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职校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困境,构建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本于讽诵涵泳,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职校语文古典诗词“三境”教学模式,通过逐层深入的“寻境——识境——悟境”三个环节来开展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业学校;古典诗词;“三境”教学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5-0054-03
一、“三境”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与构建基础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职校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兴趣,唤醒潜藏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的诗情、诗意,在近两年的教学中,笔者在反复实践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切近职校学生学习现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的古典诗词“三境”教学模式,通过“寻境——识境——悟境”三个环节来开展古典诗词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境”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时候“境”“境界”“意境”互用,混淆不清,但“境”的外延其实要远远大于另外两词。“境”既可以是客观文学描写的自然境地或人生境况,如王昌龄《诗格》:“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又是主客观融合的作者构思作品时的心中之境,如皎然《诗式》:“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还可以是纯主观的心情,如“境由心生”;此外还有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如《论说》:“宋岱郭象……其般若之绝境乎?”人的精神心态,如《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1]也包括文学作品情与景高度融汇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等。因此,用“境”字可以较为全面地涵盖语文古典诗词赏析中涉及的各个环节。
(二)“三境”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1.“寻境”。“寻境”,是指学生初次感受文本时,有意识地寻找那些产生审美愉悦或引发情感共鸣之“境”的过程。笔者之所以将寻境设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将“寻境”设定为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之必然。二是符合人们阅读习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对该作品的某些方面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或引起某种情感共鸣,这种深刻印象或情感共鸣可能源自作品中摹写的某种自然景物,也可以是源于作品所描写的某种生活状态、生活场景,或者是其中的某段故事情节、塑造的某个人物,或者是作品的音韵、句式,或者是某个画面,某种色彩,展现的某种情绪、思想倾向、生活感悟、哲学思辨,甚至可能是某种格式、某个词语……虽然这样的印象可能是零星片段的,这样的情感共鸣或许是肤浅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但它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正是这“初相遇”的感受,决定了读者对该作品的整体判断,决定了他们是否有兴趣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2]将“寻境”设为课堂教学第一环节实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之必然。
2.“识境”。所谓“识境”,就是指学生在“寻境”阶段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去认识为何那些“境”会令你产生审美愉悦,引发情感共鸣的课堂学习。由“寻境”到“识境”,就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将“识境”设定为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不仅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整体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本身也是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之必由之路。
3.“悟境”。“悟境”是师生协作在“识境”基础对诗词情感意蕴、艺术个性进行更深层次感悟的课堂教学过程。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说,“悟境”是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积累,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一反三、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就诗词独特的艺术个性或突出的表现技巧进行规律性的总结,进而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过程;从情感体验角度看,“悟”是学生在准确把握诗词所蕴情感、义理基础上,通过移情代入,融入个人主观感受进而形成全新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大多数即将直接踏上社会参加工作的职校学生拓展情感体验,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之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坎坷磨难。
(三)“三境”教学模式构建基础
1.基于大纲要求。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2009年的“教学大纲”与江苏省颁布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均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要“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这都为“更注重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与拓展情感体验,培养健全人格”的“三境”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基于认知规律。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知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应的感觉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人脑在感觉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综合反映的知觉过程是认知的第二阶段,而其后通过记忆、思维、想象在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综合反映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属性与联系的过程则是认知的第三阶段——这逐层深入的三段式认知规律,恰好应对着“三境”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同样为“三境”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3.