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北宋那个重文的时代,理应仕途坦荡,大有可为,可是,事实却是一波三折,历经坎坷。新旧党争是造成苏轼坎坷仕途的一个原因,他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是造成他曲折经历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很大,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通过对“乌台诗案”时期苏轼个人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一些主观因素。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仕途坎坷;个人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70-02
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博学多才,学识渊博;他清旷达观的襟怀和豁达的人生气度,令世人感到钦佩。然而,提到苏轼,也不得不令人注意到他坎坷的仕途。苏轼有超世之才,在那个重文的时代,理应仕途坦荡,飞黄腾达,大有可为,可是事实却是如此坎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他的生活那么坎坷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新旧党争,这是造成苏轼不幸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我们可以说,苏轼是新旧党争的牺牲品。但是,我们却不可以说苏轼的不幸全部由它造成,毕竟,在这个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也有很多仕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官员,比如他的兄弟苏辙、范镇和张方平。那么,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苏轼的个人原因。黄州之贬是苏轼的思想和处世态度的重大转折点,对其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乌台诗案则是造成苏轼黄州之贬的直接原因。本文就通过对乌台诗案的分析,来探究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主观因素。
对于乌台诗案的起因,《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谢表语,并媒孽托讽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帝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苏轼自己在哲宗朝的奏章中也多次谈到此事。如:
“昔先帝(指神宗)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乃复作为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而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因此言臣诽谤,遂得罪。”①
“……臣缘此惧祸乞出,连三任外补,而先帝眷臣不衰。时因贺谢表章,即对左右称道。党人疑臣复用,而李定、何正臣、舒亶三人,构造飞语,酝酿百端,必欲致臣于死。先帝初亦不听,而此三人执奏不已,故臣得罪下狱。”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时,为了表达对皇帝的感谢,他作了《湖州谢上表》,其中有几句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他称自己“老不生事”,意思就是“新进”在不断“生事”,而“新进”是变法的主要力量,即是说变法之人在不断“生事”。这两句话明显地表现出苏轼对新党的不满,这当然会刺痛新党,由此他就成了新党的敌对势力。这些“新进”愤怒之极,便对对苏轼进行报复。
对此何正臣弹劾:“臣伏见祠部员外郞直史馆知湖州苏轼谢上表,其中有言:‘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宣传中外,孰不叹惊!夫小人为邪,治世所不能免;大明旁烛,则其类自消。固未有如轼为恶不见悛,怙终自若,谤讪讥骂,无所不为。道路之人,则以为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咎新法,喜动颜色,惟恐不甚。”③
苏轼其他一些诗文的散布,给“新进”提供了收集“谤讪讥骂”资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找出了几首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读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是,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④
马上,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脚后脚杀到,他们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舒亶曾弹劾苏轼:“其尤甚者,至远引衰汉梁窦专朝之士,杂取小说燕蝠争晨昏之语,旁属大臣而缘以指斥乘舆,盖可谓大不恭矣!”⑤此时,李定也迎合其奏章,说:“或有燕蝠之讥,或有梁窦之比,其言虽属所憾,其意无不所寓,讪上骂下,法所不宥!”⑥在封建社会里,君臣之义至关重要,毁谤皇帝的罪名一旦成立,人头必然落地。由此可看出,李定等人为置苏轼于死地而不择手段。李定在苏轼所说的“新进”之列。而且因李定不服母丧苏轼对他极为厌恶,曾经为士大夫赞美朱寿昌寻母得母之诗作序,“讥激世人之不养母者,李定见序,大惋恨,会定为中丞,劾轼尝作诗谤讪朝廷。事下御史府鞠劾,将致不测……”⑦李定怀恨在心,再加上政见不同,亦公亦私,现在机会到了,他就竭力弹劾苏轼。
