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首先借助GIS技术对善州林场红色旅游区场地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和兼顾水平与垂直过程的生态规划方法,最后针对植被规划、水系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容量控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 善州林场;红色旅游区 ;GIS技术;生态规划
1 项目背景
善洲林场红色旅游区项目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南部,地处姚关、酒房、旧城三个乡镇交界处,北邻姚关镇雷打树村,东接旧城乡瓦窑村,南毗酒房乡旧寨村,西靠酒房乡酒房村,距离县城甸阳镇44公里,面积约5.6万亩。
善洲林场原为大亮山林场,是杨善洲精神价值的体现,凝聚了杨善洲20年植树造林的心血,是“杨善洲精神的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施甸县旅游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善洲林场为施甸县旅游业“一心五大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一心”指施甸县城游客接待中心,“五大区”包括金布朗民族生态旅游区、姚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区、施甸坝民俗文化旅游区、怒江峡谷温泉旅游区、大亮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善洲林场旅游区)。作为“五大区”之一的善洲林场红色旅游区不仅是施甸县旅游业的南部重要旅游板块,也是施甸县旅游发展中主打的红色文化品牌。
基地现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整个林场除具有林木生态、水源涵养、提升环境的功能外,还具有林木加工、观光游览、生态教育、育种科考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生态保护基础上的旅游开发,能够提升林场吸引力,维持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2 规划构思
约翰.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一书中提出:“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一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1]这正是项目设计的起点,根据每一块场地的特征进行分区并赋予最佳的使用方式,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具体构架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从空间层面上,由于基地位于大亮山林场内,自然环境优越,在设计中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从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入手,首先对现状景观格局与景观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其次寻找到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通过优化生态结构使场地的整个生态系统达到良性的循环。
其二,從技术层面上,由于项目地处山地,海拔最高处2600m,最低处1860m,高差达到740m,地形变化复杂。为了能更加合理的布置旅游项目,规划中借助ARC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并融入整个规划的每一阶段(如图1)。
3 现状分析
3.1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景观生态格局是斑块——廊道——基质在空间中的组合及相互关系,由于基质所占面积最大,构成了整个景观的背景,成为了其他景观要素演化差异之根源,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2],廊道构成了空间的骨架,对斑块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从善州林场的景观格局来看,整个基质由98%的林地所构成,形成了依托人工林为主的林地生境,在基质中分布有不同的人工与自然斑块类型,包括了文化斑块、湿地斑块、农田斑块、草地斑块等。从斑块分布看,斑块类型虽多样化但面积小且斑块间缺乏联系性,不利于形成多样化生境与特殊物种的保护,尤其是场地内北侧以华山松为主,树种过于单一导致抗病虫害能力较差。另外,由于场地内的水体廊道未形成网络而道路廊道又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影响了空间中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图2)。
3.2 生态敏感度分析
场地中影响生态敏感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林相、坡度等,通过对不同的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与赋值(表1),利用arcgis中重分类与栅格计算的方法进行结果叠置后可以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程度的敏感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其中,极敏感区作为资源严格保护区,严禁进行建设,作为主要的生态保护和森林恢复用地;高敏感区是资源有限利用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可进行资源有限控制开发;中敏感区是建设控制区,可适当开发低强度旅游活动项目;低敏感区可作为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区(如图3-4)。
3.3 生态a过程分析
空间生态过程分析是对一定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在时空尺度上发展、进化、演变的过程进行分析[2],包括了水平生态过程与垂直生态过程。规划中水平生态过程主要分析了指标物种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适宜性,通过借助GIS技术分析区内生物适宜的斑块,并选取适宜生境作为生态“源”点。