基于文本基础。我们在进行日常随性阅读时,如果对所读作品不感兴趣,就会丢弃一旁停止阅读。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则不然,虽然叶圣陶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但这些“例子”却正是我们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我们对教学进行量化考核的依据,如果精选的例子都无法使学生在初读时寻找到任何能产生审美愉悦或者情感共鸣的“境”,那么不仅其后的“识境”“悟境”根本无法开展,所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类的教学手段也将成为有名无实的文字游戏。我省职教目前所采用的语文教材,其古典诗词单元均是文质兼美,令人读之齿颊生香的佳作。[3]这也为“三境”教学模式的施行打下了坚实的文本基础。 4.基于学生特点。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于“三境”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与自主合作探究,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能力素养、人文底蕴将是整个课堂教学构想是否能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职校学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思维活跃,生活阅历相对复杂,有不少学生有跟随父母辗转千里的经历,也有不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温室的花朵”们相比,这些学生不仅见识较广,情感体悟能力也相对较强,这都为“三境”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笔者在构设本教学模式时重点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拓展情感体验,也正是基于学生特点——绝大多数都将在完成中高职学习阶段后踏上社会,直面职场的激烈竞争。因此,指向于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与拓展学生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健康人格已是我们职教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担当。
二、“三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在实施“三境”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对单元教学全盘规划,明确本单元每首诗的教学重点:感受柳永《八声甘州》“以沉雄之魄抒婉约之情”,感知《静女》那明媚淳朴的青春萌动,感悟《山居秋暝》王维淡逸旷达的生活态度……在每首诗词的教学中,“寻境”“识境”“悟境”三阶段更应指向明确,按要求层进深入,做到“课有所得”“课有所悟”。对于职校学生来说,鉴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局限,想要面面俱到地对文本所有知识点进行合作探究显然不切实际,也是学生力所不能及的。
(二)吟咏诵读,渐入佳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古典诗词鉴赏的核心策略,它贯穿整个“三境”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感受诗景、诗情、诗意的基础。教学中,为了避免因机械重复带来的审美疲惫,教师可灵活多样地设计诸如示读、导读、自读、齐读、小组读、自主选择读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读入意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三)组织引导,精心设问
鉴于职校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组织引导在贯彻学生自主学习原则与拓展学生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三境”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教学任务,精心创设符合学情特点、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学生感兴趣、逐层深入的问题,采用合适而有新意的手段,积极参与学生讨论,随时注意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保障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开展。譬如在讲授《山居秋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成‘竹喧归壮汉,莲动下巨舟’行不行?”这样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象直观地启发了学生对如何应用“以动衬静”艺术手法的思考。
(四)合作探究,相互启发
教师的组织设问引导,归根结蒂还是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三境”教学过程中,“寻境”阶段由于教学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学生自主感悟为主。而在“识境”“悟境”阶段,由于将涉及作品赏析的较深层次内涵,相对来说更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探究——首先各小组学生间相互启发,大胆质疑,形成小组研究成果;其后各组间可以选代表进行交流,进行班级层面的启发、质疑、探究,进而形成阶段性教学成果。
(五)求同存异,激发兴趣
由于文学鉴赏本身带有极大的主观性[4],加之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无论教师备课时预设得多么“周详”,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很多教师非预设的“意外”。笔者最近在讲授《琵琶行》时,就有学生根据“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与“商人重利轻离别”分析说琵琶女“爱慕虚荣”“不体谅丈夫”“不值得白居易同情”,进而引发了全班热烈讨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做的就是鼓励,鼓励这位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形,往往是活跃课堂气氛与激发学生参与度的良好契机,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身就是“三境”语文教学构设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在鼓励之余,笔者也通过参与讨论指出,就算琵琶女确实如该生所言,也丝毫不能改变其“封建社会受欺侮的底层妇女”“天涯沦落人”的身份,而这正是白居易引发慨叹的基础——由此求同存异,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本诗。
从笔者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看,“三境”教学模式确实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自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燕玲.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境界”、“意象”辨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于志新.斜晖脉脉水悠悠[J].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关美学鉴赏的几点思考——教师,2011(10).
[3]沈彬.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呼唤[J].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2013(1).
[4]王咏梅.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与文学批评的客观性[J].名作欣赏·文学鉴赏,2006(12).