苏轼作这些诗文的出发点是美好的,是出于对人民的负责与关切,表现出对至善的追求。苏轼非常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将其概括为“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⑧于是,苏轼就作了一些诗,其内容是新法的不切实际给百姓带来的苦难,针对新政弊端发表看法,抒发一些不满情绪,以及对不满新法体恤民情的同道者的互相砥砺而已。按理而言,这些讽刺虽不怎么好听,但毕竟是出于“委曲救时弊,卹斯民之心”⑨源于“托事以讽,庶有补于国”⑩的写作目的,而非出于一己之私。出发点如此赤诚,却落得被贬的下场,必有各方面原因,在此针对苏轼个人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苏轼缺少对现实的理性判断。他未对朝廷形势做出理性分析,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当党争正激烈的时候,司马光“自熙宁四年退居洛阳十五年,亦以书局自随,主编《资治通鉴》。”11而苏轼却执意力争,以明圣上,然而,此时朝中势力已倾向新党,变法已成为朝中主流,苏轼却不顾及朝中形势,不权衡对方及自己实力,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写诗词来讽刺新法,如此一来,必定会给新法的推行造成阻力,新党中人为了减少阻力,定会对苏轼下手,苏轼就成了对方攻击的矛头。 而且,苏轼也没有认清另一个现实:神宗是力主变法的。宋神宗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其父“英宗即位已有性气要改作……神宗继之,性气越紧,尤欲更新之。”12于是,他主持变法,多方变革,谋求“富国强兵”。起初,神宗为平衡新旧党的势力,允许苏轼直言批评,但当变法遭遇挫折时,神宗则会扩大新党势力,并铲除新法推行障碍。然而,苏轼对此却不做理性分析,仍极力反对新法,结果遭到很多新党中人的攻击,再加上苏轼作为新党的对立面,在社会上又有一定的影响力,神宗正好可借苏轼来对旧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其次,他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也有很多不合适之处。在对待政敌上,苏轼经常用言语来讽刺具体的人物或者团体,难免积下很多私怨。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对“新进”进行针对性的讽刺。在《戏子由》中,“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是“以当今进用之人比侏儒,优旃也”13。“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两句是对朝廷提举官的讥讽。“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是对张靓、俞希旦的讽刺。时任御史中丞的李定在苏轼所贬斥的“新进”之列,并且因为李定不服母丧,苏轼对他极为厌恶,对其进行讥讽。在《次韵答章传道见赠》一诗中对朝廷执政大臣进行讽刺。如此一来,苏轼难免与这些人积下私怨,他们必定会伺机报复。后来御史中丞李定的极力弹劾,想要置之于死地,与他们之间的私怨有密切联系。宰相王硅通过对《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望文生义的理解,攻击苏轼有不臣之心,也未尝不与苏轼讽刺执政大臣有关。
在对待政党上,苏轼不擅团结,他既不属于“新党”也不属于“旧党”,虽有明确的观点,却没有明确的立场,在新旧两党的斗争中没有真正和任何一派站在一起。当“新法”颁布时,他强烈反对,在他的诗文中有直接反映,苏轼当时是文坛领袖,他的诗文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他的这些反对新法诗文的广泛传播,必定会对新法的推行形成一定的阻碍,为了减小阻力,“新党”就会设法除掉他,“乌台诗案”就是新党除掉苏轼的一个手段。苏轼虽然反对“新法”,但也未以“旧党”自居,他是站在百姓角度权衡新法的利弊得失,并非对所有的新法都持批判态度,比如新法中的免役法(免役法是指用交钱来代替服役),虽然他对其并非完全赞赏,但认为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苏轼虽然对“新党”持反对态度,但也并非完全赞同“旧党”彻底抛弃新法的观点。这就决定了他必然不能真正融入“旧党”这一集团,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团结“旧党”。因此,当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遭到“新党”攻击,涉案入狱时,并没有得到“旧党”的尽力营救。
再次,苏轼不善于经营仕途往来。苏轼偏向于追求生活中的情趣,他结交了许多情趣相投的朋友,对于仕途上的往来则不大用心。苏轼是一个受到传统道德礼教影响极深的封建士大夫,他秉性刚直,性格坦率,不阿谀奉承,不投机取巧,因而,生活中,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知己。苏轼是那个时代的文坛领袖,门生众多,他们大都是仰慕苏轼的才华,崇敬他的人品,自然而被他吸引,追随他终生,比如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而且,苏轼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很多,如耿直的张方平和坦诚的范镇,他们因彼此倾慕对方的才华德行而成为知己。再如豪迈的陈慥,他是当年与苏轼不和的凤翔太守陈公弼之子,喜好打猎喝酒,与苏轼有着共同兴趣,而成为挚友。苏轼的另一个重要朋友群是僧人,隐士。苏轼并不信仰佛教,但他喜读佛经,与很多僧人都是挚友,如西湖寿星寺方丈参寥(道潜),云门宗的掌宗法师佛印(了元)。他似乎对隐士也有着特别的兴趣,他与隐士皮仙翁,琴客崔闲(字诚老)都有往来。分析一下苏轼的生活圈可以发现,与苏轼交往紧密的人无非二类:一是彼此倾慕才华人品,有共同趣味,而为知己。二是僧人隐士。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不高,所以,在“乌台诗案”中真正愿意并有力量帮助苏轼的友人很少。
苏轼的这些特点,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也不断地体现出来。比如,在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后,“新党”势力被削弱,“旧党”被重新重用时,苏轼又与“旧党”中的洛党,发生激烈矛盾冲突,最后不得不自乞外放。纵观苏轼的仕途生涯,可以说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党争”,然而,其主观因素也决定着他的个人命运。
注释:
①宋·苏轼《东坡奏议集》卷五《乞郡札子》,清光绪戊申重刊明成化本.
