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pH测定和图像试题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溶液的pH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眸2007年中考,pH知识备受命题者青睐,考点主要集中在:一、pH测定,二、pH图像。抓住上述考点进行学习,对2008年备考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pH测定
  
  例1(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探究过程如下: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________;③________。
  设计和实验 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DH试纸②紫色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0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同学。
  指出其余同学的操作错误:
  ____________同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同学:____________。
  结论与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都等于7”,你认为该同学结论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如不正确,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如正确,该处不填)。
  解析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使用pH试纸。具体测定方法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过一会儿,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即可知道被测液的pH。在测定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浸入被测液中,以免污染试液,也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以免影响测定的结果。
  答案[猜想或假设]②pH=7③pH>7
  设计和实验 ②③
  评价与反思 甲 乙同学:pH试纸不能润湿丙同学:pH试纸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
  结论与分析不正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评注溶液(如土壤溶液、雨水)pH的测定是中考的常考内容。除掌握正确的测定方法以外,还要学会讨论用水湿润pH试纸后对测定的结果有何具体影响。
  
  二、pH图像
  
  例2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
  


  (1)甲是____________;
  (2)乙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解析 由曲线起点的pH大于7推知,甲溶液显碱性,是氢氧化钠溶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被逐渐中和,溶液的碱性变弱,pH减小。当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所得溶液显中性,pH等于7,对应于图中的C点。若继续加盐酸,得到的溶液中将含有NaCI和HCl两种溶质,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2)盐酸溶液(3)C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 (4)两溶液恰好中和附近溶液pH变化快
  评注pH图像题常考查的是溶液加水稀释或向酸、碱溶液中加入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用函数图像把溶液pH的变化情况直观的反映出来。掌握曲线的起点、交点、终点的含义及变化趋势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习题(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小东对某农田的土壤酸碱性和改良方案进行研究。请填空:
  


  取样 如右图所示在农田的四点,各取耕作层土壤约1 kg,让其自然风干,磨成粉状后混合均匀备用(以下称为土样)。
  实验1 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法:取5g土样,放人碗底。加入自来水10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待其静置澄清后,用玻璃棒蘸取清液到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土样的pH;
  (3)实验记录:进行二次实验,测得pH分别为:3.6、3.5、3.7:
  (4)结果分析:
  ①从测定结果看,此土壤呈__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
  ②此实验方法有一处不够严密,请给予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
  实验2 用不同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的对比实验
  (1)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土样酸碱性的改变情况;
  (2)实验方法:取三份土样各500g,分别加入0.2g不同改良剂和约1L左右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测定清液的pH;
  (3)实验记录:见下表
  


  (4)结果分析:①以本实验结果看,不能用于改良此土壤的改良剂是____________;
  ②为增强对比实验的说服力,在上述实验方法中,你认为对每种改良剂进行实验所加水量的要求应该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实验1(1)测定土壤的酸碱性f4)①酸②不应用自来水而应用蒸馏水实验2(4)①重过磷酸钙②相等
  
  (责任编辑 陈方炜)
其他文献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将在中国历史可以从此画一条线,可以立一个碑,圆了一个梦。距举办第29届北京2008奥运会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各项设施如奥运场馆的建设、奥运村各项设置等均已准备待毕,同时这些设施也为中、高考试题提供了丰富的试题题材,成为今年中考、08年中考备受青睐的热点试题。  例 (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绿色、环保、人文”的北京奥运引起
期刊
新学期来临,九年级同学将很快完成初中物理新课学习,进入紧张的中考复习。在复习阶段要重温初中物理的全部内容,还要做到认知的融合、提高,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在开始复习之前,希望下面一些复习方法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关于知识的复习    根据课程标准,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及能量三大部分。包括: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资源利用
期刊
好几年前,在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一件惨案。  众乘客在拥挤中上车,有人不慎踩到了另一个人的脚背,于是发生口角,到汽车开动还在争吵不休。这时其中一人举起手中的雨伞,指着对方不停责骂,不料汽车一个颠簸,金属的伞尖不偏不倚地戳进了对方的太阳穴,致其当场身亡。一个小小的纠纷,却酿成一桩刑事案件,当事人始料不及,也后悔不迭。想一想,如果当时有一方能大度谦让,作一点让步,也不至于出现如此的后果。  也许这是一个
期刊
“以”字是一个很重要的文言虚词,它使用频率高,有多种用法。学习文言文时,必须认真阅读,反复思考,前后比照,才能明确它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一、作介词。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解作“把”,或不译出。如:  (1)屠惧,投以骨。(《狼》)“以”,把。  (2)以告富者。(《为学》)“以”,把。    2、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条件。可译作“拿”、“用”
期刊
问 有这样两个句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材料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较为时兴的形式之一。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考生要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才能完成写作任务,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材料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难在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难在对材料精神实质的准确挖掘与表述,难在认识范围的开拓与迁移。据某些省中考考生写的材料作文来看,有些考生读不懂材料,抓不住实质,审材料偏离题意
期刊
图形与变换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运动变化的意识。在初中教材中也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新教材的一大特色。由于新课程标准中对圆和函数的要求大大降低,各地的新教材都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大量删减。因此2006年全国许多地区的中考试题已改变了以圆或函数压轴的传统模式,图形与变换成为中考压轴题中的新宠。因此,好多地区的命题人员都围绕这一知识点,设计
期刊
在中考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检测主要是通过书面表达的测试来进行的。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各地对书面表达的考查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命题作文,而是一种有指导性的半开放性的写作。所谓半开放性的写作是指写作的命题有一定的范围,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在一定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由于《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以下明确的要求:    
期刊
近年来化学中考中的溶解度曲线题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试题涵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综合性。以倡导同学们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解决问题。下面结合2007年各地中考题分析,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中考题型精讲    1、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  例1 (2007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
期刊
(一)have sb.do sth.中的have是使役动词,可用let,make替换;do sth.为省去to的动词不定式短语。作宾语补足语。其意思和get sb.to do sth.相近。可译为“叫(使、让、要)某人做某事”。该结构一般表示主语的意志。且强调被使役者(其人)。它没有被动形式。例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