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如果白垩纪末期没有生物戏剧性的大灭绝,如果恐龙还能继续繁荣,这世界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情景。有专家认为,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么今天的地球统治者恐怕就不会是人类,而是恐龙的后代——“恐人”……
如果恐龙不灭绝会诞生恐人吗
人类诞生还不到300万年,而恐龙却繁衍了1.65亿年,要不是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一瞬间从地球上消失,情况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对此,英国古生物学家德加尔·迪克森写了一本名为《新恐龙》的书,构想如果地球没有那场大变动,如果白垩纪没有落幕,则现在的地球上将活动着完全不同的动物。在恐龙的脚下,偷偷摸摸生存的哺乳类不可能繁荣,当然我们人类也很可能不会不能出现了。
事实上,白垩纪末期的生物以称霸陆地的恐龙为首,海洋里的鱼龙和空中的翼龙都已灭绝了,栖息在海底深处的菊石、浮游在暖海的浮游生物也灭绝了。不仅动物,中生代繁荣的植物也被清除。在陆地幸存的脊椎动物仅是小的哺乳类、鸟类,以及鳄、蜥蜴、蛇、楔齿蜥等爬虫类,还有鲵鱼或青蛙等两栖类。
它们被灭绝的原因暂且不说,如果让恐龙继续繁荣,那么哺乳类或鸟类就没有繁荣的机会了,因为在地球上不可能有它们的生存空间。虽说哺乳类与恐龙在同一时期诞生,但是由于哺乳类落后于恐龙,便失去了活跃的空间,哺乳类只能在恐龙的脚下像小偷般生活,显然我们人类也很难在这个地球上出现。
如果白垩纪末没有戏剧性的大灭绝,如果恐龙等能继续繁荣,那么,这个世界的生物将会朝什么方向进化呢?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戴尔·拉塞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他认为如果恐龙未曾灭绝,那么今天的地球统治者大概就不会是人类,而是恐龙的后代——也许我们可以叫他们为“恐人”。
拉塞尔的依据在于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公园发现的一种恐龙化石,他命名这种恐龙为“狭爪龙”(又译“窄趾龙”)。这是一种两三米长、只有袋鼠般大、生活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7000万年前)用双下肢行走的小型食肉恐龙。狭爪龙的嘴里没有牙齿,由坚硬的角质喙替代,且食性极杂,许多小型动物、昆虫和植物果实等它都照吃不误。
如同人类的兴起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一样,狭爪龙也是一个谜。狭爪龙的特异之处就在于它的脑容量特大,智力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拉塞尔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恐龙没有灭绝的话,那么狭爪龙最终将进化成一种高等智慧的生物。在动物界,一旦某种动物在进化史上占据如同人类般的地位,其他的动物就几乎没有发展到同等地位的可能。
恐人的相貌有点像外星人
拉塞尔认为,如果狭爪龙进化到现在,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恐人。其平均身高是120厘米左右,没有尾巴和牙齿,完全直立。恐人的相貌有点像外星人,有大大的眼睛,但因为不能较好地发音,所以不具有语言能力。耳朵很小,只能听得出低音。另一方面,恐人的眼睛大、视觉好,能够分辨颜色,对振动也敏感。手长得长而大,能够大把地抓东西,原来有五个手指,因小指与无名指退化变成了三个。
恐人的文化水平只有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的水平。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气候,从寒带到热带,从干燥地带到潮湿地带的广大地区,它们用恐龙的骨与皮建成简陋的竖坑式住房。每个群落大约由30户构成,而且群落之间不相互争夺,能积极地进行物品交换并通婚。
尽管度过冰河时代的恐龙几乎已接近温血,但它们还没有完善。为此,恐人在寒冷时行动稍稍变得迟缓,好像没睡醒,早晨像所有低血压的生物那样,情绪不太好。经过日光或炉灶之火烘烤30分钟左右,身体逐渐变暖,它们才会醒过来。
它们的食性极杂,最爱吃的东西是从恐龙类生物分化出来的小型爬虫类或恐龙蛋。尽管它们曾经有坚固的臼齿,什么都能吃,但还是开始用火烹调食物。由于光吃柔软的食物,其牙齿急速衰退,直至最终消失。另外,它们在吃极烫的食物时,由于对温度反应迟钝,所以烫伤是嘴常有的事,而且在火的旁边,稍不留神,身体烧焦变黑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
