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弹一星近乎一段分水岭。
  此前的中国时刻遭受着来自美国的核威胁,掉落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随时有可能掉落在中国人的头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虽已建立,但“再挨打”的忧虑并未消散。
  而从1964年到1970年,中国连续成功爆炸和发射“两弹一星”,继美、苏、英、法之后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才真正确立国际地位,迈入军事科技大国行列。
  “只有枪杆子没有炮杆子是不行的”,毛泽东的论断得到了验证。
  但是,两弹一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功的呢?
  思之令人心酸。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一共颁给了23人,但理当有更多人共享这一份荣誉。不止有被美国软禁5年、45岁辗转回来建设祖国的钱学森;不止有只身入险、手捧核弹头,受到强辐射而早逝的邓稼先;不止有飞机失事,躯体烧焦、与身旁警卫员紧抱在一起,分开两人遗体后发现中间保护着机要文件的郭永怀;不止有“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活活打死的姚桐斌;不止有不耐反复的批斗而服下安眠药自杀的赵九章;
  ……
  还有一些奖章之外的人值得被记住。上到元帅聂荣臻,下到离家“不告父母兄弟”的无名小兵。
  有在政治声浪中坚持信念的领导人、科学家,也有饿着肚子干国家事业的工人,还有大漠中成片的坟冢。
  如果有人把“两弹一星”的故事当作过于浪漫的英雄史诗,不如趁早先打消这个念头。艰苦岁月中没有大人物,只有埋头干、奔波苦。
  在建党百年之际,重看“两弹一星”,是一抬头和一低头——抬头重看星空宇宙,低头泪洒满地焦土。
  归 人
  没有人硬逼着科学家们回国。
  但1949年前后,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们看到希望、拥回大陆,希望以毕生所学来帮助建设新中国。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后来诸多回忆录都有谈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萦绕在一些科学家心中的词都是:回去、回去。
  钱学森。
  他在美国并不是小人物,师承航空理论泰斗冯·卡门,36岁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建校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又受军方青睐,担任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成员、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的职务。
  他在美国20年如漂萍,功成名就,却没有置办一处房产,也没有买一份保险。
  1949年,钱学森筹备回国。
  “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值5个师!”
  当时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一句狠辣的话,为这位科学家带来了归国的重重险阻。
  钱学森先被美国认定为间谍,遭到逮捕,被囚禁在一座小岛上,后又迎来了漫漫无期的居家软禁。
  5年,整整被软禁了5年,直到钱学森秘密向国内寄信,周恩来才在1955年通过外交手段帮助他回到祖国。
  郭永怀。
  他是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也曾是冯·卡门的学生,钱学森的学弟。
  郭永怀的性格显然更烈一些,他在校园里公开烧掉了自己的几千册藏书、大量的研究笔记和授课讲义。
  一个文质彬彬、东方面孔的教授,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本一本将书撕开、丢进火堆。
  郭永怀知道,这些重要书籍和资料不管是带走还是送人,都可能被美国当局认定是“间谍行为”,成为自己归国的阻碍。不如干脆一烧明志,破釜沉舟。知识都在他的脑子里。
  多么自恃天才、又归国心切的举动。
  而这一位轻视材料、相信自己的科学家,又是如何在多年之后的飞机失事时,断然决定以肉身来护住“两弹一星”的机要材料的呢?材料安好,身体焦黑——这已是后话了。
  当时还有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
  这一对物理学博士和郭永怀正相反,他们往北京、香港寄了近两千磅重的书籍和材料。就像打游击一样,夫妻俩每逢夜深人静时便整理书籍、资料,每6磅打包成一个的小包裹,抓住每一个邮寄机会,逃过移民局的审查。夫妇俩寄了整整一年多,才将三百多个包裹寄回国内。
  書寄回来了,他们就放弃在美国的一切,把美国的两辆小轿车、家电、家具全部送人,立刻回国。
  还有科学家赵忠尧,他从美国采购20箱器材想办法带回国内,后来为中国安装出了第一台静电加速器。
  以及建国之前赶回的钱三强夫妇。
  这些归人的名字如果一时记不住也没关系,只要你可以想象到——他们曾经吃了多少苦头,放弃了什么样优渥的条件和个人科研成就的诱惑,才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而读书。
  要 人
  中国的“两弹一星”,最先上马的是导弹和原子弹项目。
  一边是1956年成立的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做院长。一边是原子能研究所,由钱三强任所长,牵头科学家们一起做。
  项目虽上马,但一开始就犯了难——白手起家,谁来做第一批骨干?
  当时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展开,各行各业都在加紧建设,科技专家都是单位里的宝贝,是稀缺人才,一些科学家经常被笑称是“老母鸡”,要承担孵化更多人才的任务,没有哪个单位舍得放人。怎么去跟各单位要人才?
