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李鸿章作序、赫德编辑,艾约瑟翻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封面标明的出版时间 是“光绪丙戌仲冬"——即1886年冬。此套丛书中的《希腊志略》一书的第二卷“俄伦比亚 会"一 节,用507个字的文言详细介绍了以呼吁停战、崇尚健康、营造民众节日气氛为主旨的古代 奥运会的盛况,这是对古代奥运会最早的中文描述。此书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介绍古代奥 运会的书籍,并成为中国奥林匹克历史文献的源头。
关键词:体育史;古籍文献;奥运历史;1886年
中图分类号:G8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7-3612(2009)07-0035-04
A Study on the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Ancient OlympicGames
SUN Yue
(China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of Center, Beijing100061, Ch 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on the Western Histor y, Culture, and Science (16 series of books)", was edited by Hart. S and transla ted by Edkina. J, is published in1886 with the preface of Li Hongzhang. AncientOlympia is described at Volume II of the book “Brief Introduction on Greek Hist o ry "(the14th one of16 series of books) with507 Chinese words. It is the earli est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which introduces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bythe western. Specially, the book “Brief introduction on Greek History" is the b eginning of the Olympic in China in the literature study.
Key words: sport history, literature, Olympic history,1886
中国人最早知晓奥运的时间究竟是哪一年?
北京奥运会期间,李鸿章的后人提到光绪年间李鸿章曾组织洋人编辑出版过引入西学的 图书数十种,可能其中就有最早向中国介绍古代奥运会的。笔者以此为线索,多方查证,终 于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找到了这个令体育界、史学界探究已久的问题的新答案。
1 古籍新见
在浩繁如海的晚清卷帙中,只有古籍《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的“第14种”——《希腊志略 》,介绍了古代奥运会的盛况,回答了亟待求证的问题。
由李鸿章作序、赫德编辑、艾约瑟翻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封面赫然标明出版时间为“光绪丙戌仲冬”(图1),即问世于1886年农历冬月,具体时间应为1886年11月24日至1 886年12月22日之间。这套丛书的《希腊志略》第二卷第七节“俄伦比亚会”中详细介绍了 古代奥运会。
1886年版《希腊志略》中,“俄伦比亚会”一节共有507个字,占了两页半纸(图2、图3) 。
此节的原文(含标点)[1]是:
比罗境西偏地中、有供奉丢斯之古庙一所、地名俄伦比亚、倚亚勒非河、十八城同于彼处献祭、历四年有一次大会、董理会务之权、会有伊利比撒二城争掌、斯巴人助伊利人、会权即归伊利掌矣、斯巴人与伊利人、是时所立盟会、非同素常、缘斯巴人欲俄伦比亚会成为希腊通国赛神之大会、以冀希地众国、均推斯巴为护会强国、而成盟长、凡属民可见悦之事、会中无一不备、如驰马、角力、斗奇技,逞异能,诸艺业、统希地人可照常乘便入会斗赛、会期既定、预遣差弁遍告通国、召集举国之怀才欲试者、毕聚而现其技艺、以角殿最、初止斗赛奔走、继有徒搏拳击、以及强拽力推、驰骤车马、并诸般比角等事、历无多岁、复增一规例、于各国来会必经之途中、逐段设有卡兵、免香客受盗贼欺侮、会期前后数日、如是安置、远客来去、可获无虞矣、至终有会之月中、希腊各地、例无兴兵战争事、俄伦比亚会斗赛事、并所有例款、举可令希人分据自由之数国、仍自觉为统归于一之大国也、各国均照一规例遣官赴会、代献供物于神前、各国欲本国所遣官吏、堪较他国者威严益以显、供物亦期益以丰、希人赴会者、数盈千万、故俄伦比亚平原会期中、犹如屯扎巨营垒、凡属角而获胜者、希人推为福极鸿人也、胜而所获奖赏、仅有野橄榄制就之头箍、为希人所期得之绝大福矣、极富强国、均喜于会中耀其威福、本国有获赏者、自国王以至臣民、咸以为乐事、希地外此犹有三大会、举不若俄伦比亚会之盛也……
