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先生2007年在杭州进行的成规模的校园建设实践。文章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布局、材料美学、空间处理、场所精神等方面去分析校区的环境营造。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转塘镇,因为美院的到来,这个小镇变成了著名的艺术创意产业园,可以说美院给这个小镇注入了新的灵魂和生命力。美院象山校区顾名思义,依着象山而建,在校园中,能享受到山耸水环,风景优美的环境,同时也能感受到外形多变,立面丰富的建筑,犹如漫步江南水乡一般。青砖、白墙、竹子、茅草等材料在整个校园中多次出现。整个校园将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和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选址与布局
在进行象山校区的选址规划时,没有选择政府规划的大学园区,而是选择了在杭州南部象山边缘的一块土地。尽管选择在这里建造校区会存在基础设施不足、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但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王澍先生曾说过:“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的关系,而是某种共存的关系。”正因为这种理念,美院新校区便依着象山破土动工。
这座校园,一半是建筑,一半是自然景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 “山水田园”,校园的中心是葱葱郁郁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趟过,三十多座建筑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蜿蜒。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原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王澍先生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平地起坡”的方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他曾说过,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势。整个校园像极了江南的丘陵地貌,站在象山脚下望去,此起彼伏,景外有景,难以窥得全貌。
二、独具一格的材料美学
区别于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等材料,校园中的材料使用真是别具一格。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木、土、砖等作为主要的材料,现在这些材料都可以循环再利用起来,于是王澍从华东各省搜集了700万块的各式样的瓦片、砖、甚至家里破碎的瓦缸片,都拿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这些瓦、砖片可以砌在建筑外立面上,也可以当作园路的铺地,还可以堆叠在伸出建筑的挑檐上。这些材料都是有历史、有故事、有记忆,用了它们建筑仿佛从建造的那天开始就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有些瓦片看似不完整,有些许破碎,但是就像村子里的老路,石板被磨得掉了皮,这就是时间与记忆的含义,也正能体现出王澍对历史和传统的迷恋。这些材料不光有历史,还环保,厚厚的砖瓦,在酷热的杭州夏天,起到了隔热效果,少了一些混凝土的炙热,多了一丝凉意。江南建筑中常见的砖、瓦、泥、竹、茅草都在这里有所运用,让整个校园充满江南意蕴,不管是色彩还是质感都能很好的融合在自然之中。这也是探索的一种新的乡土营造模式,怎么样将民间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与现代的设计手法、设计理念相结合。
三、空间处理与校园功能
校区内的建筑大都采用合院式的布局。有四合、三合、或缺一角,随性的布局。有的合院在面对象山的时候是完全开放式的,在建筑内就可以欣赏葱郁的山脉。图书馆的合院,缺了一个角,在缺角上种了些树木,营造出一个小的室外空间,供学生休憩学习。中国传统的合院尺度是非常小的,使用功能也非常私密,但是校园中的合院尺度很大,是非常大胆的设计。在每一个合院中,都用砖块砌起一个基座,来达到地势的变化,就像一个下沉院落,将空间进行了分割。这些下沉的院落灵感来源于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院落中或种着桂花、或种着翠竹,地面上铺着青砖,很好的营造了一个传统意蕴的院落。
空间处理得再好也需要有校园功能,这一点象山校区也是做得很好的。因为这是一所艺术类的大学,更需要营造一种优美、闲适的景观环境来进行艺术的创作。当师生们走在校园中的小径、走廊时,周围的景色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当他们驻足象山脚下、建筑外廊时,眼前的景色可以幻化成纸上灵动的画面。校园中种着高粱地,种着菜叶子,有着面积不小的鱼塘,这些在别的校园中是不可能感受到的。许多建筑都有通到屋顶上的楼梯,屋顶的瓦面上围着由竹子编成的围栏,放置一些石桌椅,便成了适合学生散发艺术灵感,老师教授课程的好去处。这些景致都是美院独一无二的象征与美景。
四、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个大型的校园就像一座小城市,校园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活动。空间体验及在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场所感、秩序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点阐述场所精神:1、地域感。杭州地处江南,校区里面到处可见江南名居中常见的砖、瓦、泥、竹子等建筑材料。还采用了单边外廊、挑檐等形式,也体现了江南名居的特色。在植物方面也采用了当地转塘镇的一些乡土植物使在校的师生深深感受到了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2、文化性。校园一进门的巨型香樟大树、草坪上立着的领导人碑刻,用火车头改造的咖啡馆,无不显示了校园的文化性。3、交往性与参与性。同学间、师生间的交往能促进大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场所感。校区内的设计非常注重尺度感和归属感。宽大的草坪、笔直的小道都是大家交流的好场所。不管是合院式建筑围合出的下沉院落还是特别设计的蜿蜒的建筑外廊都是学生交流学业的好去处。前文提到的建筑屋顶也是一个独特的交流场所。校园内开垦的几块菜地,院落门前种的高粱地,大面积的鱼塘都能增加学生对于校园景观环境的参与性。能使他们切身的参与到校园环境营造中去。
五、结语
整个象山校区就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黑白之间,展露出美感。校区内大面积的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的意蕴,校园完美得将艺术校区融入自然景观中。也许它会有许多的争议,为了美观,为了艺术,抛弃了使用功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姑且就把它看做中国传统与现代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吧。
【参考文献】
[1]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J].世界建筑,2005(08)
