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语文课堂学习些什么,掌握些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预习——自主窥探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的学习,是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想学的需求,然后以“自学卡”为载体,全方位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重点地独立学习。确保学生“学”在前,教师“教”在后,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在教学时,我课前一般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以下类型的“自学卡”:(1)初读课文,自查工具书认识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再读课文,按课后思考题的提示理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3)三读课文,研究作者怎样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遣词造句,标点应用等;(4)到图书馆或上网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5)把没有弄懂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列出来或标注在课文旁边。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乐于与教师和同学探讨。
这样,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探究答案,而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预习思考并发现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更好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问,释疑——自主研读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并亲自参与解决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在预习阶段,大部分基础类问题在自学中得以解决,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会抛出,贯穿整个课堂。课前,教师可以把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开课时,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质疑,教师做“留心的听众”,快速记住质疑问题,及时梳理:是重点问题,还是难点问题;是词句理解,还是标点使用;是中心表达,还是材料安排;跟课文内容是否密切相关……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调控“导读过程”。解决问题时,可以直接提交全班解决,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自行解决一些难度小的问题,小组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交全班解决。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学生提出“从哪看出公仪休爱吃鱼”这个显性问题,学生自学后在课文中能找到相关词句,教师则不必多讲;学生质疑后,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既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公仪休怎样拒收礼物”这个看似简单却能表现人物品质的问题,则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分角色演读为手段,体会公仪休拒收鱼时的机警睿智。对“公仪休为什么拒收鱼”这个重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同桌自学,抓住几组关联词体会他的清正廉洁,最后分角色朗读,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在理解课文后,让学生再次质疑:(1)你还有什么困惑?(2)你还想知道什么?此时的质疑是部分学生学习中的遗漏或对教材的拓展,应鼓励其他学生主动参与解疑或拓展讲解。这样不但鼓励了学生跳出学习的框架,对文本各个方面思考质疑,又检测了学生课文学习的掌握情况,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鼓励更多学生自己动手质疑解惑。
三、做,运用——自主创新
学的目的是什么?学以致用!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当堂解决问题。通过“做”来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的,通过“做”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的“做”形式多样:
1.写一写。一是指在课堂上做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堂检测。如在讲解练习中提示语在句子不同位置标点符号的运用时,我在讲解例题后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检测,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这样既巩固了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指在课文的留白处,适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习作练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我抓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敲门等候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根据对人物的理解,补充刘备与童子的对话、刘备与张飞、关羽的对话。在练习中练习口语表达,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读一读。语文课堂始终还是姓“语”,我们应该放松对人物的赞美和评价,回归对文章的诵读与欣赏。读课文是学习体味的基础和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怀揣一颗欣赏的心去读、去诵、去吟、去演……如教学《诚实与信任》,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我”与小红车主人的对话,学生们读出了“我”的诚实,读出了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更读出了因为“我”的诚实才使得小红车主人对“我”产生了信任,读出了做人应该诚实,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3.说一说。语文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给学生说的自由,引导学生去表达。如学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互联网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我的爸爸不让我上网?”立刻就有学生答道:“你爸爸是不让你玩游戏。”那学生立刻脸涨得通红:“游戏也是放松的一种方式……”顿时,教室里就“小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上网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们分为两方,各方都据理力争、各抒己见。此时,我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有条理地阐述,学会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总之,教师只要处理好“学、问、做”的关系,就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运用。
(责编 陈剑平)
一、学,预习——自主窥探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的学习,是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想学的需求,然后以“自学卡”为载体,全方位引导学生有方向、有重点地独立学习。确保学生“学”在前,教师“教”在后,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在教学时,我课前一般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以下类型的“自学卡”:(1)初读课文,自查工具书认识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再读课文,按课后思考题的提示理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3)三读课文,研究作者怎样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遣词造句,标点应用等;(4)到图书馆或上网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5)把没有弄懂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列出来或标注在课文旁边。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乐于与教师和同学探讨。
这样,基础好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探究答案,而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预习思考并发现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更好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问,释疑——自主研读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并亲自参与解决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在预习阶段,大部分基础类问题在自学中得以解决,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会抛出,贯穿整个课堂。课前,教师可以把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开课时,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质疑,教师做“留心的听众”,快速记住质疑问题,及时梳理:是重点问题,还是难点问题;是词句理解,还是标点使用;是中心表达,还是材料安排;跟课文内容是否密切相关……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调控“导读过程”。解决问题时,可以直接提交全班解决,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自行解决一些难度小的问题,小组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交全班解决。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学生提出“从哪看出公仪休爱吃鱼”这个显性问题,学生自学后在课文中能找到相关词句,教师则不必多讲;学生质疑后,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既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又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公仪休怎样拒收礼物”这个看似简单却能表现人物品质的问题,则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分角色演读为手段,体会公仪休拒收鱼时的机警睿智。对“公仪休为什么拒收鱼”这个重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同桌自学,抓住几组关联词体会他的清正廉洁,最后分角色朗读,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在理解课文后,让学生再次质疑:(1)你还有什么困惑?(2)你还想知道什么?此时的质疑是部分学生学习中的遗漏或对教材的拓展,应鼓励其他学生主动参与解疑或拓展讲解。这样不但鼓励了学生跳出学习的框架,对文本各个方面思考质疑,又检测了学生课文学习的掌握情况,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鼓励更多学生自己动手质疑解惑。
三、做,运用——自主创新
学的目的是什么?学以致用!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当堂解决问题。通过“做”来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的,通过“做”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的“做”形式多样:
1.写一写。一是指在课堂上做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堂检测。如在讲解练习中提示语在句子不同位置标点符号的运用时,我在讲解例题后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检测,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这样既巩固了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指在课文的留白处,适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习作练笔。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我抓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敲门等候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根据对人物的理解,补充刘备与童子的对话、刘备与张飞、关羽的对话。在练习中练习口语表达,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读一读。语文课堂始终还是姓“语”,我们应该放松对人物的赞美和评价,回归对文章的诵读与欣赏。读课文是学习体味的基础和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怀揣一颗欣赏的心去读、去诵、去吟、去演……如教学《诚实与信任》,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我”与小红车主人的对话,学生们读出了“我”的诚实,读出了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更读出了因为“我”的诚实才使得小红车主人对“我”产生了信任,读出了做人应该诚实,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3.说一说。语文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给学生说的自由,引导学生去表达。如学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有的学生提出:“既然互联网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我的爸爸不让我上网?”立刻就有学生答道:“你爸爸是不让你玩游戏。”那学生立刻脸涨得通红:“游戏也是放松的一种方式……”顿时,教室里就“小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上网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们分为两方,各方都据理力争、各抒己见。此时,我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有条理地阐述,学会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总之,教师只要处理好“学、问、做”的关系,就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运用。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