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编号:【20150814】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
作者简介:周庆(1982-),中学一级,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各校有着不一样的“教情”、“学情”和“校情”,因此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是优化课程结构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课程课时紧,生物实验的探究无法在课上全面展开。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结合浙江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开发了有关生物实验的选修课程。下文以“光合速率测定实验”为例,谈谈我校在该实验教学中的校本化拓展经验。
1 实验方法——黑白瓶法
白瓶是透光瓶,里面进行光合和呼吸作用。黑瓶即不透光瓶,只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以溶氧量为检测指标,据黑瓶中所测数据可算出呼吸速率,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可确定表观光合速率,由此得出真正光合速率。因此如何准确测出瓶中的溶氧量是这个实验的关键,在此我们采用碘量法。
2 实验原理
向水样中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时,立即生成Mn(OH)2沉淀。Mn(OH)2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MnO(OH)2。在加入浓硫酸酸化后,已化合的溶解氧将KI氧化并释放出与其相当的游离碘。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换算出瓶中的溶氧量。
3 实验材料
器材:塞氏盘,采水器(2.0 L),溶解氧瓶若干(100 ml-250 ml),酸碱滴定管,移液管(25.0 ml、1.0 ml),洗耳球。
试剂:MnSO4溶液,碱性KI,浓硫酸,0.01mol/LNa2S2O3,淀粉溶液。
4 实验步骤
4.1采水与挂瓶
4.1.1 考察实验水域
在学校池塘采集水样。记录水深(m)(用塞氏盘测),透明度(m)。
4.1.2 挂瓶深度确定
为测定光合速率,在透明度的一半处挂3组瓶。我校池塘,水深3 m左右,透明度1.5 m。
4.1.3 取瓶
取6个溶解氧瓶,包括黑瓶(DB瓶)3个、白瓶(LB瓶)3个。编号(组数1-3),以免混淆。
4.1.4 采水
用采水器在池塘中采足量的水,装满各瓶至溢出一部分(保证瓶中溶氧量与采水瓶中溶氧量一致)。
4.1.4 挂瓶
完成上述处理后,将各组瓶挂于水域中24小时。
4.2 溶解氧的固定与测定
4.2.1 溶解氧的固定
曝光结束,立即取出黑瓶和白瓶带回实验室,加入1 ml MnSO4和1 ml碱性KI溶液,充分摇匀,静置3分钟,再加入1 ml浓硫酸,盖紧瓶盖,颠倒混合,静置5min。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如下:
①:MnSO4+2NaOH→Na2SO4+Mn(OH)2↓(白色沉淀)
②:2Mn(OH)2+O2→2MnO(OH)2↓(棕色沉淀)
③:MnO(OH)2+2H2SO4→Mn(SO4)2
4.2.2 溶解氧的测定
取上述样品50 ml,置于锥形瓶内,用0.01mol/LNa2S2O3滴定,至溶液成淡黄色,加入数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为止,记录Na2S2O3的用量V。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如下:
④:Mn(SO4)2+2KI→MnSO4+K2SO4+I2
⑤:2Na2S2O3+I2→Na2S4O6+2NaI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换算出瓶中溶氧量=1.6V( mg/L)。
5 实验记录表格(以某组学生所测数据为例)
6 实验结果分析
白瓶中的溶氧量为39.25 mg/L,即真正光合速率产生的O2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差值,黑瓶中的溶氧量为11.41 mg/L,即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溶氧量。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池塘中真正光合速率=(39.25—11.58)mg/L·d=27.67 mg/L·d。实验数据中的组3与其他两组相差稍大,但仍有较好的数据稳定性,误差来源可能是组3中的微生物数量不同。
7 实验讨论
7.1 注意事项
测定工作最好在晴天进行,若在阴雨天进行实验,植物无法得到充分光照,其光合速率会减弱,黑白瓶的溶解氧含量可能相差不大,甚至出现黑瓶数值大于白瓶,影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晴天的早晨是最适宜进行实验的时间,过午由于日照,水温会上升,导致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影响实验结果;若遇到光合作用很强,形成过饱和氧很多时,在瓶中产生的大氧气泡不能放掉,可将瓶略微倾斜,小心打开瓶塞加入固定液,再盖上瓶盖充分摇动,使氧气充分固定下来;若取得的水样有颜色或存在悬浮物、藻类等,可以加入硫酸铝钾和浓氨水,用明矾絮凝法进行修正。此方法也存在一定误差,常因忽略细菌对氧的消耗,而低估了浮游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