[2]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凯生.转象的建筑[J].时代建筑,2005(04)
[4]王澍.那一天[J].时代建筑,2005(04)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转塘镇,因为美院的到来,这个小镇变成了著名的艺术创意产业园,可以说美院给这个小镇注入了新的灵魂和生命力。美院象山校区顾名思义,依着象山而建,在校园中,能享受到山耸水环,风景优美的环境,同时也能感受到外形多变,立面丰富的建筑,犹如漫步江南水乡一般。青砖、白墙、竹子、茅草等材料在整个校园中多次出现。整个校园将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和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选址与布局
在进行象山校区的选址规划时,没有选择政府规划的大学园区,而是选择了在杭州南部象山边缘的一块土地。尽管选择在这里建造校区会存在基础设施不足、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但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王澍先生曾说过:“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的关系,而是某种共存的关系。”正因为这种理念,美院新校区便依着象山破土动工。
这座校园,一半是建筑,一半是自然景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 “山水田园”,校园的中心是葱葱郁郁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趟过,三十多座建筑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蜿蜒。象山脚下的这片空地原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王澍先生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平地起坡”的方法,顺着山势和水势做出坡度。他曾说过,中国人盖任何房子都会讲究势。整个校园像极了江南的丘陵地貌,站在象山脚下望去,此起彼伏,景外有景,难以窥得全貌。
二、独具一格的材料美学
区别于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等材料,校园中的材料使用真是别具一格。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木、土、砖等作为主要的材料,现在这些材料都可以循环再利用起来,于是王澍从华东各省搜集了700万块的各式样的瓦片、砖、甚至家里破碎的瓦缸片,都拿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这些瓦、砖片可以砌在建筑外立面上,也可以当作园路的铺地,还可以堆叠在伸出建筑的挑檐上。这些材料都是有历史、有故事、有记忆,用了它们建筑仿佛从建造的那天开始就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有些瓦片看似不完整,有些许破碎,但是就像村子里的老路,石板被磨得掉了皮,这就是时间与记忆的含义,也正能体现出王澍对历史和传统的迷恋。这些材料不光有历史,还环保,厚厚的砖瓦,在酷热的杭州夏天,起到了隔热效果,少了一些混凝土的炙热,多了一丝凉意。江南建筑中常见的砖、瓦、泥、竹、茅草都在这里有所运用,让整个校园充满江南意蕴,不管是色彩还是质感都能很好的融合在自然之中。这也是探索的一种新的乡土营造模式,怎么样将民间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与现代的设计手法、设计理念相结合。
三、空间处理与校园功能
校区内的建筑大都采用合院式的布局。有四合、三合、或缺一角,随性的布局。有的合院在面对象山的时候是完全开放式的,在建筑内就可以欣赏葱郁的山脉。图书馆的合院,缺了一个角,在缺角上种了些树木,营造出一个小的室外空间,供学生休憩学习。中国传统的合院尺度是非常小的,使用功能也非常私密,但是校园中的合院尺度很大,是非常大胆的设计。在每一个合院中,都用砖块砌起一个基座,来达到地势的变化,就像一个下沉院落,将空间进行了分割。这些下沉的院落灵感来源于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院落中或种着桂花、或种着翠竹,地面上铺着青砖,很好的营造了一个传统意蕴的院落。
空间处理得再好也需要有校园功能,这一点象山校区也是做得很好的。因为这是一所艺术类的大学,更需要营造一种优美、闲适的景观环境来进行艺术的创作。当师生们走在校园中的小径、走廊时,周围的景色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当他们驻足象山脚下、建筑外廊时,眼前的景色可以幻化成纸上灵动的画面。校园中种着高粱地,种着菜叶子,有着面积不小的鱼塘,这些在别的校园中是不可能感受到的。许多建筑都有通到屋顶上的楼梯,屋顶的瓦面上围着由竹子编成的围栏,放置一些石桌椅,便成了适合学生散发艺术灵感,老师教授课程的好去处。这些景致都是美院独一无二的象征与美景。
四、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个大型的校园就像一座小城市,校园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活动。空间体验及在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场所感、秩序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点阐述场所精神:1、地域感。杭州地处江南,校区里面到处可见江南名居中常见的砖、瓦、泥、竹子等建筑材料。还采用了单边外廊、挑檐等形式,也体现了江南名居的特色。在植物方面也采用了当地转塘镇的一些乡土植物使在校的师生深深感受到了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2、文化性。校园一进门的巨型香樟大树、草坪上立着的领导人碑刻,用火车头改造的咖啡馆,无不显示了校园的文化性。3、交往性与参与性。同学间、师生间的交往能促进大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场所感。校区内的设计非常注重尺度感和归属感。宽大的草坪、笔直的小道都是大家交流的好场所。不管是合院式建筑围合出的下沉院落还是特别设计的蜿蜒的建筑外廊都是学生交流学业的好去处。前文提到的建筑屋顶也是一个独特的交流场所。校园内开垦的几块菜地,院落门前种的高粱地,大面积的鱼塘都能增加学生对于校园景观环境的参与性。能使他们切身的参与到校园环境营造中去。
五、结语
整个象山校区就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黑白之间,展露出美感。校区内大面积的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的意蕴,校园完美得将艺术校区融入自然景观中。也许它会有许多的争议,为了美观,为了艺术,抛弃了使用功能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姑且就把它看做中国传统与现代激烈冲突中诞生的另一种“乌托邦”吧。
【参考文献】
[1]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园设计[J].世界建筑,2005(08)
[2]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凯生.转象的建筑[J].时代建筑,2005(04)
[4]王澍.那一天[J].时代建筑,2005(04)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