②宋·苏轼《东坡奏议集》卷九《杭州召还乞郡状》,清光绪戊申重刊明成化本.
③④⑤⑥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⑦宋·魏泰《东坡笔录》卷十,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十月版,第114页.
⑧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凫绎先生诗集叙>》,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3月,第310页.
⑨宋·沈作喆《寓简》卷四,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9月.
⑩宋·苏辙《苏辙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一版,第1117页.
11张习孔,田钰《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10月,第308页.
12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O,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
13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李调元《函海》乾隆本,《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2]宋·魏泰,东坡笔录[M],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月.
[4]宋·沈作喆,历代诗话[M],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9月.
[5]宋·苏辙,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
[6]张习孔,田钰,中国历史大事编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10月.
[7]清·赵翼,瓯北诗话[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9年12月.
[8]宋·苏轼,苏轼集[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9]孔凡礼、刘尚荣点校,苏轼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8月.
[10]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月.
[11]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6月.
[12]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3]宋·苏轼,东坡奏议集[M],清光绪戊申重刊明成化本.
作者简介:付国锋(1990-),男,河南商丘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仕途坎坷;个人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70-02
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博学多才,学识渊博;他清旷达观的襟怀和豁达的人生气度,令世人感到钦佩。然而,提到苏轼,也不得不令人注意到他坎坷的仕途。苏轼有超世之才,在那个重文的时代,理应仕途坦荡,飞黄腾达,大有可为,可是事实却是如此坎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他的生活那么坎坷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新旧党争,这是造成苏轼不幸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我们可以说,苏轼是新旧党争的牺牲品。但是,我们却不可以说苏轼的不幸全部由它造成,毕竟,在这个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也有很多仕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官员,比如他的兄弟苏辙、范镇和张方平。那么,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苏轼的个人原因。黄州之贬是苏轼的思想和处世态度的重大转折点,对其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乌台诗案则是造成苏轼黄州之贬的直接原因。本文就通过对乌台诗案的分析,来探究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主观因素。
对于乌台诗案的起因,《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谢表语,并媒孽托讽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帝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苏轼自己在哲宗朝的奏章中也多次谈到此事。如:
“昔先帝(指神宗)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乃复作为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而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因此言臣诽谤,遂得罪。”①
