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教学现实中学生听力水平普遍不理想的问题,提出要提高听力水平,需从三方面入手:即: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强化听力训练。
关键词:语言知识 兴趣 听力技巧 训练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语言学家弗里斯(C.C.Fries)曾经说过:“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新《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听力的二级目标要求是NMET听力试题的命题依据。它要求考生能听懂英美人士的录音材料,能听懂所学语言范围内用正常语速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能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听一遍能理解大意,听二到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细节,理解正确率要求达到70%。
现状表明:学生英语功底不扎实,背景知识太狭窄,没有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以及听力技巧不足等,都制约着学生听的能力的提高,以下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
听力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要听懂是困难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学生自己发音不标准,就会造成近音词之间的混淆。学生辨音能力不强就不能辨别语流中的语音变化。如:同化、强弱读、连续、省音,去爆破等。因此,学好音标,掌握朗读技巧,对提高听力水平至关重要。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不仅要辨音,同时又要领悟连贯语流中出现的生词,否则就难辨其意。语法知识是也同样如此,他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及承受者以及虚拟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果语法知识不牢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效果。因此,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前提。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学生必须拓宽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这对于提高听力水平大有裨益。
二、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学习,但都起着激发调节和推动学习的作用。教师应该调控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其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听力训练的效率。
1.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增加记忆力,张志公先生曾说:“只有当学生有了听的愿望的时候,他才能专心地听。”因此,教师应选择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听力材料,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学生听力体裁要广泛,内容要包罗万象;听力要措施多元化,要不断探索听力教学的新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 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厌倦情绪
多数学生在外语听力教学中常常遇到困难,加上听力训练有些枯燥乏味,致使很多人无法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如果学生的成就感不够强,教师必须用激励的方法通过肯定他的努力来加强他的这一感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这种外部激励有助于启发学生再现听力活动的情景。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去掌握学习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为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以及畏难情绪,训练时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在训练的间隙插入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或简短、幽默的笑话,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3. 培养听力技巧,养成良好习惯
听是一个参与和判断的过程;听力理解是接受、思考和记忆相互作用的过程。培养听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推断、猜测、联想、概括等连贯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从实践来看,听力理解与听力技巧与其掌握的熟练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听力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熟练掌握听力技巧和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实践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集中精力,选择答案要有自信,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第一选择,同时要纠正不良听力习惯,不要力图把每个词、句子都听懂。如果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这样就无疑跟不上语速了。听时不要平均分配注意力,也不要试图记住并理解材料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告诉他们,只要能听懂大意,掌握文章的内容即可。此外,要熟悉听力题型,注意对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及细节问题的把握。
三、强化听力训练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从“听”进入实质性教学,无疑是进行听力教学最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1. 模仿性训练
让学生听录音带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力求有较好的语音基础。掌握好单词发音,多音节次重读音节、英美语在发音的区别。这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
2. 技巧性训练
利用听力练习来提高听的技巧,训练审题与应变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测试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听力训练起始阶段,可以边听边做一些笔录,记录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题时可以有所参考。在此基础上再过渡到用脑去记忆。要注意进行听力微技能的训练,抓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句子,想方设法捕捉主题和关键语句。在听前先浏览练习测试题的供选答案,从中预测听力材料可能的内容与题材。对于一些含蓄的问题,要利用自己的想像与经验去理解、猜测、推理,并注意英语的背景知识与习惯用法。在必要时用排除法来剔除不可能成立的答案。
3.精泛并听训练
精听与泛听是听力训练中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精听是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听力材料,直到完全听懂为止。例如这些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方法可以采取听写材料中的每个句子,然后检查纠正。或听后复述材料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等,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听到的材料的掌握程度。泛听训练主要培养抓主题大意的本领,听不同的口音与语调,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明快的语流,丰富知识。教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深化,应用泛听来带动精听。
同时多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利用好第二课堂,增加学生接触鲜活英语的机会,比如听英语磁带、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英语演讲,看原版电影、英语学习片,参加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等,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当中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蒋小青. 谈谈提高中学英语听力水平的教学策略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3. 姚生军,连忠威. 听力理解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提高听力教学质量的对策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 (10).
4. 任晓涛,许家金.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J]. 外语界,2002(2).
