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的微视频,它有着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反馈及时等多种优势,已成为一线教师的新宠儿。许多教师把微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既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又方便学生课后随时随地地学习。以语文教学为例,从微课词块教学、微课阅读教学、微课习作教学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巧用微课,助力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一、微课“词块”教学,让词语活起来
在教授《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人类遭受的痛苦,我设计了微课《品析〈女娲补天〉中同偏旁词语的语言魅力》。在充分朗读句子之后,我让学生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同偏旁词语“窟窿”“围困”“燃烧”“挣扎”等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表示天空,而天是无边无际的,由此可见这个窟窿是非常大的。学生初步理解了人类正遭受着天塌地裂所带来的痛苦。“燃烧着熊熊大火”:火字旁表示火焰,四点底也表示火焰,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部首,提问:这几个字展现在你眼前你感觉火势怎么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能会说大火很旺盛、火烧得很猛烈。这时老师再引导:看着燃烧的熊熊大火,看着燃烧二字的这“火”字旁,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部首想象画面,真切感受人类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
讲解“围困”这个词时引导学生:看着“围困”二字这大大的方框,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许多人被大火围住了,困住了,不停地发出求救声。而再看看“挣扎”两个字的提手旁,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说:洪水摧毁了人们的家,他们在洪水中用力地挥动着双手发出求救信号,父母甚至用双手托起孩子的身体,艰难地等待救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借助图片以及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脑中已形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感受深了,朗读的情感就更加丰富了。
通过微课的设计,对天塌地裂、水深火热的环境深入解读,由段到句,由句到同偏旁的词语,再由同偏旁的词语到脑中形成画面,又让画面回归文本朗读,在这一系列的深入解读过程中,让这些同偏旁的词语活起来了。恐怖恶劣的环境,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心里,为下面引导学生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微课“阅读”教学,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我设计了微课《抓典型动作,猜测内心世界》。我们知道严监生临死前举着两个指头死不瞑目,诸亲六眷纷纷对两个指头进行猜测,而严监生对此却有了不同的反应,因此我让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把严监生的不同反应呈现出来,这样一目了然,再引导学生来观察三次摇头的描写,通过抓住典型动作来猜测严监生的内心世界。
单独列出重难点设计此节微课,在课堂上穿插教学,引导学生来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为理解严监生的多面性格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微课改变了以往老师单纯地通过多媒体课件滔滔不绝地去讲解严监生的人物形象的传统形式。使用微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课堂工作量,而且让学生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效率提高了,而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了。
三、微课“习作”教学,有效提升习作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习惯让学生先写初稿,教师再来批改、讲评,对于优秀的文章我们会当做范文来展示。一成不变的单一的习作教学方式不仅枯燥,学生也容易忘记。
教授《颐和园》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游览顺序,从而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我设计了微课《抓骨架,谋篇布局》。微课教学时先从本文的体裁说起:游记就是把自己游玩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的文章。学《颐和园》这篇游记,我们抓住了2~5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依照作者的旅游路线,我们就能找到作者游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几个景点。像这样作者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各个景点的写作顺序就是游览顺序,进而习得写游记的诀窍: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通过一句话把游览的景点写下来,为写游记谋篇布局。
简短的一个微课视频,再现了作者游览颐和园的路线。学着课文,掌握了创作的方法,让学生应用到自己的游记中。教师出示学生最为熟悉的景点如梅山寺,让学生也来写一写游览梅山寺的游览顺序。在微课的指导下,学生已经能够把游览梅山寺的路线图构思出来了,为写游梵天寺这篇游记做好了谋篇布局的工作,有效提升了习作教学效果,同时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都方便人们随身携带,语文老师在词语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插入微视频讲解,不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孩子更形象地理解某个知识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老师还可以把微课上传到公共学习平台上,学生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借助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播放,消化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
微课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课堂上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助手,课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希望语文老师们也能够有效利用微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一、微课“词块”教学,让词语活起来
在教授《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人类遭受的痛苦,我设计了微课《品析〈女娲补天〉中同偏旁词语的语言魅力》。在充分朗读句子之后,我让学生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同偏旁词语“窟窿”“围困”“燃烧”“挣扎”等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表示天空,而天是无边无际的,由此可见这个窟窿是非常大的。学生初步理解了人类正遭受着天塌地裂所带来的痛苦。“燃烧着熊熊大火”:火字旁表示火焰,四点底也表示火焰,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部首,提问:这几个字展现在你眼前你感觉火势怎么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能会说大火很旺盛、火烧得很猛烈。这时老师再引导:看着燃烧的熊熊大火,看着燃烧二字的这“火”字旁,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部首想象画面,真切感受人类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
讲解“围困”这个词时引导学生:看着“围困”二字这大大的方框,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许多人被大火围住了,困住了,不停地发出求救声。而再看看“挣扎”两个字的提手旁,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说:洪水摧毁了人们的家,他们在洪水中用力地挥动着双手发出求救信号,父母甚至用双手托起孩子的身体,艰难地等待救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借助图片以及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脑中已形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感受深了,朗读的情感就更加丰富了。
通过微课的设计,对天塌地裂、水深火热的环境深入解读,由段到句,由句到同偏旁的词语,再由同偏旁的词语到脑中形成画面,又让画面回归文本朗读,在这一系列的深入解读过程中,让这些同偏旁的词语活起来了。恐怖恶劣的环境,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心里,为下面引导学生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微课“阅读”教学,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我设计了微课《抓典型动作,猜测内心世界》。我们知道严监生临死前举着两个指头死不瞑目,诸亲六眷纷纷对两个指头进行猜测,而严监生对此却有了不同的反应,因此我让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把严监生的不同反应呈现出来,这样一目了然,再引导学生来观察三次摇头的描写,通过抓住典型动作来猜测严监生的内心世界。
单独列出重难点设计此节微课,在课堂上穿插教学,引导学生来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为理解严监生的多面性格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微课改变了以往老师单纯地通过多媒体课件滔滔不绝地去讲解严监生的人物形象的传统形式。使用微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课堂工作量,而且让学生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效率提高了,而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了。
三、微课“习作”教学,有效提升习作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习惯让学生先写初稿,教师再来批改、讲评,对于优秀的文章我们会当做范文来展示。一成不变的单一的习作教学方式不仅枯燥,学生也容易忘记。
教授《颐和园》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作者的游览顺序,从而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我设计了微课《抓骨架,谋篇布局》。微课教学时先从本文的体裁说起:游记就是把自己游玩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的文章。学《颐和园》这篇游记,我们抓住了2~5自然段的开头第一句,依照作者的旅游路线,我们就能找到作者游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几个景点。像这样作者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各个景点的写作顺序就是游览顺序,进而习得写游记的诀窍: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通过一句话把游览的景点写下来,为写游记谋篇布局。
简短的一个微课视频,再现了作者游览颐和园的路线。学着课文,掌握了创作的方法,让学生应用到自己的游记中。教师出示学生最为熟悉的景点如梅山寺,让学生也来写一写游览梅山寺的游览顺序。在微课的指导下,学生已经能够把游览梅山寺的路线图构思出来了,为写游梵天寺这篇游记做好了谋篇布局的工作,有效提升了习作教学效果,同时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都方便人们随身携带,语文老师在词语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教学环节中插入微视频讲解,不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孩子更形象地理解某个知识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老师还可以把微课上传到公共学习平台上,学生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借助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播放,消化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
微课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课堂上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助手,课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希望语文老师们也能够有效利用微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