文中的“俄伦比亚”即奥林匹亚(OLYMPIA),丢斯即现译古神宙斯(ZEUS)。这一段文字 介绍,始于“周幽王六年(耶稣降生前776年)[1]”(图4)的古代奥运会,是古 希腊人为祭拜宙斯而举办的盛会。每4年1届的古代奥运会,使原本交往不多或敌对的各部落、各城 邦停止战争,定期聚会奥林匹亚比赛狂欢。比赛项目最初只有斗赛奔走,后来增加了徒搏拳 击,以及强拽、推力、驰骤车马(赛车、赛马)等,凡是当时民众喜欢的运动游戏,在俄伦 比亚会中都有比赛,比如驰马(赛马)、角力等等,在赛会期间人们可以“斗奇技”、“逞 异能”,展示“诸艺业”。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会,组织者会派专人赴各地通报会期。为了确 保各地选手和宾客的安全,组织者在必经之途逐段设兵卡,以防盗贼。如此安排,使得古代 奥运会期间,不仅当地停止了战争,人们亦无安全之忧,与会者“数盈千万”。获胜者,被 授予一个野橄榄枝编制成的花环,戴在头上。获得橄榄枝花环成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最高荣 誉。获胜者凯旋,会得到上至国王、大臣、首领,下至民众的热情欢迎。当时古希腊祭神比 武大会还有3个,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比。
2 出版背景
此套丛书的编者是北爱尔兰人赫德(Hart. S),历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广东副税务司 、代理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相当于中国海关关长),1908年回国,仍挂总税务司头衔,把 持中国海关长达近半个世纪。
丛书译者艾约瑟(Edkina. J)是英国人,1880年被中国总税务司赫德聘为海关翻译。他除 掌握法德日语,还精通汉语,为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与科技成果,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
以“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具名,李鸿章应多年好友赫德之 约,为此书题写561字的序言(图5、图6)引人关注。下为原文(无标点)[1]:总税务司赫君以格致启蒙之书十六种属儒者艾君约瑟译为汉文既成以书来索序余惟古神圣兴物以前民用曰形曰象曰数曰器曰物皆实有其事非虚构其理也通天地人乃谓之儒童子就学教以书数穷理精艺实基于此自此意微逐以浮华无实之文字泊没后生之性灵乃率天下相出于无用矣泰西之学格致为先自昔已然今为尤盛学校相望贤才辈出上有显爵下有世业故能人人竞于有用以臻于富强此书十六种即麻密纶大书院原本也其理浅而显其意曲而畅穷源朔委各明其所由来无不阐之理亦无不达之意真启蒙善本艾君之妙笔与赫君之盛心并足不朽矣赫君在华综司关榷三十年勤能公廉闻于中西于华固相习也而与余相知尤久今岁谒假将回国而是书适成属为弁言使问相继其用意殷盹弥为可念余自治兵迄于建节迭任南北洋大臣往在江表就制造局译刊西学书大小数十种既来畿甸创设各学堂延西国教习以诲良家子弟之聪颖者涂径渐辟风气渐开近复有博文书院之设而赫君之书适来深喜其有契余意而又当其时也孟子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如此则能使人巧矣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平叔训为百姓能曰用而不能知圣人言凡民正以儆学者此与民斯为下之民正同盖谓民可不知学者则不可不知也若元晦所训是圣人欲民之愚矣是老氏之旨也非圣人意也同治初同文馆教习丁君题良成格致入门一书五台徐次郎惊为闻所未闻使及见此更不知若何欣赏矣……
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撰。
李鸿章在其序中首先介绍了作序的原由:“由总税务司的赫德先生编辑的、学者艾约瑟翻译 的格致启蒙丛书《西学启蒙十六种》即将付印,请我为此书作序。赫德先生在中国工作生活 了30年,他勤政廉洁,为中外人士所认可,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与我相知尤久, 今年将回国休假,此套丛书完成后请我为之作序,我深感其盛情”。(见序言原文:总税务 司赫君以格致启蒙之书十六种属儒者艾君约瑟译为汉文既成以书来索序;赫君在华综司关榷 三十年勤能公廉闻于中西于华固相习也而与余相知尤久今岁谒假将回国而是书适成属为弁言 使问相继其用意殷盹弥为可念)。
序言中强调了此套丛书出版的背景:
其一,中国的古圣先贤兴帮育民都是通过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法则为现实服 务,绝非靠脱离实际的虚空想。即“曰形曰象曰数曰器曰物”,也就是通过物质的形状、数 量、运行规律,来认识自然界和社会。西学以科学为基础,自古如此,即序言中所提“泰西 之学格致为先自昔已然”。而西学以实证科学为本,与中国的古圣先贤强调道法是一致的。
其二,通晓天文地理人文的人,才能成为儒,孩童学子们向儒,也就是向有学问的老师学习 ,接受书本道理和做人的教育,获得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之所以向被称为“儒”的老 师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能通晓“天、地、人”。然而,由于师道之衰微,世人使用浮华 无实、空洞无物的文字,障碍了少年学生的智慧,致使当今碌碌无为之辈甚多(见序言:自 此意微逐以浮华无实之文字泊没后生之性灵乃率天下相出于无用矣)。而今西方科学发展迅 速,作为教书育人场所的中国学校,希望贤才辈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可用之材,为社 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就应该接受西学。引入西学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其三,《西学启蒙十六种》这套丛书理浅而显,其意曲而畅,穷源朔委,各明其所,将事物 的本原及发展规律“无不阐之理亦无不达之意”,确实为启蒙善本,充分体现了艾约瑟先生 的国学水平和赫德先生宣传西学的热情(见序言:真启蒙善本艾君之妙笔与赫君之盛心并足 不朽矣)。
