括软质PU泡沫塑料、半硬质PU 泡沫材料及硬质 PU 泡沫材料。
2.2 PP泡沫塑料
PP 材料在汽车中应用较广, 约占塑料总量的30%。 特别是 PP 泡沫塑料也在隔音装饰等领域有着突出贡献,文章不在此赘述。
3、骨架材料
目前汽车内饰选用的骨架材料主要是各种成型塑料件。由于塑料内饰件往往具有触感好、舒适性强;无异味、阻燃性好;表面不反光、耐光色牢度好;耐温度变化不易变形等优点, 所以带动整个汽车塑料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目前塑料的应用范围已从内饰件逐渐向外饰、车身面板和结构件扩展,而且针对车身的不同部位,往往要求选用不用性能的塑料与之匹配。
3.1 通用塑料
传统塑料材料主要是 PVC、PP、ABS 和 PUR 等通用塑料,在塑料材料应用之初,人们对内饰材料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这些材料的选用确实对整车轻量化和生产成本降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汽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环保概念的提出,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通用塑料已逐步被各种改性材料及塑料合金所取代。
3.2 改性塑料
以前的汽车内饰件较多采用通用 PVC、ABS 和PUR 等,现在汽车仪表板、内护板和座椅中的 PVC 已逐渐被其它塑料所取代;门内手柄、物品箱、门槛装饰条及其它零件也更多的使用改性 PP(经济型乘用车使用较多)、改性 ABS 及改性 PPO 等材料。如仪表板,目前主要分为硬质仪表板和软质仪表板。
3.3 新型复合材料
3.3.1 新型环保材料
1)化学自毁塑料。即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质的溶液,使塑料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塑料逐渐溶解,转化成可被水冲洗的无害物质,不再污染环境。2)生物塑料。与以石油产物为料的塑料相比, 这种生物塑料可被分解,更环保。
3.3.2 高性能树脂材料
树脂材料研究重点主要是不断提高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目前对树脂材料的研究已从昂贵的专用树脂转向低成本的普通树脂新品种。 自增强树脂是其中研发的热点,如 SR-Ps、SR-PP 已在汽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种树脂材料把热塑性塑料的多用途、可回收性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相结合,具有轻量化、高刚度和高冲击性, 适于在汽车中一系列骨架结构部件上应用。
3.3.3 增强复合材料
1)热塑性复合材料。Bayer材料科学生产了一种新型低光泽 PC/ABS 混合物, 可用于手套箱盖、杯架、门框架装饰、膝支撑、控制台箱柜门和车顶架等的加工。与TPO相比,冲击性能、耐擦刮和擦伤性能更好。具有低的挥发性和良好耐候性,允许部件采用较少的色料,无需喷漆。
2)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由有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无机分散相组成,其具有强度高、耐热、抗紫外线、阻燃及加工性好等诸多优异性能。 这种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汽车内装和外装上均有应用,在内装上主要用于仪表板、内饰板及安全气囊等 。
3)塑料金属混合材料。通用电气近年开发出一种将 GTX 尼龙树脂与钢复合的技术,可采用一步模塑工艺制造轿车前端组合件。 该组合件成功地将散热器、发动机罩挂钩、洗涤器罐、前灯及散热器格栅等零部件整合为一体。
4、结论
目前国外汽车内饰件已基本实现塑料化, 我国也已步入重点开发结构件、 增强材料和高性能树脂应用阶段。未來要着力开发外表美观且具有良好 NVH 减振降噪性能的内饰新材料,加快开发制造技术的突破,以适应不同材料体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乙,李军.汽车内饰材料一瞥[J].汽车运用,2002(6):25-27.
[2]李树生.汽车内饰材料的现状及未来[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8):28-34.
[3]张彦如.汽车材料[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7.
[关键词]内饰材料 面饰 缓冲 骨架 进展
中图分类号:TM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105-01
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Li Shuao-hao, Feng Jinke
(R&D Center of Great Wall Motor Company,Automotive Engineering Techical Center of Hebei,baoding 071000)
[Absrtact]automobile interior has brought people visual and comfortable feeling,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image of automobi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material, and interior framework in interior decoration i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various kinds of modification, reinforced materials are also widely used in interior decorati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use and comfort of interior materials.
