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2012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日至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清华大学举行。本次“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信息·生态·智慧”为主题,汇集了来自22个国家艺术家的112件作品。本届作品展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以视觉的方式展示艺术与科学衍射的深层人文景观和精神。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上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李政道(Tsung-Dao Lee)
“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George A. L. Sarton),在其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著作《科学史导论》中曾说过:“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这无疑是对“科学”与“艺术”二者关系的最佳诠释。
2001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艺术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共同发起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艺术与科学研讨会”),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及学术研讨,揭示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拓展和深化艺术与科学研究。第一届“艺术与科学研讨会”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多位时任的国家领导人亲临会场观看展览。来自19个国家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欢聚一堂,结合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和目标,以视觉的方式展示艺术与科学衍射出的深层人文景观和精神。
纵观人类伟大的文化成就,几乎都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结晶,科学与艺术的整合趋势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整体趋势。在新的世纪,科学家、艺术家传统孤立的角色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将会更多地融合彼此领域间的特点,探寻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信息·生态·智慧”为主题,汇集了来自22个国家的艺术家的112件作品。回顾前两届主题,这届主题——“信息·生态·智慧”,更加深入地体现了人文关怀。“信息”、“生态”、“智慧”无疑是现今时代的三大焦点,同样也是未来的关注趋势。本届研讨会更多地从作品出发,集合多元化的认知理念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生态科学视角,以艺术美学、生物信息技术和生态智慧为载体,关注人类终极理想和精神,用新的思路、方法探索未知,创造未来。这些变化恰恰体现出策展人和创作者们对“艺术与科学”理解的不断深入。
本届参展作品形式多样,包括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艺术创作等体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科学作品。作品展分别为:“生态”、“信息”、“智慧”三大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增多,生态问题成为现今社会迫切关注的话题,作品展中不乏艺术家凝聚智慧、激发创意,试图寻得解决方案的艺术作品。
人与树的对话
以两位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米斯切尔-特拉克斯勒工作室”(Mischer’traxler Studio)是一个来自于瑞典的工作室,由卡特琳娜·米斯切尔(Katharina Mischer)和托马斯·特拉克斯勒(Thomas Traxler)两位成员组成。米斯切尔和特拉克斯勒的设计方法有着敏锐专注于实践的显著特点。经常用意想不到的材料和外部输入来完成作品。这个利用自然光照、外部环境为媒介,同样有着显著特点的作品,来源于树木的灵感。作品首次展出他们的毕业学院埃因霍恩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源于树的灵感》(The Idea of a Tree)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机械如何与自然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更了不起成果的作品。当天不同的日光条件决定绕圈每一层的厚度和颜色的深浅:日光越多,绕层越厚、颜色越淡;日光越少,绕层越薄、颜色越深(图2)。如同一棵树木,色泽、质地、宽窄不同的一圈圈环纹——它的年轮,已经详细记录了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那一年的光照、雨水和温度。
通过产品可以反映出当天不同的日光条件;当天的日照时间,决定了产成品的长度和高度。作品中的“一号记录器”从日出时开始生产,到红日西沉时停工,日落后就可以“收获”完工的物品。它慢慢地“生长”物品,通过一台上色装置和一只从胶水槽抽出的纱线,最终把它们绕在一只模子上(图1)。这个过程不仅对不同的天气条件作出反应,而且还对紧邻机器的周边环境中出现的阴影作出反应:每一朵云、每一道阴影,都对产成品的外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你能从这件设计产生的不同物品上,分辨出它们的生产地点。例如赤道上物品的高度和长度始终都一样,而在北欧和中欧,季节变化对物品的形状会产生不同影响;在雨水丰沛的国家,物品的颜色更深、绕层更薄,而在阳光明媚的地区,物品颜色更淡、绕层更厚。在这点,不恰好如同不同的经纬度和地区,就生长着不同的树木吗?《源于树的灵感》,从理想主义的角度衍生出一道自然与机械相结合的自主生产过程,幻想着有一天,能有沐浴着阳光、呼吸自然的氧气,从事生产劳作的工业场所。
