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它不仅具有鲜艳的色彩,而且从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视觉冲击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寄托。同时美术本身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它不仅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对色彩、形状、构图的基础认知,还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环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模式、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和审美情趣有一个新的认识。本人就此提出几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教学
小学生因为受到年纪、心理、生理发展等条件的影响,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如果老师能够加以引导,能将好奇迅速转变为兴趣。但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仅仅承担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小学美术理论和美术技能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但基于兴趣的教学能够起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的重要作用。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美术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与感知运动能力的萌芽阶段,要想培养小学良好的美术功底是关键时候,小学生在这个没有意识、没有目的地思维空间下,他们往往认识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发现环境中存在的利与弊,不能判断和选择认识事物,更缺乏目的性,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术知识对自己熏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事物给人的灵感,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观念,促成良好的美术功底。
例如,在教学人美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色彩》一课上,可以把教室装扮为春天苏醒的样子。让每个人可通过绘画、照片、实物等形式来装扮教室,学生们踊跃度高。在上课前,将学生所有的有关春天的作品将教室布置起来,学生们不仅有自己的绘画,例如大树、花草,也有学生将动物卡通画、玩偶带来布置教室环境。当环境创设好后,学生们都很兴奋,对这节《春天的色彩》兴趣满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通过分组绘画的方式,把教室变为了真正的“春天”,虚拟的春天环境和动物角色的代入,让小学生在欢笑中学着、画着,课堂效果良好。
二、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美术语言实施创造性的培养
美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美术语言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散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学生思想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美术天赋,实行美术语言创造性培养。
例如,四年级《四季的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绘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风景,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激发,进而开创新思维得到创新意识的散发,展开想象,绘画各种风景,当学生能够绘画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时,也是对美术语言的掌握;而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肯定学生的创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美术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发现学生对美术应用价值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色彩教学时,应采用直接明了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目的。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还不够完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太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換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构造一个游戏的场景,并在一旁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学习美术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下册《色彩的对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颜色明度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游戏。我找来六种颜色的气球(红色、黄色、蓝色、青色、绿色、紫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学过的内容先让他们辨别,哪些气球的颜色是原色,哪些是间色,学生积极答复:红、黄、蓝是原色,青、绿、紫是间色。然后接着问学生这些气球中,哪些气球颜色看起来璀璨明亮?哪些气球看起来比较暗?(学生回答:黄色的气球最亮,紫色的气球最暗)最后,我让学生把这些气球按颜色的深浅排列。有谁能将气球按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序吗?(让学生自己来摆放气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欣赏以及对作品表现形式方面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明度渐变的艺术美,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审美素质,体现了美术的应用和价值。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门课程,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塑造完美人格。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每个老师的相互配合完成。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素养,汲取新知识,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变成一个有爱心、有雄心、有自信心的人。
参考文献:
[1]陈肖俊.插上梦想的翅膀——以《走进生命花园》为例谈绘本与小学美术教学[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2]聂彤羽.乐学会学勤学——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94.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教学
小学生因为受到年纪、心理、生理发展等条件的影响,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如果老师能够加以引导,能将好奇迅速转变为兴趣。但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仅仅承担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小学美术理论和美术技能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但基于兴趣的教学能够起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的重要作用。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美术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与感知运动能力的萌芽阶段,要想培养小学良好的美术功底是关键时候,小学生在这个没有意识、没有目的地思维空间下,他们往往认识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发现环境中存在的利与弊,不能判断和选择认识事物,更缺乏目的性,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美术知识对自己熏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事物给人的灵感,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观念,促成良好的美术功底。
例如,在教学人美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色彩》一课上,可以把教室装扮为春天苏醒的样子。让每个人可通过绘画、照片、实物等形式来装扮教室,学生们踊跃度高。在上课前,将学生所有的有关春天的作品将教室布置起来,学生们不仅有自己的绘画,例如大树、花草,也有学生将动物卡通画、玩偶带来布置教室环境。当环境创设好后,学生们都很兴奋,对这节《春天的色彩》兴趣满满。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通过分组绘画的方式,把教室变为了真正的“春天”,虚拟的春天环境和动物角色的代入,让小学生在欢笑中学着、画着,课堂效果良好。
二、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美术语言实施创造性的培养
美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美术语言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散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学生思想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美术天赋,实行美术语言创造性培养。
例如,四年级《四季的色彩》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绘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风景,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激发,进而开创新思维得到创新意识的散发,展开想象,绘画各种风景,当学生能够绘画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时,也是对美术语言的掌握;而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肯定学生的创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美术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发现学生对美术应用价值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色彩教学时,应采用直接明了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目的。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还不够完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太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換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构造一个游戏的场景,并在一旁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学习美术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五年级下册《色彩的对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颜色明度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游戏。我找来六种颜色的气球(红色、黄色、蓝色、青色、绿色、紫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学过的内容先让他们辨别,哪些气球的颜色是原色,哪些是间色,学生积极答复:红、黄、蓝是原色,青、绿、紫是间色。然后接着问学生这些气球中,哪些气球颜色看起来璀璨明亮?哪些气球看起来比较暗?(学生回答:黄色的气球最亮,紫色的气球最暗)最后,我让学生把这些气球按颜色的深浅排列。有谁能将气球按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序吗?(让学生自己来摆放气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欣赏以及对作品表现形式方面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明度渐变的艺术美,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审美素质,体现了美术的应用和价值。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门课程,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塑造完美人格。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每个老师的相互配合完成。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素养,汲取新知识,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变成一个有爱心、有雄心、有自信心的人。
参考文献:
[1]陈肖俊.插上梦想的翅膀——以《走进生命花园》为例谈绘本与小学美术教学[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2]聂彤羽.乐学会学勤学——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