在对资料的调查分析中可知,红腹锦鸡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林缘灌丛、草丛和矮竹林间,不喜群居,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以食植物为主。主要取食蕨类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也取食麦叶、大豆等作物,各种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基于以上特征,对影响红腹锦鸡生境适宜性的生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表2),从表中分析看出在林地内部靠近水源处,并且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的区域分值最高,也是最适宜红腹锦鸡栖息的生境区域,故选取以上区域作为生态“源”点较为合适。
垂直生态过程针对空间中水系的循环过程进行分析,利用gis分析汇水区域及水流方向。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山体的起伏,水系无法在场地内形成网络,最终汇入场地外的勐波罗河。
3.4 景观资源评价
景观资源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人文景观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通过确定对区域内生态和文化功能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资源类型和要素,可以指导下一步的规划及项目设置(如表3)。通过调查和资料整理可知,善州林场人文景观资源包括遗迹、建筑、工厂、村落等四类;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脉、湿地、气象、动物、草地、林地等六类。
4 总体布局
4.1 总体结构定位
规划中依托前期分析确定场地的总体结构为一带一轴两环四片,一带指红色主题旅游带,一轴指生态体验主轴,二环是东部热带风情环和西部山林绿色环,四片包括生态休闲区、红魂展示区、森林探险区和自然保育区(图6)。 4.2 构建景观安全格局
景观中存在着某些潜在的格局,它们对生物的运动和维持生态过程有关键的影响,能有效的维护生物和生态过程,因此识别、设计和保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一条途径[3]。项目中通过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将空间实体抽象为点、线、面三种形态,其中点是指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源”点和战略点,源点即作为核心区的生物主要栖息地,战略点是对生物过程有关键意义的“踏脚石”;线是“源”间联系,即生态廊道;面是“源”点所处的斑块,即缓冲区。在规划中通过构建不同范围的点线面的网络格局,能够解决对生物栖息地孤立保护的局限性,形成低、中、高不同程度的景观安全格局。低安全格局是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源”点)核心区,中安全格局在保护栖息地的基础上建立一定范围的缓冲区,高安全格局指建立廊道增强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
4.3 兼顾水平与垂直过程
空间中的水平过程与垂直过程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对于不同的生态过程可采用针对性的生态规划方法。
4.3.1 水平生态规划
首先构建生态战略点,对生态“源”点进行保护,并通过构建一定生态战略点搭建生物栖息地间的移动跳板;其次完善林场网络,在原林场界限基础上构建联系的林带完善生态网络,形成整个景观格局的构架,并在道路两侧所形成的生态交错带50米范围内建立缓冲区,减少人为活动干扰。第三遵循大积聚小分散的原则,在同质性景观中增加异质性斑块丰富生境多样性,促进整个生态的良性循环(图7)。
4.3.2 垂直生态规划
针对由森林群落、高山草甸、水体廊道所构成的上层、中层、下层空间进行规划,首先依托森林所形成的林冠空间打造多种鸟类的栖息场所,其次利用林下空间种植食用菌,并利用高山草甸适度放羊家畜,增加周边居民的经济收入,下层空间通过溪流、湿地、池塘构成一定水系廊道来改善环境,以提供多种旅游活动的可能性(图8)。
5 专项规划
5.1 植被规划
对场地内的林相特征和林木资源的调查发现,场地内的林木资源种类较为单一,尤其是北部以人工华山松林为主,类型过于单一,抗病虫害能力较差,规划中增加了异质性斑块,增加适宜树种提升场地景观品质,以满足林场发展、游客游赏、周边居民生活等多种需求,(图9)。规划中,通过增加异质性斑块从而调整景观结构,加强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同時考虑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将绿化类型划分为用材林、薪柴林、观赏林、涵养林、经济林、防护林、保育林等。
5.2 水系规划
为形成林场内的优质景观生态系统,建议水面沿岸带只建设公共旅游服务设施,近溪流带留作水体缓冲空间,游览设施建在近溪流带外围,以保护整个林场的生态水环境和优质水资源共享。整个林区的水系统生态规划利用原场地存有的河流,经过汇水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以景观湿地水文化为中心,串联整个水循环系统,在整个水系统规划结构上,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生态水文化景观生态规划结构(图10)。
5.3 生态环境容量
为保证景区旅游环境质量不至于下降和生态环境不会发生退化,要求一定时空范围内游客量应控制在一定的环境容量之内,并为游客保持一个宽松、舒适、愉悦的旅游环境。场地中综合考虑了游憩点的分布、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地形地貌等因素,利用面积容量法、游道法和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可获得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容量(表4)。
参考文献
[1] [美]西蒙兹著;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云才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过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等著.“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美]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詹姆斯.D.奥尔森、理查德.T.T.福曼等著;朱强、黄丽玲、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刘胤雯.GIS协同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百度文库
