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刻,河岸上一种美丽的果实正在成熟,果皮绽开如同凤眼,采摘的时刻到了。”
《舌尖上的中国》曾如此介绍,它以一道岭南名菜——凤眼果焖鸡,让更多人知道了凤眼果的名字。凤眼果的学名为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从古至今,它攜带着浓郁的南国气息,点缀着路边的枝头,也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花似灯笼果如栗
苹婆果美名在外,但是要介绍苹婆,恐怕不能直接从“结果”开始,只因它的花朵便已十分吸睛。
苹婆树高十余米,平日树形优美,绿荫如盖,待到初夏时节的花期,就成为一道绝美风景。苹婆名字中含有“婆”字,花开时却充满“少女感”,莹白的花瓣中间镂空,宛如一盏盏玲珑剔透的小灯笼,缀满枝头,远望如同披覆着一层白雪,垂坠下来,就形成了一串串飞珠溅玉般的瀑布。随着时间流逝,花朵中央慢慢凝结出一点淡淡的粉红,更显晶莹可爱。
当花朵谢去,结出果实,这时苹婆又展示出另一种姿态。未熟果表皮由青绿色逐渐转为朱红色,乍然一看和豌豆相似,待到成熟,豆荚从中裂开,露出其中两三粒漆黑的果实,大小介于蚕豆与鸽蛋之间。苹婆果皮红子黑,形似丹凤眼睛,眼角上翘且狭长,也被称为“凤眼果”。
苹婆果可供食用部分正是它的“眼睛”,也就是种仁,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红烧,无论哪种吃法都让人垂涎。用水煮熟后的苹婆种仁,剥去黑色外种皮,再剥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种皮,最后才是可以食用的种仁。去皮后的种仁质软,颜色淡黄,精致而美观,风味外形都与板栗相似,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栗更胜一筹。在广东地区,苹婆果常用于名菜佳肴的烹饪,如凤眼果焖鸡、凤眼果烧肉等,被列入“岭南名菜”。每当苹婆果成熟,不少饭馆会在显眼的位置换上“凤眼果焖鸡”这道特色推荐菜,如果遇到热心的店员,还会在客人点菜时多推荐几句,“凤眼果是现在才有的,过一阵子再来可就吃不到了。”
除了凤眼果外,苹婆果还有不少别称,因其食用前需要剥开层层种皮,故有“九层皮果”的称呼,这里的“九”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在广东民间有一习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苹婆果来供奉,所以苹婆果也被称为“七姐果”。除了食用外,苹婆果还有药用价值,具有和胃消食、解毒杀虫之功效,可以治疗翻胃吐食、虫积腹痛、疝痛、小儿烂头疡。而苹婆的果壳入药,可以治疗痢疾。
追溯苹婆之名
苹婆的别名众多,如“凤眼果”“九层皮”“七姐果”等,每个名字都能映射出苹婆某项特点,那苹婆的本名从何而来,“婆”字又如何解释?
苹婆来源于“频婆”,这是一个外来语名词,《佛光大辞典》释“频婆”一词,谓为梵语及巴利语bimba音译,原意“身影”,而且印度有一种频婆树,唐朝僧人惠琳《一切经音义》中写道:“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宋朝僧人法云《翻译名义集》中也写道:“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丹且润。”可见“频婆”一词主要是译指频婆树的果实,意为“相思”,而频婆果实成熟时颜色红润光亮,佛经中便常常用来作为红亮物体的譬喻,多用以形容口唇之美,《华严经》中就说佛祖“唇口丹洁,如频婆果”。惠琳解释此条经文说:“丹,赤也。洁,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这是因为当时频婆果在中原地区十分罕见,慧琳就以一种外形特点相近的古代水果“林檎”来比喻它,由此,频婆果“色丹且润”的特征也由此被人们熟知。
在唐朝,频婆果尚是遥远印度的神秘果实,但是北宋年间,岭南地区也出现了一种“频婆果”。岭南气候与印度频婆果生长气候条件类似,这种果实成熟后也呈现出鲜艳丹红的特点,也许与真正的频婆果种类相近。由于这种“频婆果”产量少,北宋时曾作为贡品,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叙:“韶州献频婆果,后以道远罢之。”他又自注:“此从本纪,实录作千岁果,未详何物也。”李焘不知道这种“频婆果”为何物,可见当时除了岭南以外这种果实少见,不为人知。到了元代,陈大震等纂修的《大德南海志》中描述:“频婆子,实大如肥皂,核煨熟去皮,味如栗。本韶州月华寺种。旧传三藏法师在西域携至,如今多有之。”这些特征可以印证,岭南的“频婆”就是现在的苹婆。早在元代甚至更早时,人们便已经开始将苹婆“煨熟去皮”,品尝它如栗般的口感,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苹婆果的采摘期虽然只有四十天,但进入岭南人的食谱已近千年,时光荏苒,美味依然。