“……臣缘此惧祸乞出,连三任外补,而先帝眷臣不衰。时因贺谢表章,即对左右称道。党人疑臣复用,而李定、何正臣、舒亶三人,构造飞语,酝酿百端,必欲致臣于死。先帝初亦不听,而此三人执奏不已,故臣得罪下狱。”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时,为了表达对皇帝的感谢,他作了《湖州谢上表》,其中有几句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他称自己“老不生事”,意思就是“新进”在不断“生事”,而“新进”是变法的主要力量,即是说变法之人在不断“生事”。这两句话明显地表现出苏轼对新党的不满,这当然会刺痛新党,由此他就成了新党的敌对势力。这些“新进”愤怒之极,便对对苏轼进行报复。
对此何正臣弹劾:“臣伏见祠部员外郞直史馆知湖州苏轼谢上表,其中有言:‘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宣传中外,孰不叹惊!夫小人为邪,治世所不能免;大明旁烛,则其类自消。固未有如轼为恶不见悛,怙终自若,谤讪讥骂,无所不为。道路之人,则以为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咎新法,喜动颜色,惟恐不甚。”③
苏轼其他一些诗文的散布,给“新进”提供了收集“谤讪讥骂”资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找出了几首诗,就上奏弹劾说:“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读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是,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④
马上,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前脚后脚杀到,他们历数苏轼的罪行,声称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舒亶曾弹劾苏轼:“其尤甚者,至远引衰汉梁窦专朝之士,杂取小说燕蝠争晨昏之语,旁属大臣而缘以指斥乘舆,盖可谓大不恭矣!”⑤此时,李定也迎合其奏章,说:“或有燕蝠之讥,或有梁窦之比,其言虽属所憾,其意无不所寓,讪上骂下,法所不宥!”⑥在封建社会里,君臣之义至关重要,毁谤皇帝的罪名一旦成立,人头必然落地。由此可看出,李定等人为置苏轼于死地而不择手段。李定在苏轼所说的“新进”之列。而且因李定不服母丧苏轼对他极为厌恶,曾经为士大夫赞美朱寿昌寻母得母之诗作序,“讥激世人之不养母者,李定见序,大惋恨,会定为中丞,劾轼尝作诗谤讪朝廷。事下御史府鞠劾,将致不测……”⑦李定怀恨在心,再加上政见不同,亦公亦私,现在机会到了,他就竭力弹劾苏轼。
苏轼作这些诗文的出发点是美好的,是出于对人民的负责与关切,表现出对至善的追求。苏轼非常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将其概括为“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⑧于是,苏轼就作了一些诗,其内容是新法的不切实际给百姓带来的苦难,针对新政弊端发表看法,抒发一些不满情绪,以及对不满新法体恤民情的同道者的互相砥砺而已。按理而言,这些讽刺虽不怎么好听,但毕竟是出于“委曲救时弊,卹斯民之心”⑨源于“托事以讽,庶有补于国”⑩的写作目的,而非出于一己之私。出发点如此赤诚,却落得被贬的下场,必有各方面原因,在此针对苏轼个人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苏轼缺少对现实的理性判断。他未对朝廷形势做出理性分析,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当党争正激烈的时候,司马光“自熙宁四年退居洛阳十五年,亦以书局自随,主编《资治通鉴》。”11而苏轼却执意力争,以明圣上,然而,此时朝中势力已倾向新党,变法已成为朝中主流,苏轼却不顾及朝中形势,不权衡对方及自己实力,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写诗词来讽刺新法,如此一来,必定会给新法的推行造成阻力,新党中人为了减少阻力,定会对苏轼下手,苏轼就成了对方攻击的矛头。 而且,苏轼也没有认清另一个现实:神宗是力主变法的。宋神宗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其父“英宗即位已有性气要改作……神宗继之,性气越紧,尤欲更新之。”12于是,他主持变法,多方变革,谋求“富国强兵”。起初,神宗为平衡新旧党的势力,允许苏轼直言批评,但当变法遭遇挫折时,神宗则会扩大新党势力,并铲除新法推行障碍。然而,苏轼对此却不做理性分析,仍极力反对新法,结果遭到很多新党中人的攻击,再加上苏轼作为新党的对立面,在社会上又有一定的影响力,神宗正好可借苏轼来对旧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其次,他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也有很多不合适之处。在对待政敌上,苏轼经常用言语来讽刺具体的人物或者团体,难免积下很多私怨。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对“新进”进行针对性的讽刺。在《戏子由》中,“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是“以当今进用之人比侏儒,优旃也”13。“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两句是对朝廷提举官的讥讽。“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是对张靓、俞希旦的讽刺。时任御史中丞的李定在苏轼所贬斥的“新进”之列,并且因为李定不服母丧,苏轼对他极为厌恶,对其进行讥讽。在《次韵答章传道见赠》一诗中对朝廷执政大臣进行讽刺。如此一来,苏轼难免与这些人积下私怨,他们必定会伺机报复。后来御史中丞李定的极力弹劾,想要置之于死地,与他们之间的私怨有密切联系。宰相王硅通过对《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望文生义的理解,攻击苏轼有不臣之心,也未尝不与苏轼讽刺执政大臣有关。