近代西学,即为李鸿章序言中的“泰西之学”,在中国的引进传入的高潮出现在19世纪后期 ,外国传教士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特权。艾约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所翻译的《西 学启蒙十六种》(含《希腊志略》),并非宗教手册,而是系统介绍西方科学和风土人情的 科学文化类书籍。
俄伦比亚会,作为西学启蒙的一个知识内容,正是在西学东渐的高潮时期传入中国的。
3 历史价值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历时1600多年,共 举 办了293届。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禁止在神庙、公共场所或私人家中祭祀 ,关闭所有异教徒的神庙与祭祀场所,宣布基督教为国教。随后奥运会被终止。
1480多年后,也就是1875年,德国的考古工作者对奥林匹克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工作。 自1875-1881年,及1881-1897年对奥林匹克遗址的挖掘引发了广泛的古代奥林匹克研究。而赫德和艾约瑟编辑翻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于1886年介绍了俄伦比亚会,在时间上 西方对古奥林匹克遗址的挖掘和研究工作前后相继,可以认为《西学启蒙十六种》在《希腊 志略》一卷中所描述的俄伦比亚盛况,最早介绍了古代奥运会,此书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介 绍古代奥运会的中文书籍。
《希腊志略》是《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之一,另外的15种分别为西学略述、格致总学启蒙 、地志启蒙、地理质学启蒙、地学启蒙、格致质学启蒙、身理启蒙、动物学启蒙、化学启蒙 、植物学启蒙、天文学启蒙、国富养民策、辩学启蒙、罗马志异、欧洲史略。在全面系统介 绍西方天文、地理、动物、人体、哲学、政治、历史的过程中,《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在《希腊志略》中介绍了当时西方对古代奥运会——即“俄伦比亚会”,可见当时在西方对古 代奥运会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因此,从艾约瑟的翻译介绍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奥运会 的研究成果:(以下引原文[1])
1) 古代奥运会的发祥地。“比罗境西偏地中、有供奉丢斯之古庙一所、地名俄伦比亚”;
2) 古代奥运会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倚亚勒非河、十八城同于彼处献祭、历四年有一次大 会、董理会务之权、会有伊利比撒二城争掌、斯巴人助伊利人、会权即归伊利掌矣、斯巴人与伊利人、是时所立盟会、非同素常、缘斯巴人欲俄伦比亚会成为希腊通国赛神之大会、以 冀希地众国、均推斯巴为护会强国、而成盟长”;
3) 古代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及发展。“凡属民可见悦之事、会中无一不备、如驰马、角力、 斗奇技,逞异能,诸艺业、统希地人可照常乘便入会斗赛、会期既定、预遣差弁遍告通国、 召集举国之怀才欲试者、毕聚而现其技艺、以角殿最、初止斗赛奔走、继有徒搏拳击、以及 强拽力推、驰骤车马、并诸般比角等事、历无多岁、复增一规例”;
4) 古代奥运会的“安保措施”。“于各国来会必经之途中、逐段设有卡兵、免香客受盗贼 欺侮、会期前后数日、如是安置、远客来去、可获无虞矣”;
5) 古代奥林匹克的“神圣休战”。“至终有会之月中、希腊各地、例无兴兵战争事、俄伦 比亚会斗赛事、并所有例款、举可令希人分据自由之数国、仍自觉为统归于一之大国也、各国均照一规例遣官赴会、代献供物于神前、各国欲本国所遣官吏、堪较他国者威严益以显、 供物亦期益以丰”;
6) 古代奥运会的规模及荣誉。“希人赴会者、数盈千万、故俄伦比亚平原会期中、犹如屯 扎巨营垒、凡属角而获胜者、希人推为福极鸿人也、胜而所获奖赏、仅有野橄榄制就之头箍 、为希人所期得之绝大福矣、极富强国、均喜于会中耀其威福、本国有获赏者、自国王以至 臣民、咸以为乐事”。
4 现实意义
由于近1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中国体育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成功举 办了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愈发关注。认清中国奥运源 头及奥运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历经百年动荡与变迁,使原本不多的奥 运文献资料散落在国内外各地,难于考证。
