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佛在耻辱中倒塌》以纪实的拍摄手法描述了阿富汗小女孩巴克泰一天的经历。电影通过巴克泰求学一天中的遭遇,揭露恐怖主义如何摧残人类文明之花,对恐怖主义进行严厉的批判,引起人们对恐怖主义和战争的思考。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儿童 文明
2008年第58届柏林电影节上,伊朗导演汉娜·玛克玛尔巴夫以影片《佛在耻辱中倒塌》摘走本届电影节水晶熊奖/和平奖桂冠。该片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居住在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废墟中的难民小女孩巴克泰一天的经历,从儿童的视角揭露和批判恐怖主义,引起人们对恐怖主义和战争的思考。
《佛在耻辱中倒塌》的故事情节简单:六岁的巴克泰在山洞照看婴儿,听到邻居男孩阿巴斯的读书声后萌生上学的念头。巴克泰拿了鸡蛋去镇上卖,几经周折买到一个笔记本。没钱买笔的巴克泰揣着母亲的口红和阿巴斯来到男校。男校不许女生来上课,老师将她赶走。巴克泰在找女校的途中被模仿塔利班、玩战争游戏的男孩们“俘虏”。这群深受恐怖主义毒害的孩子要以“异教徒”的罪名用石头把巴克泰砸死。从山洞里逃脱后,巴克泰来到女校。她走进一间教室,用口红获得友谊,用一半笔记本换来座位,却被老师当作捣乱的孩子赶出女校。巴克泰无处上学,只好回家。路上她再次被那群男孩追赶。男孩们扮演“美国士兵”。将巴克泰围在打谷场,端着木枪对巴克泰扫射,说她是恐怖分子,必须死去才能回家。巴克泰倔强地站在原地,说她不喜欢战争游戏,她想读书。但最终巴克泰屈服了,她扔掉手中的笔记本,高举双手,“死”在打谷场上。
该片通过明暗两条线索表现恐怖主义和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在沉重而悲伤的音乐背景下。影片将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的瞬间作为开头:影片结尾时沉痛而悲伤的音乐再次响起,小女孩在战争游戏中被“杀死”成为结局。小女孩倒下后。大佛被炸的镜头再次出现。
巴米扬大佛代表显性的人类文明,被塔利班以清除异教的名义炸毁。塔利班政权曾是世界上最极端的伊斯兰政权,执政期间实行极端的宗教统治。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该事件让全世界热爱和平、崇尚文明的人们见识了恐怖主义的危害。佛像倒塌后,巴米扬很少有旅游者和朝圣者前来观光。山壁上的石窟原是古代佛教徒修炼和生活之处,现在成为阿富汗难民的新家。也成为影片故事的背景。
读书和知识在此处代表隐性的文明。巴克泰天真、淳朴,却住在废墟的石窟中,过着难民的生活,承受恐怖主义和战争的恶果。塔利班政权倒台,几十年饱经战火的阿富汗人似乎有了新的开始。巴克泰听到邻居阿巴斯的读书声,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嗅到文明之花散发的馨香。巴克泰以为只要买到笔记本就能读书。在恐怖主义土地上,她以天真而顽强的精神追求知识和文明。巴克泰想读书。学习有趣的故事。她两次被“塔利班”男孩欺负都重复着一句话,“我不想玩战争游戏,我想读书”。受恐怖主义毒害的男孩们一再地“杀死”巴克泰,暗示着恐怖主义在吞噬人类文明,阻碍人们追求文明,把人们关进极端的宗教恐怖中去。
影片的两条线索明暗呼应,向我们展示了恐怖主义和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塔利班摧毁代表阿富汗文明的巴米扬大佛,将阿富汗拖入“反恐”战争。阿富汗的经济、文化遭受沉重的打击,这些摧残是显性的。而影片选取阿富汗儿童生活的角度,从更深层次揭露恐怖主义如何从灵魂上摧毁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断绝他们接触文明的念想,吞噬他们美好的未来,种下可怕的恐怖主义种子。从恐怖主义和战争思想毒害儿童的角度切入。影片对恐怖主义的批判深刻而有力。
伊朗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说。“儿童的语言是通向成人世界的一座桥梁成人世界里最复杂和晦深的问题,儿童都能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影片正是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主题。本文按照受恐怖主义的毒害程度将片中儿童分成三类:小女孩巴克泰;小男孩阿巴斯:“塔利班”男孩。
巴克泰纯洁善良,原本未遭恐怖主义毒害。她一走出石窟就走进被恐怖主义污染的空气中。面对强悍的恐怖主义和极端的宗教主义,巴克泰从最初的反抗到后来的屈服,最终走向对恐怖主义的妥协。
