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汉语文教学立体化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文教学改革由“单项”走向“整体”,决非是历史的偶然。因为汉语言本身在我们国家里对任何民族来说同样兼具着交际功能、认识效应、教育意义和知识价值,所以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但是,我们蒙族学校广大汉语文教师,主观上,只是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自身完善,以“升学”为价值取向;客观上,蒙族学校的教学用语除了汉语文课外,都是用蒙语授课,加上,内外日常生活用语也基本上善于使用蒙语,明显与汉族学生拉大“距离”。
  当然,这种“距离”的缩小,不能用增加汉语文课时的方法,因为它只能冲击其它学科的学习,所以,我想提高蒙族学生装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应立足课堂,面向社会,课内外结合,建构汉语文教学“立体化”的大思路,解开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高分低能的症结,真正交给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工具。下面围绕“立体化”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如果传授新的语言材料和汉语基础知识,是汉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那么,训练学生所学的语言材料和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获得阅读汉语文章的能力,则是汉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初中汉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主渠道,把读、写基本功抓好、抓实。
  一、 在讲读教学中指导写作
  在讲读教学中,有必要经常地、画龙点睛地从运用或写作角度研究分析写作特点。以记叙文为例,具体说,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组织材料,剪裁局,分段谋篇,以及怎样根据甩要表达的中心与描述事物的需要准确地选词选句修饰文章等。如分析初中汉语文第三册第九课《记金华双龙洞》一文,需要强调四个地方:1.讲清作者的游览顺序,让学生懂得观察一处景物,要按一定顺序看,写要按一定顺序写。2.讲清作者抓住特点写,写“公路盘曲而上”说明在抓山,“迎着溪流”说明溪水是从山洞里流出来,“仿佛到了大会议室”说明外洞大……等,让学生装懂得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写。3.讲清课文重点部分。作者描写最具体的是: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这三部分。因为这是作者观察最细、印象最深的地方,所以写得最详细。4.讲清文章中段与段是怎样连接的,让学生懂得描写一个景物怎样转入描写下一个景物。接着组织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你到过什么地方游览?2.这个地方有哪些景物?先看到什么景物?后看到什么景物?3.每个景物都有什么特点?4.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景物?讨论后学生动笔写。
  二、 通过自读课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技能
  现行初中汉语文教材自读课文(不含课外阅读课文)占整套教材总量的30%还多,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内自读课的实现。因此,教师正确地认识自读课的基本特征,充分理解在自读课中学生装个体活动的实践性。自读课教学重在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教师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根据自读课的特点,讲清三个要点:
  (1)要提示。每篇自读课文都有“自读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在这基础上,教师要告诉学生怎样学,提出一些具体的目的要求,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提示学习本课的线索、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装掌握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讲,教师是给学生装以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这些话不在多,而在精;不在灌输,而在导向。
  (2) 要纠正。自读课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自读”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真正独立思考,独立地钻研,自由地发展。在学生自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有时会引起学生的争论,包括对课文深层正确或错误、全面或片面的理解,这时间,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诱发学生的思维,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甚至展开急诊然后教师作些归纳总结,目的是点拨纠正,分析原因,引补学生在心理上的欠缺,纠正理解中的偏差。
  (3) 在鼓励。教师在自读课指导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巡回辅导中,发现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有创见,随时都要进行发扬和鼓励,特别是一些差生在读中发现点点的进步,哪怕是对课文浅层问题理解的正确,也应及时鼓励。有差错不随意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耐心诱发点拨,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美好境界。
  (4)从培养“兴趣”入手,使学生爱读书,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第一,同步推荐书籍。在语文教学中,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的或同作者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风格,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开展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而且能使他们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第三,随机指导。在课堂上,要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语文新课程在目标、内容以及相应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多维性。课程目标凸现了对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要求。不是单一而是多重的。不是平面而是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单一的文本。要求拓宽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链接、校内外联系、学科间综合;教学方法要求能综合运用语言、体态、启发、引导等手法。运用音乐、美术、影视、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活动中要求能体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课堂立体化就是通过多元多维的教学目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来构建一个充满。
  总之,建立汉语教学法体系,明确汉语教学法的性质、要求,坚持从学校小课堂汉语教学到社会语言实践的大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法原则,汉语教学就能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
期刊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二是认为复习就是
期刊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笔者认为,一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听力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首先,要求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话,耐心的听对方把话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课余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做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思品;认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
期刊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
期刊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关键.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 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在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的方法: 1.插图识字法, 2.游戏识字法 3.字配“画”法, 4.歌诀识字法 5.象形会意识字法, 6.形声识字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作一些简要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运用  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未来教育的发展将突破明显的校园界限,向无形的方
期刊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就显得较为重要。我在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美术欣赏课也作过一些探索和实践,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现代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的整体化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的建构,首先需要人们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
期刊
尽管注重基础正成为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的共识,然而,实际的情况是,许多物理教师在认  识层面上,对“什么是物理基础”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在实施层面上,对“如何夯实基础”感到  茫然。那么,如何准确的理解高中物理基础,进而有效的夯实基础呢?本文从新一轮高中课程改  革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诠释。  一、什么是高中物理基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做为物理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