由于对《西学启蒙十六种》的考证,使最早介绍古代奥运会的珍贵资料首次为体育史学界发 现,这一发现将中国奥林匹克历史文献的源头锁定在1886年,从而使中国体育史学者重新认 识有关中国与奥运会运动的史实,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中国最早介绍奥运会音译的纠正
“俄伦比亚会”是古代 奥运会最初由西方介绍到中国的中文称谓。
宋如海曾在1930年出版的《世界运动会丛录》[2]一书中,将书题名为“我能比呀 ”并在扉页上写下了如此一段话:
“按‘我能比呀’(OLYMPIA)系古希腊运动会的名称,世界运动大会(即为现在众所周知 的奥运会)仍沿用之”。“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盖所示吾人均能参加比 赛,但凡事皆须要决心毅勇,便能与人竞争。”“我能比呀”是中国的有识之士对中国强盛和参加奥运会并为国争光的一种期盼和呼吁,也 是宋如海拳拳爱国之心情的一种自然流露。但估计宋如海没有看过《希腊志略》这本书,否 则,他应该会有为他体育思想推广而考虑的动机,仍延用“俄伦比亚会”这个比“我能比呀 ”早44年进入中国,并在旧中国部分知识份子中略有耳闻的名词。因此,“俄伦比亚”实际 上才是西方学者在向中国介绍古代奥运会的最初最早的中文翻译。
4.2 对旧中国收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邀请函时认识的纠正
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清政府收到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致函邀请参加奥运会的时,竟 不知道奥运会是何物。而且认为接到邀请的时间为1895年。其依据是在1932年出版的阮蔚村 编的《中国田径赛小史》中提到过,但目前经体育史学者考证,没有发现其他相关的典籍档 案等原始文物佐证。1895年,正值李鸿章主持晚清廷政。作为洋务派代表,他一直治力于引 入并推广西学,更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 李鸿章密切相关。如果在此时收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邀请函,李鸿章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又说李鸿章不知奥运会为何物,则更是说不过去的。必竟由他亲笔题序的《西学启蒙十六 种》是活生生摆在我们面前的实物,不可能某人为某书提序,却不知该书为何物,不通读该 书。
4.3 对中国与奥运结缘的时间的纠正
《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的编者是北爱尔兰人赫德(Hart. S),1856年来华,历任英国驻广 州领事馆翻译等职,深受清政府信任。丛书译者艾约瑟(Edkina. J)是英国人,1848年被 伦敦布道会派来中国传教,1863年辗转来京,译有《西学启蒙十六种》,《富国养民策》 等。《希腊志略》是由英国传教士艾约瑟1885年应总税务司赫德请求编译出版的《西学启蒙 十六种》之一,1886年由上海总税务司出版。此前,国内众多档案、体育和史学界专家、学 者在卷帙浩繁的史书和报刊中搜寻,对中国最初与奥运结缘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看 来,《希腊志略》早在1896年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前10年,就向中国民众介绍了奥林匹克运 动会的历史缘起。因此,1886年初版的艾约瑟著《希腊志略》,是中国与奥运结缘的最早史 料。
5 结 语
尽管《西学启蒙十六种》一书的编者和译者在华几十年的行为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尽 管李鸿章多次签署了丧权辱国条约,但他们在中国闭关锁国的最黑暗时期,联合出版此书, 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应该肯定的,它使得国人第1次知晓奥运会。李鸿章对出版此书的 大喜过望之情,表明晚清开明人士期盼已久的推广西学的图书是首次在中国问世,同时也表 明介绍古代奥运会的图书是第1次与国人见面[3]。
追求和平、希翼交流、崇尚健康强壮、营造盛大节日气氛——古代奥运会的主旨[4],与 迄今已举办了29届的现代奥运会,是一脉相承的,是令人向往的。后者在前者的历史基础上 ,不断发展升华。
从1886年中国最早知晓古代奥运会,到1908年中国期盼奥运的3个口号;从1932年中国派1名 运动员的奥运代表团,到1984年中国奥运健儿的“零的突破”;从1958年中国被迫退出国际 奥委会到1979年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从申办2000奥运会受挫,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 举办,表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存在着诸多令人辛酸、令人欣喜的“时间差”!
虽然,本文对《西学启蒙十六种》古籍考证宣传错过了宣传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时机,也有 一个短短的“时间差”,但对于回顾中国奥运历史,理清某些历史疑问,应该是非常有意义 的。
在此,本文可得出新论:中国人最早知晓奥运源于1886年,也就是说中国与奥运结缘的时间 是1886年。
参考文献:
[1] 赫德编,艾约瑟译.西学启蒙十六种•希腊志略[M].北京:清政府总税务司 印,1886.
