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Dryopteris sect.Diclisodon is a small section of ferns with about 12 species mainly distributed in East Asia.Here,we carried out 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this section.A new species from southwest China,D.gaoligongensis,is described and i
【机 构】
:
Germplasm Bank of Wild Species,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unming,Yunn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ryopteris sect.Diclisodon is a small section of ferns with about 12 species mainly distributed in East Asia.Here,we carried out 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this section.A new species from southwest China,D.gaoligongensis,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Dryopteris gaoligongensis resembles D.indonesiana and D.sparsa,but differs by having a creeping rhizome and large 4-pinnate fronds.We also show that D.glabrior Ching&Z.Y.Liu is a distinct species;however,because it is a later homonym of D.glabrior Copel.,it should be renamed D.renchangiana.We conclude that a species previously known as D.nitidula,also an illegitimate homonym,should be recognized with a new name,D.sinonepalensis.We resolve the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D.yoroii as sister to other sampled species of D.sect.Diclisodon.Our phylogenetic analyses confirm the distinctiveness of D.gaoligongensis,D.renchangiana,and D.sinone-palensis.A key to species of D.sect.Diclisodon in China is provided.
其他文献
油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由沥青、固体颗粒(包括粗颗粒和细颗粒)和水组成,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于提高其中沥青的提取效率.溶剂提取技术因其沥青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有望取代现有水基提取技术.在溶剂提取过程中,主要存在沥青中固体颗粒残留率高和尾矿中有机溶剂回收效率低的问题,这与固体颗粒的组成结构和表面性质密切相关.因此,探明油砂中固体颗粒的矿物组成和表面性质(特别是亲疏水性)至关重要.中国内蒙古地区的油砂具有储量丰富、含油率高等特点,目前关于该地区油砂中固体颗粒的矿物组成和亲疏水性等特征尚不完全
近年来对稀有多金属矿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微区化、微量化,作为其重要研究手段之一,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在微量元素测试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微量测试过程中,除了增大测试束流,提高测试时间来降低检出限以外,更要注意去除来自其他元素,特别是主量元素的干扰.在日常测试稀有多金属样品的过程中,S i、Ta、W三个元素存在相互干扰,这种干扰对影响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且因含量低不易被察觉,从而影响最终结论的准确性.本文以SPI标样公司的SiO2、金属Ta和W为研究对象,查明Si、Ta、W三者之间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干扰关系并给出
Re-Os同位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工具,在黑色页岩沉积时代的精确定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高精度负离子热电离质谱(N-TIMS)测试技术的发展,炭质泥岩Re-Os同位素年龄测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厘定沉积时代.广东省大宝山铜矿成岩成矿时代争议一直是制约成因机制研究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Carius管中逆王水溶解炭质泥岩粉末后,使用负离子热电离质谱法(N-TIMS)测试Re-Os同位素含量,获得Re-Os等时线年龄为195Ma,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宽泛,并发育多个峰期,其中最年轻的源区岩
微束分析技术能够在微米-纳米尺度上精确分析矿石矿物的物相、形貌、结构、成分以及同位素组成,为地球科学精细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利用多种微束分析技术的自身优势,综合运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micro-XRF)、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EPMA)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直观且全面快速鉴别钴赋存状态的技术方法.首先采用偏光显微镜选出部分代表性的探针片,然后进行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面扫描,获得探针片中钴及组合元素分布规律及特征,再利用偏光显微镜细致观察鉴别,结
岩石的微区成分特征是精细化反演岩石演化的重要依据,而常规的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方法无法提供面扫描区域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使用矿物分布相对均匀的代表性岩石样品开展了岩石薄片的面扫描和矿物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常规测试的主量元素的面扫描进行图像校正,并利用ZAF校正后的点分析数据与面扫描图像的灰度值进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的方式,实现了X射线强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对比全岩X射线荧光光谱(XRF)测试数据,电子探针面扫描定量化方法的主量元素SiO2、CaO、FeO、Al2 O3、TiO2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且相对标
含Ti硅酸盐玻璃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上均有重要价值,亟需对其进行准确的成分分析,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对玻璃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时,由于样品的易损性和其中(Na和K)阳离子在电子束轰击下极易发生迁移和扩散,因此往往需要经过条件实验来确定合适的分析条件,确保样品在该条件下能够保持尽量稳定的状态,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通过改变电子束束斑大小、电子束束流强度,以及待测元素特征X射线谱线峰位的计数时间,对高Na(NTS)和高K(KTS)的两类含Ti硅酸盐玻璃(Na2 O/K2 O
α-溴代酰胺和亲电氰化试剂在锌粉存在条件下转化为相应的含有季碳中心的α-氰基酰胺和烯酮亚胺锌中间体;向反应体系中引入亲电试剂捕获该中间体,顺利得到另一种含有季碳中心的氰基产物,实现了一锅法合成两种含有季碳中心的氰基化合物.该反应体系可以构建含有碳-碳、碳-硫或碳-氟键的季碳中心.该方法可用于关键药物中间体如洛哌丁胺、普罗地芬、维拉帕米、戈洛帕米、α-氟代布洛芬以及α-氟代氟比洛芬的形式合成,体现了其潜在应用价值.“,”α-Bromocarboxamides and electrophilic cyanid
提出基于Leap Motion手势识别的悬浮真3D显示实时交互系统,可实现对多个悬浮3D图像的独立交互.系统由显示和交互两个模块组成,显示模块利用集成成像3D显示屏再现3D图像,再通过二面角反射镜阵列实现悬浮真3D显示;交互模块通过Leap Motion识别手部各关节空间位置,提取手势信息并判断用户操作意图,利用提出的通道机制,独立改变3D场景内多个物体的空间坐标,渲染对应的3D片源并刷新,完成实时悬浮真3D显示交互,构成人机交互闭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3840×2160分辨率下,可实现30帧/s
不同产地绿碧玺的产出特征、化学成分、致色机理和形成条件都存在差异.目前关于坦桑尼亚绿碧玺的矿物种属及颜色成因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对其科学鉴定和品质评级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技术,对坦桑尼亚绿碧玺宝石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坦桑尼亚绿碧玺呈单晶体产出,无解理、裂理发育,颗粒较小,可作为宝石材料;根据晶体化学式初步判定坦桑尼亚绿色碧玺为镁电气石,而其他产地绿碧玺一般为锂电气石.该地区绿碧玺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MgO和B2O3,
蓝珀主要产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墨西哥与缅甸,其形成机制、组成成分及光谱特征与之特定的产出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联.因此,蓝珀的产地研究成为当前珠宝玉石、考古及生物矿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前人主要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质谱、同位素示踪等技术开展了较系统的蓝珀产地的溯源研究,但限于蓝珀材质的类同,不同产地蓝珀的光谱学等特征存在相似性.同时,因部分检测设备应用的普及性不高,因此给基于上述相应设备所关联的检测方法的应用带来了较大局限.本文应用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与拉曼光谱结合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