城市里的静态植物
邱松,毕业于英国布鲁内尔(Brunel)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会呼吸的灯》(Breathing Lamp),设计源于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它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图3),一方面将城市中的“尾气”吸入“体内”,经“空气净化装置”转变成清洁空气后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顶端的LED照明装置为城市提供高效的照明。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原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信息社会的到来改变了现有的设计方式,使设计的重心从单纯的物质性创造中逐渐扩展开来。本届作品展中,有一大批以“信息”为主题的作品,如:《智能积木》、《置换共鸣》、《智能飞鸟》、《我的太极》、《远程的风》,等。
会说话的外衣 法国有部电影名为《亲密》,艺术界也涌现了更为多样的作品,试图探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卢森格德(Studio Roosegaarde)是一个来自于荷兰的工作室,是艺术家和建筑师达安·卢森格德(Daan Roosegaarde)及其设计师、工程师的团队之家。卢森格德工作室通过创造对声音和运动拥有本能反应的互动地貌,探索技术创新诞生而出的新自然奥秘。意识与技术的结合成就了卢森格德所谓的“技术诗篇”。在模拟和数字间变换的世界,卢森格德工作室通过打造互动的艺术作品,探索空间、人类和科技间的动态关系。作为互动项目的设计实验室,卢森格德工作室开发自己的科技和设计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互动艺术作品。
《亲密》(Intimacy)是一件时尚作品,探究私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它的高技术服装是采用一种叫做电子箔(electrically-sensitive foil)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起到控制衣服透明度的作用,当人们靠近或触碰到它时,它就变得透明起来(图1-2)。同时,这件外衣能够感知你的心跳,根据你与人相处时的心跳节奏,变成不同的颜色。如果你不小心说谎时,衣服就会暴露出你说谎了。设计师的本意是希望社会的交流可以更加透明、更加亲近。社交互动决定了服装的透明度,创造了一种亲密的体感游戏。
重构时代的音乐织布机
这件作品的创作者伍韶劲,毕业于多伦多瑞尔森理工大学(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艺术学系。此外,他还研读了传理、建筑和现代艺术。伍韶劲在互动音乐艺术、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品牌图像和包装设计方面都青出于蓝。近年,他加入了杰克·茂顿世界公司(Jack Morton Worldwide),得以进一步改良多种技巧,并专注于“实验设计”的先导发展。
伍韶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就属这件在这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参展的《音乐织布机》(Musical Loom)。这件作品将一部购自于法国“Jacquard Museum of France”博物馆的古传统纺织机化身成音乐和视觉的乐器。放射光芒的手柄被投射在织布线幕上﹐并随参与者双手活动而摇摆。参与者既可以在织布线幕上弹奏, 也可在空中控制四声和弦(图3-4)。
作品概念源于法国北部已没落的纺织业,该区曾是纺织业中心,上个世纪70年代起工厂陆续迁至工资较低的国家。如今大部份工厂已经关闭,失业率超出30%。伍韶劲说:“作品随着参与者的互动程度而牵动心弦,激发出不同情绪,犹如俳句三行诗,极简洁的词语中流露出各种抽象画面。
我满意这件作品的缘故或许是古老织布机本身已带有的‘体验’与历程。250年来,木头上的侵蚀和气味,无论如何是无法用任何设计营造出来的。”
本届展览以信息为媒介,以生态为焦点,通过智慧的钥匙开启艺术与科学之门。展览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推向高潮,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与科学共同发展的诉求。集合当下多元化艺术形式的想象与灵韵,科学与科技、艺术与美学,多彩的智慧以创新的价值实现崇高的人文理想,以艺术美学、生物信息技术和生态智慧为媒介,探寻新的思路、方法和模式创新,探索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作品《海滩怪兽》、《生物自卫系统》、《水彩画系列》、《攀》、《纳米精华》等都以不同的角度探寻和智慧表达来阐述反映当下的现实,以促进对人类未来社会的思考。
被创造的生物支架
关于“器官移植”技术,仅仅几十年前还被视作不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如今却在疾病治疗手术领域司空见惯。维罗妮卡·兰内尔(Veronica Ranner)的作品旨在挑战设计在响应尖端生物技术领域扮演新兴需求时的角色,提出了未来世界可能的新视像,运用设计这种介质来鼓励大众从文化、道德和伦理问题方面重新评价自己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器官移植等技术的提高,生命与非生命、原生与人工、天然与制造之间模糊的界线将产生更为多样的范式转变。科学家和政治家在将来技术应用方面的决策,也会对人类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
合成生物学方面范式的转移甚至还能对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物恋”观点提出挑战,这个观点是人本主义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提出的“爱慕一切生命”(the affection towards everything living)的理论。
比如说,如果可以用转基因的家蚕而不是机器,为你编织一个支架,以辅助心脏的运作,你会选择哪种?
