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不是用来认识的,但是,他给我们带来思考。
——康德
当代艺术并不是需要所有人的掌声。观者面对艺术作品能直接感知到艺术家所表现的艺术张力,并且能引发一些思考,这已经是非常有价值的艺术传达。而美术馆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开放场域,作为区域内的“艺术土壤”,湖北美术馆的“学院空间”计划旨在通过美术馆的公共平台推介新人新作,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充足的“精神滋养”。这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A3艺术计划”的实施初衷不谋而合。“A3艺术计划”立志打造一个面向中国当代艺术新生代力量的平台,在启动四年后,它逐渐成为湖北当代艺术精神面貌的一种表述。
70后、80后的“新学院派”艺术家们与前辈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气质。他们大都拥有多样化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更加丰富,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视觉体验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教条。他们学习却不盲从于西方艺术,更加注重油画语言的本土化发展。他们在传统艺术教育下生长,在逐渐挣脱现代艺术模式的社会背景下愈发成熟,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促使他们的作品有更丰富的语义。
艾麟的作品《南山悠居》、《春山醉烟》是关于传统山水的图示记忆,他意外地使用油画材料表现烟雨袅袅的景色,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的共存,打破了传统油画的局限。
黄海蓉以写实手法持续探讨本土社会的问题情境:《食疗》的背后,人们膨胀的物欲遮蔽了对精神信仰的思考;《智能时代》的飞速发展,压抑人们内心甚至阻隔了人际的交往。画面引发快餐时代下的社会共鸣与反思,更多的可能是无奈与唏嘘。李华的触角伸向最市井化的日常社会环境之中,《大市场2》看似破坏性的笔触是否能观照出更多隐藏于日常生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叶勇的《V》、《未知的臆想》两件作品在创作手法和画面表现上完全不同,但并置于墙面而形成的某种共通性——“面具下的人”“冰冷的肉体”与“人马共身”以微妙的视觉暗示刺激观者,一闪而过的背后,还应有更多的现实语义。
抽象语言是唐骁惯用的技法。他追求自然的几何造型,参展作品《松石绿的刺》、《木方锥》、《铁方锥》挑战了平面到立体的空间叙事转换,谨慎精准地把握色彩关系,展现出多维的艺术张力。谢琦的装置作品《钱=Money,1≠1,硬币系列》也是一种跨媒介的非平面性表达。物欲镜面的多角度折射,背后所隐喻的尴尬是我们无法躲避的个体真实。
于轶文的《龙升平组画》系列,浓重的黑色气氛着实令人感到压抑沉闷。濒临崩溃的视觉深度体验,处处透露出对当下的焦虑和对人性的呐喊。贾峰关于水墨实验的《云》系列包括架上绘画和纸浆作品,笔触肆意纵横、交错涂鸦,看似潇洒却也隐藏不了暗潮涌动的情绪。有部队经历的胡云峰创作题材直指军人生活,《踏海》并没有过分强调英雄主义,黝黑的士兵背影似乎在诉说枯燥与孤独,令观者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Alpha》直白地剖开朱泳思的内心世界——人们苦心经营的虚构世界看似遥远无边,实则近在眼前却是隐而未现的现实。《Untitled》系列同样也是自我意识中不可留存的片段事物的虚构与叙事。
唐伟的作品《起跑线》《光》《麻雀在唱歌》是以童年回忆的线索来描绘时间的。除了记录回忆之外,他将自己的情绪也宣泄在画面中,以破坏的笔触造成观看的障碍,背后却释放出一种巨大能量。王爽的《石头系列》试图通过色块表达空间视觉效果。准确精致的色彩关系、谨慎微妙的笔触变化,歇斯底里的图像语言给观者带来内心的巨大挑战。
折纸系列是杨新宇一直进行的绘画语言实验,《尚可识别的面孔》在尝试构造自我意识和观念中的艺术样本。张爱力的《现代诗》,将目光投射到現实生活的各个角落,以材料质感的再现“投射”当下被物质过度消费的大众精神。耿天梦擅长于素描造型,参展作品《寂寞像座山》画面中的单色人体简化塑造了人物个性,模糊却高度概括的场景试图更好地引导观者更关注人物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刚刚走出校门,多数青年艺术家还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挣扎前行。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其作品的所谓风格和流派,他们仅仅只是在可观看的艺术中表达自己即时性的直觉与感性,诱发观者的多元思考,从而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探讨。
“2018学院空间——A3艺术计划特展”呈现出目前湖北油画发展的一种面貌:首先是老中青代际的梯队建设,这种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良好艺术生态的循环;其次是新生艺术的蓬勃发展,他们的艺术观念自由开放、表现形式跨界多元,为湖北当代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再者是学院与美术馆的“馆校联合”,学院艺术走进美术馆空间,走向公众的视野。综而观之,本次展览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品或关注现实社会,或观照内心世界,或探究观念意识,延续扩散到周围寻求一种共性问题的个体经验,试图使其绘画语言与思维观念及审美倾向同步。正是由于这种经验的独特性使得湖北地区当代艺术更具活力,艺术的表达更加自由,艺术的讨论边界也就更加开阔。显然,观念的多样性传达凝聚成一股全新的“艺术力”。