邻居小男孩阿巴斯纯朴善良,他追求代表真、善、美的知识,并把巴克泰带到学校。但阿巴斯在面对恐怖主义时没有反抗,“塔利班”男孩们用木枪扫射他,他立刻装死来配合男孩们的游戏。男孩们从他身上跨过去,他站起来,对逃跑的巴克泰喊道,“巴克泰,死去吧。为了让你得到自由。”阿巴斯也像巴克泰一样反抗过。但他早已屈服,习惯在恐怖主义阴影中生活。
“塔利班”男孩是片中最让人深思的一组角色。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说:“孩子最喜欢、最热心的事情就是他的玩耍和游戏,游戏不仅带给孩子们快乐的体验,而且也给了他们心理上的快感。”游戏反映儿童的心性,给儿童带来快乐体验。玩战争游戏时,“塔利班”男孩们的眼神中充满对“异教徒”的仇恨。第一个游戏给“塔利班”男孩带来快乐体验的是处决“异教徒”。游戏中“塔利班”男孩们掘土坑、打算用石头砸死巴克泰并埋掉她的一幕,仿佛是塔利班处决“异教徒”的真实再现。另一个“美国兵反恐”的游戏中男孩们一副副冷酷的表情,眼神中充满仇恨和杀气,让人不寒而栗。他们是受恐怖主义毒害最深的一群人。这群人很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的下一代接班人。
儿童代表未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而《佛在耻辱中倒塌》里的儿童却都是不幸的。每个儿童都在经历极端的宗教主义、恐怖主义下的穷苦、愚昧生活。这种生活把儿童身上所有的美好都毁灭,将他们的未来引入黑暗的恐怖主义世界。成年人世界酿造的罪恶全部转移到下一代人身上,由无辜的儿童去承担。从儿童的视角去揭露恐怖主义罪恶的方式,更具批判性,更发人深省。小男孩阿巴斯两次喊出这句,“巴克泰,为了让你得到自由,死去吧!”这句话是生活在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夹缝中的儿童对死亡和自由的感悟。死亡和自由,如此沉重的话题。却成为现实生活中阿富汗儿童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电影通过刻画三类受恐怖主义不同程度毒害的儿童,记录了一个身处文明世界的人们不愿看到的世界,一个贫穷落后,被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占领的世界,一个文明被恐怖虐杀的世界。当恐怖主义思想已经将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内心侵蚀,人类原本的纯洁善良便被掩埋:个人的对文明的追求无不成为徒劳的挣扎,文明从此遥不可及。在这片土地上,恐怖主义在蹂躏文明,极端的宗教主义和战争在摧毁文明。巴克泰最终倒在恐怖主义的断头台上,佛在耻辱中倒塌。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儿童 文明
2008年第58届柏林电影节上,伊朗导演汉娜·玛克玛尔巴夫以影片《佛在耻辱中倒塌》摘走本届电影节水晶熊奖/和平奖桂冠。该片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居住在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废墟中的难民小女孩巴克泰一天的经历,从儿童的视角揭露和批判恐怖主义,引起人们对恐怖主义和战争的思考。
《佛在耻辱中倒塌》的故事情节简单:六岁的巴克泰在山洞照看婴儿,听到邻居男孩阿巴斯的读书声后萌生上学的念头。巴克泰拿了鸡蛋去镇上卖,几经周折买到一个笔记本。没钱买笔的巴克泰揣着母亲的口红和阿巴斯来到男校。男校不许女生来上课,老师将她赶走。巴克泰在找女校的途中被模仿塔利班、玩战争游戏的男孩们“俘虏”。这群深受恐怖主义毒害的孩子要以“异教徒”的罪名用石头把巴克泰砸死。从山洞里逃脱后,巴克泰来到女校。她走进一间教室,用口红获得友谊,用一半笔记本换来座位,却被老师当作捣乱的孩子赶出女校。巴克泰无处上学,只好回家。路上她再次被那群男孩追赶。男孩们扮演“美国士兵”。将巴克泰围在打谷场,端着木枪对巴克泰扫射,说她是恐怖分子,必须死去才能回家。巴克泰倔强地站在原地,说她不喜欢战争游戏,她想读书。但最终巴克泰屈服了,她扔掉手中的笔记本,高举双手,“死”在打谷场上。
该片通过明暗两条线索表现恐怖主义和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在沉重而悲伤的音乐背景下。影片将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的瞬间作为开头:影片结尾时沉痛而悲伤的音乐再次响起,小女孩在战争游戏中被“杀死”成为结局。小女孩倒下后。大佛被炸的镜头再次出现。
巴米扬大佛代表显性的人类文明,被塔利班以清除异教的名义炸毁。塔利班政权曾是世界上最极端的伊斯兰政权,执政期间实行极端的宗教统治。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该事件让全世界热爱和平、崇尚文明的人们见识了恐怖主义的危害。佛像倒塌后,巴米扬很少有旅游者和朝圣者前来观光。山壁上的石窟原是古代佛教徒修炼和生活之处,现在成为阿富汗难民的新家。也成为影片故事的背景。