不过在古人记叙中,还存在另外一个“苹婆”。清朝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中写道:“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绿蒲桃。”晚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中也写有一句:“山北山南杏子多,更夸仙果好频婆”。这种远在新疆的“苹婆”,显然与岭南的苹婆并非同一事物,它是古代中国苹果——绵苹果。
苹果有中国苹果、西洋苹果两大种类,如今人们日常食用的苹果属于近代引进的西洋苹果,此前中国本土栽培的苹果,果质绵软,被称为绵苹果。绵苹果原生地为新疆,自汉武帝通西域后传入中原,史书称之为柰,其中某种红色的柰也许在唐朝被郑常在《洽闻记》中比作频婆果,但这个名称并未流行。元朝时,在《辇下曲》《扈从诗后序》《饮膳正要》等诗文中,出现了一种名为“平波”鲜果,即是后来的“频婆”与“苹婆”,它是绵苹果中的一个新品种,与柰本属同类,但经过改良,外观、口味已与柰有较大区别,由于这种果子红润光洁,中原地区的人便借用佛经中“色丹且润”的频婆果来称呼它。在明朝时,它仍被称为频婆,或是将频字加上草字头变为“蘋婆”,“苹”即是“蘋”的简写,明朝后期人们开始将苹婆果简写为苹果。清朝时,这类苹果一度成为北方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直到晚清时品种更为优良的西洋苹果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绵苹果,并且继续沿用苹果之名,频婆、苹婆等旧名也随着中国绵苹果栽培的萎缩而逐渐消失。到了清末民初徐珂辑《清稗类钞·植物类》中的“苹果”条,内容已是在讨论西洋苹果,也就是现今人们所吃的苹果了。 苹果与苹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却曾经“共享”着同一个名字,这属于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如今苹婆這一名称的归属已“尘埃落定”,但是追溯这个名称历经漫长时光的发展,也是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假苹婆非假
苹婆与苹果虽两种植物然相差千里,却机缘巧合地因为名称而有了牵连,而另一种植物,也从名字开始就与苹婆展现出非一般的亲密关系,而且与苹婆同属梧桐科苹婆属,那就是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这个听上去有些像“昵称”的名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植物学名。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植物界中,有不少植物冠以“假”字开头的学名,例如假百合、假连翘、假半边莲、假贝母、假报春、假槟榔等。假苹婆还有一个别称为“赛苹婆”,它被如此称呼,显然与苹婆有着不少相似之处。诚然,假苹婆也有上文所提到“色丹且润”的特征,又与真苹婆之间存在一些易于辨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花与果。
与苹婆标志性的灯笼不一样,假苹婆盛开时是一朵朵浅粉色的五瓣花,边缘有一圈浅白色的镶边,像是女孩别在刘海上的水晶小花发卡,既娇俏,又温婉。在果实方面,假苹婆的蓇葖果呈卵形或长椭圆形,一般为五个一组,成熟后完全裂开,颜色鲜红,艳丽夺目,一般每荚有2至6粒枚花生米大小的籽,就像火红的“花瓣”上粘着一粒粒纯黑的珍珠。由于假苹婆的果实成熟后裂开的样子也极似花朵,而且更具特色,不少人记不得假苹婆开花的模样,但对它的果实印象深刻。此外真假苹婆的叶子也有区别,苹婆的叶子为阔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比假苹婆的叶子阔得多;而假苹婆的叶子为椭圆状矩圆形,近披针形。
由于苹婆年产量少,也少有大量种植的果园,假苹婆偶尔也会“取代”苹婆,如果乞巧节没有苹婆果,人们也会用假苹婆果来供奉。假苹婆的茎皮纤维可以作为麻袋原料,也可造纸、人造棉、编制绳等,它的种子富含淀粉与脂肪,种仁含大量油脂,可炒熟或煮熟供食用,还可以用来榨油。