【关键词】 善州林场;红色旅游区 ;GIS技术;生态规划
1 项目背景
善洲林场红色旅游区项目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南部,地处姚关、酒房、旧城三个乡镇交界处,北邻姚关镇雷打树村,东接旧城乡瓦窑村,南毗酒房乡旧寨村,西靠酒房乡酒房村,距离县城甸阳镇44公里,面积约5.6万亩。
善洲林场原为大亮山林场,是杨善洲精神价值的体现,凝聚了杨善洲20年植树造林的心血,是“杨善洲精神的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施甸县旅游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善洲林场为施甸县旅游业“一心五大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一心”指施甸县城游客接待中心,“五大区”包括金布朗民族生态旅游区、姚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区、施甸坝民俗文化旅游区、怒江峡谷温泉旅游区、大亮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善洲林场旅游区)。作为“五大区”之一的善洲林场红色旅游区不仅是施甸县旅游业的南部重要旅游板块,也是施甸县旅游发展中主打的红色文化品牌。
基地现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以上。整个林场除具有林木生态、水源涵养、提升环境的功能外,还具有林木加工、观光游览、生态教育、育种科考等多方面的功能,通过生态保护基础上的旅游开发,能够提升林场吸引力,维持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2 规划构思
约翰.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一书中提出:“对每一块场地,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对每一种用途,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1]这正是项目设计的起点,根据每一块场地的特征进行分区并赋予最佳的使用方式,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具体构架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从空间层面上,由于基地位于大亮山林场内,自然环境优越,在设计中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从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入手,首先对现状景观格局与景观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其次寻找到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通过优化生态结构使场地的整个生态系统达到良性的循环。
其二,從技术层面上,由于项目地处山地,海拔最高处2600m,最低处1860m,高差达到740m,地形变化复杂。为了能更加合理的布置旅游项目,规划中借助ARC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并融入整个规划的每一阶段(如图1)。
3 现状分析
3.1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景观生态格局是斑块——廊道——基质在空间中的组合及相互关系,由于基质所占面积最大,构成了整个景观的背景,成为了其他景观要素演化差异之根源,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2],廊道构成了空间的骨架,对斑块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从善州林场的景观格局来看,整个基质由98%的林地所构成,形成了依托人工林为主的林地生境,在基质中分布有不同的人工与自然斑块类型,包括了文化斑块、湿地斑块、农田斑块、草地斑块等。从斑块分布看,斑块类型虽多样化但面积小且斑块间缺乏联系性,不利于形成多样化生境与特殊物种的保护,尤其是场地内北侧以华山松为主,树种过于单一导致抗病虫害能力较差。另外,由于场地内的水体廊道未形成网络而道路廊道又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影响了空间中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图2)。
3.2 生态敏感度分析
场地中影响生态敏感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林相、坡度等,通过对不同的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与赋值(表1),利用arcgis中重分类与栅格计算的方法进行结果叠置后可以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程度的敏感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其中,极敏感区作为资源严格保护区,严禁进行建设,作为主要的生态保护和森林恢复用地;高敏感区是资源有限利用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可进行资源有限控制开发;中敏感区是建设控制区,可适当开发低强度旅游活动项目;低敏感区可作为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区(如图3-4)。
3.3 生态a过程分析
空间生态过程分析是对一定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在时空尺度上发展、进化、演变的过程进行分析[2],包括了水平生态过程与垂直生态过程。规划中水平生态过程主要分析了指标物种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适宜性,通过借助GIS技术分析区内生物适宜的斑块,并选取适宜生境作为生态“源”点。
