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达到“学会工作”的目的。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首先要分解课程体系总体目标,确定每门核心课程的目标;然后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最后结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对其进行排序。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课程目标;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技能型应用人才
  工学结合从思想萌芽到最终成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03年英国桑的兰德技术学院实施“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尝试一种“合作教育”的教育模式。2000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达到“学会工作”的目的。
  工学结合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起了热议,并逐步推广和创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各地教育局、学校纷纷制定实施和规范“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我校实行的是 “2.5 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校内学习(2.5年)和顶岗实习(0.5年)两个阶段组成。为保证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经验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做好必要的准备,使学生更加适合工作岗位需求。学校的课程必须先行改革,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以保证“2.5 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笔者参与了电子与信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建立在整体化职业分析基础上,以“设计导向”为指导思想进行开发,以“行动导向”为主要实施方式,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高度关注关键能力,特别是职业素养的形成性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其“工学结合”特征表现在:
  1.课程构成系统化
  从课程结构上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构成既有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知识类课程了,也有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的校内模拟实训类课程,更有获取真实工作经验的实践类课程,其中,以第二和第三类课程为主,从而构建一个“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四位一体的课程系统,使学习者经历又“模拟训练到真实实践”的学习过程,实践“由技能到能力”、“由知识到经验”的升华,最终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目标综合化
  工学结合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兼有的综合性目标。“显性”目标是“学会工作”,通过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习与工作任务”。
  3.课程内容一体化
  工学结合课程的内容源自于真实工作,经教学化处理后,其特点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劳动组织要素、工作要求、职业素养规范等内容一完整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整合,形成一体,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呈现。
  4.教学组织工作化
  工学结合课程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必须在“工作过程系统化”中而不是“学科系统”中实施教学,教学组织过程融入“完整工作过程”的大框架中,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统一,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同时考虑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反思。
  5.学习环境真实化
  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环境包含职业情景、职业工作内容、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等内涵。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环境与真实的职业环境相比,应该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
  6.学业评价职业化
  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业评价是以“职业人”作为定位焦点,对学习者进行“职业化的评价”,而非仅仅是“专业化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对知识、技能等专业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相结合;在评价功能上,以诊断、激励的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功能。
  三、电子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我校电子专业包含了四个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数字视频DV拍摄与制作专业技能方向)、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地图制作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四个专业首先进行整体化专业分析,确定各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经过学习化处理后,确定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们与其他课程组成了本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图1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
  这四个专业的课程开发主要从确定核心课程目标、进行工作任务分析、选择课程内容、开发学习任务和学习任务排序等方面进行。
  1.分解课程体系总体目标,确定每门核心课程的目标
  根据“学会操作,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层次,我校有侧重地将其分解在各门课程的目标中,比如,“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专业”培养目标:面向通信与网络应用领域,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标准、组织情况,能在劳动生产工作中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常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使用、测试,初步具备相应的分析和维修能力,能够胜任手机等维修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员;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具备通信网络组网与维护能力,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本专业确定了5门工学结合课程:通信网络设备组网、网络布线与端接、对讲机装配与调试、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和网络管理。这5门专业核心课程中,目标设置完全按照学会操作,学会工作,学会学习三个层次展开,即包括专业能力目标,同时也包括能力目标,并将关键能力的形成性培养渗透在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中。如“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这门核心课程中,我们设置的课程目标是:   (1)熟悉手机的基本电路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参数指标和基本检修思路和方法(“知识”的目标);
  (2)能熟练测试手机的基本参数指标并进行分析判别;
  (3)懂得测试仪器的安全操作及元器件的吹焊;(上列(2)、(3)点为“学会操作”的目标);
  (4) 能对手机常见的软硬件故障进行分析与检修;
  (5)能通过国标中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6)能通过查阅和多渠道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完成工作任务(上列(4)、(5)、(6)点为“学会工作”的目标);
  (7)在学习/工作过程中,能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作业,保护小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测试任务的责任意识;具有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遵守纪律、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的目标)。
  2.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
  (1)工作任务分析
  由我校理论教师、具有较丰富企业行业工作经验的实训指导老师和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对相关专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目标、职业素养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建设、教学实施组织的确定提供基础。如“影视节目制作”工作任务分析结果为:
  工作描述:影视节目制作小组领取任务后,根据制作方提出的节目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以保质量、报进度、高效率、经济的方式,对工作任务精心策划,按照要求编写脚本、拍摄素材、制作节目,撰写解说词,保证影视节目的播出。
  职业能力和岗位方向:使学生具备从事影视制作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编辑方面的从业员,可从事广告前期、后期制作,演出公司摄影师、电视台技术员、单位宣传部门等工作岗位。
  (2)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从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出发,在实际的工作任务中,以“具有学习价值”和 “内容完整性”为原则,选择工作任务,通过归类整合,组后形成了学习任务。
  (3)开发学习任务,包括确定每一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和对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化处理
  首先确定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主要是对课程目标精心细化,结合具体工作和学习内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知识、技能、工作要求、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能力等设置更加具体的目标;其次,对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化处理。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增加学习环节,补充和整合相关内容。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基本按照实际工作流程展开,并在实际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学习准备”、“学习计划”,“评价反馈”等教学环节,同时,在“显性”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出较为 “隐性”的工作过程知识、劳动组织要素、职业素养要求等学习内容,在各学习环节中加以补充整合,形成了包含“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规范标准、劳动组织要素、职业素养要求”等学习内容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
  3.结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对其进行排序
  我们依照“从简单到复杂,懂单一到综合,懂外围到核心,从封闭到开放“的基本原则,遵循职业人的成长规律,呈现不同的专业结构特性,分别对学习任务进行排序。“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这门核心课程中,5个学习任务的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学习任务排序结果
  开放式的任务,学生面对故障现象,充分运用所掌握得知识和技能,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四、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反思和展望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是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系统化,让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因此,工学结合课程建设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的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还要建设相适应的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实训设备等。
  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充分认识到工作于学习的结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目前,电子专业的课程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进程。通过加强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完善教学环境;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广泛收集源于企业的学习素材,完善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实证研究,探索符合工序结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孟源北.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实践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孟源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其他文献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劳动密集型和人才紧缺行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技术人才更加短缺。现实的实践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应用型的人才需求,应将《工业与民用
资本是企业运转的基础,也是企业登记管理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笔者依据外商投资企业产权的基本原理,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对其产权登记管理提出一些见解.
目的 探讨保护性双肺复张通气对肺癌患者血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在近期感染中与血清IL-1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外周血IL-1含量,同时将126例患者分为感染组78例和未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因此,商业贿赂的法律特征:一是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对铁路货源影响的实际,铁路部门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加大货运营销力度,不断促进货运上量。
目的通过实时透视食管超声下置入的钛夹位移,评估食管病灶内扩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食管超声探察病灶,病灶的上下端置入金属钛夹做基准标记,在模拟
<正>2007年,本刊将以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国工商系统重点工作,积极探讨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监管方式改革。
期刊
2009年11月5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的新疆精伊霍、乌精二线、奎北、乌准4条铁路新线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在乌鲁木齐举行。这标志着新疆铁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切实在市场监管执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中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