责任编辑 吴佳燕
——康德
当代艺术并不是需要所有人的掌声。观者面对艺术作品能直接感知到艺术家所表现的艺术张力,并且能引发一些思考,这已经是非常有价值的艺术传达。而美术馆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开放场域,作为区域内的“艺术土壤”,湖北美术馆的“学院空间”计划旨在通过美术馆的公共平台推介新人新作,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充足的“精神滋养”。这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A3艺术计划”的实施初衷不谋而合。“A3艺术计划”立志打造一个面向中国当代艺术新生代力量的平台,在启动四年后,它逐渐成为湖北当代艺术精神面貌的一种表述。
二 探索与推进
70后、80后的“新学院派”艺术家们与前辈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气质。他们大都拥有多样化的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更加丰富,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视觉体验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教条。他们学习却不盲从于西方艺术,更加注重油画语言的本土化发展。他们在传统艺术教育下生长,在逐渐挣脱现代艺术模式的社会背景下愈发成熟,传统与当代的融合促使他们的作品有更丰富的语义。
艾麟的作品《南山悠居》、《春山醉烟》是关于传统山水的图示记忆,他意外地使用油画材料表现烟雨袅袅的景色,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具象与抽象的共存,打破了传统油画的局限。
黄海蓉以写实手法持续探讨本土社会的问题情境:《食疗》的背后,人们膨胀的物欲遮蔽了对精神信仰的思考;《智能时代》的飞速发展,压抑人们内心甚至阻隔了人际的交往。画面引发快餐时代下的社会共鸣与反思,更多的可能是无奈与唏嘘。李华的触角伸向最市井化的日常社会环境之中,《大市场2》看似破坏性的笔触是否能观照出更多隐藏于日常生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叶勇的《V》、《未知的臆想》两件作品在创作手法和画面表现上完全不同,但并置于墙面而形成的某种共通性——“面具下的人”“冰冷的肉体”与“人马共身”以微妙的视觉暗示刺激观者,一闪而过的背后,还应有更多的现实语义。
抽象语言是唐骁惯用的技法。他追求自然的几何造型,参展作品《松石绿的刺》、《木方锥》、《铁方锥》挑战了平面到立体的空间叙事转换,谨慎精准地把握色彩关系,展现出多维的艺术张力。谢琦的装置作品《钱=Money,1≠1,硬币系列》也是一种跨媒介的非平面性表达。物欲镜面的多角度折射,背后所隐喻的尴尬是我们无法躲避的个体真实。
于轶文的《龙升平组画》系列,浓重的黑色气氛着实令人感到压抑沉闷。濒临崩溃的视觉深度体验,处处透露出对当下的焦虑和对人性的呐喊。贾峰关于水墨实验的《云》系列包括架上绘画和纸浆作品,笔触肆意纵横、交错涂鸦,看似潇洒却也隐藏不了暗潮涌动的情绪。有部队经历的胡云峰创作题材直指军人生活,《踏海》并没有过分强调英雄主义,黝黑的士兵背影似乎在诉说枯燥与孤独,令观者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Alpha》直白地剖开朱泳思的内心世界——人们苦心经营的虚构世界看似遥远无边,实则近在眼前却是隐而未现的现实。《Untitled》系列同样也是自我意识中不可留存的片段事物的虚构与叙事。
唐伟的作品《起跑线》《光》《麻雀在唱歌》是以童年回忆的线索来描绘时间的。除了记录回忆之外,他将自己的情绪也宣泄在画面中,以破坏的笔触造成观看的障碍,背后却释放出一种巨大能量。王爽的《石头系列》试图通过色块表达空间视觉效果。准确精致的色彩关系、谨慎微妙的笔触变化,歇斯底里的图像语言给观者带来内心的巨大挑战。
折纸系列是杨新宇一直进行的绘画语言实验,《尚可识别的面孔》在尝试构造自我意识和观念中的艺术样本。张爱力的《现代诗》,将目光投射到現实生活的各个角落,以材料质感的再现“投射”当下被物质过度消费的大众精神。耿天梦擅长于素描造型,参展作品《寂寞像座山》画面中的单色人体简化塑造了人物个性,模糊却高度概括的场景试图更好地引导观者更关注人物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刚刚走出校门,多数青年艺术家还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挣扎前行。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其作品的所谓风格和流派,他们仅仅只是在可观看的艺术中表达自己即时性的直觉与感性,诱发观者的多元思考,从而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探讨。
“2018学院空间——A3艺术计划特展”呈现出目前湖北油画发展的一种面貌:首先是老中青代际的梯队建设,这种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良好艺术生态的循环;其次是新生艺术的蓬勃发展,他们的艺术观念自由开放、表现形式跨界多元,为湖北当代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再者是学院与美术馆的“馆校联合”,学院艺术走进美术馆空间,走向公众的视野。综而观之,本次展览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作品或关注现实社会,或观照内心世界,或探究观念意识,延续扩散到周围寻求一种共性问题的个体经验,试图使其绘画语言与思维观念及审美倾向同步。正是由于这种经验的独特性使得湖北地区当代艺术更具活力,艺术的表达更加自由,艺术的讨论边界也就更加开阔。显然,观念的多样性传达凝聚成一股全新的“艺术力”。
责任编辑 吴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