每一种植物都是当地气候等因素而诞生的独特馈赠。苹婆与假苹婆均广泛分布于珠三角地带,唐家竹林埔村便栽有假苹婆树,但更多是零星种植。也许走在喧闹的街头,或是宁静的村庄,无意间一抬头,便会某一处与它们邂逅。
《舌尖上的中国》曾如此介绍,它以一道岭南名菜——凤眼果焖鸡,让更多人知道了凤眼果的名字。凤眼果的学名为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从古至今,它攜带着浓郁的南国气息,点缀着路边的枝头,也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花似灯笼果如栗
苹婆果美名在外,但是要介绍苹婆,恐怕不能直接从“结果”开始,只因它的花朵便已十分吸睛。
苹婆树高十余米,平日树形优美,绿荫如盖,待到初夏时节的花期,就成为一道绝美风景。苹婆名字中含有“婆”字,花开时却充满“少女感”,莹白的花瓣中间镂空,宛如一盏盏玲珑剔透的小灯笼,缀满枝头,远望如同披覆着一层白雪,垂坠下来,就形成了一串串飞珠溅玉般的瀑布。随着时间流逝,花朵中央慢慢凝结出一点淡淡的粉红,更显晶莹可爱。
当花朵谢去,结出果实,这时苹婆又展示出另一种姿态。未熟果表皮由青绿色逐渐转为朱红色,乍然一看和豌豆相似,待到成熟,豆荚从中裂开,露出其中两三粒漆黑的果实,大小介于蚕豆与鸽蛋之间。苹婆果皮红子黑,形似丹凤眼睛,眼角上翘且狭长,也被称为“凤眼果”。
苹婆果可供食用部分正是它的“眼睛”,也就是种仁,可蒸、可煮,宜烤、糖蜜及红烧,无论哪种吃法都让人垂涎。用水煮熟后的苹婆种仁,剥去黑色外种皮,再剥去淡褐色半透明中种皮,最后才是可以食用的种仁。去皮后的种仁质软,颜色淡黄,精致而美观,风味外形都与板栗相似,其味微甜而香、肉爽多汁的口感比板栗更胜一筹。在广东地区,苹婆果常用于名菜佳肴的烹饪,如凤眼果焖鸡、凤眼果烧肉等,被列入“岭南名菜”。每当苹婆果成熟,不少饭馆会在显眼的位置换上“凤眼果焖鸡”这道特色推荐菜,如果遇到热心的店员,还会在客人点菜时多推荐几句,“凤眼果是现在才有的,过一阵子再来可就吃不到了。”
除了凤眼果外,苹婆果还有不少别称,因其食用前需要剥开层层种皮,故有“九层皮果”的称呼,这里的“九”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在广东民间有一习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苹婆果来供奉,所以苹婆果也被称为“七姐果”。除了食用外,苹婆果还有药用价值,具有和胃消食、解毒杀虫之功效,可以治疗翻胃吐食、虫积腹痛、疝痛、小儿烂头疡。而苹婆的果壳入药,可以治疗痢疾。
追溯苹婆之名
苹婆的别名众多,如“凤眼果”“九层皮”“七姐果”等,每个名字都能映射出苹婆某项特点,那苹婆的本名从何而来,“婆”字又如何解释?
苹婆来源于“频婆”,这是一个外来语名词,《佛光大辞典》释“频婆”一词,谓为梵语及巴利语bimba音译,原意“身影”,而且印度有一种频婆树,唐朝僧人惠琳《一切经音义》中写道:“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宋朝僧人法云《翻译名义集》中也写道:“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丹且润。”可见“频婆”一词主要是译指频婆树的果实,意为“相思”,而频婆果实成熟时颜色红润光亮,佛经中便常常用来作为红亮物体的譬喻,多用以形容口唇之美,《华严经》中就说佛祖“唇口丹洁,如频婆果”。惠琳解释此条经文说:“丹,赤也。洁,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这是因为当时频婆果在中原地区十分罕见,慧琳就以一种外形特点相近的古代水果“林檎”来比喻它,由此,频婆果“色丹且润”的特征也由此被人们熟知。
在唐朝,频婆果尚是遥远印度的神秘果实,但是北宋年间,岭南地区也出现了一种“频婆果”。岭南气候与印度频婆果生长气候条件类似,这种果实成熟后也呈现出鲜艳丹红的特点,也许与真正的频婆果种类相近。由于这种“频婆果”产量少,北宋时曾作为贡品,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叙:“韶州献频婆果,后以道远罢之。”他又自注:“此从本纪,实录作千岁果,未详何物也。”李焘不知道这种“频婆果”为何物,可见当时除了岭南以外这种果实少见,不为人知。到了元代,陈大震等纂修的《大德南海志》中描述:“频婆子,实大如肥皂,核煨熟去皮,味如栗。本韶州月华寺种。旧传三藏法师在西域携至,如今多有之。”这些特征可以印证,岭南的“频婆”就是现在的苹婆。早在元代甚至更早时,人们便已经开始将苹婆“煨熟去皮”,品尝它如栗般的口感,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苹婆果的采摘期虽然只有四十天,但进入岭南人的食谱已近千年,时光荏苒,美味依然。
