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i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起始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budesonide inhalation,BI)治疗婴幼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共收集6个月~3岁的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住院患儿150例,随机分为高起始剂量BI组和常规起始剂量BI组.高起始剂量BI组给予雾化吸入BI 1 mg/次,每8小时1次,连用2d.常规起始剂量BI组给予雾化吸入BI 0.5 mg/次,每8小时1次,连用4 d.两组均按需给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2.5 mg/次.主要疗效指标为入院时(0 h)及入院后8、16、24、48、72 h的临床症状评分;次要疗效指标为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住院总天数及医疗费用.结果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组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临床症状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起始剂量BI组较常规起始剂量B1组在治疗后8h、16h能更快地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症状评分(2.87±1.60 vs4.48 ±2.24,2.48±1.56 vs 3.25±1.82)(P<0.01).(2)高起始剂量BI组特布他林的使用量、全身激素的累积使用量均明显减少[(16.27±12.99) mg vs (22.90±18.27) mg,(4.54±18.18) mg vs (11.16±21.34) mg](P<0.05);而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全部受试对象未见鹅口疮、声音嘶哑等与吸入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婴幼儿,高起始剂量BI治疗能更快地控制症状,减少全身激素的使用量,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合并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转归.方法 采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川崎病16例,不完全川崎病8例;其中男15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1.67∶1;5岁及以上2例,5岁以下22例(占91.7%).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14例,占58.3%,其中冠状动脉扩张6
目的 本研究对2009至2012年院间转诊重症患儿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探讨重症患儿院间转诊的必要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的性别、年龄、季节和转运距离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男女比例为2.24:1,87.39%(8067/9231)的院间转诊患儿是新生儿和婴儿;66.32% (6122/9231)转诊患儿来自基层
患儿,男,1岁1个月,因"咳嗽1周、发热2d、颈部包块1d"入院.1周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喉中有痰,2d前出现发热,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入院前1d家长发现其颈部有一包块,触之患儿哭吵明显.入院查体:T37.6℃,P 140次/min,R4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头颅、五官正常,颈旁可扪及2~3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0 cm×1.5 cm大小,质软.颈部
期刊
患儿,女,7岁,因"昏迷4h"入院.患儿于入院当日进食早餐后即入睡,家长未在意,3h后呼之不应,强烈刺激后出现四肢抖动,急来我院.患儿既往有遗尿症,否认过敏史,无传染病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3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68 mm Hg(1 mm Hg =0.133 kPa),身高120 cm,体重23 kg.患儿昏迷状(Glasgow评分7分)[1],呼吸不规
期刊
目的 了解头部虐伤(abusiveheadtrauma,AHT)患JDth惊厥性癫痫发作(nonconvulsiveseizures,NCS)的发病率。设计回顾性研究行连续脑电监测的AHT患儿。场所三级医院的PICU。对象2岁或2岁以下患儿,存在神经影像检查,查体证实的AHT证据,且经儿童保护组织确认受到虐待。干预措施无测量指标和主要结果共纳入32名AHT患儿,中位年龄4月(4分位数间距3.0—5
期刊
背景脓毒症全球行动推荐采用增强免疫,补充维生素,母乳喂养及其他重要干预措施来预防脓毒症。本文提出了预防非洲热带地区患儿因脓毒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第二套方案(PICASTA),设计本方案是为了进一步减少A类国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住院人数。目的明确A类国家一所试点医院内可预防性、可预见性或医院源性脓毒症的致病原因,以减少ICU严重脓毒症住院患儿数。
期刊
目的 探讨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benign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BIH)发病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9年8月本院儿科住院的年龄在2 ~ 12个月的53例婴儿BIH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5例患儿存在外部性脑积水,脑发育不良,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发生率达84.9% (45/53),其中77.4%
目的 探讨3例由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颅脑影像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以加强对李斯特菌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3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脑损伤严重程度、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例李斯特菌败血症均为早发型,系宫内感染所致.生后即有反应差、呼吸窘迫、肤色苍白、皮肤出血点、肝脏增大、四肢肌张力低下等败血症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4.2 ~32.8)×10
目的 探讨侧脑室前角指数(anterior horn index,AHI)在评价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演变规律中的作用,并探讨IVH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新生儿内科病房收治的经头MRI检查证实为IVH(Ⅱ~Ⅳ级)早产儿为病例组(
目的 通过监测新生儿24 h食管pH值及测定胃pH值,研究其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A组)与20例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新生儿(B组)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及胃pH值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儿的胃pH值为2.22±0.30,B组为2.64±0.28,两组比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5,P<0.01);根据Boi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