它们用植物的纤维编织衣服,那样做与其说为了保温,还不如说为了避免烫伤,或做成表现个中意愿的穿着——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通过穿着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特别是他们在恋爱时,会穿上用特殊果实染成的艳丽的粉红色衣服,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随着太阳的升高,恐人的动作会变得流畅。他们各自拿着渔网或弓箭等工具,在村长的带领下集体外出捕猎。但由于已具有饲养牲畜的智慧,这些恐人会将猎物圈养起来,同时进行植物栽培,所以捕猎对它们来说更多的是消遣和娱乐。当然,用作武器的棍棒、石头、绳索等,在他们的身边到处都有,不用担心会短缺。
恐人是卵生的,雌性没有妊娠、生育的痛苦,而且产下的卵由雄性看护,雌性只是为雄性搬运食物。当小恐人破壳而出时也只有父亲守在旁边,所以恐人是父系社会。
在恐龙进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恐人的进化是非常缓慢而自在的。在远古的恐龙们中,恐人就本能地知道积极改变外貌会使物种的寿命变短。另外,回顾为了掌握烹调技术而渐渐失去自己坚硬牙齿的历史,恐人们或许知道,如果急速发展自己的文化或技术,将加速它们走向灭亡。为此,恐人们采取缓慢进化的手段,旨在使它们永远不会灭绝,以至于它们经历了7000万年,到现在也只有人类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水平。
恐人有可能诞生吗
恐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像生息在森林中的猿猴进化为人一样,那时的恐龙会进化到像人这种层次的恐龙吗?这从几率上来说是不可能有的。
作为人类的祖先,猿猴繁荣时期挤满了“树上”那个空间,落到地上后,尽管它们还在那里繁衍,甚至拥挤不堪,也还会再上树或再落到地上。然而,某一次它们却不再上树而是走出森林来到草原,且在草原上使用四肢爬行。不知猿猴为何成为用双脚步行的人类祖先,有人称这是人用手拿工具的开始,即人适应了那时的环境变化,或与血缘相近的动物进行生存竞争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有幸的是,它们偶然穿越进化的迷途,结果变成了现在的人。
那么,栖息在森林里猿猴似的恐龙,能否像人一样穿越生物进化的迷途呢?回答是恐龙没有被赋予与人穿越迷途的同样条件,即使赋予了,仍无法保证会适应与人同样的进化方向。
所以说,如果白垩纪地球没发生大变动,那么白垩纪的大幕不会落下,只是揭开了新恐龙的时代。无论食肉还是食草的恐龙,进化将朝着“大型化”、“敏捷化”和“社会性”三个方面发展。当然大型化是有界限的,体重30吨的食草蜥脚龙算是最大的了。根据计算,超过30吨,就算整天进食,恐龙也无法为它庞大的体能消耗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样的食肉恐龙以霸王龙为最大。另外,在继续进化中有可能诞生具有高度智能的恐龙,但绝不可能出现恐人。在这个地球上,食肉恐龙袭击着食草恐龙,书写着属于恐龙时代的一片繁荣。
如果恐龙不灭绝会诞生恐人吗
人类诞生还不到300万年,而恐龙却繁衍了1.65亿年,要不是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一瞬间从地球上消失,情况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对此,英国古生物学家德加尔·迪克森写了一本名为《新恐龙》的书,构想如果地球没有那场大变动,如果白垩纪没有落幕,则现在的地球上将活动着完全不同的动物。在恐龙的脚下,偷偷摸摸生存的哺乳类不可能繁荣,当然我们人类也很可能不会不能出现了。
事实上,白垩纪末期的生物以称霸陆地的恐龙为首,海洋里的鱼龙和空中的翼龙都已灭绝了,栖息在海底深处的菊石、浮游在暖海的浮游生物也灭绝了。不仅动物,中生代繁荣的植物也被清除。在陆地幸存的脊椎动物仅是小的哺乳类、鸟类,以及鳄、蜥蜴、蛇、楔齿蜥等爬虫类,还有鲵鱼或青蛙等两栖类。
它们被灭绝的原因暂且不说,如果让恐龙继续繁荣,那么哺乳类或鸟类就没有繁荣的机会了,因为在地球上不可能有它们的生存空间。虽说哺乳类与恐龙在同一时期诞生,但是由于哺乳类落后于恐龙,便失去了活跃的空间,哺乳类只能在恐龙的脚下像小偷般生活,显然我们人类也很难在这个地球上出现。
如果白垩纪末没有戏剧性的大灭绝,如果恐龙等能继续繁荣,那么,这个世界的生物将会朝什么方向进化呢?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戴尔·拉塞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他认为如果恐龙未曾灭绝,那么今天的地球统治者大概就不会是人类,而是恐龙的后代——也许我们可以叫他们为“恐人”。
拉塞尔的依据在于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公园发现的一种恐龙化石,他命名这种恐龙为“狭爪龙”(又译“窄趾龙”)。这是一种两三米长、只有袋鼠般大、生活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7000万年前)用双下肢行走的小型食肉恐龙。狭爪龙的嘴里没有牙齿,由坚硬的角质喙替代,且食性极杂,许多小型动物、昆虫和植物果实等它都照吃不误。
