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自认为是热爱学生的,但极少数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从《中国教育报》的调查结果看,师生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的渠道呈缩小的趋势。这种现状的存在,必然从根本上阻碍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质量的高低。班主任更新观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已刻不容缓。为此,笔者认为,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亲近他们,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制定帮助学生长远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扬学生之所长、避学生之所短,才能使其兴趣得到长期可持续的保持与发展,使其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其性格更加张扬而不拘一格,使其生活学习上的包袱全部甩掉;学生才能真正感受来自老师的无私的爱,才能接近自己的老师,敞开心扉交流,更有利于了解班级近期情况,听到学生的呼声和诉求,自己工作中才能达到教育的合理性、正确性,实施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致于造成工作的偏失,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才会避免出现“听话的孩子去跳楼”的悲剧。我认为:能打开学生心扉的班主任是艺术家,了解了学生的班主任就一定是优秀的设计师!
二、热爱学生,构建情感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以教育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些无不说明了爱的力量是神奇的,我觉得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基础。如果一个教师连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去爱,那他就根本不配做一名人民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拍打、甚至头上的一次抚摸往往可以换来孩子对你的信任!教师的爱,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学生能从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呵护中感受到同学、家长、社会肯定的满足,成为思想转化、行为转变的动力。爱,为教师的施教架起了心灵交融的桥梁,孩子就会体味到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有可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尊重学生,唤醒自信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造就了一部分班主任“威严”的面孔。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小学生更是天真烂漫的,顽皮、好奇是他们的专利,好动是他们的独有。他们虽然人很小,却具有与我们大人同样的自尊。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許多老师往往忽视了对他们的尊重。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如果不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当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或者犯下一点错误就去一味指责批评,抓住一点错误不放,甚至想“一棒子打死”,那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要想成功地教育学生,必须学会尊重他们。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尊重与理解学生,才能还学生一个晴朗的天空,才能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为此,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视学生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就显得十分必要。
四、平等待生,促使进步
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偏失,造成了教师情感的倾向性,即“偏爱”。许多教师和班主任把那些活泼、好动、顽皮的孩子视为“问题孩子”,这些孩子也就成了班主任平日工作的重点对象,甚至常常遭遇老师的冷眼、同伴的歧视。他们不敢抬头做人,何谈与同学的精诚合作和互动交流?长此下去,这些孩子萌生了自卑感,导致他们性格扭曲、兴趣丧尽、特长磨灭,甚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他们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体验的差异,他们在学校、班级的表现就不尽相同。对于问题孩子,班主任不应该以冷眼相待,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放大其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我也坚信:“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只要我们每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给孩子多一个微笑、少一份讽刺,就会还他们一片蓝天。帮助他们在进步中回归自信,在自信中寻求进步,是我们班主任的终极目标。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原则:爱而不溺爱,严而不扼杀;小错上宽容,大错上不让步,宽严相济;平等而不无原则,求进步而不盲目。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100条建议》。
[2]教育学。
[3]心理学。
一、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亲近他们,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制定帮助学生长远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扬学生之所长、避学生之所短,才能使其兴趣得到长期可持续的保持与发展,使其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其性格更加张扬而不拘一格,使其生活学习上的包袱全部甩掉;学生才能真正感受来自老师的无私的爱,才能接近自己的老师,敞开心扉交流,更有利于了解班级近期情况,听到学生的呼声和诉求,自己工作中才能达到教育的合理性、正确性,实施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致于造成工作的偏失,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才会避免出现“听话的孩子去跳楼”的悲剧。我认为:能打开学生心扉的班主任是艺术家,了解了学生的班主任就一定是优秀的设计师!
二、热爱学生,构建情感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以教育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些无不说明了爱的力量是神奇的,我觉得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基础。如果一个教师连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去爱,那他就根本不配做一名人民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拍打、甚至头上的一次抚摸往往可以换来孩子对你的信任!教师的爱,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学生能从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呵护中感受到同学、家长、社会肯定的满足,成为思想转化、行为转变的动力。爱,为教师的施教架起了心灵交融的桥梁,孩子就会体味到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有可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尊重学生,唤醒自信
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造就了一部分班主任“威严”的面孔。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小学生更是天真烂漫的,顽皮、好奇是他们的专利,好动是他们的独有。他们虽然人很小,却具有与我们大人同样的自尊。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許多老师往往忽视了对他们的尊重。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如果不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当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或者犯下一点错误就去一味指责批评,抓住一点错误不放,甚至想“一棒子打死”,那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要想成功地教育学生,必须学会尊重他们。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尊重与理解学生,才能还学生一个晴朗的天空,才能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为此,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视学生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就显得十分必要。
四、平等待生,促使进步
教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偏失,造成了教师情感的倾向性,即“偏爱”。许多教师和班主任把那些活泼、好动、顽皮的孩子视为“问题孩子”,这些孩子也就成了班主任平日工作的重点对象,甚至常常遭遇老师的冷眼、同伴的歧视。他们不敢抬头做人,何谈与同学的精诚合作和互动交流?长此下去,这些孩子萌生了自卑感,导致他们性格扭曲、兴趣丧尽、特长磨灭,甚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他们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体验的差异,他们在学校、班级的表现就不尽相同。对于问题孩子,班主任不应该以冷眼相待,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放大其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我也坚信:“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只要我们每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能给孩子多一个微笑、少一份讽刺,就会还他们一片蓝天。帮助他们在进步中回归自信,在自信中寻求进步,是我们班主任的终极目标。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原则:爱而不溺爱,严而不扼杀;小错上宽容,大错上不让步,宽严相济;平等而不无原则,求进步而不盲目。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100条建议》。
[2]教育学。
[3]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