7.2 黑白瓶法的优点
7.2.1 成本低
實验中所用器材和试剂,只需采买塞氏盘和采水器,价格在200元左右,且可重复利用。因此,黑白瓶法比光合速率测定仪的性价比要高许多。后者虽能准确且直观地测出植物的光合速率,但由于价格昂贵,平时还需定期维护,不宜用于学生实验。
7.2.2 直观性与操作性较强
“气体体积变化法”通过测定刻度管中液滴移动距离,间接反映光合速率的变化。“小叶片浮起数量法”则只能定性比较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且这两个实验在学生实际操作时,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实际操作时会出现很多偶然误差。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后者在实验开始前需将圆形叶片内的气体排出,同时切割等物理性损伤会使其光合速率减弱,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失败率较高。与这二者相比,黑白瓶法可直接测算出真正光合速率,直观性和操作性均较强。
7.2.3 数据准确度较高
“半叶称重法”亦可通过称量未遮盖叶片的质量测算出表观光合速率,再称量遮盖叶片的质量测算出呼吸速率,进而换算出真正光合速率。从原理上来看,黑白瓶法和“半叶称重法”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而从学生实验的准确度上来看,黑白瓶法更胜一筹。“半叶称重法”其数据的准确性是建立在两半片叶子完全相同的基础上,并且需用适当的方法(在叶片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叶片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而这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存在很大的实验误差,且部分叶片的光合速率也并不能代表整株植株的光合速率,不具代表性。黑白瓶法能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
7.2.4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黑白瓶法中用到的碘量法测定溶氧量的方法来自化学。需要学生将将化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物学科中,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之间相联系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综上,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实验方法优点颇多,适宜作为校本课程的拓展实验。
作者简介:周庆(1982-),中学一级,浙江省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各校有着不一样的“教情”、“学情”和“校情”,因此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是优化课程结构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课程课时紧,生物实验的探究无法在课上全面展开。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结合浙江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开发了有关生物实验的选修课程。下文以“光合速率测定实验”为例,谈谈我校在该实验教学中的校本化拓展经验。
1 实验方法——黑白瓶法
白瓶是透光瓶,里面进行光合和呼吸作用。黑瓶即不透光瓶,只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以溶氧量为检测指标,据黑瓶中所测数据可算出呼吸速率,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可确定表观光合速率,由此得出真正光合速率。因此如何准确测出瓶中的溶氧量是这个实验的关键,在此我们采用碘量法。
2 实验原理
向水样中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时,立即生成Mn(OH)2沉淀。Mn(OH)2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MnO(OH)2。在加入浓硫酸酸化后,已化合的溶解氧将KI氧化并释放出与其相当的游离碘。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换算出瓶中的溶氧量。
3 实验材料
器材:塞氏盘,采水器(2.0 L),溶解氧瓶若干(100 ml-250 ml),酸碱滴定管,移液管(25.0 ml、1.0 ml),洗耳球。
试剂:MnSO4溶液,碱性KI,浓硫酸,0.01mol/LNa2S2O3,淀粉溶液。
4 实验步骤
4.1采水与挂瓶
4.1.1 考察实验水域
在学校池塘采集水样。记录水深(m)(用塞氏盘测),透明度(m)。
4.1.2 挂瓶深度确定
为测定光合速率,在透明度的一半处挂3组瓶。我校池塘,水深3 m左右,透明度1.5 m。
4.1.3 取瓶
取6个溶解氧瓶,包括黑瓶(DB瓶)3个、白瓶(LB瓶)3个。编号(组数1-3),以免混淆。
4.1.4 采水
用采水器在池塘中采足量的水,装满各瓶至溢出一部分(保证瓶中溶氧量与采水瓶中溶氧量一致)。
4.1.4 挂瓶
完成上述处理后,将各组瓶挂于水域中24小时。
4.2 溶解氧的固定与测定
4.2.1 溶解氧的固定