在对资料的调查分析中可知,红腹锦鸡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林缘灌丛、草丛和矮竹林间,不喜群居,夜晚栖于树冠隐蔽处,以食植物为主。主要取食蕨类植物、豆科植物、草籽也取食麦叶、大豆等作物,各种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基于以上特征,对影响红腹锦鸡生境适宜性的生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表2),从表中分析看出在林地内部靠近水源处,并且远离人为活动干扰的区域分值最高,也是最适宜红腹锦鸡栖息的生境区域,故选取以上区域作为生态“源”点较为合适。
垂直生态过程针对空间中水系的循环过程进行分析,利用gis分析汇水区域及水流方向。由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山体的起伏,水系无法在场地内形成网络,最终汇入场地外的勐波罗河。
3.4 景观资源评价
景观资源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人文景观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通过确定对区域内生态和文化功能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资源类型和要素,可以指导下一步的规划及项目设置(如表3)。通过调查和资料整理可知,善州林场人文景观资源包括遗迹、建筑、工厂、村落等四类;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山脉、湿地、气象、动物、草地、林地等六类。
4 总体布局
4.1 总体结构定位
规划中依托前期分析确定场地的总体结构为一带一轴两环四片,一带指红色主题旅游带,一轴指生态体验主轴,二环是东部热带风情环和西部山林绿色环,四片包括生态休闲区、红魂展示区、森林探险区和自然保育区(图6)。 4.2 构建景观安全格局
景观中存在着某些潜在的格局,它们对生物的运动和维持生态过程有关键的影响,能有效的维护生物和生态过程,因此识别、设计和保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一条途径[3]。项目中通过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将空间实体抽象为点、线、面三种形态,其中点是指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源”点和战略点,源点即作为核心区的生物主要栖息地,战略点是对生物过程有关键意义的“踏脚石”;线是“源”间联系,即生态廊道;面是“源”点所处的斑块,即缓冲区。在规划中通过构建不同范围的点线面的网络格局,能够解决对生物栖息地孤立保护的局限性,形成低、中、高不同程度的景观安全格局。低安全格局是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源”点)核心区,中安全格局在保护栖息地的基础上建立一定范围的缓冲区,高安全格局指建立廊道增强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
4.3 兼顾水平与垂直过程
空间中的水平过程与垂直过程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对于不同的生态过程可采用针对性的生态规划方法。
4.3.1 水平生态规划
首先构建生态战略点,对生态“源”点进行保护,并通过构建一定生态战略点搭建生物栖息地间的移动跳板;其次完善林场网络,在原林场界限基础上构建联系的林带完善生态网络,形成整个景观格局的构架,并在道路两侧所形成的生态交错带50米范围内建立缓冲区,减少人为活动干扰。第三遵循大积聚小分散的原则,在同质性景观中增加异质性斑块丰富生境多样性,促进整个生态的良性循环(图7)。
4.3.2 垂直生态规划
针对由森林群落、高山草甸、水体廊道所构成的上层、中层、下层空间进行规划,首先依托森林所形成的林冠空间打造多种鸟类的栖息场所,其次利用林下空间种植食用菌,并利用高山草甸适度放羊家畜,增加周边居民的经济收入,下层空间通过溪流、湿地、池塘构成一定水系廊道来改善环境,以提供多种旅游活动的可能性(图8)。
5 专项规划
5.1 植被规划
对场地内的林相特征和林木资源的调查发现,场地内的林木资源种类较为单一,尤其是北部以人工华山松林为主,类型过于单一,抗病虫害能力较差,规划中增加了异质性斑块,增加适宜树种提升场地景观品质,以满足林场发展、游客游赏、周边居民生活等多种需求,(图9)。规划中,通过增加异质性斑块从而调整景观结构,加强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同時考虑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将绿化类型划分为用材林、薪柴林、观赏林、涵养林、经济林、防护林、保育林等。
5.2 水系规划
为形成林场内的优质景观生态系统,建议水面沿岸带只建设公共旅游服务设施,近溪流带留作水体缓冲空间,游览设施建在近溪流带外围,以保护整个林场的生态水环境和优质水资源共享。整个林区的水系统生态规划利用原场地存有的河流,经过汇水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以景观湿地水文化为中心,串联整个水循环系统,在整个水系统规划结构上,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生态水文化景观生态规划结构(图10)。
5.3 生态环境容量
为保证景区旅游环境质量不至于下降和生态环境不会发生退化,要求一定时空范围内游客量应控制在一定的环境容量之内,并为游客保持一个宽松、舒适、愉悦的旅游环境。场地中综合考虑了游憩点的分布、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地形地貌等因素,利用面积容量法、游道法和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可获得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容量(表4)。
参考文献
[1] [美]西蒙兹著;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王云才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过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等著.“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美]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詹姆斯.D.奥尔森、理查德.T.T.福曼等著;朱强、黄丽玲、俞孔坚等译.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刘胤雯.GIS协同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