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男孩追赶着一个滚动的轮胎,山羊蹄一路嗒嗒作响,入眼满是乱石丛生的沙漠,干燥的热浪在险峻的岩石上蔓延。但这里的居民区仍然维持着绿色,4个泉眼从山间涌出,枣椰树向天空伸展,香蕉、小麦、大麦、大蒜、甜柠檬和葡萄在它们的树荫下生长。比拉德-撒伊特(Bilad Sayit)是位于阿曼中部的一个生机盎然的绿洲。
人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500多年。当年,他们从沙漠手中夺走相对肥沃的土地,用水泥建起一个精细的排水渠网络,开始做椰枣生意。几年来,一条曲折的柏油路通入这个600人的村庄。现在,基站为智能手机提供信号,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让全世界出现在这里的电视屏幕上。
阿曼目前有数千绿洲,有些如同比拉德-撒伊特村一样古老而现代化,另一些则和只有几间房子和几株分散棕榈树的马科塔小村一样贫穷而传统。在很多地方,古老的绿洲文化已经让位于服务业繁荣的现代社会,焦油和混凝土已经替代了老房子的建筑材料——粘土,但是古老的阿拉伯文化还未完全消失,这个拥有一千零一夜故事的东方仍然存在于阿曼的很多角落。
在迪拜或阿布扎比,以石油为燃料的发动机早就扫除了过去的所有痕迹。实际上,阿曼直到1970年都还处于中世纪,直到如今执政的苏丹卡布斯掌权,这个国家才慢慢对外开放。但在约20年的时间里,阿曼迅速现代化,而在进步出现的地方,旧事物就会渐渐消亡。
而这旧事物,就是绿洲。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也让阿曼变得更加富裕,约300万阿曼人不再需要绿洲来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大多在城市里工作。阿曼刚刚经历了一个历史转折点。这个国家如同一条褪掉旧皮的蛇一样丢掉它的过往,丝毫不感到伤怀或痛苦。如果来到贫穷的山区村庄或荒凉的居民区,看到那些穿过当地的水渠,理解人类、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就能知道这里遗失了什么——一个主人没有意识到其价值的宝物,一种必须被激活的文化,也许还有未来最重要问题的一个答案:90-100亿世界居民要如何吃饱?
“不久绿洲农民的大部分传统知识都会流失。”德国卡塞尔大学研究热带、亚热带生态植物种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教授安德里亚斯·布尔柯尔特说。他已经和他的同事,卡塞尔和哥廷根热带、亚热带畜牧学教授伊娃·施勒希特一起研究这种变化超过15年了。53岁的布尔柯尔特穿着桦木凉鞋,在山间贸易小道上沉重地行走着。他已经来这里30多次了,绿洲的衰落课题令他着迷。50岁的伊娃·施勒希特和他有着相同的热情。有次她在山间赶一群山羊时,不小心撕裂了双膝的十字韧带,可她从未因为这种事故停下探索这片土地的步伐。

绿洲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阿曼第二高山德沙巴尔-阿赫达尔(Dschabal Achdar)上,砌筑的沟渠将水引向栽种着橙子和石榴树的田地。
现在,两位教授坐在几块岩石上。几年前,他们考察了比拉德-撒伊特村,并根据土层剖面重构了那里的居住情况。在一座小山上,一个小清真寺守护着房舍,旁边是所学校,邻村的孩子们也来这里上学。观察比拉德-撒伊特村,就能看到千年来绿洲为适应周围环境所做的努力。人、动物和植物三位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居民们守护着他们的泉源,收集水分,已经实施了数百年的《水利法》调节着家庭中的水资源分配。
这为何如此重要?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绿洲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能教会人们如何有效分配紧缺的资源,让地球上最贫瘠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绿洲总是不断发展着。“居民一直在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容易些,例如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安德里亚斯·布尔柯尔特说。但是现在绿洲变化得如此之快,绿洲农业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了。而且,这种变化是全球性的。“对于绿洲农民来说,种植传统小麦已经不值当了,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的获得政府补贴的工业化小麦的竞争。”布尔柯尔特说。对农民来说,出于满足自身需求的种植也失去了吸引力。第三产业的工作不用这么辛苦,而且收入更多。但是,抛弃农业意味着古老居住点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将走向瓦解。绿洲能在这样的变化中幸存下来吗?
“现在还不算太晚,但是时间很紧了。”坐在汽车后座上的伊娃·施勒希特说。布尔柯尔特将越野车开上6车道的高速路。在首都马斯喀特的海湾沿线,密集的街道网纵横交织,地平线上耸立着哈德沙尔(hadschar)山脉,另一边是阿尔查理沙漠(Rub al-Chali)蔓延。马科塔就位于哈德沙尔山间。布尔柯尔特将汽车向那个方向开去,他想告诉我们还可以在哪儿见到那个被遗忘的世界——牧人和农民的阿曼。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条野生的土路,必须定期用推土机清理,现在汽车在一条柏油路上畅行。在遍布石头的荒野上,3头面颊上留着火印的半驯化单峰驼静静看着汽车远去。
绿洲如同一座活的图书馆
马科塔位于一个怪石嶙峋的山坡上,在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绿洲中,土地如此干燥,哪怕是只有几滴水渗出地表的地方,也全都被居民们种下了棕榈树。举目望去,只有4个绿色的小点在一片由橙色的岩石组成的干燥世界中维持着生命。这里的居民在一块高地上放牧他们的山羊。“没有这些动物,绿洲就无法长期稳定地存在。”施勒希特说,“放牧时,它们从周围环境中搜集养分,用小腹将这些肥料带进绿洲中。”
人们住在村子中心,村子外围是一圈田地,一个围起来的水池一滴一滴地收集着清澈的水,发出滴答声。一个农民开着卡车驶来,载货区域是一片清新的绿色,他的头上松松地系着一块头巾,从开着的车窗露齿而笑,热情地邀请两个陌生人去他家喝咖啡。施勒希特举起双手连声道谢。如果日程安排得很紧,阿曼人的好客可能成为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