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内蚁族聚集的城市之一。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从事着推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的工作;他们拥有知识和理想,却只能在现实中徘徊迷惘;他们有着庞大的规模,却只能“蜗居”在母校四周三五站距离的民宅里。
漂泊中的奋斗与艰辛
1月11日,在乌市江苏东路24小时营业的“每日每夜”超市,新疆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曹静终于结束了当天的工作,给下一班人把账交清后,她背起挎包去500米外的公交车站坐车回“家”。路上行人寂寥,昏黄的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所谓的“家”是曹静和朋友在云顶名筑小区合租的一套三居室。屋里共住了4个人,基本生活设施完备,“有床、电视,还能洗澡。”月租800元,跟曹静一个月挣的工资差不了多少。因为“在外面吃饭太贵了”,他们自己添置了锅碗瓢盆。家,至此已经具备生活的气息,可临时家庭的成员仍然认为,这个家的主要功用就是结束一天工作后用来睡觉的地方。
来自一个农场的曹静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目前,她在超市里做一些基础工作,根据需要,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可能被安排去理货,也可能做收银。由于是全天营业,要上三班,曹静每月轮13个晚上的班,“白班是正常班,中班是晚上10点下班,夜班捱过凌晨4点最瞌睡的时间段就好了。”曹静说,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作息时间,也习惯了走夜路。
对于曹静要经常走夜路,她的男友邢永刚既担心又无奈,他在铁路局一家大型商场做消防员,商场和曹静所在超市距离不过两站路。但因为他也上三班,班次却很难跟曹静排在一起,“她下中班时,我可能刚好开始上夜班,所以没办法接送。”
我对未来没有太多的憧憬
刚刚过完22岁生日的邢永刚说,因为工资都不高,两人过得很节俭。“她从不化妆;我也很少跟朋友出去聚餐或K歌什么的。都是年轻人,谁不爱美,谁不爱玩,可是我们的收入只能保证自己在这个城市里的日常开支,其他的真的消费不起。”
对未来,曹静和邢永刚没有太多的憧憬,“在目前工作稳定的前提下,计划着花每个月也许能存三五百块钱,可凭这个在这里买房想都不敢想。先这么过着,要是一两年内还是这种状况,我打算带她回我家博乐去发展。”邢永刚说。
像曹静和邢永刚一样。许多“蚁族”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认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因此都留在城市工作。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首府蚁族多集中在毕业院校四周三五站距离的民宅里。比如,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生多聚集在农机厂、轴承厂等地段;新医大、师大、新疆职业大学毕业生多聚集在西八家户、二毛、王家梁等地。
蚁族,“啃老族”
毕业于新疆职业大学广告策划专业的安军(应本人要求化名)暂住二毛,在一家房产公司里做经纪人,卖二手房。从2009年10月至今,他没能卖出一套房子,因此每月的收入就是公司发的500元底薪。事实上,这笔收入抵不上他1个月支出的三分一。“房租150元,吃穿用500元,人情徒来300元,交通费200元,手机电话费300元……也就是说,我每天至少要进账8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安军说。
这些数字逼得安军一天都不敢懈怠,他每天10点半上班,发单子、做求购或带客户看房,因体力消耗大,他每天的午饭基本上都是拌面。
奔波一天后,安军并不热切地期待回自己的小窝。因为“那套两居室的房子包括我在内住了5个大小伙子,乱糟糟的。找机会再问家里多要点钱,改善一下住处吧。”安军承认自己是个“啃老族”,几个月来收支间的巨大差距一直由家里人出钱弥补,但他不觉得惭愧——家里人挺支持他从事现在的职业。
漂泊中的奋斗与艰辛
1月11日,在乌市江苏东路24小时营业的“每日每夜”超市,新疆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曹静终于结束了当天的工作,给下一班人把账交清后,她背起挎包去500米外的公交车站坐车回“家”。路上行人寂寥,昏黄的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所谓的“家”是曹静和朋友在云顶名筑小区合租的一套三居室。屋里共住了4个人,基本生活设施完备,“有床、电视,还能洗澡。”月租800元,跟曹静一个月挣的工资差不了多少。因为“在外面吃饭太贵了”,他们自己添置了锅碗瓢盆。家,至此已经具备生活的气息,可临时家庭的成员仍然认为,这个家的主要功用就是结束一天工作后用来睡觉的地方。
来自一个农场的曹静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目前,她在超市里做一些基础工作,根据需要,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可能被安排去理货,也可能做收银。由于是全天营业,要上三班,曹静每月轮13个晚上的班,“白班是正常班,中班是晚上10点下班,夜班捱过凌晨4点最瞌睡的时间段就好了。”曹静说,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作息时间,也习惯了走夜路。
对于曹静要经常走夜路,她的男友邢永刚既担心又无奈,他在铁路局一家大型商场做消防员,商场和曹静所在超市距离不过两站路。但因为他也上三班,班次却很难跟曹静排在一起,“她下中班时,我可能刚好开始上夜班,所以没办法接送。”
我对未来没有太多的憧憬
刚刚过完22岁生日的邢永刚说,因为工资都不高,两人过得很节俭。“她从不化妆;我也很少跟朋友出去聚餐或K歌什么的。都是年轻人,谁不爱美,谁不爱玩,可是我们的收入只能保证自己在这个城市里的日常开支,其他的真的消费不起。”
对未来,曹静和邢永刚没有太多的憧憬,“在目前工作稳定的前提下,计划着花每个月也许能存三五百块钱,可凭这个在这里买房想都不敢想。先这么过着,要是一两年内还是这种状况,我打算带她回我家博乐去发展。”邢永刚说。
像曹静和邢永刚一样。许多“蚁族”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认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因此都留在城市工作。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首府蚁族多集中在毕业院校四周三五站距离的民宅里。比如,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生多聚集在农机厂、轴承厂等地段;新医大、师大、新疆职业大学毕业生多聚集在西八家户、二毛、王家梁等地。
蚁族,“啃老族”
毕业于新疆职业大学广告策划专业的安军(应本人要求化名)暂住二毛,在一家房产公司里做经纪人,卖二手房。从2009年10月至今,他没能卖出一套房子,因此每月的收入就是公司发的500元底薪。事实上,这笔收入抵不上他1个月支出的三分一。“房租150元,吃穿用500元,人情徒来300元,交通费200元,手机电话费300元……也就是说,我每天至少要进账8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安军说。
这些数字逼得安军一天都不敢懈怠,他每天10点半上班,发单子、做求购或带客户看房,因体力消耗大,他每天的午饭基本上都是拌面。
奔波一天后,安军并不热切地期待回自己的小窝。因为“那套两居室的房子包括我在内住了5个大小伙子,乱糟糟的。找机会再问家里多要点钱,改善一下住处吧。”安军承认自己是个“啃老族”,几个月来收支间的巨大差距一直由家里人出钱弥补,但他不觉得惭愧——家里人挺支持他从事现在的职业。