在对待政党上,苏轼不擅团结,他既不属于“新党”也不属于“旧党”,虽有明确的观点,却没有明确的立场,在新旧两党的斗争中没有真正和任何一派站在一起。当“新法”颁布时,他强烈反对,在他的诗文中有直接反映,苏轼当时是文坛领袖,他的诗文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他的这些反对新法诗文的广泛传播,必定会对新法的推行形成一定的阻碍,为了减小阻力,“新党”就会设法除掉他,“乌台诗案”就是新党除掉苏轼的一个手段。苏轼虽然反对“新法”,但也未以“旧党”自居,他是站在百姓角度权衡新法的利弊得失,并非对所有的新法都持批判态度,比如新法中的免役法(免役法是指用交钱来代替服役),虽然他对其并非完全赞赏,但认为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苏轼虽然对“新党”持反对态度,但也并非完全赞同“旧党”彻底抛弃新法的观点。这就决定了他必然不能真正融入“旧党”这一集团,更不会积极主动的团结“旧党”。因此,当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遭到“新党”攻击,涉案入狱时,并没有得到“旧党”的尽力营救。
再次,苏轼不善于经营仕途往来。苏轼偏向于追求生活中的情趣,他结交了许多情趣相投的朋友,对于仕途上的往来则不大用心。苏轼是一个受到传统道德礼教影响极深的封建士大夫,他秉性刚直,性格坦率,不阿谀奉承,不投机取巧,因而,生活中,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知己。苏轼是那个时代的文坛领袖,门生众多,他们大都是仰慕苏轼的才华,崇敬他的人品,自然而被他吸引,追随他终生,比如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而且,苏轼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很多,如耿直的张方平和坦诚的范镇,他们因彼此倾慕对方的才华德行而成为知己。再如豪迈的陈慥,他是当年与苏轼不和的凤翔太守陈公弼之子,喜好打猎喝酒,与苏轼有着共同兴趣,而成为挚友。苏轼的另一个重要朋友群是僧人,隐士。苏轼并不信仰佛教,但他喜读佛经,与很多僧人都是挚友,如西湖寿星寺方丈参寥(道潜),云门宗的掌宗法师佛印(了元)。他似乎对隐士也有着特别的兴趣,他与隐士皮仙翁,琴客崔闲(字诚老)都有往来。分析一下苏轼的生活圈可以发现,与苏轼交往紧密的人无非二类:一是彼此倾慕才华人品,有共同趣味,而为知己。二是僧人隐士。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不高,所以,在“乌台诗案”中真正愿意并有力量帮助苏轼的友人很少。
苏轼的这些特点,在他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也不断地体现出来。比如,在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后,“新党”势力被削弱,“旧党”被重新重用时,苏轼又与“旧党”中的洛党,发生激烈矛盾冲突,最后不得不自乞外放。纵观苏轼的仕途生涯,可以说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党争”,然而,其主观因素也决定着他的个人命运。
注释:
①宋·苏轼《东坡奏议集》卷五《乞郡札子》,清光绪戊申重刊明成化本.
②宋·苏轼《东坡奏议集》卷九《杭州召还乞郡状》,清光绪戊申重刊明成化本.
③④⑤⑥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⑦宋·魏泰《东坡笔录》卷十,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十月版,第114页.
⑧宋·苏轼《苏东坡全集<凫绎先生诗集叙>》,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3月,第310页.
⑨宋·沈作喆《寓简》卷四,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9月.
⑩宋·苏辙《苏辙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一版,第1117页.
11张习孔,田钰《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10月,第308页.
12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O,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
13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李调元《函海》乾隆本,《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2]宋·魏泰,东坡笔录[M],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月.
[4]宋·沈作喆,历代诗话[M],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9月.
[5]宋·苏辙,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
[6]张习孔,田钰,中国历史大事编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10月.
[7]清·赵翼,瓯北诗话[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9年12月.
[8]宋·苏轼,苏轼集[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9]孔凡礼、刘尚荣点校,苏轼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8月.
[10]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2月.
[11]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6月.
[12]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3]宋·苏轼,东坡奏议集[M],清光绪戊申重刊明成化本.
作者简介:付国锋(1990-),男,河南商丘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