自2008年蚕的基因被解码后,人们已经能够用蚕来编织可以生物降解的支架,用于器官、组织移植和生物传感器安装,甚至还能编织从“硬件”到新颖的“湿件”这类产品,而不再用它们来结出丝茧(图1-2)。
在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背景下,心脏的捐赠将会日益稀缺。丝织心脏支架可以利用取自患者的细胞来“播种”,然后让它们生长成完全独立的器官,而不会造成任何排斥。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成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不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捐献者身上。
行走的“动感雕塑”
《海滩怪兽》(Strandbeests)系列装置作品是有关艺术与自然的自主性对话。作者奇奥·詹森(Theo Jansen)毕业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物理系,其后却转而学习绘画,他相信“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只存在于我们心中”。自1990年始,詹森便致力于“动感雕塑”的创作,至今已坚持22年。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用塑料管和塑胶瓶的组合模式印证了雕塑可以拥有自己的生命甚至自由地迈步行走。也由此创造了一群巨大、多足的海滩怪兽。这些人造“动物”完全由黄色中空的塑料管捆扎塑造而成,它们行动的能量并不来自于食物,而是来自海滩的风能。通过简单的物理效应,其足底末端的塑料管(触角),可以感受沙滩的湿度,当行走到太过湿润或干燥的沙地上时,它们会朝相反的方向移动,这实际上保证了海滩怪兽的足迹不会偏离海岸线。塑胶瓶制作的物理感应器还可以在暴风雨将至的时候使它们自动打桩,将自己固定在沙地上(图3)。
按照詹森的设想,未来的海滩怪兽能够进化出自己的神经系统、肌肉和各类感应“器官”,这一切都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浑然天成。这种自行在海滩上生存进化的动感雕塑实际上是艺术生命在自然生态中自我适应的行为映射,是超越了人类主观行动意志的自主化的艺术存在与生态表达。
在这里我们看到装置艺术借助简单的物理媒介创造出新的生命存在,并为人类思考家园、思考生态、思考美丽的大自然提供灵感。(编辑:王笑)
2012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日至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清华大学举行。本次“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信息·生态·智慧”为主题,汇集了来自22个国家艺术家的112件作品。本届作品展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以视觉的方式展示艺术与科学衍射的深层人文景观和精神。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上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李政道(Tsung-Dao Lee)
“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George A. L. Sarton),在其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史著作《科学史导论》中曾说过:“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这无疑是对“科学”与“艺术”二者关系的最佳诠释。
2001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艺术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共同发起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艺术与科学研讨会”),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及学术研讨,揭示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拓展和深化艺术与科学研究。第一届“艺术与科学研讨会”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多位时任的国家领导人亲临会场观看展览。来自19个国家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欢聚一堂,结合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和目标,以视觉的方式展示艺术与科学衍射出的深层人文景观和精神。
纵观人类伟大的文化成就,几乎都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结晶,科学与艺术的整合趋势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整体趋势。在新的世纪,科学家、艺术家传统孤立的角色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他们将会更多地融合彼此领域间的特点,探寻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信息·生态·智慧”为主题,汇集了来自22个国家的艺术家的112件作品。回顾前两届主题,这届主题——“信息·生态·智慧”,更加深入地体现了人文关怀。“信息”、“生态”、“智慧”无疑是现今时代的三大焦点,同样也是未来的关注趋势。本届研讨会更多地从作品出发,集合多元化的认知理念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生态科学视角,以艺术美学、生物信息技术和生态智慧为载体,关注人类终极理想和精神,用新的思路、方法探索未知,创造未来。这些变化恰恰体现出策展人和创作者们对“艺术与科学”理解的不断深入。
