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以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品的美。如:音色美、形象美、情感美、意韵美、哲理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感悟文章的美。美育的实施途径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教学活动要有节奏、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教学手段要富有现代化、适实地组织创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美育的研究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会有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一、语文美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1、音色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特别是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从而领略其音响和色彩的美。
2、形象美。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就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
3、惰感美。在语文教学中,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自已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牵动,然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的感情,获得美的熏陶。
4、意蕴美。作者为了造就更高的境界,力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常常在作品中将景与情结合得自然融洽而且有深刻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感知形象的外部形态上升到理解形象的内在意义。对意境美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即除了了解作者的用心,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还要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生发出超越文章有限意义的见解。
5、哲理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特别是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还有一些文章通篇含有一定的哲理。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或整篇文章,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
二、小学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美。
(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二)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批册很快进入到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就是指教师语言的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坐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
(三)在语文活动中实施美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美育是对课内美育的必要的补充和有效地延伸。语文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活动中不但要扩大、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能力训练,还要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最经常、最广泛的语文活动。优美的阅读材料,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但是小学生阅读随意性大,对内容缺乏选择能力,教师应注意推荐介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指导课外阅读方法,组织学生定期交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把学习语文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语文活动的形式。它不仅促进了语文课内学习,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语文专题讲座、语文学习比赛、游览游艺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美育,不但是在学校,更多的还可以向社会、家庭延伸,只有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让美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达到提高培养孩子高雅的艺术品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美的内涵,让语文课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渗透了感情的创造,一种交织着知、意、情的美的探索和享受,使学生始终在饱满的热情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从而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美育的研究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会有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一、语文美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1、音色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特别是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从而领略其音响和色彩的美。
2、形象美。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就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
3、惰感美。在语文教学中,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自已首先要被文章的感情所牵动,然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的感情,获得美的熏陶。
4、意蕴美。作者为了造就更高的境界,力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常常在作品中将景与情结合得自然融洽而且有深刻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感知形象的外部形态上升到理解形象的内在意义。对意境美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即除了了解作者的用心,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还要有自己独到的感受,生发出超越文章有限意义的见解。
5、哲理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特别是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还有一些文章通篇含有一定的哲理。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或整篇文章,阐发其中的“理趣”,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
二、小学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美。
(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二)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批册很快进入到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就是指教师语言的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坐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
(三)在语文活动中实施美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美育是对课内美育的必要的补充和有效地延伸。语文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活动中不但要扩大、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能力训练,还要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最经常、最广泛的语文活动。优美的阅读材料,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但是小学生阅读随意性大,对内容缺乏选择能力,教师应注意推荐介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指导课外阅读方法,组织学生定期交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把学习语文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语文活动的形式。它不仅促进了语文课内学习,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语文专题讲座、语文学习比赛、游览游艺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美育,不但是在学校,更多的还可以向社会、家庭延伸,只有做到三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让美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达到提高培养孩子高雅的艺术品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美的内涵,让语文课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渗透了感情的创造,一种交织着知、意、情的美的探索和享受,使学生始终在饱满的热情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从而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