  聂荣臻元帅是受命领导全国科技工作和研制“两弹”任务的人,他得帮着调集,把人聚拢起来。
  周恩来支着,让聂荣臻组织国务院33位部委领导开会,直接开口要。
  可当时一场会开下来,聂荣臻并不好受,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整个会场唯独只有“哈军工”院长陈赓鼎力支持,答应给6个人,且很快到位了。其他单位答应给的人迟迟不来,有的两个月过去了还没动静。
  最后是聂荣臻列了名单找到了周恩来,请他亲笔批准,走行政手段才把人硬调来的。   集 体
  新中国是不平静的。“两弹一星”事业也不是在真空中完成的。
  1957年的“反右”运动,一大批知识分子,包括科学家,接受批斗。
  1958年,大躍进开始,全国大炼钢,各地都在放“卫星”。而真的“两弹一星”的科学性却遭到了政治的冲击。
  这一年,中国人造卫星工程上马,代号“581”,但研究所里经常争吵不断。
  因为一群年轻科技人员不满所长、著名科学家赵九章。他们主张“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要“不放山药蛋那般大的,一上马就搞高能火箭、高能发动机,放几顿重的大卫星”。
  赵九章也无法说服他们。
  一天,在一番争执之后,这群年轻人将赵九章制作的一个卫星模型从三楼扔了下去,差点砸中下面推着自行车的51岁赵九章。赵九章当场泪水盈眶。
  特殊年代里,荒唐事不断出现。
  很快,1959年,此后是长达三年的大饥荒。
  导弹试验基地上的工人有的饿得都逃了,中央拨过去一批粮食,半路上被农民抢劫了。北京的研究院里,科学家们也不好过。
  邓稼先总是在半夜三更回家翻东西,再带回研究院给年轻人吃,他自己饿得瘫软,连30斤重的女儿也抱不起来。
  因为饥饿,很多科学家患上了浮肿,接受周恩来接见的时候,彭桓武的脚脖子肿得快提不上鞋子。
  然后是1960年,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在核工业领域的全部援华专家,并带走了几乎所有的图纸资料。
  碰到经济极端困难的时刻,全国对导弹、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上马”还是“下马”的争议不断,开会时经常桌子拍得叭叭响。
  “两弹一星”事业岌岌可危。
  那是一段非常敏感的时期,连身边亲信下属都劝说聂荣臻,暂时搁置。不料元帅直接发火了:“不搞出两弹,我死不瞑目!”
  聂荣臻给毛泽东写了一份5 000多字的报告。
  看似报告,其实是军令状。因为他作出明确承诺——四年左右可以制造一般的原子弹,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可以造出比较高级的原子弹。
  伴随着美国持续不断地对中国大陆的核威胁,聂荣臻的报告增强了中央领导人的信心,“两弹”项目保住了。
  当然不是到此为止。
  随后“文革”的冲击,以及始终艰苦的科研历程,让“两弹一星”事业中心的科学家们始终在摇摇晃晃地前行。
  他们大部分人一边忍受挫折、批斗、工作时间得不到保障,一边争分夺秒、刻苦钻研,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从1964年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再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两弹一星”的艰苦历程,中国科学家们以生命、以精神,为它画下了一个传奇的句号。
  1986年,邓稼先去世的时候只有62岁。
  他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
  至此,与其说“两弹一星”是军事项目,不如说它是一种精神。就像张爱萍将军说的,“原子弹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倒了这种精神,就只好去乞讨了”。
  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也是一抬头和一低头,低头热爱脚下热土,抬头热爱物理世界、璀璨宇宙。
  (来源:《南风窗》 何 焰/文)
其他文献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为丰富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创新校园活动形式,近日,云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开展了“十学十促——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全校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把党史融入教学,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学校充分重视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引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十学十促”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五强五好”党组织建设,组织共青团学生参与党史学习、宣讲、感悟、演
期刊
站在High Tech High的主校區中央,任何人都能迅速察觉这所学校的不同之处。  犹如置身博物馆的展厅,所见之处是各种各样的“展品”——机器人、海报、木工制品以及其他许多无法归类的各类物品,比如横亘在走廊中的木桥、墙面上巨大的机械装置。这些都是学生们的成果,作为一所完全采用项目制教学的学校,大家每天在学校的创造、合作,都围绕它们展开。  对于到达High Tech High的访客,很难判断某
期刊
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颁授“七一勋章”,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  来北京领奖的这段时间,张桂梅的手机响个不停,那是高考后的学生们向“校长老妈”报喜。13年来,她亲手创办的这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已累计走出2 000多名大山
期刊
经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在人民网,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解读。李连宁说,《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6种:1.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要特别注意这里的“国家规定”,省政府、地市级政府、县级政府的规定不属于本法所称的“国家规定”,必须是中央及其有关部门的规定才属于“国家规定”。地方政府所规定的收费项目
期刊
本刊综合消息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此次工资改革中,教师工资上涨幅度最大。按照改革方向,今后教师工资将分为四部分,即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职务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因此针对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将设置不同的岗位等级,即“一岗一薪”。尽管以后岗位工资将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别,但此次调整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工资差异还主要体现在中、高级别的不同。薪级工资则
期刊
同志们:  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是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主抓的一项工作。过去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教育系统全面动员,齐心协力,特别是高中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力以赴,埋头苦干,使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刚才,钱副秘书长已作了很好的总结,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在钱副秘书长讲话的基础上,我就普通高中教育教学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2006年普
期刊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建设平安校园,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学校应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将安全管理工作覆盖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工身上。  云大附中于2020年12月28日被中共云南省政法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评定为“省级平安校园”,并于2
期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初具理论雏形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指导思想  今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目引发全社会热议,作文题目所给材料就取材于毛泽东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德、智、体三育的辩证关系,以及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
期刊
教职成〔2007〕1号  (2007年4月18日)    近年来,各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认真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连续两年实现扩大招生100万人的工作目标,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量达到近750万人。为进一步巩固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在2006年
期刊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充分调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实施科教兴县的积极性,鼓励先进,进一步推动县域内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先进县(市、区)表彰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先进县(市、区)表彰奖励办法    第一条为推动县域内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