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有宁夏、内蒙古的外培班级,目前授课进度已过多半,在此总结和分析一下近一个学期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在对宁夏一、二、四、内蒙班授课过程中,曾将宁夏二班和内蒙古班两个班合堂同时进行多媒体教学,相同的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和任课教师,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内蒙古班上课时课堂气氛积极,大部分同学能始终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效果很好;而宁夏班课堂气氛沉闷,效果较差。由于宁夏班是自己任课的班,所以课前先期的兴趣引入、先行组织者的导入进行得很充分,可是教学效果还是令人失望。对这种现象同事之间也有交流,大家反映教学情况差不多。通过和班主任及学生的交流归纳出以下原因:一是文化基础不相同,内蒙古班是高中生,宁夏班是初中生;二是学习习惯的影响,宁夏的学生都是在其母校生活和学习,非常自由散漫,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三是宁夏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生常常抱有“我生活只是要快乐,快乐就行了”“我不想到矿山去工作,去了也是混日子”等想法。
这种现状的改变迫在眉睫,因为这与学校教学目标有关,与学校今后发展有关,与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关。
二、改变现状的方法措施
既然现实需要改变,那么如何做呢?针对其文化基础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的文化基础已成定型,我们无法去改变,我们能变的只能是教学内容,或者说是授课难度。再好的佳肴,不同人去品味,其感受是不同的。再成熟的教学内容、程序,针对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的不同班级,也不能一成不变。如何变?是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仔细探讨的问题。
1.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已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们又如何去改变?这里涉及到一个学校文化问题。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功能。笔者学校鲁中技术学院常年为生产一线提供可用之才,多年积淀下来的校风与本身的教学目标不无联系,也与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不无联系。当然,在认识到我们的现有优点基础上,能不能让我们的校风建设更上一层楼,这是个关系学校长久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在此只是抛砖。
2.解决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一问题,恰是我们任课老师大有可为之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导致认知内驱力降低,致使学习动机下降,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激活动力。诱因,是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影响学习需要形成的外部因素不外乎有三方面:一是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二是社会风气和思想形态;三是学校教育。前两种也就是学生“快乐即生活”“读书无用论”的由来所在,我们能够施加影响的是学校教育。
3.针对学生学习需要进行培养
学生学习需要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二是注意教学的新颖启发性。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四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的后三条主要涉及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我们已有很多的经验去做,需要的是细心、奉献精神和爱学生之心。
三、几点体会
在这里笔者想重点强调一点: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可以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在这方面,我们任课教师大有可为。以上的学习目的教育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德育过程。良好的德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而我们的实训教学就应该是一个充满德育过程的教育。
首先,是时间的完整性。实训期间,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其次,是课题性质。我们的实训课程都有其特有的内在价值。钳工实训,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电工实训,重点培养学上的动脑、审美能力;矿机矿电实训,直接为将来的生产、工作而培训。这些课题本身的价值就起到了育人的目的。
最后,是行的重要性。我们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就是要知与行的相统一。实训教学就是充满行的过程,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德育目标。
综上,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树立其良好的学习目的。可以引进社会模仿模式的研究成果:强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注重学生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方能使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更加接近社会的需求标准。
(作者单位:新汶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一、现状与问题
在对宁夏一、二、四、内蒙班授课过程中,曾将宁夏二班和内蒙古班两个班合堂同时进行多媒体教学,相同的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和任课教师,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内蒙古班上课时课堂气氛积极,大部分同学能始终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效果很好;而宁夏班课堂气氛沉闷,效果较差。由于宁夏班是自己任课的班,所以课前先期的兴趣引入、先行组织者的导入进行得很充分,可是教学效果还是令人失望。对这种现象同事之间也有交流,大家反映教学情况差不多。通过和班主任及学生的交流归纳出以下原因:一是文化基础不相同,内蒙古班是高中生,宁夏班是初中生;二是学习习惯的影响,宁夏的学生都是在其母校生活和学习,非常自由散漫,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三是宁夏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生常常抱有“我生活只是要快乐,快乐就行了”“我不想到矿山去工作,去了也是混日子”等想法。
这种现状的改变迫在眉睫,因为这与学校教学目标有关,与学校今后发展有关,与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关。
二、改变现状的方法措施
既然现实需要改变,那么如何做呢?针对其文化基础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的文化基础已成定型,我们无法去改变,我们能变的只能是教学内容,或者说是授课难度。再好的佳肴,不同人去品味,其感受是不同的。再成熟的教学内容、程序,针对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的不同班级,也不能一成不变。如何变?是今后教学工作中需要仔细探讨的问题。
1.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对于学生已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们又如何去改变?这里涉及到一个学校文化问题。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功能。笔者学校鲁中技术学院常年为生产一线提供可用之才,多年积淀下来的校风与本身的教学目标不无联系,也与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不无联系。当然,在认识到我们的现有优点基础上,能不能让我们的校风建设更上一层楼,这是个关系学校长久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在此只是抛砖。
2.解决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一问题,恰是我们任课老师大有可为之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导致认知内驱力降低,致使学习动机下降,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方面构成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激活动力。诱因,是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影响学习需要形成的外部因素不外乎有三方面:一是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二是社会风气和思想形态;三是学校教育。前两种也就是学生“快乐即生活”“读书无用论”的由来所在,我们能够施加影响的是学校教育。
3.针对学生学习需要进行培养
学生学习需要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二是注意教学的新颖启发性。三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四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的后三条主要涉及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我们已有很多的经验去做,需要的是细心、奉献精神和爱学生之心。
三、几点体会
在这里笔者想重点强调一点:学习目的教育。学习目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可以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志向。在这方面,我们任课教师大有可为。以上的学习目的教育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德育过程。良好的德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而我们的实训教学就应该是一个充满德育过程的教育。
首先,是时间的完整性。实训期间,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其次,是课题性质。我们的实训课程都有其特有的内在价值。钳工实训,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电工实训,重点培养学上的动脑、审美能力;矿机矿电实训,直接为将来的生产、工作而培训。这些课题本身的价值就起到了育人的目的。
最后,是行的重要性。我们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就是要知与行的相统一。实训教学就是充满行的过程,将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德育目标。
综上,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树立其良好的学习目的。可以引进社会模仿模式的研究成果:强调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注重学生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方能使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更加接近社会的需求标准。
(作者单位:新汶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