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敢于质疑教材,敢于质疑教师,敢于质疑权威,提出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呢?
  
  改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否具有主体感受,是否具有提问意识,能否提问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束缚,许多教师往往注重结论性教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提问是教师的专利,回答是学生的本分。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答案告诉于学生。通过这种渠道,教师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在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没自己的主体感受与体验,对知识没疑点,对教师没疑问。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从不会怀疑于书本,从不会怀疑于教师,也从不会怀疑于权威,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何以得挖掘?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首先应改变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学中常有疑点,常有问题,这样也才会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其次,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研读文本,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学生在读书时,会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或不懂?教师将学生这些难能可贵的疑点挖掘出来,给其充分释放的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主动提问,从读中思考,从读中理解,从读中豁然开朗。
  
  营造氛围,开拓学生积极质疑的空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主旋律一直唱响课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地位至高无上,表情极为严肃认真,不容许学生有丝毫的“放肆”。作为学生呢?由于师道尊严,学生对教师毕恭毕敬,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即使在学习中有什么疑处,也不敢直问教师。于是,学生或因胆小、紧张,害怕而不敢提问;或因教师不鼓励质疑而循规蹈矩。
  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呼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大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学习者和探究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是合作的。教师应放下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面孔,以平等对话的姿态,送给学生一个个亲切友好的微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对教师望而却步,而是敢于接近,有什么疑点,有什么问题,都想问、都敢问、都乐问,并善于问。这样的课堂,才会精彩;这样的土壤,才会使学生的疑问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例如,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放下师者高于一切的姿态,以平等友好的态度,让学生读读课题,然后问:“同学们,读了题目后,有什么话要说吗?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纷纷提问:“‘我’是谁?”“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去?”“‘我’的祖国在哪?”“是谁把‘我’的心脏带回了祖国?”正因我给课堂注入了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春风,学生才会如沐雨露,显得那么富有活力,那么富有生机,思维才会如此活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乐于质疑的兴趣
  创设情境,主要指通过出示图画,播放音乐和光盘等,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它对课堂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带着好奇、求知的心态进入教材,去游览知识的天地。
  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利用光盘放映了一段文中描写“诺曼底”号客轮遇险的情景,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极大兴趣,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进入了学习中,学习兴趣浓烈,效果极佳!
  
  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总结质疑的方法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学生学中有疑,并敢于质疑,这难能可贵,但有些学生并不善于质疑。这个字是啥意思,那个词语是啥意思,总疑不到点子上。那么,学生应从何质疑?怎样质疑?
  1.从课题上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的窗口。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从课文开头处质疑
  有些文章的开头,往往会点明题目,概括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一段,反复朗读,提出疑点,并围绕其进行学习,学习将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从课文重点语句处质疑
  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去质疑,不但可加深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更可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4、从文本结尾处质疑
  有些文章,在结尾处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展开合理的想象,去思考,去补充,去创造,起到了语尽意未尽的极佳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就结尾处质疑,不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窗口,又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5.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并认真学习与借鉴,运用于写作实践中,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单位:海南省澄迈县永发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早产儿及足月儿右心室Tei指数的改变,并与传统血流多普勒的测量方法比较,为临床评估右心室功能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新生儿中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