(责任编辑:沈彬)
收稿日期:2013-03-05
作者简介:于志新,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100)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语文教学。
An Exploration on the "Three-artistic-conception" Teaching Mode of Classic Chinese Poe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YU Zhi-xin
(Jiangsu Wuz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2151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of classic Chinese poe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establishing the "three-artistic-conception" teaching mode which accords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romotes students’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inquiry, expec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lassic Chinese poems learning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classic poems; "three-artistic-conception" teaching mode;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职业学校;古典诗词;“三境”教学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5-0054-03
一、“三境”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与构建基础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职校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兴趣,唤醒潜藏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的诗情、诗意,在近两年的教学中,笔者在反复实践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切近职校学生学习现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的古典诗词“三境”教学模式,通过“寻境——识境——悟境”三个环节来开展古典诗词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境”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多时候“境”“境界”“意境”互用,混淆不清,但“境”的外延其实要远远大于另外两词。“境”既可以是客观文学描写的自然境地或人生境况,如王昌龄《诗格》:“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又是主客观融合的作者构思作品时的心中之境,如皎然《诗式》:“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还可以是纯主观的心情,如“境由心生”;此外还有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如《论说》:“宋岱郭象……其般若之绝境乎?”人的精神心态,如《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1]也包括文学作品情与景高度融汇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等。因此,用“境”字可以较为全面地涵盖语文古典诗词赏析中涉及的各个环节。
(二)“三境”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1.“寻境”。“寻境”,是指学生初次感受文本时,有意识地寻找那些产生审美愉悦或引发情感共鸣之“境”的过程。笔者之所以将寻境设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将“寻境”设定为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之必然。二是符合人们阅读习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对该作品的某些方面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或引起某种情感共鸣,这种深刻印象或情感共鸣可能源自作品中摹写的某种自然景物,也可以是源于作品所描写的某种生活状态、生活场景,或者是其中的某段故事情节、塑造的某个人物,或者是作品的音韵、句式,或者是某个画面,某种色彩,展现的某种情绪、思想倾向、生活感悟、哲学思辨,甚至可能是某种格式、某个词语……虽然这样的印象可能是零星片段的,这样的情感共鸣或许是肤浅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但它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正是这“初相遇”的感受,决定了读者对该作品的整体判断,决定了他们是否有兴趣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2]将“寻境”设为课堂教学第一环节实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之必然。
2.“识境”。所谓“识境”,就是指学生在“寻境”阶段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去认识为何那些“境”会令你产生审美愉悦,引发情感共鸣的课堂学习。由“寻境”到“识境”,就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将“识境”设定为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不仅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整体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本身也是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之必由之路。
3.“悟境”。“悟境”是师生协作在“识境”基础对诗词情感意蕴、艺术个性进行更深层次感悟的课堂教学过程。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说,“悟境”是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积累,在教师的引导下举一反三、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就诗词独特的艺术个性或突出的表现技巧进行规律性的总结,进而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过程;从情感体验角度看,“悟”是学生在准确把握诗词所蕴情感、义理基础上,通过移情代入,融入个人主观感受进而形成全新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大多数即将直接踏上社会参加工作的职校学生拓展情感体验,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之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坎坷磨难。
(三)“三境”教学模式构建基础
1.基于大纲要求。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2009年的“教学大纲”与江苏省颁布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均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要“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这都为“更注重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与拓展情感体验,培养健全人格”的“三境”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基于认知规律。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知是一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应的感觉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人脑在感觉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综合反映的知觉过程是认知的第二阶段,而其后通过记忆、思维、想象在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综合反映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属性与联系的过程则是认知的第三阶段——这逐层深入的三段式认知规律,恰好应对着“三境”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同样为“三境”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3.基于文本基础。我们在进行日常随性阅读时,如果对所读作品不感兴趣,就会丢弃一旁停止阅读。