本届参展作品形式多样,包括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艺术创作等体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科学作品。作品展分别为:“生态”、“信息”、“智慧”三大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增多,生态问题成为现今社会迫切关注的话题,作品展中不乏艺术家凝聚智慧、激发创意,试图寻得解决方案的艺术作品。
人与树的对话
以两位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米斯切尔-特拉克斯勒工作室”(Mischer’traxler Studio)是一个来自于瑞典的工作室,由卡特琳娜·米斯切尔(Katharina Mischer)和托马斯·特拉克斯勒(Thomas Traxler)两位成员组成。米斯切尔和特拉克斯勒的设计方法有着敏锐专注于实践的显著特点。经常用意想不到的材料和外部输入来完成作品。这个利用自然光照、外部环境为媒介,同样有着显著特点的作品,来源于树木的灵感。作品首次展出他们的毕业学院埃因霍恩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源于树的灵感》(The Idea of a Tree)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机械如何与自然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更了不起成果的作品。当天不同的日光条件决定绕圈每一层的厚度和颜色的深浅:日光越多,绕层越厚、颜色越淡;日光越少,绕层越薄、颜色越深(图2)。如同一棵树木,色泽、质地、宽窄不同的一圈圈环纹——它的年轮,已经详细记录了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那一年的光照、雨水和温度。
通过产品可以反映出当天不同的日光条件;当天的日照时间,决定了产成品的长度和高度。作品中的“一号记录器”从日出时开始生产,到红日西沉时停工,日落后就可以“收获”完工的物品。它慢慢地“生长”物品,通过一台上色装置和一只从胶水槽抽出的纱线,最终把它们绕在一只模子上(图1)。这个过程不仅对不同的天气条件作出反应,而且还对紧邻机器的周边环境中出现的阴影作出反应:每一朵云、每一道阴影,都对产成品的外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你能从这件设计产生的不同物品上,分辨出它们的生产地点。例如赤道上物品的高度和长度始终都一样,而在北欧和中欧,季节变化对物品的形状会产生不同影响;在雨水丰沛的国家,物品的颜色更深、绕层更薄,而在阳光明媚的地区,物品颜色更淡、绕层更厚。在这点,不恰好如同不同的经纬度和地区,就生长着不同的树木吗?《源于树的灵感》,从理想主义的角度衍生出一道自然与机械相结合的自主生产过程,幻想着有一天,能有沐浴着阳光、呼吸自然的氧气,从事生产劳作的工业场所。
城市里的静态植物
邱松,毕业于英国布鲁内尔(Brunel)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会呼吸的灯》(Breathing Lamp),设计源于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它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图3),一方面将城市中的“尾气”吸入“体内”,经“空气净化装置”转变成清洁空气后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顶端的LED照明装置为城市提供高效的照明。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面渗透到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原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信息社会的到来改变了现有的设计方式,使设计的重心从单纯的物质性创造中逐渐扩展开来。本届作品展中,有一大批以“信息”为主题的作品,如:《智能积木》、《置换共鸣》、《智能飞鸟》、《我的太极》、《远程的风》,等。
会说话的外衣 法国有部电影名为《亲密》,艺术界也涌现了更为多样的作品,试图探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卢森格德(Studio Roosegaarde)是一个来自于荷兰的工作室,是艺术家和建筑师达安·卢森格德(Daan Roosegaarde)及其设计师、工程师的团队之家。卢森格德工作室通过创造对声音和运动拥有本能反应的互动地貌,探索技术创新诞生而出的新自然奥秘。意识与技术的结合成就了卢森格德所谓的“技术诗篇”。在模拟和数字间变换的世界,卢森格德工作室通过打造互动的艺术作品,探索空间、人类和科技间的动态关系。作为互动项目的设计实验室,卢森格德工作室开发自己的科技和设计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互动艺术作品。
《亲密》(Intimacy)是一件时尚作品,探究私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它的高技术服装是采用一种叫做电子箔(electrically-sensitive foil)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起到控制衣服透明度的作用,当人们靠近或触碰到它时,它就变得透明起来(图1-2)。同时,这件外衣能够感知你的心跳,根据你与人相处时的心跳节奏,变成不同的颜色。如果你不小心说谎时,衣服就会暴露出你说谎了。设计师的本意是希望社会的交流可以更加透明、更加亲近。社交互动决定了服装的透明度,创造了一种亲密的体感游戏。
重构时代的音乐织布机
