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中的生态意识——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文化要素

来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与民族存在和发展永恒的物质前提,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创造出相应的适应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文化,民俗文化中的民间信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因此在其中必然涉及到民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虽然这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生态意识,但在民俗传承中有意无意地保留了这种意识。
其他文献
上古传说中关于鲧与共工的故事颇多,且二者的读音相同,但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帝系:共工是氏族名,炎帝后裔,鲧是失败的治水英雄,黄帝后裔。因为上古人民常常沿用本氏族的历史名称来传
《荀子》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对偶的运用更是屡见迭出,且频频与其他辞格综合使用,颇具特色。文章主要从散句中的对偶、判断句中的对偶、对偶与其他辞格的综合运用三
在一种经典诠释学视域中,“实践”(践履、笃行)对于王船山的经典诠释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王船山对《周易》乾、坤两卦的诠释亦可用来观照其人生实践和人格美学。但王船山对历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心肌
《格瑞佛:一个美国猴王在中国》中的主人公身上体现出传统印第安恶作剧者特征,他希望成为中国猴王那样的文化英雄,但他对猴王的误读使其与后者的身份叠加没有成功。但这种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