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很多课程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实验室是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全力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以提高基础教育的实验教学水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实验室 标准化建设 问题 对策
1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内容
1.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包括学生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室(包括各类标本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每间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应达到90m2-110m2,生均1.80m2-1.95m2。其平面设计要求为:学生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5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应不小于1.2m,与前面黑板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1m。
中小学实验室演示台均要求供电到位,设有220V的两孔、三孔插座若干。
仪器室与相应科目实验室毗邻设置,其面积以容纳相应科目仪器且留有一定余量为宜。配备满足仪器存放的仪器橱。
准备室要求水、电到位,配有准备台、工具箱(常用类)、手推车等。
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可兼设在准备室或仪器室内,但不能设在化学药品室内,也可各科目的实验教师(实验员)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内。
各科目的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应有相应的防盗、防火安全设施。
1.2实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着重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分组实验仪器数量至少达二人一组,高中60%以上的分组实验仪器数量应达一人一组。
2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问题
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至今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只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因此,实验教学根本不受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室里上实验课,老师手里拿着几个瓶瓶罐罐,就给学生讲授了一个化学反应。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也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2.2实验室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
在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中,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虽然现在很多学校有已经建成实验室,但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领导,相关科室缺乏协调。没有详细实验操作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仪器、药品和工具等使用不规范,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将实验室纳入整个学校的管理系统。这使得实验操作无章可循,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3实验室教师待遇较低,缺乏工作热情
随着实验室数量急剧增加,实验教师的配置却跟不上来,而且他们的待遇偏低。一方面实验教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却得不到相应的物质补偿和精神奖励,甚至很难得到正式编制;另一方面,大多试验教师出于生计,兼职科任课教学任务,无法专职投入试验研究,从而备感疲惫。
3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3.1充分认识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建设合格学校的需要,是建设教育强县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的改造与建设,要改变单纯的教材说教的模式,解决以口头表述代替实验操作的做法。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应成立由专门的校级领导牵头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实验室的统筹协调,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将实验教学的每个细节明确出来,并严格执行,将责任落实到人。此外要加强考核监督,对实验室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考核,与相关教师的绩效工资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管理效能,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坚持标准,科学规划,注意安全
学校要按照“一个规范”和“两个目录”的标准要求,在注重功能与实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和配置好实验室和功能室,既要符合现实规模要求,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科学规划好,实验室一经建设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切忌重复建设。实验室建设选址要科学化,要考虑防火、防潮、防雷电、防盗等因素;建设要高质量,不能粗制滥造,材料要合格、手工要到位。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安全,要特别注意对易燃、易爆、易碎、有毒物品的管理,绝对不能发生管理、操作中的伤害事故和有毒物品的失管事件。
3.4提高试验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
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水平,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对试验教师的培养问题,定合理的人事政策,给实验教师留出足额的编制,保证管理队伍数量。在质量建设上,要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或集中培训,成绩与技术职称的评定进行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世喜.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一起抓[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0(08).
[2]崔冬梅.浅谈标准化实验室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4).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实验室 标准化建设 问题 对策
1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内容
1.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包括学生使用的实验室、仪器室(包括各类标本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等配套设施。每间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应达到90m2-110m2,生均1.80m2-1.95m2。其平面设计要求为:学生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5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应不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应不小于1.2m,与前面黑板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1m。
中小学实验室演示台均要求供电到位,设有220V的两孔、三孔插座若干。
仪器室与相应科目实验室毗邻设置,其面积以容纳相应科目仪器且留有一定余量为宜。配备满足仪器存放的仪器橱。
准备室要求水、电到位,配有准备台、工具箱(常用类)、手推车等。
实验教师(实验员)办公室可兼设在准备室或仪器室内,但不能设在化学药品室内,也可各科目的实验教师(实验员)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内。
各科目的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应有相应的防盗、防火安全设施。
1.2实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着重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分组实验仪器数量至少达二人一组,高中60%以上的分组实验仪器数量应达一人一组。
2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观念问题
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至今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只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因此,实验教学根本不受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室里上实验课,老师手里拿着几个瓶瓶罐罐,就给学生讲授了一个化学反应。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也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2.2实验室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
在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中,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虽然现在很多学校有已经建成实验室,但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没有相应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领导,相关科室缺乏协调。没有详细实验操作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仪器、药品和工具等使用不规范,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将实验室纳入整个学校的管理系统。这使得实验操作无章可循,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3实验室教师待遇较低,缺乏工作热情
随着实验室数量急剧增加,实验教师的配置却跟不上来,而且他们的待遇偏低。一方面实验教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却得不到相应的物质补偿和精神奖励,甚至很难得到正式编制;另一方面,大多试验教师出于生计,兼职科任课教学任务,无法专职投入试验研究,从而备感疲惫。
3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3.1充分认识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建设合格学校的需要,是建设教育强县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的改造与建设,要改变单纯的教材说教的模式,解决以口头表述代替实验操作的做法。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应成立由专门的校级领导牵头的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实验室的统筹协调,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将实验教学的每个细节明确出来,并严格执行,将责任落实到人。此外要加强考核监督,对实验室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考核,与相关教师的绩效工资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管理效能,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3.3坚持标准,科学规划,注意安全
学校要按照“一个规范”和“两个目录”的标准要求,在注重功能与实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和配置好实验室和功能室,既要符合现实规模要求,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科学规划好,实验室一经建设必须确保其稳定性,切忌重复建设。实验室建设选址要科学化,要考虑防火、防潮、防雷电、防盗等因素;建设要高质量,不能粗制滥造,材料要合格、手工要到位。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安全,要特别注意对易燃、易爆、易碎、有毒物品的管理,绝对不能发生管理、操作中的伤害事故和有毒物品的失管事件。
3.4提高试验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
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水平,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对试验教师的培养问题,定合理的人事政策,给实验教师留出足额的编制,保证管理队伍数量。在质量建设上,要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学习或集中培训,成绩与技术职称的评定进行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邹世喜.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一起抓[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0(08).
[2]崔冬梅.浅谈标准化实验室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