这件作品的创作者伍韶劲,毕业于多伦多瑞尔森理工大学(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艺术学系。此外,他还研读了传理、建筑和现代艺术。伍韶劲在互动音乐艺术、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品牌图像和包装设计方面都青出于蓝。近年,他加入了杰克·茂顿世界公司(Jack Morton Worldwide),得以进一步改良多种技巧,并专注于“实验设计”的先导发展。
伍韶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就属这件在这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参展的《音乐织布机》(Musical Loom)。这件作品将一部购自于法国“Jacquard Museum of France”博物馆的古传统纺织机化身成音乐和视觉的乐器。放射光芒的手柄被投射在织布线幕上﹐并随参与者双手活动而摇摆。参与者既可以在织布线幕上弹奏, 也可在空中控制四声和弦(图3-4)。
作品概念源于法国北部已没落的纺织业,该区曾是纺织业中心,上个世纪70年代起工厂陆续迁至工资较低的国家。如今大部份工厂已经关闭,失业率超出30%。伍韶劲说:“作品随着参与者的互动程度而牵动心弦,激发出不同情绪,犹如俳句三行诗,极简洁的词语中流露出各种抽象画面。
我满意这件作品的缘故或许是古老织布机本身已带有的‘体验’与历程。250年来,木头上的侵蚀和气味,无论如何是无法用任何设计营造出来的。”
本届展览以信息为媒介,以生态为焦点,通过智慧的钥匙开启艺术与科学之门。展览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推向高潮,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与科学共同发展的诉求。集合当下多元化艺术形式的想象与灵韵,科学与科技、艺术与美学,多彩的智慧以创新的价值实现崇高的人文理想,以艺术美学、生物信息技术和生态智慧为媒介,探寻新的思路、方法和模式创新,探索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作品《海滩怪兽》、《生物自卫系统》、《水彩画系列》、《攀》、《纳米精华》等都以不同的角度探寻和智慧表达来阐述反映当下的现实,以促进对人类未来社会的思考。
被创造的生物支架
关于“器官移植”技术,仅仅几十年前还被视作不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如今却在疾病治疗手术领域司空见惯。维罗妮卡·兰内尔(Veronica Ranner)的作品旨在挑战设计在响应尖端生物技术领域扮演新兴需求时的角色,提出了未来世界可能的新视像,运用设计这种介质来鼓励大众从文化、道德和伦理问题方面重新评价自己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器官移植等技术的提高,生命与非生命、原生与人工、天然与制造之间模糊的界线将产生更为多样的范式转变。科学家和政治家在将来技术应用方面的决策,也会对人类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
合成生物学方面范式的转移甚至还能对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物恋”观点提出挑战,这个观点是人本主义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提出的“爱慕一切生命”(the affection towards everything living)的理论。
比如说,如果可以用转基因的家蚕而不是机器,为你编织一个支架,以辅助心脏的运作,你会选择哪种?
自2008年蚕的基因被解码后,人们已经能够用蚕来编织可以生物降解的支架,用于器官、组织移植和生物传感器安装,甚至还能编织从“硬件”到新颖的“湿件”这类产品,而不再用它们来结出丝茧(图1-2)。
在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背景下,心脏的捐赠将会日益稀缺。丝织心脏支架可以利用取自患者的细胞来“播种”,然后让它们生长成完全独立的器官,而不会造成任何排斥。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成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不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捐献者身上。
行走的“动感雕塑”
《海滩怪兽》(Strandbeests)系列装置作品是有关艺术与自然的自主性对话。作者奇奥·詹森(Theo Jansen)毕业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物理系,其后却转而学习绘画,他相信“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只存在于我们心中”。自1990年始,詹森便致力于“动感雕塑”的创作,至今已坚持22年。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用塑料管和塑胶瓶的组合模式印证了雕塑可以拥有自己的生命甚至自由地迈步行走。也由此创造了一群巨大、多足的海滩怪兽。这些人造“动物”完全由黄色中空的塑料管捆扎塑造而成,它们行动的能量并不来自于食物,而是来自海滩的风能。通过简单的物理效应,其足底末端的塑料管(触角),可以感受沙滩的湿度,当行走到太过湿润或干燥的沙地上时,它们会朝相反的方向移动,这实际上保证了海滩怪兽的足迹不会偏离海岸线。塑胶瓶制作的物理感应器还可以在暴风雨将至的时候使它们自动打桩,将自己固定在沙地上(图3)。
按照詹森的设想,未来的海滩怪兽能够进化出自己的神经系统、肌肉和各类感应“器官”,这一切都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浑然天成。这种自行在海滩上生存进化的动感雕塑实际上是艺术生命在自然生态中自我适应的行为映射,是超越了人类主观行动意志的自主化的艺术存在与生态表达。
在这里我们看到装置艺术借助简单的物理媒介创造出新的生命存在,并为人类思考家园、思考生态、思考美丽的大自然提供灵感。(编辑: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