关键词:语言知识 兴趣 听力技巧 训练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语言学家弗里斯(C.C.Fries)曾经说过:“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新《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听力的二级目标要求是NMET听力试题的命题依据。它要求考生能听懂英美人士的录音材料,能听懂所学语言范围内用正常语速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能听懂没有生词、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听一遍能理解大意,听二到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细节,理解正确率要求达到70%。
现状表明:学生英语功底不扎实,背景知识太狭窄,没有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以及听力技巧不足等,都制约着学生听的能力的提高,以下笔者就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
听力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要听懂是困难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学生自己发音不标准,就会造成近音词之间的混淆。学生辨音能力不强就不能辨别语流中的语音变化。如:同化、强弱读、连续、省音,去爆破等。因此,学好音标,掌握朗读技巧,对提高听力水平至关重要。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不仅要辨音,同时又要领悟连贯语流中出现的生词,否则就难辨其意。语法知识是也同样如此,他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及承受者以及虚拟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如果语法知识不牢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效果。因此,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前提。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学生必须拓宽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这对于提高听力水平大有裨益。
二、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一般指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介入学习,但都起着激发调节和推动学习的作用。教师应该调控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其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听力训练的效率。
1. 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加强学习动机,增加记忆力,张志公先生曾说:“只有当学生有了听的愿望的时候,他才能专心地听。”因此,教师应选择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听力材料,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学生听力体裁要广泛,内容要包罗万象;听力要措施多元化,要不断探索听力教学的新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 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厌倦情绪
多数学生在外语听力教学中常常遇到困难,加上听力训练有些枯燥乏味,致使很多人无法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如果学生的成就感不够强,教师必须用激励的方法通过肯定他的努力来加强他的这一感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这种外部激励有助于启发学生再现听力活动的情景。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去掌握学习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为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以及畏难情绪,训练时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在训练的间隙插入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或简短、幽默的笑话,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3. 培养听力技巧,养成良好习惯
听是一个参与和判断的过程;听力理解是接受、思考和记忆相互作用的过程。培养听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推断、猜测、联想、概括等连贯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从实践来看,听力理解与听力技巧与其掌握的熟练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听力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熟练掌握听力技巧和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实践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集中精力,选择答案要有自信,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第一选择,同时要纠正不良听力习惯,不要力图把每个词、句子都听懂。如果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这样就无疑跟不上语速了。听时不要平均分配注意力,也不要试图记住并理解材料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告诉他们,只要能听懂大意,掌握文章的内容即可。此外,要熟悉听力题型,注意对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及细节问题的把握。
三、强化听力训练
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从“听”进入实质性教学,无疑是进行听力教学最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1. 模仿性训练
让学生听录音带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性的语音语调,力求有较好的语音基础。掌握好单词发音,多音节次重读音节、英美语在发音的区别。这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
2. 技巧性训练
利用听力练习来提高听的技巧,训练审题与应变能力,是提高英语听力测试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听力训练起始阶段,可以边听边做一些笔录,记录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年代、数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题时可以有所参考。在此基础上再过渡到用脑去记忆。要注意进行听力微技能的训练,抓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句子,想方设法捕捉主题和关键语句。在听前先浏览练习测试题的供选答案,从中预测听力材料可能的内容与题材。对于一些含蓄的问题,要利用自己的想像与经验去理解、猜测、推理,并注意英语的背景知识与习惯用法。在必要时用排除法来剔除不可能成立的答案。
3.精泛并听训练
精听与泛听是听力训练中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精听是让学生反复听一些听力材料,直到完全听懂为止。例如这些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方法可以采取听写材料中的每个句子,然后检查纠正。或听后复述材料内容,回答相关问题等,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听到的材料的掌握程度。泛听训练主要培养抓主题大意的本领,听不同的口音与语调,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明快的语流,丰富知识。教师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深化,应用泛听来带动精听。
同时多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利用好第二课堂,增加学生接触鲜活英语的机会,比如听英语磁带、英语歌曲、英语广播、英语演讲,看原版电影、英语学习片,参加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等,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当中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蒋小青. 谈谈提高中学英语听力水平的教学策略 [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3. 姚生军,连忠威. 听力理解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提高听力教学质量的对策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 (10).
4. 任晓涛,许家金. 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J]. 外语界,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