曝光结束,立即取出黑瓶和白瓶带回实验室,加入1 ml MnSO4和1 ml碱性KI溶液,充分摇匀,静置3分钟,再加入1 ml浓硫酸,盖紧瓶盖,颠倒混合,静置5min。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如下:
①:MnSO4+2NaOH→Na2SO4+Mn(OH)2↓(白色沉淀)
②:2Mn(OH)2+O2→2MnO(OH)2↓(棕色沉淀)
③:MnO(OH)2+2H2SO4→Mn(SO4)2
4.2.2 溶解氧的测定
取上述样品50 ml,置于锥形瓶内,用0.01mol/LNa2S2O3滴定,至溶液成淡黄色,加入数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为止,记录Na2S2O3的用量V。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如下:
④:Mn(SO4)2+2KI→MnSO4+K2SO4+I2
⑤:2Na2S2O3+I2→Na2S4O6+2NaI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换算出瓶中溶氧量=1.6V( mg/L)。
5 实验记录表格(以某组学生所测数据为例)
6 实验结果分析
白瓶中的溶氧量为39.25 mg/L,即真正光合速率产生的O2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差值,黑瓶中的溶氧量为11.41 mg/L,即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溶氧量。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池塘中真正光合速率=(39.25—11.58)mg/L·d=27.67 mg/L·d。实验数据中的组3与其他两组相差稍大,但仍有较好的数据稳定性,误差来源可能是组3中的微生物数量不同。
7 实验讨论
7.1 注意事项
测定工作最好在晴天进行,若在阴雨天进行实验,植物无法得到充分光照,其光合速率会减弱,黑白瓶的溶解氧含量可能相差不大,甚至出现黑瓶数值大于白瓶,影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晴天的早晨是最适宜进行实验的时间,过午由于日照,水温会上升,导致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影响实验结果;若遇到光合作用很强,形成过饱和氧很多时,在瓶中产生的大氧气泡不能放掉,可将瓶略微倾斜,小心打开瓶塞加入固定液,再盖上瓶盖充分摇动,使氧气充分固定下来;若取得的水样有颜色或存在悬浮物、藻类等,可以加入硫酸铝钾和浓氨水,用明矾絮凝法进行修正。此方法也存在一定误差,常因忽略细菌对氧的消耗,而低估了浮游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
7.2 黑白瓶法的优点
7.2.1 成本低
實验中所用器材和试剂,只需采买塞氏盘和采水器,价格在200元左右,且可重复利用。因此,黑白瓶法比光合速率测定仪的性价比要高许多。后者虽能准确且直观地测出植物的光合速率,但由于价格昂贵,平时还需定期维护,不宜用于学生实验。
7.2.2 直观性与操作性较强
“气体体积变化法”通过测定刻度管中液滴移动距离,间接反映光合速率的变化。“小叶片浮起数量法”则只能定性比较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且这两个实验在学生实际操作时,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实际操作时会出现很多偶然误差。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后者在实验开始前需将圆形叶片内的气体排出,同时切割等物理性损伤会使其光合速率减弱,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失败率较高。与这二者相比,黑白瓶法可直接测算出真正光合速率,直观性和操作性均较强。
7.2.3 数据准确度较高
“半叶称重法”亦可通过称量未遮盖叶片的质量测算出表观光合速率,再称量遮盖叶片的质量测算出呼吸速率,进而换算出真正光合速率。从原理上来看,黑白瓶法和“半叶称重法”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而从学生实验的准确度上来看,黑白瓶法更胜一筹。“半叶称重法”其数据的准确性是建立在两半片叶子完全相同的基础上,并且需用适当的方法(在叶片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叶片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而这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存在很大的实验误差,且部分叶片的光合速率也并不能代表整株植株的光合速率,不具代表性。黑白瓶法能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
7.2.4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黑白瓶法中用到的碘量法测定溶氧量的方法来自化学。需要学生将将化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物学科中,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之间相联系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综上,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实验方法优点颇多,适宜作为校本课程的拓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