读书和知识在此处代表隐性的文明。巴克泰天真、淳朴,却住在废墟的石窟中,过着难民的生活,承受恐怖主义和战争的恶果。塔利班政权倒台,几十年饱经战火的阿富汗人似乎有了新的开始。巴克泰听到邻居阿巴斯的读书声,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嗅到文明之花散发的馨香。巴克泰以为只要买到笔记本就能读书。在恐怖主义土地上,她以天真而顽强的精神追求知识和文明。巴克泰想读书。学习有趣的故事。她两次被“塔利班”男孩欺负都重复着一句话,“我不想玩战争游戏,我想读书”。受恐怖主义毒害的男孩们一再地“杀死”巴克泰,暗示着恐怖主义在吞噬人类文明,阻碍人们追求文明,把人们关进极端的宗教恐怖中去。
影片的两条线索明暗呼应,向我们展示了恐怖主义和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塔利班摧毁代表阿富汗文明的巴米扬大佛,将阿富汗拖入“反恐”战争。阿富汗的经济、文化遭受沉重的打击,这些摧残是显性的。而影片选取阿富汗儿童生活的角度,从更深层次揭露恐怖主义如何从灵魂上摧毁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断绝他们接触文明的念想,吞噬他们美好的未来,种下可怕的恐怖主义种子。从恐怖主义和战争思想毒害儿童的角度切入。影片对恐怖主义的批判深刻而有力。
伊朗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说。“儿童的语言是通向成人世界的一座桥梁成人世界里最复杂和晦深的问题,儿童都能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影片正是从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主题。本文按照受恐怖主义的毒害程度将片中儿童分成三类:小女孩巴克泰;小男孩阿巴斯:“塔利班”男孩。
巴克泰纯洁善良,原本未遭恐怖主义毒害。她一走出石窟就走进被恐怖主义污染的空气中。面对强悍的恐怖主义和极端的宗教主义,巴克泰从最初的反抗到后来的屈服,最终走向对恐怖主义的妥协。
邻居小男孩阿巴斯纯朴善良,他追求代表真、善、美的知识,并把巴克泰带到学校。但阿巴斯在面对恐怖主义时没有反抗,“塔利班”男孩们用木枪扫射他,他立刻装死来配合男孩们的游戏。男孩们从他身上跨过去,他站起来,对逃跑的巴克泰喊道,“巴克泰,死去吧。为了让你得到自由。”阿巴斯也像巴克泰一样反抗过。但他早已屈服,习惯在恐怖主义阴影中生活。
“塔利班”男孩是片中最让人深思的一组角色。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中说:“孩子最喜欢、最热心的事情就是他的玩耍和游戏,游戏不仅带给孩子们快乐的体验,而且也给了他们心理上的快感。”游戏反映儿童的心性,给儿童带来快乐体验。玩战争游戏时,“塔利班”男孩们的眼神中充满对“异教徒”的仇恨。第一个游戏给“塔利班”男孩带来快乐体验的是处决“异教徒”。游戏中“塔利班”男孩们掘土坑、打算用石头砸死巴克泰并埋掉她的一幕,仿佛是塔利班处决“异教徒”的真实再现。另一个“美国兵反恐”的游戏中男孩们一副副冷酷的表情,眼神中充满仇恨和杀气,让人不寒而栗。他们是受恐怖主义毒害最深的一群人。这群人很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的下一代接班人。
儿童代表未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而《佛在耻辱中倒塌》里的儿童却都是不幸的。每个儿童都在经历极端的宗教主义、恐怖主义下的穷苦、愚昧生活。这种生活把儿童身上所有的美好都毁灭,将他们的未来引入黑暗的恐怖主义世界。成年人世界酿造的罪恶全部转移到下一代人身上,由无辜的儿童去承担。从儿童的视角去揭露恐怖主义罪恶的方式,更具批判性,更发人深省。小男孩阿巴斯两次喊出这句,“巴克泰,为了让你得到自由,死去吧!”这句话是生活在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夹缝中的儿童对死亡和自由的感悟。死亡和自由,如此沉重的话题。却成为现实生活中阿富汗儿童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电影通过刻画三类受恐怖主义不同程度毒害的儿童,记录了一个身处文明世界的人们不愿看到的世界,一个贫穷落后,被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占领的世界,一个文明被恐怖虐杀的世界。当恐怖主义思想已经将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内心侵蚀,人类原本的纯洁善良便被掩埋:个人的对文明的追求无不成为徒劳的挣扎,文明从此遥不可及。在这片土地上,恐怖主义在蹂躏文明,极端的宗教主义和战争在摧毁文明。巴克泰最终倒在恐怖主义的断头台上,佛在耻辱中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