不过在古人记叙中,还存在另外一个“苹婆”。清朝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中写道:“红笠乌衫担侧挑,苹婆杏子绿蒲桃。”晚清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中也写有一句:“山北山南杏子多,更夸仙果好频婆”。这种远在新疆的“苹婆”,显然与岭南的苹婆并非同一事物,它是古代中国苹果——绵苹果。
苹果有中国苹果、西洋苹果两大种类,如今人们日常食用的苹果属于近代引进的西洋苹果,此前中国本土栽培的苹果,果质绵软,被称为绵苹果。绵苹果原生地为新疆,自汉武帝通西域后传入中原,史书称之为柰,其中某种红色的柰也许在唐朝被郑常在《洽闻记》中比作频婆果,但这个名称并未流行。元朝时,在《辇下曲》《扈从诗后序》《饮膳正要》等诗文中,出现了一种名为“平波”鲜果,即是后来的“频婆”与“苹婆”,它是绵苹果中的一个新品种,与柰本属同类,但经过改良,外观、口味已与柰有较大区别,由于这种果子红润光洁,中原地区的人便借用佛经中“色丹且润”的频婆果来称呼它。在明朝时,它仍被称为频婆,或是将频字加上草字头变为“蘋婆”,“苹”即是“蘋”的简写,明朝后期人们开始将苹婆果简写为苹果。清朝时,这类苹果一度成为北方广泛种植的果树作物,直到晚清时品种更为优良的西洋苹果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绵苹果,并且继续沿用苹果之名,频婆、苹婆等旧名也随着中国绵苹果栽培的萎缩而逐渐消失。到了清末民初徐珂辑《清稗类钞·植物类》中的“苹果”条,内容已是在讨论西洋苹果,也就是现今人们所吃的苹果了。 苹果与苹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却曾经“共享”着同一个名字,这属于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如今苹婆這一名称的归属已“尘埃落定”,但是追溯这个名称历经漫长时光的发展,也是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假苹婆非假
苹婆与苹果虽两种植物然相差千里,却机缘巧合地因为名称而有了牵连,而另一种植物,也从名字开始就与苹婆展现出非一般的亲密关系,而且与苹婆同属梧桐科苹婆属,那就是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这个听上去有些像“昵称”的名字,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植物学名。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植物界中,有不少植物冠以“假”字开头的学名,例如假百合、假连翘、假半边莲、假贝母、假报春、假槟榔等。假苹婆还有一个别称为“赛苹婆”,它被如此称呼,显然与苹婆有着不少相似之处。诚然,假苹婆也有上文所提到“色丹且润”的特征,又与真苹婆之间存在一些易于辨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花与果。
与苹婆标志性的灯笼不一样,假苹婆盛开时是一朵朵浅粉色的五瓣花,边缘有一圈浅白色的镶边,像是女孩别在刘海上的水晶小花发卡,既娇俏,又温婉。在果实方面,假苹婆的蓇葖果呈卵形或长椭圆形,一般为五个一组,成熟后完全裂开,颜色鲜红,艳丽夺目,一般每荚有2至6粒枚花生米大小的籽,就像火红的“花瓣”上粘着一粒粒纯黑的珍珠。由于假苹婆的果实成熟后裂开的样子也极似花朵,而且更具特色,不少人记不得假苹婆开花的模样,但对它的果实印象深刻。此外真假苹婆的叶子也有区别,苹婆的叶子为阔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比假苹婆的叶子阔得多;而假苹婆的叶子为椭圆状矩圆形,近披针形。
由于苹婆年产量少,也少有大量种植的果园,假苹婆偶尔也会“取代”苹婆,如果乞巧节没有苹婆果,人们也会用假苹婆果来供奉。假苹婆的茎皮纤维可以作为麻袋原料,也可造纸、人造棉、编制绳等,它的种子富含淀粉与脂肪,种仁含大量油脂,可炒熟或煮熟供食用,还可以用来榨油。
每一种植物都是当地气候等因素而诞生的独特馈赠。苹婆与假苹婆均广泛分布于珠三角地带,唐家竹林埔村便栽有假苹婆树,但更多是零星种植。也许走在喧闹的街头,或是宁静的村庄,无意间一抬头,便会某一处与它们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