[2] 宋如海,著.世界运动会丛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 崔飞雁.中国奥运源起1886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5.27.
[4] 刘晓明.我国体育史学者考证古籍发现中国奥运发端于1886年[N].人民日报,2009-6 -2.
关键词:体育史;古籍文献;奥运历史;1886年
中图分类号:G8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7-3612(2009)07-0035-04
A Study on the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Ancient OlympicGames
SUN Yue
(China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of Center, Beijing100061, Ch 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on the Western Histor y, Culture, and Science (16 series of books)", was edited by Hart. S and transla ted by Edkina. J, is published in1886 with the preface of Li Hongzhang. AncientOlympia is described at Volume II of the book “Brief Introduction on Greek Hist o ry "(the14th one of16 series of books) with507 Chinese words. It is the earli est Chinese historical literature which introduces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bythe western. Specially, the book “Brief introduction on Greek History" is the b eginning of the Olympic in China in the literature study.
Key words: sport history, literature, Olympic history,1886
中国人最早知晓奥运的时间究竟是哪一年?
北京奥运会期间,李鸿章的后人提到光绪年间李鸿章曾组织洋人编辑出版过引入西学的 图书数十种,可能其中就有最早向中国介绍古代奥运会的。笔者以此为线索,多方查证,终 于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找到了这个令体育界、史学界探究已久的问题的新答案。
1 古籍新见
在浩繁如海的晚清卷帙中,只有古籍《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的“第14种”——《希腊志略 》,介绍了古代奥运会的盛况,回答了亟待求证的问题。
由李鸿章作序、赫德编辑、艾约瑟翻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封面赫然标明出版时间为“光绪丙戌仲冬”(图1),即问世于1886年农历冬月,具体时间应为1886年11月24日至1 886年12月22日之间。这套丛书的《希腊志略》第二卷第七节“俄伦比亚会”中详细介绍了 古代奥运会。
1886年版《希腊志略》中,“俄伦比亚会”一节共有507个字,占了两页半纸(图2、图3) 。
此节的原文(含标点)[1]是:
比罗境西偏地中、有供奉丢斯之古庙一所、地名俄伦比亚、倚亚勒非河、十八城同于彼处献祭、历四年有一次大会、董理会务之权、会有伊利比撒二城争掌、斯巴人助伊利人、会权即归伊利掌矣、斯巴人与伊利人、是时所立盟会、非同素常、缘斯巴人欲俄伦比亚会成为希腊通国赛神之大会、以冀希地众国、均推斯巴为护会强国、而成盟长、凡属民可见悦之事、会中无一不备、如驰马、角力、斗奇技,逞异能,诸艺业、统希地人可照常乘便入会斗赛、会期既定、预遣差弁遍告通国、召集举国之怀才欲试者、毕聚而现其技艺、以角殿最、初止斗赛奔走、继有徒搏拳击、以及强拽力推、驰骤车马、并诸般比角等事、历无多岁、复增一规例、于各国来会必经之途中、逐段设有卡兵、免香客受盗贼欺侮、会期前后数日、如是安置、远客来去、可获无虞矣、至终有会之月中、希腊各地、例无兴兵战争事、俄伦比亚会斗赛事、并所有例款、举可令希人分据自由之数国、仍自觉为统归于一之大国也、各国均照一规例遣官赴会、代献供物于神前、各国欲本国所遣官吏、堪较他国者威严益以显、供物亦期益以丰、希人赴会者、数盈千万、故俄伦比亚平原会期中、犹如屯扎巨营垒、凡属角而获胜者、希人推为福极鸿人也、胜而所获奖赏、仅有野橄榄制就之头箍、为希人所期得之绝大福矣、极富强国、均喜于会中耀其威福、本国有获赏者、自国王以至臣民、咸以为乐事、希地外此犹有三大会、举不若俄伦比亚会之盛也……
