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SIL-TAL1融合基因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研究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IL-TAL1基因重排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意义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初发T-ALL患者资料,反转录PCR检测SIL-TAL1基因情况,其中伴有SIL-TAL1基因重排15例.比较伴或不伴有SIL-TAL1基因重排患者发病时的一般状况、免疫表型、肿瘤浸润程度、治疗反应以及无复发生存(RFS)和总生存(OS).结果 与不伴有SIL-TAL1基因重排的患者相比,伴有SIL-TAL1基因重排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高(P=0.029),白血病细胞多数表现为皮质T细胞表型(P=0.028),且容易伴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P<0.001)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0.001),早期死亡率较高[26.7%(4/15)比4.3%(2/47),P=0.011].与不伴SIL-TAL1基因重排患者相比,伴有SIL-TAL1基因重排患者RFS及OS较短(RFS:2个月比12个月,P=0.007;OS:4个月比25个月,P=0.002).结论 SIL-TAL1基因重排是T-AL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需积极治疗,有条件者应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愈性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素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产生、增殖及转移均有抑制作用.文章综述近年来姜黄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电针、龙氏正骨手法和复方青藤碱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电针及龙氏正骨手法,C组应用电
JAK/STAT信号通路对调控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JAK/STAT通路的异常激活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为淋巴组织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移植后造血干细胞(HSC)的归巢和植入直接影响移植的效果,探索移植后骨髓中HSC的空间分布、定位和与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髓腔密闭且被厚而不透光的密质骨包绕,使通过体内直接追踪移植后HSC遇到很大挑战.近期,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的创新方法体内直接观察移植后骨髓中HSC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周围微环境的作用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
患者男性,13岁,因间断发热、两系减低8个月余,加重7d入我院.患者于2012年9月26日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畏寒、寒战、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象示两系减低(白细胞计数2.4×109/L,中性粒细胞0.77×109/L,血小板计数40×109/L),腹部超声发现肝脾大,且双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在当地医院完善检查: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8.6 U/L,天冬氨酸氨基
复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常见,较大的缺损多不能直接闭合创口,临床上已有多种方法用来修复和重建缺损的皮肤软组织,如各种带血管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或皮片等.这种复杂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无论是在发生率,还是在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社会负担方面来说,都使其成为脊柱外科研究的重点.SCI多因车祸、
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诊疗设备及技术的日益完善,肿瘤患者在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近50年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的下
第56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在急性白血病领域主要对以下6个问题给予了关注:一系列临床研究对白血病前体细胞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剂量柔红霉素的应用;AML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研究集中于砷剂的应用;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抑制剂AG221和MDM2抑制剂RG7388是目前非常有上市前景的靶
目的 研究骨髓微环境中成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存活、凋亡以及白血病细胞对成骨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9a-Rac1细胞与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共培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存活比例;Annexin Ⅴ/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内的凋亡相关信号分子的活化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成骨细胞内细胞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