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则不然,虽然叶圣陶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但这些“例子”却正是我们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我们对教学进行量化考核的依据,如果精选的例子都无法使学生在初读时寻找到任何能产生审美愉悦或者情感共鸣的“境”,那么不仅其后的“识境”“悟境”根本无法开展,所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类的教学手段也将成为有名无实的文字游戏。我省职教目前所采用的语文教材,其古典诗词单元均是文质兼美,令人读之齿颊生香的佳作。[3]这也为“三境”教学模式的施行打下了坚实的文本基础。 4.基于学生特点。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于“三境”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与自主合作探究,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能力素养、人文底蕴将是整个课堂教学构想是否能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职校学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思维活跃,生活阅历相对复杂,有不少学生有跟随父母辗转千里的经历,也有不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温室的花朵”们相比,这些学生不仅见识较广,情感体悟能力也相对较强,这都为“三境”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笔者在构设本教学模式时重点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拓展情感体验,也正是基于学生特点——绝大多数都将在完成中高职学习阶段后踏上社会,直面职场的激烈竞争。因此,指向于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与拓展学生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健康人格已是我们职教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担当。
二、“三境”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在实施“三境”教学模式时,教师必须对单元教学全盘规划,明确本单元每首诗的教学重点:感受柳永《八声甘州》“以沉雄之魄抒婉约之情”,感知《静女》那明媚淳朴的青春萌动,感悟《山居秋暝》王维淡逸旷达的生活态度……在每首诗词的教学中,“寻境”“识境”“悟境”三阶段更应指向明确,按要求层进深入,做到“课有所得”“课有所悟”。对于职校学生来说,鉴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局限,想要面面俱到地对文本所有知识点进行合作探究显然不切实际,也是学生力所不能及的。
(二)吟咏诵读,渐入佳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古典诗词鉴赏的核心策略,它贯穿整个“三境”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感受诗景、诗情、诗意的基础。教学中,为了避免因机械重复带来的审美疲惫,教师可灵活多样地设计诸如示读、导读、自读、齐读、小组读、自主选择读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读入意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三)组织引导,精心设问
鉴于职校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组织引导在贯彻学生自主学习原则与拓展学生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三境”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教学任务,精心创设符合学情特点、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学生感兴趣、逐层深入的问题,采用合适而有新意的手段,积极参与学生讨论,随时注意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保障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开展。譬如在讲授《山居秋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成‘竹喧归壮汉,莲动下巨舟’行不行?”这样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形象直观地启发了学生对如何应用“以动衬静”艺术手法的思考。
(四)合作探究,相互启发
教师的组织设问引导,归根结蒂还是为了让学生能更积极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三境”教学过程中,“寻境”阶段由于教学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由学生自主感悟为主。而在“识境”“悟境”阶段,由于将涉及作品赏析的较深层次内涵,相对来说更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探究——首先各小组学生间相互启发,大胆质疑,形成小组研究成果;其后各组间可以选代表进行交流,进行班级层面的启发、质疑、探究,进而形成阶段性教学成果。
(五)求同存异,激发兴趣
由于文学鉴赏本身带有极大的主观性[4],加之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无论教师备课时预设得多么“周详”,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很多教师非预设的“意外”。笔者最近在讲授《琵琶行》时,就有学生根据“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与“商人重利轻离别”分析说琵琶女“爱慕虚荣”“不体谅丈夫”“不值得白居易同情”,进而引发了全班热烈讨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做的就是鼓励,鼓励这位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形,往往是活跃课堂气氛与激发学生参与度的良好契机,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身就是“三境”语文教学构设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在鼓励之余,笔者也通过参与讨论指出,就算琵琶女确实如该生所言,也丝毫不能改变其“封建社会受欺侮的底层妇女”“天涯沦落人”的身份,而这正是白居易引发慨叹的基础——由此求同存异,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本诗。
从笔者近两年的教学实践看,“三境”教学模式确实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自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燕玲.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境界”、“意象”辨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于志新.斜晖脉脉水悠悠[J].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关美学鉴赏的几点思考——教师,2011(10).
[3]沈彬.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呼唤[J].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2013(1).
[4]王咏梅.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与文学批评的客观性[J].名作欣赏·文学鉴赏,2006(12).
(责任编辑:沈彬)
收稿日期:2013-03-05
作者简介:于志新,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100)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语文教学。
An Exploration on the "Three-artistic-conception" Teaching Mode of Classic Chinese Poe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YU Zhi-xin
(Jiangsu Wuz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2151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of classic Chinese poems in vocational schools, establishing the "three-artistic-conception" teaching mode which accords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romotes students’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inquiry, expec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lassic Chinese poems learning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classic poems; "three-artistic-conception" teaching mode;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