文中的“俄伦比亚”即奥林匹亚(OLYMPIA),丢斯即现译古神宙斯(ZEUS)。这一段文字 介绍,始于“周幽王六年(耶稣降生前776年)[1]”(图4)的古代奥运会,是古 希腊人为祭拜宙斯而举办的盛会。每4年1届的古代奥运会,使原本交往不多或敌对的各部落、各城 邦停止战争,定期聚会奥林匹亚比赛狂欢。比赛项目最初只有斗赛奔走,后来增加了徒搏拳 击,以及强拽、推力、驰骤车马(赛车、赛马)等,凡是当时民众喜欢的运动游戏,在俄伦 比亚会中都有比赛,比如驰马(赛马)、角力等等,在赛会期间人们可以“斗奇技”、“逞 异能”,展示“诸艺业”。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会,组织者会派专人赴各地通报会期。为了确 保各地选手和宾客的安全,组织者在必经之途逐段设兵卡,以防盗贼。如此安排,使得古代 奥运会期间,不仅当地停止了战争,人们亦无安全之忧,与会者“数盈千万”。获胜者,被 授予一个野橄榄枝编制成的花环,戴在头上。获得橄榄枝花环成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最高荣 誉。获胜者凯旋,会得到上至国王、大臣、首领,下至民众的热情欢迎。当时古希腊祭神比 武大会还有3个,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比。
2 出版背景
此套丛书的编者是北爱尔兰人赫德(Hart. S),历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广东副税务司 、代理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相当于中国海关关长),1908年回国,仍挂总税务司头衔,把 持中国海关长达近半个世纪。
丛书译者艾约瑟(Edkina. J)是英国人,1880年被中国总税务司赫德聘为海关翻译。他除 掌握法德日语,还精通汉语,为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与科技成果,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
以“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具名,李鸿章应多年好友赫德之 约,为此书题写561字的序言(图5、图6)引人关注。下为原文(无标点)[1]:总税务司赫君以格致启蒙之书十六种属儒者艾君约瑟译为汉文既成以书来索序余惟古神圣兴物以前民用曰形曰象曰数曰器曰物皆实有其事非虚构其理也通天地人乃谓之儒童子就学教以书数穷理精艺实基于此自此意微逐以浮华无实之文字泊没后生之性灵乃率天下相出于无用矣泰西之学格致为先自昔已然今为尤盛学校相望贤才辈出上有显爵下有世业故能人人竞于有用以臻于富强此书十六种即麻密纶大书院原本也其理浅而显其意曲而畅穷源朔委各明其所由来无不阐之理亦无不达之意真启蒙善本艾君之妙笔与赫君之盛心并足不朽矣赫君在华综司关榷三十年勤能公廉闻于中西于华固相习也而与余相知尤久今岁谒假将回国而是书适成属为弁言使问相继其用意殷盹弥为可念余自治兵迄于建节迭任南北洋大臣往在江表就制造局译刊西学书大小数十种既来畿甸创设各学堂延西国教习以诲良家子弟之聪颖者涂径渐辟风气渐开近复有博文书院之设而赫君之书适来深喜其有契余意而又当其时也孟子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如此则能使人巧矣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平叔训为百姓能曰用而不能知圣人言凡民正以儆学者此与民斯为下之民正同盖谓民可不知学者则不可不知也若元晦所训是圣人欲民之愚矣是老氏之旨也非圣人意也同治初同文馆教习丁君题良成格致入门一书五台徐次郎惊为闻所未闻使及见此更不知若何欣赏矣……
钦差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撰。
李鸿章在其序中首先介绍了作序的原由:“由总税务司的赫德先生编辑的、学者艾约瑟翻译 的格致启蒙丛书《西学启蒙十六种》即将付印,请我为此书作序。赫德先生在中国工作生活 了30年,他勤政廉洁,为中外人士所认可,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与我相知尤久, 今年将回国休假,此套丛书完成后请我为之作序,我深感其盛情”。(见序言原文:总税务 司赫君以格致启蒙之书十六种属儒者艾君约瑟译为汉文既成以书来索序;赫君在华综司关榷 三十年勤能公廉闻于中西于华固相习也而与余相知尤久今岁谒假将回国而是书适成属为弁言 使问相继其用意殷盹弥为可念)。
序言中强调了此套丛书出版的背景:
其一,中国的古圣先贤兴帮育民都是通过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法则为现实服 务,绝非靠脱离实际的虚空想。即“曰形曰象曰数曰器曰物”,也就是通过物质的形状、数 量、运行规律,来认识自然界和社会。西学以科学为基础,自古如此,即序言中所提“泰西 之学格致为先自昔已然”。而西学以实证科学为本,与中国的古圣先贤强调道法是一致的。
其二,通晓天文地理人文的人,才能成为儒,孩童学子们向儒,也就是向有学问的老师学习 ,接受书本道理和做人的教育,获得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之所以向被称为“儒”的老 师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能通晓“天、地、人”。然而,由于师道之衰微,世人使用浮华 无实、空洞无物的文字,障碍了少年学生的智慧,致使当今碌碌无为之辈甚多(见序言:自 此意微逐以浮华无实之文字泊没后生之性灵乃率天下相出于无用矣)。而今西方科学发展迅 速,作为教书育人场所的中国学校,希望贤才辈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可用之材,为社 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就应该接受西学。引入西学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其三,《西学启蒙十六种》这套丛书理浅而显,其意曲而畅,穷源朔委,各明其所,将事物 的本原及发展规律“无不阐之理亦无不达之意”,确实为启蒙善本,充分体现了艾约瑟先生 的国学水平和赫德先生宣传西学的热情(见序言:真启蒙善本艾君之妙笔与赫君之盛心并足 不朽矣)。