[Keywords]interior materials; surface decoration; buffering; skeleton; progress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汽车外观很重要,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 。但内饰也不容忽视,汽车内饰材料按乘用车内饰件的结构层次与功能,可分为面饰材料、缓冲材料和内饰件骨架材料等3类。
1、面饰材料
1.1 座椅面料
目前,座椅面料仍以织物和 PVC 造革为主,天然真皮革只有欧美等国在部分高端车型中采用。除此以外,各种新型织物以其价格优、质量好等特色也逐步替代一些传统织物和皮革。 面料的织法多是长毛针织或特殊花样。各种调和及隐蔽花纹也在逐步兴起。
1.2 仪表板表皮
仪表板是内饰件中较大的总成, 除了要求其外观具有柔顺性以外,对防止光反射、耐冲击、耐挤压、耐热及耐光等性能也有具体规定。
1.2.1 地毯
汽车地毯多以 PVC 发泡体、橡胶基片材、尼龙割绒以及聚丙烯、聚醋纤维经针刺或簇绒织物制成。
1.2.2 顶篷及行李箱
顶篷在汽车中相当于房屋的天花板,对车厢内的装饰效果和保温隔音效果有较大影响。顶篷面料需综合考虑成型自由度、柔软度及价格等因素。聚酯纤维无纺布在几年前就逐渐替代了传统的PVC或TPE片材。顶篷基材贴合无纺布后,进行热压成型,有时还在压前对无纺布印刷带色图案,使之更加风格化、高档化
2、缓冲材料
缓冲材料主要有PU和PP发泡材料等。在乘用车内饰中起减振、隔热、装饰、吸音和隔音等功能,对乘用车的乘坐舒适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PU 泡沫塑料
PU 泡沫塑料在汽车软饰塑料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依据使用原料、添加剂种类不同,可获得性能各不相同的聚氨酯,主要包括软质PU泡沫塑料、半硬质PU 泡沫材料及硬质 PU 泡沫材料。
2.2 PP泡沫塑料
PP 材料在汽车中应用较广, 约占塑料总量的30%。 特别是 PP 泡沫塑料也在隔音装饰等领域有着突出贡献,文章不在此赘述。
3、骨架材料
目前汽车内饰选用的骨架材料主要是各种成型塑料件。由于塑料内饰件往往具有触感好、舒适性强;无异味、阻燃性好;表面不反光、耐光色牢度好;耐温度变化不易变形等优点, 所以带动整个汽车塑料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 目前塑料的应用范围已从内饰件逐渐向外饰、车身面板和结构件扩展,而且针对车身的不同部位,往往要求选用不用性能的塑料与之匹配。
3.1 通用塑料
传统塑料材料主要是 PVC、PP、ABS 和 PUR 等通用塑料,在塑料材料应用之初,人们对内饰材料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这些材料的选用确实对整车轻量化和生产成本降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汽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环保概念的提出,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通用塑料已逐步被各种改性材料及塑料合金所取代。
3.2 改性塑料
以前的汽车内饰件较多采用通用 PVC、ABS 和PUR 等,现在汽车仪表板、内护板和座椅中的 PVC 已逐渐被其它塑料所取代;门内手柄、物品箱、门槛装饰条及其它零件也更多的使用改性 PP(经济型乘用车使用较多)、改性 ABS 及改性 PPO 等材料。如仪表板,目前主要分为硬质仪表板和软质仪表板。
3.3 新型复合材料
3.3.1 新型环保材料
1)化学自毁塑料。即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质的溶液,使塑料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塑料逐渐溶解,转化成可被水冲洗的无害物质,不再污染环境。2)生物塑料。与以石油产物为料的塑料相比, 这种生物塑料可被分解,更环保。
3.3.2 高性能树脂材料
树脂材料研究重点主要是不断提高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目前对树脂材料的研究已从昂贵的专用树脂转向低成本的普通树脂新品种。 自增强树脂是其中研发的热点,如 SR-Ps、SR-PP 已在汽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种树脂材料把热塑性塑料的多用途、可回收性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相结合,具有轻量化、高刚度和高冲击性, 适于在汽车中一系列骨架结构部件上应用。
3.3.3 增强复合材料
1)热塑性复合材料。Bayer材料科学生产了一种新型低光泽 PC/ABS 混合物, 可用于手套箱盖、杯架、门框架装饰、膝支撑、控制台箱柜门和车顶架等的加工。与TPO相比,冲击性能、耐擦刮和擦伤性能更好。具有低的挥发性和良好耐候性,允许部件采用较少的色料,无需喷漆。
2)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由有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无机分散相组成,其具有强度高、耐热、抗紫外线、阻燃及加工性好等诸多优异性能。 这种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汽车内装和外装上均有应用,在内装上主要用于仪表板、内饰板及安全气囊等 。
3)塑料金属混合材料。通用电气近年开发出一种将 GTX 尼龙树脂与钢复合的技术,可采用一步模塑工艺制造轿车前端组合件。 该组合件成功地将散热器、发动机罩挂钩、洗涤器罐、前灯及散热器格栅等零部件整合为一体。
4、结论
目前国外汽车内饰件已基本实现塑料化, 我国也已步入重点开发结构件、 增强材料和高性能树脂应用阶段。未來要着力开发外表美观且具有良好 NVH 减振降噪性能的内饰新材料,加快开发制造技术的突破,以适应不同材料体系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乙,李军.汽车内饰材料一瞥[J].汽车运用,2002(6):25-27.
[2]李树生.汽车内饰材料的现状及未来[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8):28-34.
[3]张彦如.汽车材料[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