如同人类的兴起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一样,狭爪龙也是一个谜。狭爪龙的特异之处就在于它的脑容量特大,智力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拉塞尔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恐龙没有灭绝的话,那么狭爪龙最终将进化成一种高等智慧的生物。在动物界,一旦某种动物在进化史上占据如同人类般的地位,其他的动物就几乎没有发展到同等地位的可能。
恐人的相貌有点像外星人
拉塞尔认为,如果狭爪龙进化到现在,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恐人。其平均身高是120厘米左右,没有尾巴和牙齿,完全直立。恐人的相貌有点像外星人,有大大的眼睛,但因为不能较好地发音,所以不具有语言能力。耳朵很小,只能听得出低音。另一方面,恐人的眼睛大、视觉好,能够分辨颜色,对振动也敏感。手长得长而大,能够大把地抓东西,原来有五个手指,因小指与无名指退化变成了三个。
恐人的文化水平只有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的水平。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气候,从寒带到热带,从干燥地带到潮湿地带的广大地区,它们用恐龙的骨与皮建成简陋的竖坑式住房。每个群落大约由30户构成,而且群落之间不相互争夺,能积极地进行物品交换并通婚。
尽管度过冰河时代的恐龙几乎已接近温血,但它们还没有完善。为此,恐人在寒冷时行动稍稍变得迟缓,好像没睡醒,早晨像所有低血压的生物那样,情绪不太好。经过日光或炉灶之火烘烤30分钟左右,身体逐渐变暖,它们才会醒过来。
它们的食性极杂,最爱吃的东西是从恐龙类生物分化出来的小型爬虫类或恐龙蛋。尽管它们曾经有坚固的臼齿,什么都能吃,但还是开始用火烹调食物。由于光吃柔软的食物,其牙齿急速衰退,直至最终消失。另外,它们在吃极烫的食物时,由于对温度反应迟钝,所以烫伤是嘴常有的事,而且在火的旁边,稍不留神,身体烧焦变黑的事情也会经常发生。
它们用植物的纤维编织衣服,那样做与其说为了保温,还不如说为了避免烫伤,或做成表现个中意愿的穿着——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通过穿着来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特别是他们在恋爱时,会穿上用特殊果实染成的艳丽的粉红色衣服,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随着太阳的升高,恐人的动作会变得流畅。他们各自拿着渔网或弓箭等工具,在村长的带领下集体外出捕猎。但由于已具有饲养牲畜的智慧,这些恐人会将猎物圈养起来,同时进行植物栽培,所以捕猎对它们来说更多的是消遣和娱乐。当然,用作武器的棍棒、石头、绳索等,在他们的身边到处都有,不用担心会短缺。
恐人是卵生的,雌性没有妊娠、生育的痛苦,而且产下的卵由雄性看护,雌性只是为雄性搬运食物。当小恐人破壳而出时也只有父亲守在旁边,所以恐人是父系社会。
在恐龙进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恐人的进化是非常缓慢而自在的。在远古的恐龙们中,恐人就本能地知道积极改变外貌会使物种的寿命变短。另外,回顾为了掌握烹调技术而渐渐失去自己坚硬牙齿的历史,恐人们或许知道,如果急速发展自己的文化或技术,将加速它们走向灭亡。为此,恐人们采取缓慢进化的手段,旨在使它们永远不会灭绝,以至于它们经历了7000万年,到现在也只有人类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水平。
恐人有可能诞生吗
恐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像生息在森林中的猿猴进化为人一样,那时的恐龙会进化到像人这种层次的恐龙吗?这从几率上来说是不可能有的。
作为人类的祖先,猿猴繁荣时期挤满了“树上”那个空间,落到地上后,尽管它们还在那里繁衍,甚至拥挤不堪,也还会再上树或再落到地上。然而,某一次它们却不再上树而是走出森林来到草原,且在草原上使用四肢爬行。不知猿猴为何成为用双脚步行的人类祖先,有人称这是人用手拿工具的开始,即人适应了那时的环境变化,或与血缘相近的动物进行生存竞争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有幸的是,它们偶然穿越进化的迷途,结果变成了现在的人。
那么,栖息在森林里猿猴似的恐龙,能否像人一样穿越生物进化的迷途呢?回答是恐龙没有被赋予与人穿越迷途的同样条件,即使赋予了,仍无法保证会适应与人同样的进化方向。
所以说,如果白垩纪地球没发生大变动,那么白垩纪的大幕不会落下,只是揭开了新恐龙的时代。无论食肉还是食草的恐龙,进化将朝着“大型化”、“敏捷化”和“社会性”三个方面发展。当然大型化是有界限的,体重30吨的食草蜥脚龙算是最大的了。根据计算,超过30吨,就算整天进食,恐龙也无法为它庞大的体能消耗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样的食肉恐龙以霸王龙为最大。另外,在继续进化中有可能诞生具有高度智能的恐龙,但绝不可能出现恐人。在这个地球上,食肉恐龙袭击着食草恐龙,书写着属于恐龙时代的一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