近代西学,即为李鸿章序言中的“泰西之学”,在中国的引进传入的高潮出现在19世纪后期 ,外国传教士取得了在中国自由传教的特权。艾约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所翻译的《西 学启蒙十六种》(含《希腊志略》),并非宗教手册,而是系统介绍西方科学和风土人情的 科学文化类书籍。
俄伦比亚会,作为西学启蒙的一个知识内容,正是在西学东渐的高潮时期传入中国的。
3 历史价值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历时1600多年,共 举 办了293届。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禁止在神庙、公共场所或私人家中祭祀 ,关闭所有异教徒的神庙与祭祀场所,宣布基督教为国教。随后奥运会被终止。
1480多年后,也就是1875年,德国的考古工作者对奥林匹克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工作。 自1875-1881年,及1881-1897年对奥林匹克遗址的挖掘引发了广泛的古代奥林匹克研究。而赫德和艾约瑟编辑翻译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于1886年介绍了俄伦比亚会,在时间上 西方对古奥林匹克遗址的挖掘和研究工作前后相继,可以认为《西学启蒙十六种》在《希腊 志略》一卷中所描述的俄伦比亚盛况,最早介绍了古代奥运会,此书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介 绍古代奥运会的中文书籍。
《希腊志略》是《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之一,另外的15种分别为西学略述、格致总学启蒙 、地志启蒙、地理质学启蒙、地学启蒙、格致质学启蒙、身理启蒙、动物学启蒙、化学启蒙 、植物学启蒙、天文学启蒙、国富养民策、辩学启蒙、罗马志异、欧洲史略。在全面系统介 绍西方天文、地理、动物、人体、哲学、政治、历史的过程中,《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在《希腊志略》中介绍了当时西方对古代奥运会——即“俄伦比亚会”,可见当时在西方对古 代奥运会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因此,从艾约瑟的翻译介绍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奥运会 的研究成果:(以下引原文[1])
1) 古代奥运会的发祥地。“比罗境西偏地中、有供奉丢斯之古庙一所、地名俄伦比亚”;
2) 古代奥运会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倚亚勒非河、十八城同于彼处献祭、历四年有一次大 会、董理会务之权、会有伊利比撒二城争掌、斯巴人助伊利人、会权即归伊利掌矣、斯巴人与伊利人、是时所立盟会、非同素常、缘斯巴人欲俄伦比亚会成为希腊通国赛神之大会、以 冀希地众国、均推斯巴为护会强国、而成盟长”;
3) 古代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及发展。“凡属民可见悦之事、会中无一不备、如驰马、角力、 斗奇技,逞异能,诸艺业、统希地人可照常乘便入会斗赛、会期既定、预遣差弁遍告通国、 召集举国之怀才欲试者、毕聚而现其技艺、以角殿最、初止斗赛奔走、继有徒搏拳击、以及 强拽力推、驰骤车马、并诸般比角等事、历无多岁、复增一规例”;
4) 古代奥运会的“安保措施”。“于各国来会必经之途中、逐段设有卡兵、免香客受盗贼 欺侮、会期前后数日、如是安置、远客来去、可获无虞矣”;
5) 古代奥林匹克的“神圣休战”。“至终有会之月中、希腊各地、例无兴兵战争事、俄伦 比亚会斗赛事、并所有例款、举可令希人分据自由之数国、仍自觉为统归于一之大国也、各国均照一规例遣官赴会、代献供物于神前、各国欲本国所遣官吏、堪较他国者威严益以显、 供物亦期益以丰”;
6) 古代奥运会的规模及荣誉。“希人赴会者、数盈千万、故俄伦比亚平原会期中、犹如屯 扎巨营垒、凡属角而获胜者、希人推为福极鸿人也、胜而所获奖赏、仅有野橄榄制就之头箍 、为希人所期得之绝大福矣、极富强国、均喜于会中耀其威福、本国有获赏者、自国王以至 臣民、咸以为乐事”。
4 现实意义
由于近1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中国体育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成功举 办了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愈发关注。认清中国奥运源 头及奥运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历经百年动荡与变迁,使原本不多的奥 运文献资料散落在国内外各地,难于考证。
由于对《西学启蒙十六种》的考证,使最早介绍古代奥运会的珍贵资料首次为体育史学界发 现,这一发现将中国奥林匹克历史文献的源头锁定在1886年,从而使中国体育史学者重新认 识有关中国与奥运会运动的史实,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中国最早介绍奥运会音译的纠正
“俄伦比亚会”是古代 奥运会最初由西方介绍到中国的中文称谓。
宋如海曾在1930年出版的《世界运动会丛录》[2]一书中,将书题名为“我能比呀 ”并在扉页上写下了如此一段话:
“按‘我能比呀’(OLYMPIA)系古希腊运动会的名称,世界运动大会(即为现在众所周知 的奥运会)仍沿用之”。“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盖所示吾人均能参加比 赛,但凡事皆须要决心毅勇,便能与人竞争。”“我能比呀”是中国的有识之士对中国强盛和参加奥运会并为国争光的一种期盼和呼吁,也 是宋如海拳拳爱国之心情的一种自然流露。但估计宋如海没有看过《希腊志略》这本书,否 则,他应该会有为他体育思想推广而考虑的动机,仍延用“俄伦比亚会”这个比“我能比呀 ”早44年进入中国,并在旧中国部分知识份子中略有耳闻的名词。因此,“俄伦比亚”实际 上才是西方学者在向中国介绍古代奥运会的最初最早的中文翻译。
4.2 对旧中国收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邀请函时认识的纠正
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清政府收到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致函邀请参加奥运会的时,竟 不知道奥运会是何物。而且认为接到邀请的时间为1895年。其依据是在1932年出版的阮蔚村 编的《中国田径赛小史》中提到过,但目前经体育史学者考证,没有发现其他相关的典籍档 案等原始文物佐证。1895年,正值李鸿章主持晚清廷政。作为洋务派代表,他一直治力于引 入并推广西学,更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 李鸿章密切相关。如果在此时收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邀请函,李鸿章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又说李鸿章不知奥运会为何物,则更是说不过去的。必竟由他亲笔题序的《西学启蒙十六 种》是活生生摆在我们面前的实物,不可能某人为某书提序,却不知该书为何物,不通读该 书。
4.3 对中国与奥运结缘的时间的纠正
《西学启蒙十六种》丛书的编者是北爱尔兰人赫德(Hart. S),1856年来华,历任英国驻广 州领事馆翻译等职,深受清政府信任。丛书译者艾约瑟(Edkina. J)是英国人,1848年被 伦敦布道会派来中国传教,1863年辗转来京,译有《西学启蒙十六种》,《富国养民策》 等。《希腊志略》是由英国传教士艾约瑟1885年应总税务司赫德请求编译出版的《西学启蒙 十六种》之一,1886年由上海总税务司出版。此前,国内众多档案、体育和史学界专家、学 者在卷帙浩繁的史书和报刊中搜寻,对中国最初与奥运结缘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看 来,《希腊志略》早在1896年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前10年,就向中国民众介绍了奥林匹克运 动会的历史缘起。因此,1886年初版的艾约瑟著《希腊志略》,是中国与奥运结缘的最早史 料。
5 结 语
尽管《西学启蒙十六种》一书的编者和译者在华几十年的行为具有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尽 管李鸿章多次签署了丧权辱国条约,但他们在中国闭关锁国的最黑暗时期,联合出版此书, 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应该肯定的,它使得国人第1次知晓奥运会。李鸿章对出版此书的 大喜过望之情,表明晚清开明人士期盼已久的推广西学的图书是首次在中国问世,同时也表 明介绍古代奥运会的图书是第1次与国人见面[3]。
追求和平、希翼交流、崇尚健康强壮、营造盛大节日气氛——古代奥运会的主旨[4],与 迄今已举办了29届的现代奥运会,是一脉相承的,是令人向往的。后者在前者的历史基础上 ,不断发展升华。
从1886年中国最早知晓古代奥运会,到1908年中国期盼奥运的3个口号;从1932年中国派1名 运动员的奥运代表团,到1984年中国奥运健儿的“零的突破”;从1958年中国被迫退出国际 奥委会到1979年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从申办2000奥运会受挫,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 举办,表明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存在着诸多令人辛酸、令人欣喜的“时间差”!
虽然,本文对《西学启蒙十六种》古籍考证宣传错过了宣传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时机,也有 一个短短的“时间差”,但对于回顾中国奥运历史,理清某些历史疑问,应该是非常有意义 的。
在此,本文可得出新论:中国人最早知晓奥运源于1886年,也就是说中国与奥运结缘的时间 是1886年。
参考文献:
[1] 赫德编,艾约瑟译.西学启蒙十六种•希腊志略[M].北京:清政府总税务司 印,1886.
[2] 宋如海,著.世界运动会丛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 崔飞雁.中国奥运源起1886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5.27.
[4] 刘晓明.我国体育史学者考证古籍发现中国奥运发端于1886年[N].人民日报,200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