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令广大教师头疼的群体——学困生,这一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面对这些学生,如何帮助他们走出这一尴尬的境地呢?本文从学困生的形成和转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困生 情感 兴趣 转化
学困生,一个令老师们深感头疼的学生群体,笔者经过十几年的教学体会到,学困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是造成其现状的重要因素,这些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本文笔者就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形成与特点
(一)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且作为青少年来讲,他们的智力水平相差不是很大,很多学生因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成为学困生,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与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其看法的偏差有密切关系。
从家长角度来说,很多家长不能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取得好成绩认为理所当然,孩子成绩不好,动辄打骂,让孩子将学习看成了一中负担,慢慢的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额,从教师角度来说,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产生数学后进生从数学教师的因素来分析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b、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c、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弱势群体,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从社会角度来说,一些没读大学的人,在社会上赚了大钱,一些考上大学的找不到工作,这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大学无用的想法,从而不再学习,慢慢成了学困生。
还有很多的学困生,他们想进步,但是由于自己小学时期的基础差,进入初中后,总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怕自己问问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导致越来越差,成了典型的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学习特点
1.自学能力差。这些学生可以说不会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也提不出问题,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不能静心,因此,慢慢导致了学习上的困难。
2.缺乏学习激情。有些学生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缺乏动手意识,造成了知识漏洞越来越多。
3.缺乏竞争意识。这类学生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二、学困生的转化
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改变班级状况、形成良好班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化学困生,要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的形成。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这便于学困生的转化,转化学困生,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用我们的爱心去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投入我们的情感,让学困生去体验成功,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我们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使学困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转化学困生,要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
大多数学困生之所以困,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要求他们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在解答问题时,自己要多动脑,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学困生自觉思考的能力。为了很好的转化学困生,只是帮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不够,们还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并严格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将所学知识通过习题的形式掌握巩固,慢慢改变自己学困的局面。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时间坚持,慢慢地让他们改变当前状况,当然,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们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郭天成.成功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4.
[2]王昆.关于农村中学暂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教育网,2006-05-11.
[3]苏静.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山西教育,2008,05.
[关键词] 学困生 情感 兴趣 转化
学困生,一个令老师们深感头疼的学生群体,笔者经过十几年的教学体会到,学困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是造成其现状的重要因素,这些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本文笔者就学困生的形成及转化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形成与特点
(一)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且作为青少年来讲,他们的智力水平相差不是很大,很多学生因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成为学困生,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与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其看法的偏差有密切关系。
从家长角度来说,很多家长不能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取得好成绩认为理所当然,孩子成绩不好,动辄打骂,让孩子将学习看成了一中负担,慢慢的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额,从教师角度来说,数学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数学素质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产生数学后进生从数学教师的因素来分析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b、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c、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弱势群体,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从社会角度来说,一些没读大学的人,在社会上赚了大钱,一些考上大学的找不到工作,这让一些学生产生了大学无用的想法,从而不再学习,慢慢成了学困生。
还有很多的学困生,他们想进步,但是由于自己小学时期的基础差,进入初中后,总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怕自己问问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导致越来越差,成了典型的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学习特点
1.自学能力差。这些学生可以说不会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也提不出问题,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不能静心,因此,慢慢导致了学习上的困难。
2.缺乏学习激情。有些学生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缺乏动手意识,造成了知识漏洞越来越多。
3.缺乏竞争意识。这类学生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二、学困生的转化
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改变班级状况、形成良好班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化学困生,要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的形成。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这便于学困生的转化,转化学困生,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用我们的爱心去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投入我们的情感,让学困生去体验成功,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我们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使学困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转化学困生,要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
大多数学困生之所以困,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要求他们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在解答问题时,自己要多动脑,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学困生自觉思考的能力。为了很好的转化学困生,只是帮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不够,们还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并严格要求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将所学知识通过习题的形式掌握巩固,慢慢改变自己学困的局面。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时间坚持,慢慢地让他们改变当前状况,当然,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们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郭天成.成功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4.
[2]王昆.关于农村中学暂困生转化的一些做法.教育网,2006-05-11.
[3]苏静.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山西教育,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